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闲滑雪者和滑雪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渝平 孔思敏 +2 位作者 蒋艳芳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8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大众滑雪场休闲滑雪者损伤和滑雪运动员比赛中急性运动损伤的差异,探讨针对这两类滑雪者的医疗保障服务建议。方法:选择2018-2019和2019-2020雪季在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和富龙滑雪场这两个大型滑雪场的休闲滑雪... 目的:对比分析大众滑雪场休闲滑雪者损伤和滑雪运动员比赛中急性运动损伤的差异,探讨针对这两类滑雪者的医疗保障服务建议。方法:选择2018-2019和2019-2020雪季在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和富龙滑雪场这两个大型滑雪场的休闲滑雪者运动损伤情况与2019-2020雪季两项正式国际滑雪比赛及2021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国内测试赛受伤的滑雪运动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异同。结果:2018-2019雪季两个休闲滑雪场共发生休闲滑雪者运动损伤1187例,损伤率为0.3%;共有1277个受伤部位,分析其受伤部位计次最多的是头颈部230例(18.0%),其次为膝关节204例(16.0%)和下肢131例(10.3%)。2019-2020与2020-2021雪季两项正式滑雪国际比赛及2021年冬奥会国内测试赛共发生滑雪运动员损伤31例,其损伤率分别为11.5%、17.2%和12.0%;共有37个受伤部位,其中最多的是头颈部11例(29.7%),其次为膝关节6例(16.2%)和胸肋腹部5例(13.6%)。结论:为更好地保障滑雪人群安全和对运动损伤者及时提供相应医疗帮助,对于休闲滑雪的滑雪场,应增加安全设施与技术指导,滑雪场内设置医疗站。在正式滑雪比赛期间,因滑雪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损伤率比休闲滑雪高30~80倍,且与休闲滑雪相比,头颈部受伤比例更高,损伤更急且病情更重,需要更完备的急救设施和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所以赛场内应配备赛道内医疗点和赛道外固定医疗站,其周边的转诊医院应设立创伤中心,为运动员提供更及时的医疗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滑雪者 滑雪运动员 滑雪世界杯
下载PDF
DGSS在矿产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以安徽省宿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建库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吴衡 汪雅菲 +1 位作者 王翔 《西部资源》 2017年第5期83-86,共4页
DGSS在矿产地质调查中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操作,可以实现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成果数据建立全程数字化过程。根据矿调工作特点,项目利用该系统建立原始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其中原始数据库包括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剖面、探槽和样品数... DGSS在矿产地质调查中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操作,可以实现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成果数据建立全程数字化过程。根据矿调工作特点,项目利用该系统建立原始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其中原始数据库包括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剖面、探槽和样品数据库等;成果数据库包括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遥感数据库、综合成果数据库及大比例尺综合图件数据库等,并重点对矿调数据建库步骤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建库注意事项。利用DGSS建立的数据精度高、格式规范、内容丰富,有利于全国数字地质资料的统一管理、检索、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SS 矿产地质调查 数据库建设 数字填图 安徽省宿松地区
下载PDF
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种植区典型滑坡机制与稳定性分析——以石岭村滑坡为例
3
作者 黄黄 +3 位作者 王耀 李永明 吴昊 黄蒙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宁国山核桃种植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活跃,降雨充沛,是安徽省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之一。选择种植区东部石岭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等工作手段,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形成条件、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等特征进行... 宁国山核桃种植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活跃,降雨充沛,是安徽省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之一。选择种植区东部石岭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等工作手段,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形成条件、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等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石岭村滑坡为一受基覆界面控制的小型复合式土质滑坡,在工况Ⅱ(自重+持续暴雨)下稳定系数为0.8543(不稳定),处于蠕变状态,复活的可能性较大;其主控因素为软弱的岩土体结构和适宜的地形地貌条件,诱发因素为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建议对种植区自然斜坡进行工程治理,同时改变山核桃采摘方式(如采用低空挂网兜拾),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可为种植区滑坡灾害早期识别和防治等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种植区 石岭村滑坡 形成条件 破坏机制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冬季雪上项目比赛现场医疗保障组织与服务流程探讨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华星 +1 位作者 梁晓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我国冬季雪上运动快速发展,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将使雪上运动损伤问题成为今后冬季运动医疗保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对于雪上项目现场医疗保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流程,通过总结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的2018~2019年国际雪联... 我国冬季雪上运动快速发展,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将使雪上运动损伤问题成为今后冬季运动医疗保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对于雪上项目现场医疗保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流程,通过总结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的2018~2019年国际雪联世界杯比赛现场实施的医疗保障任务过程,依据其经验,制定了冬季雪上项目比赛现场医疗保障流程,以期对今后冬季雪上项目比赛的现场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运动 医疗保障 服务流程 雪上项目
