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免疫细胞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Michael A. Thacker Anna K. Clark +4 位作者 Fabien Marchand Stephen B. McMahon 娄景盛(译) 徐波(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08年第5期78-88,共11页
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导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特征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过敏以及痛觉异常。这种疼痛状态常使患者极度虚弱且难以治疗。虽然人们一般认为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的本质是不同的,但是显现出来的一些现象却与这... 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导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特征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过敏以及痛觉异常。这种疼痛状态常使患者极度虚弱且难以治疗。虽然人们一般认为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的本质是不同的,但是显现出来的一些现象却与这一严格的分类不符。炎症极具特征性,涉及一系列不同的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此外,这些细胞还释放多种致痛复合物。最近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在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本综述阐述了不同类型免疫细胞在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致痛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些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免疫细胞 病理生理学 分子机制 神经系统损伤 疼痛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微创髋关节成形术后关节囊外持续输注0.3%罗哌卡因与安慰剂对患者吗啡自控镇痛的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
作者 Jose Aguirre, MD, MSc Barbara Baulig, MD +6 位作者 Claudio Dora, MD Georgios Ekatodramis, MD Gina Votta-Velis, MD, PhD Philipp Ruland, MD Alain Borgeat, MD 赵燕君(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3年第5期54-59,共6页
背景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微创髋关节成形术后创口持续输注0.3%罗哌卡因对疼痛和吗啡用量的影响。方法在这项双盲研究中,前瞻性纳入连续67例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下择期行微创髋关节成形术的患者。外科医师将15cm长的有孔导管放入关节囊... 背景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微创髋关节成形术后创口持续输注0.3%罗哌卡因对疼痛和吗啡用量的影响。方法在这项双盲研究中,前瞻性纳入连续67例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下择期行微创髋关节成形术的患者。外科医师将15cm长的有孔导管放入关节囊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关闭切口前,创口内单次注入20ml的0.3%罗哌卡因(R-组)或0.9%生理盐水(P-组)。随后用弹性泵以8ml/h的速度分别持续泵入0.3%的罗哌卡因或者安慰剂至术后48小时。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吗啡自控镇痛。记录48小时内患者吗啡用量、静息和运动时疼痛以及血浆罗哌卡因总浓度和游离浓度。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般资料和手术数据相似。术后第一个48小时期间,R-组平均吗啡用量显著低于P组:45.4±9.5VS69.7±9.6(P〈0.001)。R-组吗啡用量在术后第一个24小时期间平均减少14.4mg[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2.6~16.1],在术后第二个24小时期间平均减少20.8mg(95%CI为19.1~22.4)。R组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疼痛评分均较低(P〈0.0001)。R-组患者平均满意度较基线增加了22.7%(95%CI为15.9~16.1)。R-组血浆罗哌卡因总浓度和游离浓度均低于中毒浓度。R-组在第24小时和第48小时时血浆罗哌卡因游离浓度分别是0.141μmol/ml和0.11μmol/ml。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臀部疼痛和镇痛药用量相似,但是R.组患者创口接触(31.2;95%CI27.7~34.7)不适感和压迫不适感(24;95%CI为20.1-27.9)明显减轻(P〈0.0001)。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囊外创口持续输注0.3%罗哌卡因是-种减少吗啡用量,改善术后镇痛质量的有效方法,术后3个月时该方法依然具有-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髋关节成形术 罗哌卡因 静脉吗啡 持续输注 自控镇痛 后关节 安慰剂
