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蓝田黄土地层中的两次天文地质事件记录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锡浩 徐和聆 +4 位作者 殷伟德 安芷生 郑洪波 欧阳自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3期1799-1802,共4页
我国黄土高原的巨厚黄土地层,经风尘沉积后基本上未经内外营力改造,是保存最近2.
关键词 黄土地层 宇宙尘 天文地质事件
原文传递
黄土地层中奇异微颗粒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和聆 吴锡浩 +10 位作者 殷伟德 蒋复初 肖华国 安芷生 祝一志 孙东怀 欧阳自远 管云彬 马淑兰 孔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7-66,共10页
通过蓝田段家坡黄土和红粘土剖面与第四纪3次巨大撞击事件年代相应的地层内奇异微颗粒的研究,将其划分为5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并主要据化学成分,将5类奇异微颗粒归纳为撞击、火山和生物等3种成因类型。文中还提出综合成因模式来解释不同... 通过蓝田段家坡黄土和红粘土剖面与第四纪3次巨大撞击事件年代相应的地层内奇异微颗粒的研究,将其划分为5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并主要据化学成分,将5类奇异微颗粒归纳为撞击、火山和生物等3种成因类型。文中还提出综合成因模式来解释不同奇异微颗粒赋存于同一撞击事件时段的地层及它们所显示的因果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撞击事件 微颗粒 第四纪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网纹红土中撞击事件记录的首次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锡浩 徐和聆 +4 位作者 蒋复初 肖华国 赵志忠 殷伟德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江西九江磁性地层B/M边界(0.73MaBP)以上2.1m的网纹红土中,找到二个富集微球社的层位。经电子探针分析,上层住者为强磁性铁质微球泣,下层位者为磁性硅酸盐质微球位,初步确定它们属于消融型宇宙尘。这一新发现表明,发生在O.... 在江西九江磁性地层B/M边界(0.73MaBP)以上2.1m的网纹红土中,找到二个富集微球社的层位。经电子探针分析,上层住者为强磁性铁质微球泣,下层位者为磁性硅酸盐质微球位,初步确定它们属于消融型宇宙尘。这一新发现表明,发生在O.7MaBP前后的撞击事件至少经历过两次撞击过程。它们在我国境内的分布具有普逆性,在中更新统的层位具有稳定性,在第四纪环境问题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粒 撞击事件 网纹红土 中更新世 长江
下载PDF
新近系—第四系界面撞击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锡浩 徐和聆 +9 位作者 蒋复初 马配学 马淑兰 孙东怀 祝一志 李春来 殷伟德 肖华国 孔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8-16,共9页
通过对中国黄土高原南缘的段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 Ga/M 边界(2.48MaBP)上下地层中5种微颗粒和土样微量元素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下更新统午城组黄土底部记录着两次撞击事件的信息。较早的一次记录于 L38中,年代为2.53—2.48MaBP,以多种... 通过对中国黄土高原南缘的段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 Ga/M 边界(2.48MaBP)上下地层中5种微颗粒和土样微量元素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下更新统午城组黄土底部记录着两次撞击事件的信息。较早的一次记录于 L38中,年代为2.53—2.48MaBP,以多种撞击成因或与之有关的微颗粒为标志,且有丰度为58.3×10^(-12)g/g 的 Ir 异常和14.3×10^(-9)g/g 的 Au 异常给与确证。这是一次真正的 N/Q 界面撞击事件,在气候地层上与从上新统红粘土向更新统黄土的过渡相一致,在磁性地层上与从高斯正极性向松山反极性的转变相联系。较晚的一次记录于 S37中,年代为2.43—2.42MaBP,在多种微颗粒标志中,还包括含有 Ir 异常分别为3.89×10^(-6)g/g 的宇宙尘和2.15×10^(-8)g/g 的生物球粒。文中用综合成因模式解释了不同特性的撞击记录共存的现象,并指出中国黄土在天文地质研究方面尚蕴藏着大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界面 撞击事件 中国 黄土 微颗粒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南缘午城黄土底部火山碎屑的来源和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和聆 吴锡浩 +5 位作者 蒋复初 肖华国 殷伟德 孙东怀 马配学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2-199,共8页
一种与多类撞击记录共存的灰黑色碎屑,发现于黄土高原南缘段家坡黄土地层剖面午城黄土底部Ga/M边界(2.48MaB.P.)附近,通过对此碎屑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它们最初是源自青藏高原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碱性玄武... 一种与多类撞击记录共存的灰黑色碎屑,发现于黄土高原南缘段家坡黄土地层剖面午城黄土底部Ga/M边界(2.48MaB.P.)附近,通过对此碎屑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它们最初是源自青藏高原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碱性玄武质火山喷发的碎屑物,后来又在表生条件下与黄土层一起经历了包括水解、成土化和氧化等作用在内的风化改造。此外,本文更为强调的是,在火山碎屑形成过程中存在具有富Ni和Ce,高Sm/Nd比以及低Eu/Sm比等特点的地外物质的参与,据以论证这种火山活动确系N/Q界面撞击事件引发。