下载PDF
AMT法在四川广元宝轮地区中浅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3 位作者 张迅 夏时斌 孔凡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0-702,共13页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作为一种中浅部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直流电法,具有工作效率高、不受高阻层屏蔽和对低阻层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本文基于四川广元宝轮地区深部地质调查的需求,依托研究区物性测试成果和地质构造背景,建立包含逆冲断层...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作为一种中浅部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直流电法,具有工作效率高、不受高阻层屏蔽和对低阻层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本文基于四川广元宝轮地区深部地质调查的需求,依托研究区物性测试成果和地质构造背景,建立包含逆冲断层、飞来峰构造和岩体构造的典型地电模型,使用正演软件开展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在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开展AMT勘探工作,采用NLCG反演技术获取高精度二维电性剖面,结合研究区物性测试成果和地表地质调查成果,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并建立沿剖面方向的地质模型,查明了梨树坝断层的深部展布特征、飞来峰构造及主要地质体的深部边界与规模等地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是开展中浅部地质调查的有效手段,能较好分辨出中浅部具有电性差异的不同规模地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中浅部勘探 综合解释 地质模型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汤口断裂带构造特征、期次及动力学探讨
6
作者 王朝 李阳 +4 位作者 陶威 沈仕豪 王耀 储东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4-784,共21页
汤口断裂带是下扬子地区一条北东—北北东向的控岩、控矿断裂,该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的研究对认识下扬子地区燕山期以来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该断裂带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变形,分别是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逆冲挤... 汤口断裂带是下扬子地区一条北东—北北东向的控岩、控矿断裂,该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的研究对认识下扬子地区燕山期以来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该断裂带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变形,分别是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逆冲挤压、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的伸展拉张、始新世—渐新世的右行平移和中新世—中更新世的左行走滑。根据断层面擦痕的矢量反演以及断裂的野外切割关系,我们认为汤口断裂带多期次构造变形对应的区域应力场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北西—南东向伸展、近东西向挤压和近南北向挤压。燕山期以来汤口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与华南陆块多板块汇聚挤压的构造环境有关,包括伊泽奈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的先俯冲碰撞、后拉张以及新生代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北碰撞后产生的多方向应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口断裂带 构造演化 动力学背景 下扬子地区
下载PDF
扬子陆块中东部宿松县柳坪镇发现~2.5Ga斜长角闪岩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翔 马昌前 +1 位作者 吴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2-1263,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扬子陆块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前寒武纪陆块之一,它与华北陆块一起,构成了中国东部大陆的主体。了解扬子陆块早期形成与构造演化对充分认识中国大陆地壳组成、构造格局演变乃至全球构造事件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华... 1研究目的(Objective)扬子陆块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前寒武纪陆块之一,它与华北陆块一起,构成了中国东部大陆的主体。了解扬子陆块早期形成与构造演化对充分认识中国大陆地壳组成、构造格局演变乃至全球构造事件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华北陆块不同,由于显生宙巨厚沉积盖层覆盖,使得早前寒武纪地质体在扬子陆块的出露十分有限,尤其是太古宙岩石,仅限于扬子陆块西北缘/北缘的鱼洞子、崆岭、钟祥、陡岭等少数地区出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 斜长角闪岩 沉积盖层 早前寒武纪地质 全球构造 前寒武纪 太古宙 宿松县
下载PDF
张八岭隆起中段池河地区瓦屋刘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钱辉 王翔 +1 位作者 汪雅菲 《安徽地质》 2020年第2期96-99,共4页