原文传递
啮齿类动物出血性休克模型中血浆对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的恢复作用
3
作者 RosemaryA. Kozar, MD, PhD Zhanglong Peng, MD, PhD +7 位作者 Rongzhen Zhang, MD, PhD John B. Holcomb, MD Shibani Pati, MD, PhD Pyong Park, PhD Tien C. Ko, MD Angel Paredes, PhD 赵燕君(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3年第5期93-100,共8页
背景在出血性休克的创伤患者应用血浆为主的复苏与死亡率下降有关。尽管有学者提出通过替代凝血蛋白可产生有益的效果,但是输入血浆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尚不明了。我们以前在细胞培养模型中的研究显示,与晶体液相比,血浆可降低内皮细... 背景在出血性休克的创伤患者应用血浆为主的复苏与死亡率下降有关。尽管有学者提出通过替代凝血蛋白可产生有益的效果,但是输入血浆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尚不明了。我们以前在细胞培养模型中的研究显示,与晶体液相比,血浆可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多糖包被由粘附于多配体聚糖骨架上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组成,共同保护下层的内皮细胞。我们假设,血浆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部分是由于出血性休克后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的恢复和多配体聚糖-1的维持所致。方法在大鼠建立出血性休克模型使其平均动脉压在30mmHg维持90分钟,然后以乳酸林格(1actatedRinger's,LR)液或新鲜血浆复苏,使其平均动脉压达到80mmHg,相当于假手术组或单纯休克组动物。2小时后,提取肺组织多配体聚糖的mRNA,使用抗多配体聚糖-l免疫染色或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为了特异地检测出血浆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我们通过小肠系膜灌注镧溶液,然后应用电子显微镜鉴别出小静脉,观察其多糖包被。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运用单尾方差分析合并Tukey事后检验来分析结果。结果电子显微镜显示出血性休克后多糖包被发生降解,输注血浆可部分恢复多糖包被水平而LR无该效应。血浆复苏组动物肺组织多配体聚糖.1的mRNA表达(2.76±0.03)明显高于单纯休克组(1.39±0.22)或ut组(0.82±0.03),并且与细胞表面多配体聚糖.1的免疫染色相关。休克也可导致组织病理学评分方面肺损伤显著(1.63±0.26),应用血浆复苏可减轻该损伤(0.67±0.17),而LR无该效应(2.0±0.25)。结论血浆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由于出血性休克后血浆能恢复内皮细胞多糖包被水平,并维持多配体聚糖-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啮齿类动物 新鲜血浆 蛋白多糖 内皮细胞 休克模型 包被 恢复作用
原文传递
经磨牙后间隙气管插管用于儿童颌面外科手术的评价
4
作者 Suman Arora Vidya Rattan +3 位作者 Neerja Bhardwaj 薄禄龙(译) 苏陈(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
背景第一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可能影响磨牙后间隙的大小。本研究旨在评价儿童经磨牙后间隙放置气管插管时的适合度以及第一、第二恒磨牙萌出对磨牙后间隙的影响。方法选取3—15岁接受非面部手术的儿童患者进行磨牙后间隙的评估。行标准... 背景第一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可能影响磨牙后间隙的大小。本研究旨在评价儿童经磨牙后间隙放置气管插管时的适合度以及第一、第二恒磨牙萌出对磨牙后间隙的影响。方法选取3—15岁接受非面部手术的儿童患者进行磨牙后间隙的评估。行标准经口气管插管后,将气管导管移至磨牙后间隙,缓慢闭合下颌骨以达到正中咬合,同时观察记录是否有气道压的增加或氧饱和度的降低。研究的第二部分评估了手术中需固定上下颌骨的颌面部手术患儿磨牙后间隙放置气管导管的可行性。结果磨牙后间隙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气管导管,第一、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不影响气管插管。在80例儿童中,有79例将气管导管放置在磨牙后间隙后仍可达到正中咬合。对6例行上下颌骨固定与颌面部手术的患儿成功实施了磨牙后间隙插管。结论在手术中需固定上下颌骨以及需同时经口腔与鼻腔两个入路进行手术时,经磨牙后间隙气管插管可安全应用于儿童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磨牙后间隙 颌面外科手术 儿童患者 颌面部手术 第二恒磨牙 上下颌骨 气管导管
原文传递
抑肽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影响小鼠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和细胞因子释放
