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蒸馏的高效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滨 耿天玉 +1 位作者 段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6-942,共7页
在生物医学文献挖掘领域中,已有的BioBert采用预训练的方式在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BioNER)任务中表现出优秀的实体识别性能,却存在模型规模过大、速度过慢的缺点。针对BioBert网络模型如何高效压缩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生物医学名... 在生物医学文献挖掘领域中,已有的BioBert采用预训练的方式在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BioNER)任务中表现出优秀的实体识别性能,却存在模型规模过大、速度过慢的缺点。针对BioBert网络模型如何高效压缩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生物医学名称实体识别模型,命名为FastBioNER模型。该模型采用动态知识蒸馏方式对BioBert模型进行压缩,首先,通过动态权重函数模拟真实的学习行为,即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各部分损失函数的重要程度;其次,采用动态知识蒸馏方式将训练后的BioBert作为教师模型,压缩到一个规模较小的学生模型中;最后,对提出的FastBioNER模型在已公开数据集NCBI疾病、BC5CDR-chem和BC4CHEMD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FastBioNER模型在3个数据集中获得除BioBert外最高F1值分别为88.63%、92.82%和92.60%,并分别以损失1.10%、0.86%、0.15%的F1值为代价,将BioBert的模型大小压缩了39.26%,同时推理时间缩短了4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生物医学信息学 命名实体识别 知识蒸馏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星 万趸 +6 位作者 熊小明 石华刚 顾韬 宋偲茂 侯伟 李庆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探讨按照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术后规律性核心肌力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康... 目的:探讨按照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术后规律性核心肌力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94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因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而行PKP或PVP手术的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均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47例,男18例,女29例,年龄(62.62±3.21)岁;对照组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62.38±2.84)岁。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训练,观察组按ERAS理念指导患者规律性核心肌力训练。术后1、3、6个月随访,根据患者的Barthel量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病情进行量化评估,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94例完成随访,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Barthel量表、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JOA腰痛评分、Barthel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Barthel量表、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好转(P<0.05)。结论:早期规律性核心力量训练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PKP或PVP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腰椎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熊小明 +3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曹万金 宋偲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4105-4108,共4页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目的:分析...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研究,选择60~75岁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1/3~1/2,后凸角≤30°)患者,手法组采用腰后伸位徒手按压复位,对照组不加复位主动干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分别比较入院时、复位后、下床站立时以及随访时X射线片测得的伤椎高度比和后凸角。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病例67例,其中手法组36例,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4±10.8)岁,对照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2±9.7)岁,两组性别、年龄、伤椎高度、后凸角基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于对照组,手法组复位后可即刻显著恢复伤椎高度(P=0.016),后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但3周后下床站立时和随访时两组椎体高度比和后凸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与入院时水平相近(P>0.05)。结果提示,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仅可在卧床期间改善伤椎高度,对于后凸角无明显改善作用,在短疗程下远期未表现出手法复位的作用,临床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压缩 胸腰椎 伤椎高度 后凸角
下载PDF
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熊小明 +3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宋偲茂 曹万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例,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病例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重新选择治疗意愿等方面情况。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34... 目的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例,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病例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重新选择治疗意愿等方面情况。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34例(2008年1月~2009年8月),手术组16例[平均随访时间(14.2±1.6)个月,失访2例],非手术组18例[平均随访时间(14.8±2.0)个月,失访5例],两组病例年龄及骨折肋骨数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组病例在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以及再选择意愿方面显著优于非手术病例。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疼痛时间、住院日以及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肋骨骨折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育良 熊小明 +6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宋偲茂 吴骁 周杰 杨茂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或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5例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单侧穿刺PKP治疗(单侧组),1... 目的比较单侧或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5例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单侧穿刺PKP治疗(单侧组),19例采用双侧穿刺PKP治疗(双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骨密度T值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骨折疼痛程度,OD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Cobb角。结果单侧组术中骨水泥渗漏4例(15.38%),双侧组3例(15.79%),均无明显神经脊髓症状,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但单侧组住院时间与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行胸部正位X线片检查未发现肺栓塞。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无椎体再骨折及骨水泥块移位等并发症发生。两组组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较术后1 d进一步降低(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Cobb角较术后1 d无明显丢失(P>0.05)。两组间术后1 d和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PKP治疗Kümmell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单侧穿刺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ümmell病 骨质疏松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原文传递
CT影像数据指导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8
6
