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村景图片的智能化乡村建设评价体系探析
- 1
-
-
作者
黄耀福
陈怡帆
邓伟环
李郇
-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2期5-1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农房为核心的乡村建设:国家与农户互动的空间响应和区域差异”(编号:42371206)。
-
文摘
乡村建设评价是推动乡村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工作,实现乡村建设智能化评价对于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社会经济普查和调查存在覆盖范围有限、收集成本高昂等问题。针对这一挑战,本文采用可计算乡村的研究范式,通过图—数结合的方式,构建基于村景图片的评价体系,并以全国102个县为例进行特征解析。结果表明,基于村景图片的评价方法能够将图片大数据转化为评价指标,实现对农房、村庄等微观尺度的智能化、精细化评价;上述成果有助于揭示农房、村庄道路及村容村貌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尝试通过对村景图片的智能化分析,为乡村建设评价提供更高效、可推广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有助于指导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村景照片
图像解译
乡村建设评价
可计算乡村
-
Keywords
village landscape image
image interpret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computable village
-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可计算乡村的技术框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郇
谷宇
邓伟环
许伟攀
陈怡帆
-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
出处
《华南地理学报》
2023年第1期22-35,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研究”(21AZD034)
-
文摘
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面对辽阔分散和充满地域性差异的乡村,遥感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为乡村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提供了基础。可计算乡村通过系统性地收集乡村自然和人居环境要素的多源数据,建立乡村“图-数”关系;并利用指标计算、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方法对要素进行定量描述,可以在全域上展现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动态趋势,为乡村研究从“个案”迈向“全局”创造了可能。文章提出了可计算乡村的技术框架,包括:(1)以遥感数据为核心的多源乡村数据的类型和特征;(2)乡村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图数”关系智能解译技术;(3)“可计算”结果支持乡村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可计算乡村中仍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研究
多源时空数据
人工智能
-
Keywords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 research
multi-sourced spatial-temporal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