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34—1898年间“国体”与“政体”概念的演变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7,160,共10页
道咸以降,伴随译介西学而来的史地著作、"公法"书籍、报刊文章当中,"国体"与"政体"各有不同的涵义,时人并未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后来日本的"国体"、"政体"辗转传入中国,"国体&qu... 道咸以降,伴随译介西学而来的史地著作、"公法"书籍、报刊文章当中,"国体"与"政体"各有不同的涵义,时人并未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后来日本的"国体"、"政体"辗转传入中国,"国体"主要是论述推崇天皇的观念,较为少见,"政体"则内涵不一,常见的用法是指称立宪、共和等政治形式。总体而言,"国体"、"政体"到1898年仍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此后,日本法政知识中关系错综复杂的"国体"、"政体"二词迅速影响国人的认知,"国体"与"政体"的纠葛随之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体 政体 西学 东学
下载PDF
清末“国体”“政体”区分说的源起与变异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9,共9页
清末接引东学而来,与国家类型知识紧密相关的"国体""政体"本非迥别,随后穗积八束等人以主权、统治权所在及其行使形式为标准截然区分"国体""政体"的学说传入。穗积八束等人在"国体"&... 清末接引东学而来,与国家类型知识紧密相关的"国体""政体"本非迥别,随后穗积八束等人以主权、统治权所在及其行使形式为标准截然区分"国体""政体"的学说传入。穗积八束等人在"国体""政体"具体有哪些类型,是否严格限定"国体"指称范畴以及国家、君主能否同时是统治权主体等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一致强调日本实行立宪政体后仍是君主为主权、统治权主体的君主国体,旨在尊崇天皇、君权。受"国体""政体"难以厘别和译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足等因素影响,"国体""政体"区分说在引进传播的过程中多有随意调换概念和杂糅不同说法等情况,使得"国体""政体"涵义所指纷歧百出,益加纠缠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体 政体 君主主权论
下载PDF
清季革命论战中的“国体”“政体”争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27,共9页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前后,汪精卫、梁启超围绕伸张民权是否需先推翻清政府等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基于君权必然阻碍民权的判断,汪精卫反对梁启超的开明专制论及君主立宪的主张,提出只有先变君主国体为民主国体,才能实现专制政体到立宪政体...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前后,汪精卫、梁启超围绕伸张民权是否需先推翻清政府等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基于君权必然阻碍民权的判断,汪精卫反对梁启超的开明专制论及君主立宪的主张,提出只有先变君主国体为民主国体,才能实现专制政体到立宪政体的转型。对此,杨度等立宪派留日学生纷纷取舍调适各种"国体""政体"区分学说加以反驳,通过消解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在民权程度上的差异,阐论不变"国体"变"政体"或变"国体"而不废君主。立宪派激进人士与革命党虽在"国体""政体"问题上见解不一乃至针锋相对,却在论争中达成了发达民权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杨度 国体 政体 君权 民权
原文传递
东学笼罩与“国体”“政体”的勾连缠绕(1899—1903年)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5-21,共7页
1899年后,东学中与国家类型知识紧密相关的"国体""政体"伴随大量法政译著涌入中国。因欧美学者区分国家类型的方法和所用概念多样,日本创制以对译西文的"国体""政体"关系复杂。"政体"... 1899年后,东学中与国家类型知识紧密相关的"国体""政体"伴随大量法政译著涌入中国。因欧美学者区分国家类型的方法和所用概念多样,日本创制以对译西文的"国体""政体"关系复杂。"政体"除可表达"政府形体"的涵义外,又可与"国体"一样指称"国家形体",加以"国家形体""政府形体"并非迥殊,"国体""政体"在近代中国的勾连缠绕因此肇端。另一方面,受知识水平、所见文本和理解程度等因素制约,国人对概念的误读错解所在多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 东学 国家类型知识 国体 政体
下载PDF
国家类型学说在近代东亚的传播与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6-216,共11页
国家类型学说源于欧美,是关于如何系统地区分和比较不同国家形式的学问,19世纪中叶以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输入东亚文明圈。相较于中国的进程缓慢和规模有限,明治日本迅速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以辨析国体政体关系为主旨的国家类型知... 国家类型学说源于欧美,是关于如何系统地区分和比较不同国家形式的学问,19世纪中叶以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输入东亚文明圈。相较于中国的进程缓慢和规模有限,明治日本迅速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以辨析国体政体关系为主旨的国家类型知识体系。国体政体是否有别、如何区分的争论,虽直接导源于西方的国家形式、政府形式异同问题,但根本症结在于日本以天皇总揽统治权之“体”行立宪政治之“用”后面临君权与民权的纠缠。清季朝野各方从日本引进各类国体政体理论探索改制问题,同样因君权、民权取向的互歧而衍生出彼此互异的国体政体观念。辛亥革命后,因缘君权时代的结束和民主共和的兴起,日本的国体政体学说在中国日趋失去活力,而民初议会政治的破产和主权所有者“民”背后阶级问题的出现,预示着新兴革命力量必须提出真正符合中国新的政治形势和需求的国家类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类型学说 国体 政体 东亚
