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56
1
作者 米华 耀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15-71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尿石症 流行病学 发病率 人群分布
原文传递
复杂性肾结石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6
2
作者 耀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仍然是泌尿外科临床的难题之一,明确治疗的目的是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的关键。尽管开放性手术仍然具有一定的适应证,然而,以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为基础的现代泌尿外科腔内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主流手段;... 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仍然是泌尿外科临床的难题之一,明确治疗的目的是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的关键。尽管开放性手术仍然具有一定的适应证,然而,以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为基础的现代泌尿外科腔内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主流手段;对于治疗后出现的临床无症状性残留结石碎片应作必要的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复杂性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5
3
作者 曾国华 +2 位作者 钟文 耀 叶章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1-404,共4页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达6.5%[|]。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虽然PCNL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达6.5%[|]。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虽然PCNL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存在学习曲线长和并发症多等问题,影响了PCNL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泌尿系结石 中国专家共识 泌尿外科 流行病学调查 主要手术方式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樊胜海 周立权 +3 位作者 黎承杨 耀 汪小明 农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740例(923次)患者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结果:740例...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740例(923次)患者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结果:740例(923次手术)患者均成功建立通道并碎石。单通道取石674例,多通道取石66例,其中2通道39例,3通道17例,4通道10例。平均手术时间(109.3±48.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6.9±108.8)ml,单通道(64.3±92.7)ml,多通道(205.5±164.8)ml。术中、术后出血≥400ml者共42例,1例转开放行肾破裂修补术,12例予以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并一次成功,29例予以保守治疗成功。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P=0.031)、肾功能不全(P=0.001)、泌尿系感染(P=0.002)、鹿角形结石(P=0.000)、通道的数目(P=0.002)、分期手术(P=0.006)及手术时间(P=0.000)7个因素对出血有显著影响。结论: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以及鹿角形结石、多通道取石、手术时间长对出血有显著影响,分期手术可减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玉米须及芭蕉芯对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抑制作用的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蒋一强 李山 +1 位作者 吴闯 耀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 寻找预防及控制尿路结石的方法。方法: 在动物模型上研究玉米须及芭蕉芯提取液对肾草酸钙结晶形成的作用。将37 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成石组、玉米须和芭蕉芯组组进行实验, 3周后处死动物取肾脏分别进行结晶形态定量及钙... 目的: 寻找预防及控制尿路结石的方法。方法: 在动物模型上研究玉米须及芭蕉芯提取液对肾草酸钙结晶形成的作用。将37 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成石组、玉米须和芭蕉芯组组进行实验, 3周后处死动物取肾脏分别进行结晶形态定量及钙和草酸测定。结果: 玉米须和芭蕉芯组小鼠肾脏结晶的面密度及数密度明显低于成石组; 湿肾组织钙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草酸含量玉米须和芭蕉芯组低于成石组。结论: 玉米须和芭蕉芯提取液都具有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小鼠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草酸钙 玉粘须 芭蕉芯 小鼠 中药
下载PDF
草酸钙结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治疗 被引量:23
6
作者 米华 耀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极高,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低尿量、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低枸橼酸尿症、高尿酸尿症和高钠尿症。草酸钙结石的预防性治疗有一般预防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 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极高,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低尿量、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低枸橼酸尿症、高尿酸尿症和高钠尿症。草酸钙结石的预防性治疗有一般预防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营养均衡和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摄入,只有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无效时,再考虑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噻嗪类利尿药、枸橼酸钾和别嘌呤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结石 危险因素 预防性治疗
下载PDF
尿钙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TFF1及HMGB1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春 黎承杨 +7 位作者 耀 曾国华 王翔 陶芝伟 关晓峰 严一杰 刘云龙 王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17-2021,共5页