5
作者 黄瑛(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2年第6期9-16,共8页
背景心脏手术期间阶段性的缺血一再灌注(ischemia-repeffusion,I,R)常伴随短暂性左室(1eftventricular,LV)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本研究探讨了I,R情况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potentialdose.dependenteffectsofapmtinin,A... 背景心脏手术期间阶段性的缺血一再灌注(ischemia-repeffusion,I,R)常伴随短暂性左室(1eftventricular,LV)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本研究探讨了I,R情况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potentialdose.dependenteffectsofapmtinin,APRO)影响LV收缩功能和细胞因子释放的可能剂量依赖性效应。方法应用微传感器容量分析法测定基础水平、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时的LV收缩功能指数,左心室最大弹性(maximaldastance,Emax)。小鼠随机分组为:(a)APRO20000激肽释放酶抑制单位(K1U)/kg组(n=11);(b)APRO4×104KIU/kg组(n=10);(C)APRO8×104KIU/kg组(n=10);(d)溶剂组(生理盐水;n=10)。计算的APRO用量反映临床哈默史密斯剂量表用量的半量、1个剂量和2个剂量。采集I/R后的动物血浆测定细胞因子浓度。结果I/R后溶剂组以及APRO4×104KIU/kg组和APRO8×104KIU/kg组动物Emax较基础水平下降超过40%(P〈0.05)。然而,APRO2×104100/kg组Emax回到接近基础水平。I/R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升高10倍,但是TNF随着APRO剂量的增加而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低剂量的APRO对LV收缩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而较高剂量APRO可抑制耵师释放。这些独创性的研究结果提示,APRO在I/R情况下具有其不同的独立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收缩功能 缺血-再灌注 细胞因子释放 剂量依赖性 抑肽酶 小鼠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中低速率输注瑞芬太尼不改变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维持麻醉所需靶控输注丙泊酚的浓度
6
作者 Lars P. Wang Peter McLoughlin +4 位作者 Michael J. Paech Irina Kurowski Emma L. Brandon 包睿(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08年第2期46-52,共7页
背景本文旨在观察不同速率输注瑞芬太尼是否会降低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50的丙泊酚EC50(半数有效浓度)值。方法将72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拟行气管内插管并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维持麻醉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6组。... 背景本文旨在观察不同速率输注瑞芬太尼是否会降低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50的丙泊酚EC50(半数有效浓度)值。方法将72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拟行气管内插管并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维持麻醉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6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分别为:B组0.1μg·kg^-1·min^-1,C组0.15μg·kg^-1·min^-1,D组0.2μg·kg^-1·min^-1,E组0.3μg·kg^-1·min^-1,F组0.4μg·kg^-1·min^-1,A组作为对照组不使用瑞芬太尼。在同一浓度瑞芬太尼组中,以第1例患者对TCI4μg/ml丙泊酚的反应决定岳一例患者的效应室浓度(Dixon的“序贯法”)。如果BIS〉50,后一例患者TCI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增加,如果BIS≤50,后一例患者TCI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则减少。同时研究了联合用药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EC50变化范围为2.4-2.9μg/ml.未发现瑞芬太毫对丙泊酚EC50的累加效应。但是未使用瑞芬太尼的空白对照组对丙泊酚的反应差异较大。使用瑞芬太尼组患者心率下降。结论瑞芬太昆输注不会减少无刺激麻醉患者丙泊酚需求量。在联合输注瑞芬太尼时不应当降低丙泊酚TCI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半数有效浓度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维持麻醉 丙泊酚 低速率 效应室浓度
