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家岭上云杉青青
1
作者 《甘肃林业》 2004年第6期10-11,共2页
2003年7月26日,记者专程去华家岭看造林. 华家岭是西(安)兰(州)公路定西至静宁间一段绵延百多里的光秃秃的山峦.海拔2000米左右,没有乔灌木,野草也很稀少,多数山梁是"和尚头".
关键词 华家岭 云杉 植树造林 生态环境建设 发展史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在哭泣
2
作者 金敏 《半月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57-59,共3页
近年来,随着热带高效农业在海南升温发展,一些开发商把毁林开垦作为扩大耕地的手段,每年全省毁林案件均在百件以上。去冬今春,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的热带雨林被毁面积已近千亩。乐东县黄流镇孔汶村农民最... 近年来,随着热带高效农业在海南升温发展,一些开发商把毁林开垦作为扩大耕地的手段,每年全省毁林案件均在百件以上。去冬今春,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的热带雨林被毁面积已近千亩。乐东县黄流镇孔汶村农民最近几次来找记者反映情况,说有人用刀砍火烧大面积毁掉尖峰岭山脉的热带雨林,开山种芒果,槟榔,荔枝。他们几乎用哀求的口气说:请你们到现场去看看嘛!海南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如果再这样砍下去,海南还建设什么生态省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热带雨林 林业保护 森林资源 退耕还林工程
原文传递
中国反腐第一书——解读《金瓶梅》的一个新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7,共5页
《金瓶梅》是中国反腐第一书。其成书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其描写的两幅社会图画 ,官商一体腐败典型西门庆 ,围绕西门庆展开的两场腐败与反腐败斗争 ,都可以证明这一命题。从经济和文学角度 。
关键词 《金瓶梅》 反腐 西门庆 背景时代 写作意图
下载PDF
“要让‘老大’也潇洒起来——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下厂调研记
4
作者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4期10-11,共2页
盛夏七月,川西平原是一片绿色的世界,也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中共中央委员、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带领省委、省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邀请西南财大和省社科院的教授、专家,一道冒着炎热下厂去搞调查研究。他对大家说: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 盛夏七月,川西平原是一片绿色的世界,也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中共中央委员、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带领省委、省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邀请西南财大和省社科院的教授、专家,一道冒着炎热下厂去搞调查研究。他对大家说: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脊梁,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现在大家都说“老乡”(乡镇企业)和“老外”(“三资”企业)比较潇洒,那么我们怎样让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个“老大”也潇洒起来呢?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委书记 谢世杰 “三资”企业 重型机器厂 川西平原 二重 计划经济体制 通用设备 一意 电子城
原文传递
塑像者说
5
作者 《瞭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0期36-37,共2页
今年5月1日,到四川彭州的丹景山看牡丹,可惜盛花期已过,牡丹坪里只剩一些零花碎朵,没精打采地向游人垂头致歉。 丹景山是成都平原与岷山山脉连接处的一座很普通的山。不算高大,也不险峻。但这山却很有点名气。山腰的路边上,有一颗硕大... 今年5月1日,到四川彭州的丹景山看牡丹,可惜盛花期已过,牡丹坪里只剩一些零花碎朵,没精打采地向游人垂头致歉。 丹景山是成都平原与岷山山脉连接处的一座很普通的山。不算高大,也不险峻。但这山却很有点名气。山腰的路边上,有一颗硕大的柏树,挂着“汉柏”的标牌,这还不算什么,但宋代陆游写的《天彭牡丹记》,记载天彭当年牡丹的盛况,可就使丹景山名垂千古了。隋唐时的洛阳,宋时的天彭,都以牡丹闻名天下。山上有金华寺,骚人墨客,信士弟子,往游者多,吟哦者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彭牡丹 成都平原 塑像 四川绵竹 卡拉OK 盛花期 原材料费用 山西五台山 花钱不少 艺术追求
原文传递
惊动邓小平的一桩大案
6
作者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1997年本刊第四期曾以特稿的形式刊载叶辉的《反腐倡廉著檄文---记者陈宗立揭露杨小民重罪轻判内幕始末》一文,介绍了光明日报社驻青海记者站原记者陈宗立三次写材料揭露此案背后黑幕的经过。这里转载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华社... 1997年本刊第四期曾以特稿的形式刊载叶辉的《反腐倡廉著檄文---记者陈宗立揭露杨小民重罪轻判内幕始末》一文,介绍了光明日报社驻青海记者站原记者陈宗立三次写材料揭露此案背后黑幕的经过。这里转载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华社记者在杨小民案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它说明一个重大案件、重大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位记者、一家媒体能承担的,它需要多家媒体和多位记者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站 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媒体 特稿 报社 体能 反腐倡廉 转载 重大问题