目的观察尿钙水平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探讨尿钙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含钙肾结石患者81例,分为两组:24 h尿钙≥4 mg/(kg·d)纳入高钙尿结石组(H组,32例),24 h尿钙<4 mg/(kg... 目的观察尿钙水平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探讨尿钙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含钙肾结石患者81例,分为两组:24 h尿钙≥4 mg/(kg·d)纳入高钙尿结石组(H组,32例),24 h尿钙<4 mg/(kg·d)纳入低钙尿结石组(L组,49例),随机选取30例无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晨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三叶因子1(TFF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比较尿钙水平与各细胞因子之间以及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CP-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196.2(35.22,502.89)、217.60(66.62,766.87)和72.45(18.87,196.79)pg/mg;组间比较,H组和L组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F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15.24(9.68,29.88),30.04(12.12,43.39)和22.45(15.31,42.09)ng/mg;与其他两组对比,H组TFF1生成减少(P<0.05);TFF1在L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单位pg/mg):2 896.24(1 592.80,7 057.64),3 052.76(1 194.95,6 838.55)和1 717.32(733.69,2854.56);组间比较,H组和L组HMGB1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H组尿钙水平与尿液TFF1呈负相关(r=-0.384,P<0.05);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353,P<0.05)。在总体111个样本中,尿液MCP-1与尿液TFF1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HMGB1水平有明显升高。高钙尿可以促使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TFF1下降,但尿钙水平对MCP-1、HMGB1无明显影响,结石患者尿液MCP-1和HMGB1升高可能是多种损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炎症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尿 含钙肾结石 MCP-1 TFF1 HMGB1
下载PDF
经皮肾镜和逆行输尿管软镜处理≤2cm肾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梁兆军 黎承杨 +5 位作者 程继文 耀 王翔 陶芝伟 廖乃凯 龙诗彬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370-374,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取石术(PCNL)和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治疗≤2 cm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2 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将其分为PCNL组42例...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取石术(PCNL)和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治疗≤2 cm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2 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将其分为PCNL组42例和RIRS组54例。比较分析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42例PCNL患者中,36例患者结石一次碎石完成,3例患者分2次碎石完成,3例患者残留结石。54例RIRS患者中,48例患者结石一次碎石完成,6例患者残留结石。PCNL组和RIRS组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8.57%(33/42)和57.41%(31/5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86%(39/42)和88.89%(48/54)。平均手术时间PCNL组(70±15)min,RIRS组(54±13)min。平均碎石时间PCNL组(32±13)min,RIRS组(39±13)min。术前准备时间PCNL组4(2)d,RIRS组3(2)d。术后住院时间PCNL组5(4)d,RIRS组1(1)d。平均住院费用PCNL组(19 195±3 809)元,RIRS组(13 319±1 537)元。并发症发生率PCNL组23.81%(10/42),RIRS组3.70%(2/54)。结论相对于PCNL,RIRS在处理≤2 cm的肾结石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上有优势,而两者术后结石清除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回顾性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在肾钙化斑介导草酸钙结石形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陶芝伟 耀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5-797,共3页
泌尿系结石中80%以上的结石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肾结石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高达60%~80%。大多数的结石成分为混合性,其中草酸钙与磷酸钙的组合最常见。对4... 泌尿系结石中80%以上的结石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肾结石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高达60%~80%。大多数的结石成分为混合性,其中草酸钙与磷酸钙的组合最常见。对4000颗含钙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70%的结石包含少量的磷酸钙[1]。Wu等[2]通过单中心研究12846例患者的结石成分发现,2008—2012年磷酸钙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磷酸钙在草酸钙晶体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3]。研究结果显示,草酸钙结石的起源与肾钙化斑(即所谓的Randall斑)有着无法回避的联系,而钙化斑的成分却似乎是与草酸钙结石毫不相关的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的磷酸钙[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肾结石 结石形成 钙化斑 调控作用 巨噬细胞 结石成分分析 磷酸钙结石 草酸钙结石
原文传递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坚 耀 +1 位作者 李盛宽 白先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0-341,共2页
报告外科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28个肾脏,其中肾切除15例,肾部分切除4例,肿瘤剜除7例9个肾脏。认为由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B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CT扫描中有其特征性表现,通常可以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对肿瘤... 报告外科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28个肾脏,其中肾切除15例,肾部分切除4例,肿瘤剜除7例9个肾脏。认为由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B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CT扫描中有其特征性表现,通常可以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对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恶性变和外科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外科手术 肾肿瘤
原文传递