原文传递
择期剖宫产术中蛛网膜下隙麻醉所致的低血压:更好的解决方案
7
作者 Robert A. Dyer, FCA(SA) Anthony R. Reed +2 位作者 赵燕君(译) 陶天柱(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2年第2期56-58,共3页
为了母体的安全与舒适以及胎儿的健康,应该最大程度地降低剖宫产蛛网膜下隙麻醉期间出现的低血压。传统教科书认为,剖宫产蛛网膜下隙麻醉期间主动脉一腔静脉受压易使临产妇静脉回流减少,从而使心排血量与血压降低。然而,许多改善静... 为了母体的安全与舒适以及胎儿的健康,应该最大程度地降低剖宫产蛛网膜下隙麻醉期间出现的低血压。传统教科书认为,剖宫产蛛网膜下隙麻醉期间主动脉一腔静脉受压易使临产妇静脉回流减少,从而使心排血量与血压降低。然而,许多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如一侧腰臀部抬高和诸多输液方案均不能消除这种低血压^[1]。最近集中研究动脉循环作为低血压原因的结果提示,体液充足的临产妇行择期剖宫产时,蛛网膜下隙麻醉后中度低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首先反映了全身血管阻力下降^[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麻醉 剖宫产术中 低血压 择期 麻醉期间 静脉回流 静脉受压 血压降低
原文传递
局部麻醉药浓度和剂量对持续锁骨下神经阻滞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8
作者 Brian M. Ilfeld Linda T. Le +12 位作者 Joanne Ramjohn Vanessa J. Loland Anupama N. Wadhwa J. C. Gerancher Elizabeth M. Renehan Daniel I. Sessler Jonathan J. Shuster Douglas W. Theriaque Rosalita C. Maldonado Edward R. Mariano 周璐璐(译) 包睿(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0年第1期60-66,共7页
背景目前尚不明确局部麻醉药浓度或药物总剂量是否是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效果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此前仅有一项关于胭窝坐骨神经阻滞的研究,该研究报道了使用高容量较低浓度罗哌卡因发生肢体感觉完全阻滞的概率远远高于低容量较高浓度罗... 背景目前尚不明确局部麻醉药浓度或药物总剂量是否是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效果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此前仅有一项关于胭窝坐骨神经阻滞的研究,该研究报道了使用高容量较低浓度罗哌卡因发生肢体感觉完全阻滞的概率远远高于低容量较高浓度罗哌卡因,但上述现象是否仅限于腘窝处的坐骨神经,或者说是否因解剖部位变化而异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检验假设定为:在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中,以不同的浓度和速率注射总量相等的罗哌卡因,可以产生相似的阻滞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肘关节远端、中等疼痛骨科手术患者,经喙突入路放置锁骨下臂丛阻滞导管。患者经随机分组确定手术后第2天应用罗哌卡因神经周围镇痛的方法:浓度0.2%组(背景剂量8ml/h,单次追加量4ml)或0.4%组(背景剂量4ml/h,单次追加量2ml)。两组患者每小时持续注入罗哌卡因的总量均为16mg,每30分钟可能还有患者自控的追加剂量8mg。主要观察指标为自手术后次日早晨开始的24小时内患侧肢体完全无感觉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是镇痛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给予0.4%罗哌卡因(n=27)的患者发生肢体无感觉的平均次数(标准差)为1.8(1.6)次,而给予0.2%罗哌卡因(n=23)的患者为0.6(0.9),评估差异为1.2次,95%可信区间0.5~1.9次(P=0.001)。手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0—10分,10分为最高分)在0.2%罗哌卡因组得分的中位数(25%~75%百分位数)为10.0分(8.0~10.0),0.4%罗哌卡因组为7.0分(5.3~8.9)。镇痛效果两组相近。结论在连续锁骨下神经阻滞时,除了注射局麻药物总量之外,药物的浓度和容量是另两种影响神经周围镇痛辫果的因素。容量偏小而浓度略高的罗哌卡因产生肢体完全无感觉的概率较高,这一结果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药浓度 背景剂量 随机分组 锁骨下 低浓度罗哌卡因 多中心 手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阿片类药物的性别特异性反应:动物及人类研究
9
作者 Albert Dahan, MS, PhD Benjamin Kest, PhD +4 位作者 Amanda R Waxman, MA Elise Sarton, MD, PhD 许小平(译) 卞金俊(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0年第3期46-60,共15页
