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庆 湘东 +5 位作者 曹卉 王顺兰 张应爱 李金东 刘振湘 白志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培养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取雄性6~8周龄SPF级S-D大鼠,采用改良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细胞整体融合度达70%~80%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性能,在P2代时以流式细胞仪鉴定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P1后镜下无... 目的培养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取雄性6~8周龄SPF级S-D大鼠,采用改良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细胞整体融合度达70%~80%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性能,在P2代时以流式细胞仪鉴定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P1后镜下无圆形细胞,细胞形态逐渐趋于完全一致。细胞均表现典型之贴壁特性;首次达到80%融合度时间为9~11d,P1至P2为7~8d,P2至P3为5~6d。至P3时后,每只大鼠约可得MSCs 3~5×106个细胞。细胞表型CD29阳性率为99.6%,CD90阳性率为94.9%,CD44阳性率为68.1%;CD34阴性率为98.6%,CD45阴性率为99.9%。结论应用改良贴壁法较为简单、易行,不需要离心等操作,基本排除了非目标细胞的污染,降低对细胞的损害,生物学特性完整,获得纯度较高的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 改良贴壁法
原文传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膜下移植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庆 刘振湘 +5 位作者 尹先来 湘东 曹卉 王顺兰 谈顺 白志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肾包膜下移植对可复性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R—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纤维化过程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包膜下移植的安全性。方法54只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R—UUO+MSCs)、对照组...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肾包膜下移植对可复性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R—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纤维化过程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包膜下移植的安全性。方法54只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R—UUO+MSCs)、对照组(R.UUO+DMEM)、损伤对照组(R-UUO),每组18只,肾包膜下注射法移植后,于3、7、14d随机于每组内取6只大鼠,取患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D-1)表达,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量。结果(1)和对照组(0.000773±0.000380)比较,实验组(0.000384±0.000407)在第14天的ED-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胶原沉积量未见改善。(2)与损伤对照组(0.000293±0.000281)比较,对照组(0.000773±0.000380)在第14天时ED-1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胶原沉积量未见有显著增加。结论MSCs包膜下移植可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巨噬细胞浸润,但短期内不能改善纤维化。包膜下注射短期内有明确损伤,但并未造成纤维化水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肾间质纤维化 移植 巨噬细胞 损伤
原文传递
1例遗传性MYH9相关疾病家系老年白内障患者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淑芳 张应爱 +3 位作者 王顺兰 湘东 肖敬川 余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MYH9相关疾病家系1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YH9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该患者进行临床体征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分析;对MYH9基因的40个外显子和侧翼区进行PCR扩增和测... 目的了解海南省MYH9相关疾病家系1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YH9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该患者进行临床体征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分析;对MYH9基因的40个外显子和侧翼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确认突变类型。结果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该患者具有典型的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内包涵体三联症,且表型复杂多样如伴有长期高脂血症、蛋白尿、肌酐升高、心功能不全、转氨酶升高、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MYH9基因40个外显子和侧翼区未见致病突变(除25号外显子发生一同义突变,突变类型为A1143A)。结论该老年白内障患者MYH9基因未见致病性突变,其具有的严重临床表型可能与存在新的基因突变类型或新的致病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H9相关疾病 老年白内障 临床表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修复小鼠输尿管损伤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辉 白志明 +4 位作者 李金东 程庆 郭子义 湘东 曹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88,共8页
目的:从方法学上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肾动脉移植对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经肾动脉移植BMSCs的有效性.方法:显微血管夹夹毕49只3~4周龄Balb/c小鼠的左侧输尿管,10 d后取出显微血... 目的:从方法学上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肾动脉移植对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经肾动脉移植BMSCs的有效性.方法:显微血管夹夹毕49只3~4周龄Balb/c小鼠的左侧输尿管,10 d后取出显微血管夹以解除左侧输尿管梗阻,然后将这些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5)及对照组(n=24).实验组小鼠取出显微血管夹后立即经肾动脉移植荧光素酶标记的Balb/c小鼠BMSCs,对照组小鼠取出显微血管夹后随即关闭切口,不移植BMSCs.磁共振成像对实验小鼠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实验小鼠的左肾盂容积,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的左输尿管复通率,评估BMSCs对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实验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后的左肾盂容积明显大于梗阻前(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后10d的左肾盂容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0.693);实验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的左输尿管复通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增高(P=0.012).结论:BMSCs经肾动脉移植可促进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单侧输尿管梗阻 经肾动脉移植 磁共振成像 荧光素酶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途径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金东 白志明 湘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144-1148,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成体干细胞,能够向病变组织趋化、聚集,并且增殖、分化为受损组织的正常细胞,从而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如何将MSCs安全、准确、有效地移植入宿...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成体干细胞,能够向病变组织趋化、聚集,并且增殖、分化为受损组织的正常细胞,从而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如何将MSCs安全、准确、有效地移植入宿主体内的目标区域,是MSCs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1]。本文就目前MSCs不同移植途径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如下综述,分析、比较各种移植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肾脏疾病 移植 归巢
下载PDF
一非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家系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芳 张应爱 +3 位作者 王顺兰 湘东 肖敬川 余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2,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一非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以阐明MYH9-RD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对家系进行筛查,应用光学显微镜和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家系成员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 目的:探讨一非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以阐明MYH9-RD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对家系进行筛查,应用光学显微镜和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家系成员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细胞形态观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方法分析家系患者MYH9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家系内MYH9-RD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粒细胞包涵体"三联症,而且都有轻至中度的出血倾向;临床表现具高度复杂性,并伴有严重的白血病、青光眼、心功能不全、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哮喘、鼻炎及白内障等多种疾病;家系患者MYH9基因的所有外显子与侧翼区均未检测到致病性突变。结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表明该家系MYH9-RD诊断成立,其临床表型复杂多样可能与家系患者MYH9基因的所有外显子与侧翼区未检测到致病性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 临床表型 基因 突变 系谱 遗传学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种移植途径在急性肾梗阻模型中的归巢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金东 刘振湘 +7 位作者 湘东 杨振 曹卉 程庆 金宏庭 左亚丽 李东辉 白志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对。肾动脉、尾静脉、包膜下3种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方式的归巢率。方法比较通过可复性左侧输尿管梗阻的大鼠模型(R—UUO)模拟临床急性肾梗阻的病变。4周龄雌性sD大鼠,无特定病原体(SPF)级,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目的对。肾动脉、尾静脉、包膜下3种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方式的归巢率。方法比较通过可复性左侧输尿管梗阻的大鼠模型(R—UUO)模拟临床急性肾梗阻的病变。4周龄雌性sD大鼠,无特定病原体(SPF)级,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经肾动脉、尾静脉、包膜下3种方式移植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羰花青碘化物(DiR).BMSCs],结合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对移植后1、48h细胞在体内的归巢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MSCs不同移植方式在梗阻侧肾脏的早期归巢率分别为:肾动脉组为(9.59×10^5±5.26×10^5)/g,包膜下组为(17.65×10^5±4.77×10^5)/g,尾静脉组为(2.18×10^5±0.45×10^5)/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移植途径的早期移植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包膜下移植、肾动脉移植、尾静脉移植。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移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可复性单侧输尿管梗阻 活体成像系统 移植途径 归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