细胞-晶体反应介导的炎症在肾内草酸钙晶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耀 刘云龙 +1 位作者 陶芝伟 王翔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草酸钙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形成机制迄今不明。目前认为,细胞一晶体反应诱导的肾脏炎症损伤在肾内草酸钙晶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新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胞.晶体反应介导的炎症可以导致肾脏细胞损伤,刺激细... 草酸钙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形成机制迄今不明。目前认为,细胞一晶体反应诱导的肾脏炎症损伤在肾内草酸钙晶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新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胞.晶体反应介导的炎症可以导致肾脏细胞损伤,刺激细胞内的NADPH氧化酶表达,引发活性氧簇大量生成,激活核因子KB信号转导通路,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引发炎症级联反应,促进钙盐晶体的聚集、成核和生长过程,最终导致肾内晶体乃至结石的形成。巨噬细胞、NLRP3。高迁移率族蛋白炎症网络、胎球蛋白A、自噬激活等多种调控因子和作用机制参与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草酸钙 炎症
原文传递
炎症反应与肾结石形成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黎承杨 王扬 耀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50-1153,共4页
大量研究发现结石形成过程与炎症有关。尿液中的草酸、草酸钙晶体等成分引起上皮损伤导致炎症发生,在草酸钙结石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与结石形成相关的一些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进一步的研... 大量研究发现结石形成过程与炎症有关。尿液中的草酸、草酸钙晶体等成分引起上皮损伤导致炎症发生,在草酸钙结石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与结石形成相关的一些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炎症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机制
原文传递
外侧钢板内侧克氏针在肱骨远端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金荣 赵劲民 +1 位作者 耀 苏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侧克氏针治疗肱骨远端简单骨折的临床效果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47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肱骨髁上骨折23例,肱骨髁间骨折C1型24例。双钢板平行治疗... 目的探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侧克氏针治疗肱骨远端简单骨折的临床效果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47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肱骨髁上骨折23例,肱骨髁间骨折C1型24例。双钢板平行治疗(简称双钢板组)22例,外侧锁定钢板内侧克氏针(简称外侧钢板克氏针组)治疗25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肱骨远端的骨膜剥离范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随访12月以上,骨折均在12~18周内愈合。手术时间、肱骨远端骨膜剥离范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钢板克氏针组优于双钢板组。肘关节功能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术后2例出现尺神经激惹表现,后自行恢复。结论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侧克氏针治疗肱骨远端简单骨折,结合恰当的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较双钢板固定,手术时间更短,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无明显差距,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上尿路腔内取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13
14
作者 关晓峰 黎承杨 耀 《微创医学》 2016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地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结果经过积...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地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结果经过积极的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所有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均治愈出院。结论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上尿路腔内取石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预防、诊断及适当的干预可减少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下载PDF
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结石学组 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 +19 位作者 李建兴 叶章群 胡卫国 肖博 刘宇保 贾建业 耀 曾国华 赵夭望 孙西钊 顾晓箭 丛小明 李建业 周辉霞 谢国海 黄云腾 张潍平 李钧 宋光鲁 燕翔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8,共8页
一、引言由于解剖、生理上的不同,儿童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临床处理、疾病转归及预后的情况都与成人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路结石学组与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委托长期从事儿童泌尿系结石临床诊疗工... 一、引言由于解剖、生理上的不同,儿童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临床处理、疾病转归及预后的情况都与成人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路结石学组与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委托长期从事儿童泌尿系结石临床诊疗工作的专家,在广泛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就相关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最终形成此中国专家共识,供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学习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学 中华医学会 中国专家共识 疾病转归 泌尿系结石 尿路结石 临床处理 发病原因
原文传递
经皮肾穿刺造瘘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黎承杨 李成山 +4 位作者 耀 潘正故 李明果 祖群 林芝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UUTO)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UUTO患者,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待肾功能改善、机体状况好转或经引流及造影确定诊断之后,12例行经皮肾取石碎石术,11例行开放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例行开...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UUTO)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UUTO患者,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待肾功能改善、机体状况好转或经引流及造影确定诊断之后,12例行经皮肾取石碎石术,11例行开放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例行开放肾切除术,4例行肾盂输尿管成型(3例加行取石)术,3例经造瘘管注射硬化剂治疗,3例行输尿管肾盏吻合术,3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松解术,1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结果:38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全部病例均及时解除了上尿路梗阻,肾功能得到改善,或为进一步诊治创造了条件。在保肾治疗的35例,31例治愈出院;4例肾功能改善,维持在轻度氮质血症水平;4例肾切除患者和3例注射硬化剂治疗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安全、有效,在UUTO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梗阻 经皮肾穿刺造瘘