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显示,作用于μ、κ、和δ阿片受体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存在质和量的差异。这种性别相关的差异并不局限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抗伤害性感受的作用上,也表现在阿片类药物介导的副作用方面,如对呼吸、... 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显示,作用于μ、κ、和δ阿片受体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存在质和量的差异。这种性别相关的差异并不局限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抗伤害性感受的作用上,也表现在阿片类药物介导的副作用方面,如对呼吸、运动、学习(记忆)的影响、药物成瘾性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等。越来越多的对照性动物和人类研究直接探讨了阿片类药物作用效能在性别方面的区别;结果显示,尽管性别可能影响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但是这种性别差异的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一些特性,以及研究个体的一些特征,前者如药物剂量、药理学、给药途径与时间,后者包括实验动物的品系、疼痛的类型、遗传学差异、年龄、性腺/激素分泌的状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动物和人类研究的结果,并分析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尽管观察到的阿片类药物作用的性别差异可能与临床相关,但是对引起阿片类镇痛药物敏感性巨大个体差异的其他因素缺乏了解,迫使临床医师要根据患者个体需求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性别特异性 动物 人类 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术前检查:从个体化检查到风险管理
10
作者 Lewis Reuven +2 位作者 Pasternak 黄炎哲(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2年第2期1-2,共2页
近30年来,术前检查和评估在麻醉和其他医学文献中已经成为一个常常被议论的话题。这段时间内,风险评估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已经稳定地发展成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法,其中包括一个根本转变:即从以往临床实践中的套餐式检查改变为可获得任... 近30年来,术前检查和评估在麻醉和其他医学文献中已经成为一个常常被议论的话题。这段时间内,风险评估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已经稳定地发展成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法,其中包括一个根本转变:即从以往临床实践中的套餐式检查改变为可获得任何或者所有可能信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检查 风险管理 个体 风险评估 医学文献 临床实践 系统化
原文传递
儿童口服对比剂行腹部CT:其对胃液量的影响
11
作者 赵燕君(译) 小明() 《麻醉与镇痛》 2012年第6期80-87,共8页
背景在应用CT对腹部进行评估期间,口服肠道对比刺(entericcontrastmedium,ECM)常有助于实现胃肠道可视化、在镇静/麻醉前2小时内给予口服ECM违反了禁食(nothing-by-mouth,NPO)指南,理论上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本研究抓... 背景在应用CT对腹部进行评估期间,口服肠道对比刺(entericcontrastmedium,ECM)常有助于实现胃肠道可视化、在镇静/麻醉前2小时内给予口服ECM违反了禁食(nothing-by-mouth,NPO)指南,理论上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本研究抓讨在脉醉/镇静前1小时给予口服ECM的方案时残余胃液量。我们推测麻醉/镇静前l小时接受ECM的患者残余胃液量(ga,slticfluidw)lume,GFV)〉0.4ml/kg。,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所有需要在镇静/麻醉下行腹部CT患者的麻醉和影像学报告、CT图像和部门事件报告?通过含高度衰减液和其他胃内容物低衰减量胃部分的权益区域来计算每例患者对比利或胃液的容量、,从麻醉/镇静报告中获得的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病理性质、麻醉/镇静诱导和维持所用药物、气道干预方法,固定气管导管方法以及给予ECM后的相关并发症,包括氧饱和度下降、呕吐、咳嗽、支气管痉挛、喉痉挛和误吸。结果戎㈦确定了365倒患者(平均年龄32个月;范围:0.66~211.10个月),这些患者在麻醉/镇静下行腹部CT前接受口眼借脉对比利;写外确定了47例患者(平均年龄=52个月;范围:0.63~215.84个月)只接受静脉对比剂,并行常规禁食。接受口服对比剂的患者给予的平均对比利容量为18.10ml/kg(范围:1.5~82.76ml/kg)。口服对比剂的患者GVF均值显著高于只接受静脉列比剂者(0.38ml/kg瓯0.15ml/kg,P=0.0049)。有189例患者GFV超过0.4ml/kg[365例口服对比剂组中178/365l到(占49%)VS.静脉对比剂组11/47例(占23%)](X2=10.7874,P=0.0010)。口服对比剂的患者中有207例行全身麻醉,158例给予深度镇静。,全身麻醉组中报道2例呕吐患者,但是确定无明显肺误吸。总结对于接受腹部CT的儿童,在麻醉/镇静前1小时给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对比剂 腹部CT 胃液量 儿童 麻醉前 平均年龄 全身麻醉 EC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