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医院中年健康体检人群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某医院中年健康体检人群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方法随机抽取163名在我院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中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分析北京某医院中年健康体检人群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方法随机抽取163名在我院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中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值、Angle角与MA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中年TEG异常率为11.70%,女性中年TEG异常率为13.0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能够评估机体的凝血状态,对于预防血栓及出血事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检查 中年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常见血清生化指标与血流变学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2
作者 殷正云 姜辉 +4 位作者 于兴春 王三杏 田亚平 向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 分析常见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生化指标对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差异.方法 以573例健康查体人员(包括388例男性和185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赛科希德SA900... 目的 分析常见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生化指标对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差异.方法 以573例健康查体人员(包括388例男性和185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赛科希德SA9000血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浆及全血黏度.检测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for windows进行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得到16项常见血清生化指标与各血流变学指标的相关系数和一般回归方程及标准化回归方程.结论 绝大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与不同血流变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的相关性,而且以肾功能指标UA,Cr和肝功能指标GPT,GOT对血流变学指标影响最大和最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学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回归方程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9-0061,共3页
分析将T组合复苏器应用于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影响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21年01月- 2023年01月期间收纳的部分极早产儿37例且具备初步复苏有正压通气指征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试验组,应用T组合复苏器,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到2... 分析将T组合复苏器应用于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影响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21年01月- 2023年01月期间收纳的部分极早产儿37例且具备初步复苏有正压通气指征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试验组,应用T组合复苏器,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纳的部分极早产儿38例且具备初步复苏有正压通气指征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参照组,应用自动充气式复苏囊,从两组极早产儿产房中复苏效果和并发症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pgar 评分、无创辅助通气时间、颅内出血情况两组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创通气时间、气胸、气管插管情况、给氧总时间以及复苏成功情况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参照组比较,试验组极早产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状况均较低,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将T组合复苏器应用于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状况有较好效果,不仅有效降低气胸发生情况,还能明显缩短总给氧时间,减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减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房 极早产儿 复苏 T组合复苏器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早产儿无创通气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71-174,共4页
早产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分为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可能会给患儿肺部造成损伤,因此,临床中广泛应用无创通气模式应用在早产儿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本文,通过讨论各个无创通... 早产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分为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可能会给患儿肺部造成损伤,因此,临床中广泛应用无创通气模式应用在早产儿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本文,通过讨论各个无创通气模式的应用,分析其作用机制,确认参数以及适应症,为早产儿无创通气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无创通气技术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