通过对张八岭隆起中段瓦屋刘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岩浆源区特征与属性,为探讨该区构造-岩浆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瓦屋刘岩体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列,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地壳深源物质部分熔融作用产物,并有源自交代地... 通过对张八岭隆起中段瓦屋刘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岩浆源区特征与属性,为探讨该区构造-岩浆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瓦屋刘岩体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列,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地壳深源物质部分熔融作用产物,并有源自交代地幔的热液流体参与。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相近,形成于挤压、地壳加厚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特征 瓦屋刘岩体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则桑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科夫 陶晓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51-53,共3页
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则桑铅锌矿位置属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北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的东段北缘。对西藏谢通门县则桑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则桑矿区的铅锌矿矿(化)体均处于... 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则桑铅锌矿位置属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北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的东段北缘。对西藏谢通门县则桑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则桑矿区的铅锌矿矿(化)体均处于断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和细脉状,伴有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硅化、大理岩化、黄铁矿化等;矿(化)体为构造热液充填型多金属矿,是中低温热液沿岩体侵入接触面(带)、构造破碎带侵位而形成的铅锌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铅锌矿矿床 成因探讨
下载PDF
从断层擦痕反演的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
10
作者 储东如 +5 位作者 王翔 汪雅菲 吴昊 沈仕豪 刘家云 吴家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9-536,共18页
本文通过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厘清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拉伸方向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从早白垩世早-中期、晚期到晚白垩世,拉伸方向由NWW-SEE向、NW-SE向到... 本文通过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厘清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拉伸方向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从早白垩世早-中期、晚期到晚白垩世,拉伸方向由NWW-SEE向、NW-SE向到近SN向转变,具顺时针旋转特征。与西太平洋区大洋板块运动方向对比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发生在弧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下,拉伸方向的演变可能是西太平洋区大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南段 合肥盆地 应力场反演 伸展方向 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安徽广德地区发现喜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来自ESR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储东如 +2 位作者 王翔 沈仕豪 汪雅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4-1265,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逆冲推覆构造是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的一大特色。大致以沿江断裂(长江)为界,西北部由北西向南东逆冲,东南部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总体表现为两套对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据前人研究,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有2期,即印支—燕...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逆冲推覆构造是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的一大特色。大致以沿江断裂(长江)为界,西北部由北西向南东逆冲,东南部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总体表现为两套对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据前人研究,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有2期,即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晚期,鲜有喜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ESR年龄 燕山中晚期 喜山期 前陆变形带 燕山早期 下扬子 安徽广德
下载PDF
五河岩群殷家涧岩组变质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华明 王翔 《安徽地质》 2018年第4期254-257,共4页
蚌埠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河岩群、凤阳群以及少量的钾长花岗(片麻)岩。五河岩群上、下亚群的形成时间、沉积时限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五河岩群上亚群殷家涧岩组内变晶屑凝灰岩夹层进行锆... 蚌埠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河岩群、凤阳群以及少量的钾长花岗(片麻)岩。五河岩群上、下亚群的形成时间、沉积时限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五河岩群上亚群殷家涧岩组内变晶屑凝灰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2140±17 Ma,表明五河岩群上亚群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期。结合区域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蚌埠地区存在~2.1Ga的构造-岩浆-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东南缘 早前寒武纪 五河岩群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下载PDF