原文传递
文本改写与言说真意:辛亥康有为虚君共和论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虚君共和是辛亥革命期间康有为沟通帝制与共和的政治理论和方案,学界基本根据《与黎元洪、黄兴、汤化龙书》《救亡论》《共和政体论》等文的刊本研析其内涵,无法说清相关文本既区分又混同虚君共和与君主立宪的矛盾现象,对文章写作时间... 虚君共和是辛亥革命期间康有为沟通帝制与共和的政治理论和方案,学界基本根据《与黎元洪、黄兴、汤化龙书》《救亡论》《共和政体论》等文的刊本研析其内涵,无法说清相关文本既区分又混同虚君共和与君主立宪的矛盾现象,对文章写作时间的认识也较为粗疏。通过仔细辨识《与黎元洪、黄兴、汤化龙书》《救亡论》《共和政体论》等文手稿的原生样态、修改痕迹及其与刊本的异同,可以发现康有为最初其实是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共和的,后来为应对政局变化,才利用共和概念的模糊性扩充共和类型,将君主立宪改成虚君共和,结果导致虚君共和与君主立宪关系暧昧含混。还原康有为提出虚君共和论的来龙去脉,亦可在研究方法层面提示我们,解读康有为的思想观念应尽可能注意其因应时势变化而不断调整修改的一面,避免直接选取片段表述进行思想演绎",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虚君共和 君主立宪 文本改写
原文传递
民初国体政体理论脉络下的“共和”争议
7
作者 邓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7,共12页
清季以降的流行认知中,共和兼具“民为主”与“民主之”的双重意涵,但若细究源于欧美日本的国体政体学说,共和是否必然与帝制对立以及代表民权,实颇有争议。民初尝试共和,因缘派系政治、权力竞争和政见立场的差异,各方各派纷纷援引国体... 清季以降的流行认知中,共和兼具“民为主”与“民主之”的双重意涵,但若细究源于欧美日本的国体政体学说,共和是否必然与帝制对立以及代表民权,实颇有争议。民初尝试共和,因缘派系政治、权力竞争和政见立场的差异,各方各派纷纷援引国体政体学理争辩共和是否主权在民、如何实践主权在民等问题,衍生多歧共和言说,表征着共和的待定与悬浮。洪宪帝制运动期间,帝制派借用区分君主、共和与专制、立宪为国体政体两个范畴的观念,制造共和国体与立宪政体的紧张关系,巧言变国体为君主可置换立宪政体,实则既不敢明言尊君权的真实意图,也无法说清君主国体之下的立宪政体如何实现民权。由此可见,君主政治已难以自证正当性,共和主权在民的原理是近代中国政治不可逆转的趋向。经过轮番的共和争辩,有识之士认识到共和未必与民权对等,主张明确定义并慎用共和概念。随后Democracy观念的引入,正好弥补共和概念模糊含混的方面,凸显中国共和政治的民主任务,因而顺势取代共和,成为中国思想政治新的关键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 国体 政体 主权在民 民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民权政治趋向——以立宪论者的国体政体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3,共10页
辛亥武昌起义后,清季以来朝野各方争执不下的国体政体走向问题迎来抉择时刻。面对已是大势所趋的民主共和的挑战,希望保留清廷、帝制的立宪论者纷纷援引、调适从日本输入的国体政体理论,或扩充国体政体类型,构建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 辛亥武昌起义后,清季以来朝野各方争执不下的国体政体走向问题迎来抉择时刻。面对已是大势所趋的民主共和的挑战,希望保留清廷、帝制的立宪论者纷纷援引、调适从日本输入的国体政体理论,或扩充国体政体类型,构建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或辨析国体政体,剥离君位与君权的关联,从而尝试破除君主与民主对立的流行认知。尽管立宪派的国体政体观念纷繁参差,但大都承认统治权属于国民,与革命党的国体政体立场颇有相通之处。这从侧面反映出君权政治已难以自证其正当性,而中国也进入探索如何真正实现主权在民的民权政治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共和 国体 政体 统治权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专制说的前奏——1899年前君主国定位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鸦片战后至光绪戊戌年间,基于国家统治中君权、民权关系而产生的君主、君民共主、民主国家分类法逐渐流行,中国相应地被定位为君主国。国人最初并未认为君主国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形式,但随着趋新士人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纷纷提倡开议院、... 鸦片战后至光绪戊戌年间,基于国家统治中君权、民权关系而产生的君主、君民共主、民主国家分类法逐渐流行,中国相应地被定位为君主国。国人最初并未认为君主国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形式,但随着趋新士人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纷纷提倡开议院、伸民权,君主国越来越多地与君主独裁、君权不受限制等内涵相关联,日趋负面化。同时国人将中国作为君主国的历史上溯至秦朝,认为秦到清是君权日盛,民权日衰。这样的观念与1899年后广为流传的"中国古代专制说"相当接近,可以说是后者的雏形、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主国 君权 民权 中国古代专制说
下载PDF
博采与调适:清季民初梁启超的“国体”“政体”认知
10
