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蔡金平 刘木华 +5 位作者 林金龙 肖丽萍 蔡翰 梅宇 梁永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6-213,共8页
【目的】相较于毯状苗移栽,钵苗移栽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移栽装置作为水稻钵苗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决定整机工作性能。结合钵苗移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曲柄摇杆夹持式水稻钵苗移栽装置,为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提供... 【目的】相较于毯状苗移栽,钵苗移栽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移栽装置作为水稻钵苗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决定整机工作性能。结合钵苗移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曲柄摇杆夹持式水稻钵苗移栽装置,为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提供设计依据。【方法】设计了取秧机构、横向移箱机构和纵向送秧机构,通过SoildWorks建立了相应的虚拟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秧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试制了移栽装置样机,以漏拔率和伤秧率为指标进行了取秧性能试验。【结果】在ADAMS中对移栽装置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出秧夹夹持点运动轨迹和位移曲线,且取秧机构在相应位置取放秧时,其左右秧夹夹持点之间距离分别为11.7 mm和0.5 mm。取秧性能试验,观测得到秧苗漏拔率(漏栽率)和伤秧率。随着取秧频率的增加略有增加,取秧频率为50次/min时取秧效果较好,移栽装置的伤秧率和漏拔率分别为2.14%和3.57%。【结论】曲柄摇杆夹持式水稻钵苗移栽装置各机构之间运动平稳,其取秧时伤秧率和漏拔率接近行业标准,基本满足移栽要求,后期将依照试验对机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进而获得较好的移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 移栽机构 运动特性 取秧试验
下载PDF
水稻钵苗拔取特性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蒲闯 周重军 +5 位作者 刘木华 蔡金平 肖丽萍 叶洋洋 黄粮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前,水稻钵育栽培技术快速发展,其关键在于取秧机构如何有效将秧苗从钵苗穴盘中拔出。为获取水稻钵苗取秧机构更佳取秧作业环境,及探索结构简单、高效、且移栽过程中对秧苗损伤小的取秧技术,通过钵苗拔取力测试试验台对钵盘秧苗进行拔... 目前,水稻钵育栽培技术快速发展,其关键在于取秧机构如何有效将秧苗从钵苗穴盘中拔出。为获取水稻钵苗取秧机构更佳取秧作业环境,及探索结构简单、高效、且移栽过程中对秧苗损伤小的取秧技术,通过钵苗拔取力测试试验台对钵盘秧苗进行拔取性能的试验及研究。选取钵苗品种、秧龄、取秧位置和取秧角度4个因素作为测试对象,研究其与拔取力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秧苗品种主要通过根系的发达程度和分布范围对秧苗拔取力产生影响,根系越发达,分布空间大,裸露越多,拔取力越大;秧龄对秧苗拔取力影响较小;秧苗拔取力随着取秧位置离钵体上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取秧角度为45°时秧苗拔取力较小;在取秧位置15 mm,取秧角度45°,秧龄19 d时,取秧效果较好;在整个取秧过程中,秧苗拔取力均未超过5 N,小于秧苗的抗拉断力值5.59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 拔取力 拔取特性 因素
下载PDF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翰 蔡金平 +6 位作者 刘木华 肖丽萍 蒲闯 黄粮粮 梅宇 梁永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
【目的】基于现有水稻钵苗移栽机工作机理,投秧后钵苗在泥土中的直立度非常关键,为获取水稻钵苗移栽机移栽钵苗后最佳直立度工作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搭建水稻钵苗直立度测试试验台,对钵苗移栽后直立度情况进行了试验及研究;选取... 【目的】基于现有水稻钵苗移栽机工作机理,投秧后钵苗在泥土中的直立度非常关键,为获取水稻钵苗移栽机移栽钵苗后最佳直立度工作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搭建水稻钵苗直立度测试试验台,对钵苗移栽后直立度情况进行了试验及研究;选取秧龄、前进速度和落秧高度3个因素作为试验变量,探究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与钵苗直立度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秧龄对钵苗直立度影响较大;前进速度为0.35 m/s时,钵苗直立度较大;钵苗直立度随着落秧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各因素对钵苗直立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秧龄、前进速度和落秧高度。【结论】在秧龄为24 d(3叶1芯、秧苗高度211.1 mm),前进速度0.35 m/s,落秧高度为680 mm时,钵苗直立度较佳。在整个投秧过程中,99.54%的钵苗直立度均不低于30°,满足国家最低机械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 直立度 移栽 试验变量
下载PDF
可变行距探入式水稻均匀喷雾系统研制和试验
4
作者 黄粮粮 周重军 +6 位作者 刘木华 蔡金平 肖丽萍 叶洋洋 蒲闯 蔡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5-159,共5页
针对我国南北地区水稻种植行距不统一、水稻从稻冠到根部病虫害发生位置不同等情况,研发了一套变行距探入式自动折叠均匀喷雾系统。该喷雾系统能够实现不同行距水稻的喷雾,且在水稻整个生产期间,既可以实现冠层上喷雾,也可将喷头探入到... 针对我国南北地区水稻种植行距不统一、水稻从稻冠到根部病虫害发生位置不同等情况,研发了一套变行距探入式自动折叠均匀喷雾系统。该喷雾系统能够实现不同行距水稻的喷雾,且在水稻整个生产期间,既可以实现冠层上喷雾,也可将喷头探入到冠层以下,对水稻中下部位置病虫害实现对靶喷药,有效提高了农药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对发生在水稻中下部的稻飞虱与常规机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对成熟期和生长期水稻7天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3%和90.6%,比常规机械施药分别高出18%和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探入式喷雾 自动折叠 变行距施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