皖南泾县阳皮坑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潜力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辉 汪雅菲 《安徽地质》 2019年第4期260-264,共5页
通过对阳皮坑地区1∶1万土壤测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将区内成矿元素划分为W-Mo、Ag-Cu-Bi和Au-Pb-As-Sb三个元素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高温-中高温-中低温元素组合;元素组合异常围绕小阳皮岩体北东侧呈"马蹄形"或"倒U形&qu... 通过对阳皮坑地区1∶1万土壤测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将区内成矿元素划分为W-Mo、Ag-Cu-Bi和Au-Pb-As-Sb三个元素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高温-中高温-中低温元素组合;元素组合异常围绕小阳皮岩体北东侧呈"马蹄形"或"倒U形"展布,W-Mo异常与岩体(脉)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与岩体(脉)中元素丰度关系密切,成矿意义不大;Ag-Cu-Bi和Au-Pb-As-Sb异常分别在距岩体0.1~0.5km和0.5~1km的范围内分布,均为矿致异常,前者是银、铜多金属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后者与已知金及多金属矿化体吻合度较高,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测量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找矿潜力 阳皮坑地区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广德地区庙西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苗 王翔 +3 位作者 吴家富 吴昊 吴衡 《安徽地质》 2021年第3期193-200,224,共9页
本文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等方法,对出露于安徽省广德地区的庙西岩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庙西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成,两类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28.2±1.5)Ma,(124.9±1.5)Ma,代表了皖... 本文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等方法,对出露于安徽省广德地区的庙西岩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庙西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成,两类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28.2±1.5)Ma,(124.9±1.5)Ma,代表了皖南地区早白垩世晚期两阶段岩浆活动。庙西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两类花岗岩均具有高硅、富碱、高FeOT/MgO和10000*Ga/Al值,低Al_(2)O_(3)、MgO、CaO特征;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A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造山后的板内伸展环境,花岗质岩浆应起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西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皖南地区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BIF型铁矿变质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铁矿形成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翔 马昌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971,共21页
霍邱BIF型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矿体均赋存于晚太古代霍邱岩群内,主要呈似层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界线较清晰,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为典型的层控型矿床。本次工作采集霍邱铁矿周集铁矿床ZK2918、ZK2512两处钻孔中石英磁铁矿矿体... 霍邱BIF型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矿体均赋存于晚太古代霍邱岩群内,主要呈似层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界线较清晰,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为典型的层控型矿床。本次工作采集霍邱铁矿周集铁矿床ZK2918、ZK2512两处钻孔中石英磁铁矿矿体内英安质片麻岩夹层。对片麻岩类的岩石学特征、原岩性质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进行的研究表明,英安质片麻岩类的原岩为安山质火山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 750±15 Ma,2 740±7.2 Ma;表明在华北克拉通东南缘霍邱地区存在着~2.75 Ga的岩浆活动。此外,受变质火山岩年龄制约,霍邱岩群及赋存于其中的BIF铁矿的形成时代也应为~2.75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BIF铁矿 霍邱岩群 变质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皖东池河地区发现印支期变质事件:来自魏岗山岩体变质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16
作者 钱辉 +1 位作者 王翔 汪雅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6-89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 km,是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重要边界断裂(图1a)。本次在皖东池河地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西界断裂(池河—太湖断裂)以西的魏岗山岩体中(图1b),发现了印... 1研究目的(Objective)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 km,是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重要边界断裂(图1a)。本次在皖东池河地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西界断裂(池河—太湖断裂)以西的魏岗山岩体中(图1b),发现了印支期变质事件的记录(变质作用时间为(210.3±1.8)Ma,MSWD=2.8)。该变质事件的发现与研究,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西界断裂位置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事件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 变质作用 扬子陆块 皖东 印支期 边界断裂 断裂位置