作者 邓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自清末以日本为中介大规模引进国家类型学说后,"国体""政体"的涵义所指言人人殊,甚至同一人也前后说法不一,梁启超即是典型例证。受学理多样、文化跨国传通和个人取舍调适等因素影响,梁启超相关译文论著中的"... 自清末以日本为中介大规模引进国家类型学说后,"国体""政体"的涵义所指言人人殊,甚至同一人也前后说法不一,梁启超即是典型例证。受学理多样、文化跨国传通和个人取舍调适等因素影响,梁启超相关译文论著中的"国体""政体"用法多样,本非迥殊,随后虽曾为反驳革命共和而区分"国体""政体",主张君主国体立宪政体,但观念绝非根深蒂固。进入民国后,梁启超以立宪派"不争国体而争政体"为由争取政治活动空间,1915年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只问政体,不问国体",反对袁世凯称帝,却被帝制派故意曲解为不反对君主国体。梁启超的"国体""政体"认知的嬗演及其所面临的窘境说明何种政治体制适宜中国的问题持续困扰国人,对"国体""政体"的探索仍需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国体 政体 帝制 共和
下载PDF
清末师日立宪的尊皇取径与困境
11
作者 邓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145,共10页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本质上是君权、民权紧张关系的表征。清季朝野各方根据明治立宪模式探索改制路径,因君权、民权立场的差异,持续引发中国的“国体”属性和“国体”“政体”关系的激烈争论,衍生出各种言人人殊但又交织互动的“国体”“政体”观念和主张。清廷试图模拟《明治宪法》,以主权在君的君主国体统摄立宪政体,立宪派则有意淡化君主国体的君权色彩。在汪精卫提出立宪以变“国体”为前提后,杨度甚至声称君主国体亦可由国会总揽统治权,与民主国体无异。清廷固守君权,与革命党、立宪派的民权诉求愈发冲突对立,改制困境日益凸显,预示了革命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立宪 君权 民权 国体 政体
原文传递
伯吉斯与清末的国家形体、政府形体区分学说
12
作者 邓华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7年第3期166-180,共15页
清末以东学为媒介接引西学后,"国家""政府"的语义急遽转变且呈现出混用的一面,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伯吉斯的学说输入具有独特意义。伯吉斯以有无主权为标准严格辨别"国家""政府",进而... 清末以东学为媒介接引西学后,"国家""政府"的语义急遽转变且呈现出混用的一面,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伯吉斯的学说输入具有独特意义。伯吉斯以有无主权为标准严格辨别"国家""政府",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国家形体""政府形体"区分学说,其观点是针对本土国情有意与欧洲学界立异的表现。伯吉斯的学说传入中国并非原样翻刻,在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多有变异取舍,同时对国人的政治观念和实践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吉斯 国家形体 政府形体
下载PDF
全面抗战前后中共“民主共和国”口号演进的理论脉络(1936~1940)
13
作者 邓华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年第3期51-62,共12页
全面抗战前后,根据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共重新提出“民主共和国”口号,以联合国民党及各革命阶级反对日本侵略,同时进行民主斗争。与此相应,中共对“民主共和国”的解释,客观上受到承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三民主义和争取革命领... 全面抗战前后,根据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共重新提出“民主共和国”口号,以联合国民党及各革命阶级反对日本侵略,同时进行民主斗争。与此相应,中共对“民主共和国”的解释,客观上受到承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三民主义和争取革命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目标这两项既矛盾又统一的因素的制约,并因应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和要求,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演化。在国民党阴谋“溶共限共反共”的危急时刻,毛泽东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定义“民主共和国”,明确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无产阶级主体性,并创造独特的国体政体理论系统化、清晰化的发展路线,指明中国革命的方向,不仅体现了中共政治纲领和主张因应时势的灵活调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共和国口号 三民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原文传递
孙宝瑄与求是书院史事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1-221,共1页
1901年夏秋,自创建以来一直执掌求是书院的陆懋勋因需到翰林院供职,决意辞去总理一职,由监院陈仲恕代理,后由劳乃宣接任。查《孙宝瑄日记》(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童杨校订《孙宝瑄日记》,中华书局2015年版,以下引文出自此书者只标注页码)... 1901年夏秋,自创建以来一直执掌求是书院的陆懋勋因需到翰林院供职,决意辞去总理一职,由监院陈仲恕代理,后由劳乃宣接任。查《孙宝瑄日记》(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童杨校订《孙宝瑄日记》,中华书局2015年版,以下引文出自此书者只标注页码)可以发现,在劳乃宣之前,孙宝瑄一度被其在求是书院的友朋推荐为总理人选,然终因得不到杭州士绅的支持而落选。此事颇能反映求是书院当时的运作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乃宣 孙宝瑄 《孙宝瑄日记》 求是书院 翰林院 中华书局 士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