作者 熊小明 宋偲茂 +3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曹万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探讨参照术前CT影像测量数据,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6例患者,共111节椎体,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通过CT影像精... [目的]探讨参照术前CT影像测量数据,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6例患者,共111节椎体,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通过CT影像精确指导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行PKP术。对照组采用经典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按照VAS评分、Oswetry评分标准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对患者疼痛、日常活动功能及椎体高度、Cobb角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结果]实验组43例,共55节椎体顺利完成手术,发生骨水泥软组织漏3例。对照组43例共56节椎体完成手术,发生脊髓损伤1例,经对症治疗相关症状缓解;两组发生骨水泥软组织漏6例。均无肺栓塞等并发症。VAS评分及ODI值,术前与术后1 d、12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CT影像测量数据指导行单侧经椎弓根旁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穿刺准确性高、放射线辐射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椎弓根旁入路 压缩性骨折 CT影像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石华刚 熊小明 +4 位作者 万趸 宋偲茂 侯伟 梅国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20例,对比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局部矢状位Cobb角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20例,对比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局部矢状位Cobb角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0例患者术后X线片复查时椎体高度由术前(16.74±4.52)mm恢复至(21.24±3.62)mm,Cobb角由术前的16°~25°(22.0±0.5)°改善至5°~15°(9.1±0.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VAS评分5~8分,平均(7.0±0.5)分,术后VAS评分1~4分,平均(3.0±0.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DI从术前的平均(63.0±2.5)改善至末次随访的平均(30.0±1.5)。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者4例,1例术后出现骨水泥块松动移位,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恢复良好;随访中未出现相邻椎体骨折者。[结论]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创伤小,是治疗Kümmell病较好的手术方式,但需注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Kummell病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使用明胶海绵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8
作者 崔伟 熊小明 +3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顾韬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9-90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使用明胶海绵填塞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71例(171椎)采用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使用明胶海绵填塞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71例(171椎)采用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105例;年龄60~87岁[(67.9±6.7)岁]。骨折节段:T1022例,T1128例,T1237例,L134例,L232例,L318例。80例在注射骨水泥前应用明胶海绵的碎屑预先填塞(A组),91例注射骨水泥前不使用明胶海绵碎屑填塞(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 d,3,6和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个月[(12.8±0.6)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48.3±1.2)min,B组为(42.3±1.3)min(P<0.05)。A组骨水泥注射量为(5.4±0.8)ml,B组为(5.6±0.7)ml(P>0.05)。A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1%(9/80),B组为26%(24/91)(P<0.05)。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ODI在术前及术后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填塞可减少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PKP术中骨水泥的渗漏率,在矫正后凸、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可取得与PKP相似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明胶海绵 吸收性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复合振动治疗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的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建庭 +5 位作者 冯鹰 张亘瑷 查丁胜 王建钧 黄曹 金大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振动对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8只。12月龄雌性经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 目的探讨复合振动对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8只。12月龄雌性经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所有对照组不进行振动干预,置于与振动组相同噪音环境,治疗1组振动45-55 Hz,0.05-0.1 g;治疗2组振动45-55 Hz,0.12-0.21 g;治疗组振动45-55 Hz,0.12-0.21 g。每次振动2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间隔不大于2 d,共13 w。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实验结束时测骨钙素等骨转换标志物。结果青年鼠腰椎、股骨骨密度以及老龄鼠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但骨转换标志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SD大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腰椎、股骨骨密度,对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复合振动 治疗
下载PDF
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强化固定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熊小明 +6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崔伟 陈星 梅国龙 宋偲茂 侯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98-603,共6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宜的固定节段。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因不同的骨水泥钉棒固... 目的:比较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宜的固定节段。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因不同的骨水泥钉棒固定方法分为短节段固定组(病椎上下各1椎)和长节段固定组(病椎上下各2椎)。其中短节段固定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75.3±4.5)岁,腰椎骨密度T值(-3.1±0.3) g/cm^3,随访时间(13.0±2.3)个月;长节段固定组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74.5±3.9)岁,腰椎骨密度T值(-3.2±0.3) g/cm^3,随访时间(14.7±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短节段固定组少于长节段固定组,术后7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水泥渗漏(9/25 vs 11/21)及邻椎骨折发生(4/25 vs 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短节段固定均可有效缓解疼痛、纠正后凸、提高功能指数,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因此对于胸腰椎单节段Ⅲ期Kümmell病无需延长固定节段,短节段固定更符合临床需要,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内固定 椎体强化
下载PDF
复合振动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建庭 +5 位作者 冯鹰 查丁胜 张亘瑷 黄曹 王建钧 金大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周。比较大鼠体重,腰椎、股骨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端肽)值。结果: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重均明显增加。各组股骨骨密度均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振动3、4组与正常对照组较去势对照组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骨转换标志物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去势SD大鼠腰椎骨密度,具有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复合振动 大鼠