在黄土地层中,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的火山碎屑,无疑对全面探讨第四纪环境变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午城黄土底部松山-高斯边界火山碎屑风化作用地外物质新近的研究表明,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迁往往与起因于撞击和火山事件的大量尘埃物质有关[1],而地外物体的撞击又常能引发火山活动[2、3],因此第四纪沉积物中的火山喷发空落堆积物研究,无疑应该引起更大的关注。火山学发展至今,对各种火山碎屑物质,已有十分详尽的研究[4、5]。从国内第四纪火山碎屑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丁国瑜等早在1964年就曾在河北平原及太行山东麓的黄土地层中,首次发现了火山碎屑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火山碎屑 风化作用 地外物质 来源
下载PDF
京、津、唐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床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达兴 +4 位作者 邱元正 张瑞丰 徐刚 王文斌 陈保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0-96,共7页
京、津、唐地区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分布广泛。含矿岩系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富镁碳酸盐岩,区域构造简单,岩浆活动微弱。研究成果表明:本区海泡石粘土矿矿点多,储量丰富,矿层厚度大,埋藏浅,易开采。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化学成分富镁钙... 京、津、唐地区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分布广泛。含矿岩系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富镁碳酸盐岩,区域构造简单,岩浆活动微弱。研究成果表明:本区海泡石粘土矿矿点多,储量丰富,矿层厚度大,埋藏浅,易开采。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化学成分富镁钙低硅,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经选矿试验海泡石粘土矿可选性良好,回收率高,成本低廉,开发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 海泡石 粘土矿床
下载PDF
京、津、唐地区含钾岩石中钾的赋存状态及结构钾活化试验研究
7
作者 郑达兴 徐刚 +2 位作者 邱元正 张瑞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6-58,共3页
京、津、唐地区含钾岩石中钾的赋存状态及结构钾活化试验研究郑达兴徐刚邱元正邓寄温张瑞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我国钾盐资源贫乏,耕地严重缺钾,钾肥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但不溶性钾矿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本文... 京、津、唐地区含钾岩石中钾的赋存状态及结构钾活化试验研究郑达兴徐刚邱元正邓寄温张瑞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我国钾盐资源贫乏,耕地严重缺钾,钾肥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但不溶性钾矿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本文根据“京、津、唐地区农用矿产资源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含钾 赋存状态 钾矿床 活化试验
下载PDF
RECORDS OF TWO ASTROGEOLOGIC EVENTS IN THE LOESS STRATA,LANTIAN,SHAANXI,CHINA
8
作者 吴锡浩 徐和聆 +4 位作者 殷伟德 安芷生 郑洪波 欧阳自远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2年第11期946-950,共5页
The thick loess strata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hich have not been essentially reform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agents, are one of the optimum continental deposits preserv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s in ... The thick loess strata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hich have not been essentially reform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agents, are one of the optimum continental deposits preserv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s in the last 2.5 Ma. Thus, combining the records with the detailed data of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the age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astrogeologic events can b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extraterrestrial MICROSPHERULE COSMIC DUST microtektite astrogeologic ev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