下载PDF
青海省尖扎当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7
作者 陶晓风 陈科夫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49-50,56,共3页
青海省尖扎县当顺金矿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西秦岭印支褶皱带西段,主要出露地层有三叠系隆务河群(TL)与白垩系下统河口群(KH)地层。矿区内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期次复杂,主要表现形式为复杂的褶皱与断裂构造。区域内地球物理异常,1∶50000水... 青海省尖扎县当顺金矿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西秦岭印支褶皱带西段,主要出露地层有三叠系隆务河群(TL)与白垩系下统河口群(KH)地层。矿区内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期次复杂,主要表现形式为复杂的褶皱与断裂构造。区域内地球物理异常,1∶50000水系测量均显示出区内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通过青海省尖扎县当顺金矿矿区内1∶5000地质测量、1∶2000地质测量资料以及大量槽探、钻探工程资料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矿区内矿化体均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的石英闪长岩体接触带上,与热液石英脉、方解石脉及断层破碎带密切相关,认为青海省尖扎县当顺金矿矿区内矿床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金矿 成因探讨
下载PDF
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
18
作者 陶晓风 《四川建材》 2014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研究区位于巫溪-文峰一带,在北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带中的巫溪凹褶束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而南部为八面山弧形构造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在两弧形构造交汇位置有很多以弯滑作用形式形成有一系列相互平行的褶皱构造,而褶皱构造类型由... 研究区位于巫溪-文峰一带,在北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带中的巫溪凹褶束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而南部为八面山弧形构造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在两弧形构造交汇位置有很多以弯滑作用形式形成有一系列相互平行的褶皱构造,而褶皱构造类型由于作用力由北向南的减小而发生较大变化,褶皱构造类型变化表现为由斜歪-倒转褶皱到斜歪宽缓褶皱的转变,加之研究区位于喇叭型联合弧的中间位置,受力作用特殊,构造迹线变化较大,构造迹线由北向南以及由东向西主要构造迹线由近东西向逐渐转变为北西西向,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情况下,从而形成研究区的复杂褶皱构造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弯滑作用 褶皱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安徽省宿松县北部Cd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19
作者 王翔 吴衡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3期79-83,共5页
Cd是动植物非必需的有害微量元素,严重的Cd污染将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该次通过对安徽宿松县北部地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中Cd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Cd异常的形成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区内分布的硅质岩为Cd异常自... Cd是动植物非必需的有害微量元素,严重的Cd污染将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该次通过对安徽宿松县北部地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中Cd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Cd异常的形成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区内分布的硅质岩为Cd异常自然源的主要源头;人类的生活活动虽对Cd异常的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限;而采矿活动对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Cd的含量影响明显,在采矿区及附近的样品中Cd含量远高于一般地区样品中的含量;从而形成了区内Cd异常的主要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元素 水系沉积物 土壤样品 地球化学特征 安徽宿松
下载PDF
安徽宿松地区河塌乡构造窗的厘定及成因探讨
20
作者 王翔 +1 位作者 吴衡 汪雅菲 《四川地质学报》 2018年第1期12-18,共7页
河塌乡拗陷区域上呈拉长"卵形",走向北东。拗陷内中二叠统孤峰组与外围志留系-泥盆系岩石呈断层接触关系,其构造属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野外调查发现,拗陷南、北两条边界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基本一致,为同一条低角度逆... 河塌乡拗陷区域上呈拉长"卵形",走向北东。拗陷内中二叠统孤峰组与外围志留系-泥盆系岩石呈断层接触关系,其构造属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野外调查发现,拗陷南、北两条边界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基本一致,为同一条低角度逆冲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是研究区内逆冲推覆构造的主滑脱面。滑脱面上盘发育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线状褶皱和叠瓦状逆冲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滑脱面下盘构造变形特征表现为北东向褶皱构造被北西西向褶皱构造叠加、改造。上、下两盘岩石构造变形特征迥异,形成机理不同,具有自己独立的构造演化历史。此外,在拗陷西南侧周家屋一带还发现有飞来峰构造。据此厘定河塌乡拗陷为推覆型构造窗,拗陷内孤峰组为原地系统,外围志留系-泥盆系为外来推覆岩片,构造演化开始于印支期初,定位于燕山期末,推覆岩片的根带位于河塌乡北侧吴正湾一带,长岭村北是推覆构造的前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松地区 推覆型构造窗 河塌乡拗陷 孤峰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