下载PDF
肝与衰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鹰 《国医论坛》 2003年第3期42-43,共2页
肝有主疏泄和藏血两大主要功能 ,疏泄失调主要表现为太过和不及 ,藏血异常主要表现在藏血不足上。疏泄失调和藏血不足均将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促使衰老的发生和加速衰老的进程。衰老是人体生理和病理两个作用的综合结果 ,肝由于其生理... 肝有主疏泄和藏血两大主要功能 ,疏泄失调主要表现为太过和不及 ,藏血异常主要表现在藏血不足上。疏泄失调和藏血不足均将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促使衰老的发生和加速衰老的进程。衰老是人体生理和病理两个作用的综合结果 ,肝由于其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疏泄失调 藏血异常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下载PDF
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亘瑷 陈建庭 +1 位作者 王灵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225-4228,共4页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靠性取决于骨-螺钉界面把持力的维持。目的:分析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试验,于20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脊柱外科实验室和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生物...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靠性取决于骨-螺钉界面把持力的维持。目的:分析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试验,于20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脊柱外科实验室和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①标本取自6具新鲜成人尸体,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室提供,T12~L5共36个椎体,随机选取30个椎体进行试验。②自行设计的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由螺钉、螺母、定向灌注钉芯3个部分组成。③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生产的注射用Ⅲ型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标本试验机上固定标本使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材料厂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和单体。④MTS858 Bionix材料试验机,拔出速率选用5.0mm/min。方法:对照组10个椎体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6.5mm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另一侧放置实心螺钉,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修复组10个椎体行拔松螺钉后分别向空心和实心螺钉道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3~5mL,拧入螺钉,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强化组10个椎体置入空心侧孔螺钉和实心螺钉,用直径3.5mm的钻头分别导孔,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拧入螺钉,再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10个空心侧孔螺钉和10个实心螺钉分别做剪切试验。主要观察指标:①最大轴向拔出力。②强化或修复后有无骨水泥渗漏。③最大剪切力。结果:①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对照组拔出力为(798.24±139.86)N,修复组为(1476.21±223.09)N,强化组为(1741.33±317.79)N:实心螺钉对照组拔出力为(904.37±212.03)N,修复组为(1828.42±239.68)N,强化组为(1783.37±250.49)N。对照组与修复组和强化组差别显著(P=0.000),强化组和修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30)。②定向灌注螺钉通过中空部分注入甲基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螺丝 生物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下载PDF
全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偲茂 熊小明 +4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侯伟 梅国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85例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42例,全麻组43例,两组均通过术前影像设计精确穿刺路径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try评分及椎体高度、Cobb角。分...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85例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42例,全麻组43例,两组均通过术前影像设计精确穿刺路径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try评分及椎体高度、Cobb角。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率以及患者对麻醉手术的满意度和耐受度。[结果]共有71例患者完成12~15个月随访。影像评估、VAS评分及ODI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满意率100%,全麻组与局麻组麻醉效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共2例患者改为全麻。全麻组满意度和耐受度高,不良反应低,与局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栓塞、感染、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经过术前个体化设计手术路径、术中仔细分析透视影像,在全麻下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全麻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球囊与扩张矫形器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侯伟 熊小明 +4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宋偲茂 梅国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比较球囊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和扩张矫形器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expander kyphoplasty,E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 [目的]比较球囊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和扩张矫形器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expander kyphoplasty,E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120例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手术使用器材不同,分为EKP组(60例)和BKP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观察骨水泥注入量、测量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法)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1年分别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恢复值及后凸角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EKP组大(5.64±0.57)ml vs.(4.28±0.51)ml(P<0.05)。PKP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率较EKP组明显(10.87±2.32)%vs.(9.48±1.43)%(P<0.05)。VAS评分改善、Cobb角改善情况、骨水泥渗漏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辅助方式手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E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的作用上稍逊,但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在椎体高度丢失较小、仅需缓解疼痛及强化椎体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球囊辅助 扩张矫形器辅助
原文传递
CPC/PMMA复合骨水泥在老年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小明 +8 位作者 崔伟 顾韬 万趸 石华刚 陈星 宋偲茂 侯伟 梅国龙 蒋文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31-836,共6页
目的: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可靠... 目的: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单椎体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接受PKP手术且骨密度≤-3.0 SD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PC/PMMA复合骨水泥组23例,年龄为(77.6±2.2)岁,PMMA骨水泥组39例,年龄为(77.1±1.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变化、术中骨水泥渗漏及术后邻椎骨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以及术前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均有所改善(P<0.05),术后1 d及末次随访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新发邻椎骨折、骨水泥渗漏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疼痛均有持续改善(P<0.05),局部Cobb角略有增加(P<0.05);椎体前缘高度比略有下降(P<0.05)。随访X线片或CT影像资料无法证实CPC降解及新骨形成长入。结论:CPC/PMMA复合骨水泥用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可靠,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维持椎体稳定,和PMMA骨水泥疗效相当。但目前尚无直接临床证据支持CPC/PMMA复合骨水泥可降低邻椎骨折发生率以及CPC降解、新骨长入骨水泥中,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磷酸钙骨水泥