下载PDF
巴蜀园丁的“粮草官”——记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抓教育二三事
7
作者 陈明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6期34-36,共3页
教师出身的徐世群,从1993年当选为四川省副省长那天起,就责无旁贷地当起了四川省教育这条大战线的“后勤部长”,成为一名为全省园丁们催粮督款的“粮草官”.四川是全国一个大省,也是一个穷省.穷省办大教育,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担当这... 教师出身的徐世群,从1993年当选为四川省副省长那天起,就责无旁贷地当起了四川省教育这条大战线的“后勤部长”,成为一名为全省园丁们催粮督款的“粮草官”.四川是全国一个大省,也是一个穷省.穷省办大教育,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担当这个省教育战线的“粮草官”,确不是一件易事.追星赶月督“粮款”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近年,我国教育这条国脉之所系的大战线,却处在一种千军万马战犹酣,迟迟未见粮草来的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副省长 乡村教师 教师工资 教师住房 园丁 解决方案 省政府 巴蜀 “教书育人”等
原文传递
杜青林下乡的新闻
8
作者 王先春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杜青林 临高县 拖欠工资问题 共产党员 海南省 毛公山 省委书记 调查组 空调 琼山市
原文传递
喜看陇中有“三变”
9
作者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29,共2页
“陇中苦甲天下”。据说是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说的。查无实据。但翻开甘肃中部的定西、通渭、静宁等县县志,大旱之年“饿殍载道”、“人相食”的记载,确是比比皆是的。 我在甘肃工作15年。那干旱山区童山濯濯,沟壑纵横的恶劣生态环境,... “陇中苦甲天下”。据说是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说的。查无实据。但翻开甘肃中部的定西、通渭、静宁等县县志,大旱之年“饿殍载道”、“人相食”的记载,确是比比皆是的。 我在甘肃工作15年。那干旱山区童山濯濯,沟壑纵横的恶劣生态环境,那广大农民缺吃少穿,外流乞讨的困苦生活,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农村改革10年。陇中今日怎么样了?重访定西、陇西、通渭、静宁四县。前后对比,深感陇中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变 陇中 甘肃中部 静宁 陕甘总督 甲天下 农村改革 载道 通渭 北新
原文传递
从国防前哨到开放前沿 海南风雨征程50年
10
作者 金敏 《瞭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海南 江泽民 国务院 旅游业 旅游产业 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建省
原文传递
书写治蜀新篇章——肖秧出任四川省长之后
11
作者 蒋作平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0期14-15,共2页
阳春三月,大地锦绣,川北丘陵山区正是桃红李白菜花黄的时节。新任四川省省长肖秧带领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广元市的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他在列车上对记者说:四川是一亿多人口的大省,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地方都在抓机遇求发展,形势很好,... 阳春三月,大地锦绣,川北丘陵山区正是桃红李白菜花黄的时节。新任四川省省长肖秧带领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广元市的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他在列车上对记者说:四川是一亿多人口的大省,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地方都在抓机遇求发展,形势很好,难题也多。比如缺钱就是一个大难题。治蜀有什么好办法?办法从哪里来?这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到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中去找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秧 桃红李白 基层干部 农村调查 山区经济 军工企业 领导干部 双流机场 沿海开放城市 陈世贤
原文传递
有感于“广货北伐”
12
作者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8期26-26,共1页
近几年来,以“健力宝”为代表的珠江“水”流遍全国;以“夹心”“膨化”饼干为特色的广东“粮”源源北上,还有家用电器、服装玩具等等接踵而来,“广货北伐”的规模和声势越来越大了。
关键词 消费要求 大城市 先进技术设备 工业基础 产品价格 产粮大省 柜架 原材料费用 市场竞争 技术改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