下载PDF
二次电切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金宏 黎承杨 +5 位作者 王翔 陶芝伟 周立权 汪小明 杨占斌 耀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Re-TURBT)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效果,研究影响二次电切肿瘤阳性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比较常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Re-TURBT)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效果,研究影响二次电切肿瘤阳性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病区及肾移植科病区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01例患者资料,按照是否行Re-TURBT分为2个研究组:常规行TURBT 169例及行Re-TURBT 32例。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天数况,分析其影响二次电切肿瘤阳性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8,P【0.05)认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有差别,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率少于常规电切组,而两组手术时间(t=-0.195,P=0.846)、住院时间(t=1.423,P=0.156)、留置尿管天数(t=-0.466,P=0.642),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logistic binary回归分析提示:首次电切时肿瘤为≥T1(χ2=4.891,P=0.04)、高级别肿瘤(G2及G3)(χ2=1.903,P=0.001)、肿瘤大小≥3cm(χ2=9.718,P=0.004)、多发肿瘤(≥3个)(χ2=6.203,P=0.02)均为二次电切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首次电切肿瘤的病理级别对二次电切肿瘤阳性率影响最大。结论:Re-TURBT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好、住院时间短、有效降低手术复发率等特点,对于首次电切为多发肿瘤、肿瘤较大(≥3cm)、高级别肿瘤及高分期肿瘤(≥T1期)等,尤其首次电切肿瘤为高级别肿瘤应常规行Re-TUR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二次电切
下载PDF
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平 蓝志相 +5 位作者 黎承阳 耀 玉海 黄延伟 胡斌 杨金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肾囊肿患者30例。其中肾盂旁囊肿11例,单发囊肿15例,多发囊肿4例。既往肾囊肿手术史者3例。囊肿直径平均6.9(4.0~11.2)cm。影像学检查均可见囊肿对集...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肾囊肿患者30例。其中肾盂旁囊肿11例,单发囊肿15例,多发囊肿4例。既往肾囊肿手术史者3例。囊肿直径平均6.9(4.0~11.2)cm。影像学检查均可见囊肿对集合系统压迫形成的压迹。使用输尿管镜经尿道顺行至肾盂径路,观察肾囊肿对集合系统的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在囊肿压迫肾盂明显处位置做内切开,使其与集合系统贯通,并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30例手术均一次成功,囊肿处理时间平均31(15~45)min。手术时间平均61(30-120)min,住院时间平均6.5(4~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d实验室检查患者蛋白尿消失。平均随访6(3~9)个月,其中囊肿消失24例,明显缩小4例,复发2例。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具有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外科手术 输尿管镜 内切开 引流术
原文传递
芭蕉芯和维生素B_6对小鼠草酸钙结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耀 李山 +3 位作者 吴闯 莫曾南 杨占斌 陈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观察了维生素B_6和芭蕉芯提取液对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小鼠体内草酸钙结晶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湿肾组织钙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湿肾组织草酸含量,维生素B_6治疗组为0.6980±0.4082μmol/g,芭蕉芯... 观察了维生素B_6和芭蕉芯提取液对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小鼠体内草酸钙结晶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湿肾组织钙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湿肾组织草酸含量,维生素B_6治疗组为0.6980±0.4082μmol/g,芭蕉芯提取液治疗组为0.4031±0.2147μmol/g,均分别明显低于成石组(P<0.05及P<0.01)。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服用维生素B_6及芭蕉芯提取液的小鼠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明显少于成石组。结果表明:维生素B_6和芭蕉芯提取液都具有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小鼠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的作用,其中,芭蕉芯提取液的抑制作用明显比维生素B_6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结石 草酸钙结晶 芭蕉芯 维生素B6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在高草酸尿症大鼠肾内结石晶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关晓峰 耀 +1 位作者 黎承扬 孙丙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转运肾结石晶体形成Randall斑的机制。方法雄性SD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E组分别以含1%乙二醇和1%氯化铵的单蒸水加标准颗粒饲料喂养3、5、7、14d建立高草酸尿症大鼠模型。收集各组大鼠24h...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转运肾结石晶体形成Randall斑的机制。方法雄性SD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E组分别以含1%乙二醇和1%氯化铵的单蒸水加标准颗粒饲料喂养3、5、7、14d建立高草酸尿症大鼠模型。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离子色谱法测定尿液草酸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和巨噬细胞的表达,结果以吸光度(A)值表示。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和间质处的巨噬细胞和结石晶体。结果A~E5组大鼠尿液草酸浓度分别为(0.22±0.13)、(0.29±0.08)、(0.50±0.26)、(0.41±0.22)、(0.25±0.12)ng/ml;肾髓袢处骨桥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16±0.04、0.25±0.09、0.37±0.10、0.23±0.08、0.19±0.02,骨桥蛋白表达量与尿草酸浓度呈正相关(r=0.887,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处巨噬细胞表达量分别为0.12±0.08、0.19±0.06、0.27±0.04、0.16±0.03、0.18±0.03,与骨桥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596,P〈0.05)。透射电镜下见巨噬细胞趋化至肾髓袢基底膜处,并裂解释放结石晶体。结论巨噬细胞能在。肾骨桥蛋白的趋化作用下将结石晶体转运至髓袢基底膜处,从而成为Randall斑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高草酸尿症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