下载PDF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预防复位椎体再塌陷 被引量:8
17
作者 万趸 熊小明 +3 位作者 孙育良 石华刚 宋偲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58-1663,共6页
[目的]探讨单个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预防复位椎体术中再塌陷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双侧组采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组采用... [目的]探讨单个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预防复位椎体术中再塌陷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双侧组采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组采用单个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测量评估临床效果。[结果]双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大于单侧组,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的骨水泥弥散面积率明显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球囊扩张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球囊取出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双侧组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单侧组,而椎体后凸角小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VAS、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双侧组椎体前缘高度仍显著大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此时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后1 d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个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有效预防复位椎体术中再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塌陷
原文传递
两次与单次骨水泥灌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育良 熊小明 +5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宋偲茂 杨茂益 周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骨水泥单次灌注技术比较,评估两次骨水泥灌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目的]通过与传统骨水泥单次灌注技术比较,评估两次骨水泥灌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无神经脊髓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两次骨水泥灌注(两次组),其余2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骨水泥单次灌注(单次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记录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和随访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两次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与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组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次组(P<0.05),而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次组(P<0.05)。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8.5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椎体后凸角均低于术前(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ODI均低于术后1 d(P<0.05);但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较术后1 d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无椎体再发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分次调制灌注 骨质疏松 椎体爆裂骨折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育良 熊小明 +6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宋偲茂 顾韬 侯伟 周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39-1544,共6页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63例Kümmell病患者,其中28例采用Vesselplasty治疗(Vesselplasty组...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63例Kümmell病患者,其中28例采用Vesselplasty治疗(Vesselplasty组),35例采用PKP治疗(PKP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密度T值、骨折节段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面积率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2个月。Vesselplasty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弥散面积率均明显小于PKP组(P<0.05)。Vesselplasty组骨水泥渗漏率(7.14%)明显低于PKP组(34.29%)(χ^2=5.153,P=0.023)。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术椎再塌陷,Vesselplasty组邻椎骨折发生率(7.14%)与PKP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P=0.622)。结论Vesselplasty和PKP治疗Kümmell病疗效相似,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部分恢复伤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时间少、骨水泥渗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填充网袋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ümmell病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育良 熊小明 +5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宋偲茂 何本祥 吴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4-719,共6页
目的 :探讨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采用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0例单节段Ⅲ期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年... 目的 :探讨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采用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0例单节段Ⅲ期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年龄73.0±8.4岁(58~93岁),病程16~54周,平均22.4±11.7周。ASIA分级:C级1例,D级5例,E级14例。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同时通过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受累节段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伤椎注入骨水泥量4.43±0.86ml,手术时间为187.65±51.84min,出血量为374.00±198.00ml,住院日为18.65±8.39d。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渗漏至椎体前方2例,椎体旁1例,上终板1例,椎间隙1例,但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随访17.34±2.41个月(12~24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7.30±0.98分降低到术后1周时的3.65±0.67分(P<0.05),末次随访时为1.55±0.83分,较术后1周时进一步降低(P<0.05);ODI由术前(67.05±6.21)%降低到术后1周时的(34.95±5.35)%(P<0.05),末次随访时为(18.60±3.99)%,进一步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4.42±2.33mm恢复到术后1周时的21.00±1.84mm(P<0.05),末次随访时为20.93±1.83mm,无明显丢失(P>0.05);椎体后凸角由术前的23.37°±6.58°矫正为术后1周时的12.27°±2.79°(P<0.05),末次随访时为12.26°±2.84°,无明显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AISA分级,D级3例,E级17例。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结论 :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同时也能较好地矫正后凸畸形,并能维持伤椎的高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固定 椎体成形术 Kümmell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