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絮体与颗粒污泥竞争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畅 苏馈足 +2 位作者 方晖 徐得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6-1539,共4页
文章介绍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以蔗糖合成有机废水为底物,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淀时间从接种时的5min逐渐缩短为1min,污泥平均粒径从71μm增加至颗粒成熟后的850μm,成熟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在颗粒形成过程中,... 文章介绍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以蔗糖合成有机废水为底物,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淀时间从接种时的5min逐渐缩短为1min,污泥平均粒径从71μm增加至颗粒成熟后的850μm,成熟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在颗粒形成过程中,混合液中絮体污泥质量浓度不断降低,而颗粒污泥质量浓度保持增加,最终絮体颗粒污泥质量浓度比值降至0.195。每mL混合液中颗粒个数达到172个,絮体数下降到1 130个。根据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絮体与颗粒污泥之间的竞争过程,可将该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絮体优势期、竞争共存期、颗粒优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颗粒化 竞争 序批式反应器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失稳过程实验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加廷 +1 位作者 董军 苏馈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7,60,共5页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从出水MLSS、COD、污泥粒径分布、污泥圆形度及复杂度角度,研究颗粒污泥失稳过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出水MLSS从接种时的693.3 mg/L降低至稳定运行至67 d时的9.5 mg/L,出水COD保持在50 mg/L以下...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从出水MLSS、COD、污泥粒径分布、污泥圆形度及复杂度角度,研究颗粒污泥失稳过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出水MLSS从接种时的693.3 mg/L降低至稳定运行至67 d时的9.5 mg/L,出水COD保持在50 mg/L以下,去除率由89.3%增加至98.1%。随着颗粒污泥的失稳,出水MLSS由9.5 mg/L增加至507.6 mg/L,出水COD增加至在70 mg/L,去除率为94.2%,好氧颗粒污泥逐渐转变为真菌颗粒。颗粒粒径急剧增大,圆形度降低,复杂度增加,说明失稳后的真菌形状不规则,沉降性能因此变差。这是由于在有机冲击负荷条件下,部分有机物未能充分降解而酸化,导致pH值提高,丝状真菌在与细菌的竞争中有优势,导致菌群失稳,功能菌群被淘汰,最终导致颗粒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沉降 失稳 真菌颗粒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与絮体活性污泥的竞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馈足 +1 位作者 方晖 王畅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1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培养50 d的好氧颗粒污泥与同期反应器排出的絮体污泥,在高有机负荷下曝气4 h,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MLSS较初始时分别增加了67.8%和58.5%,单位体积混合液中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个数分别增加了15.4%和4.8%。颗粒污泥... 采用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培养50 d的好氧颗粒污泥与同期反应器排出的絮体污泥,在高有机负荷下曝气4 h,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MLSS较初始时分别增加了67.8%和58.5%,单位体积混合液中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个数分别增加了15.4%和4.8%。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粒径分布在4 h试验过程中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基本保持不变。曝气4 h后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平均粒重分别增加45.4%和51.4%,可以看出在对有机底物的竞争中,与絮体污泥相比较,颗粒污泥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占有优势,颗粒污泥的增长速率大于絮体污泥,絮体污泥和颗粒污泥的密度均有明显增长,但颗粒污泥平均粒重增加比例小于絮体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絮体污泥 竞争 粒径分布 平均粒重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沉降选择实验研究与定量描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苏馈足 +3 位作者 郑丽 王畅 金旺红 沈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73-2779,共7页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研究沉淀高度对颗粒数、比重、污泥浓度、粒径分布及选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污泥浓度在沉淀时间为30 s时由0.24 mg.L-1明显增加至6.07 mg.L-1,平均粒径从450μm增加到...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研究沉淀高度对颗粒数、比重、污泥浓度、粒径分布及选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污泥浓度在沉淀时间为30 s时由0.24 mg.L-1明显增加至6.07 mg.L-1,平均粒径从450μm增加到550μm,颗粒圆形度增加12.67%,而复杂度减小13.47%,说明粒径较大、形状较规则的颗粒沉降较快,从而更易在沉降选择过程中得以保留.根据选择压原理,结合颗粒污泥沉降实验结果引入选择系数.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在任意沉淀高度,选择系数随粒径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直径>600~800μm的颗粒选择系数增加,小颗粒趋势与之相反,说明增大排水比有利于大颗粒保留而絮体被筛选出反应器,而低的排水比会使污泥颗粒化过程放缓.该研究结果可望对加速污泥颗粒化过程和提高其稳定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沉降 粒径分布 圆形度 复杂度 选择系数
原文传递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技术及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5
作者 《华东科技(综合)》 2021年第9期93-93,共1页
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在房屋排水设计方面的成就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房屋排水方面的需求,我国在经阶段对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技术及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由于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技术... 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在房屋排水设计方面的成就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房屋排水方面的需求,我国在经阶段对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技术及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由于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技术及建筑给排水设计相对较适合现代的房屋排水系统,对于现代房屋的排水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将先从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原理出发,简单概括其原理,再结合其优点与现实中房屋在排水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结合,从而为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关于这种排水系统技术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排水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排水设计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