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醉态下的主观罪过 被引量:2
1
作者 道格拉斯.胡萨克 姜敏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自愿性醉态对主观罪过的一般影响,以及对罪过为轻率的案件的特殊影响,是英美刑法中极具争议且很重要的问题。通说把该问题的解决路径理论化为原因自由行为:行为人在行为T1时故意实施的某种行为,为行为T2时的犯罪提供抗辩事由。但原因自... 自愿性醉态对主观罪过的一般影响,以及对罪过为轻率的案件的特殊影响,是英美刑法中极具争议且很重要的问题。通说把该问题的解决路径理论化为原因自由行为:行为人在行为T1时故意实施的某种行为,为行为T2时的犯罪提供抗辩事由。但原因自由行为并不能解决惩罚犯罪行为T2与刑事责任理论之间的矛盾,因为客观犯罪行为T2很明显缺乏施加刑事责任必需的主观罪过。虽然学者用美国《模范刑法典》§2.08条暗含的替代性原则,解决原因自由行为与刑事责任理论之间的矛盾,但亦因美国《模范刑法典》罪过体系具有的先天性不足,无法为醉态下的行为人的罪过进行无可争辩的界定。反思当前这种解决醉态下行为人的主观罪过路径,笔者认为无需要对行为人T1时的主观心态进行考虑,只需要对行为T2时的醉态行为人予以考虑,就可以证明对其惩罚的正当性和该当性。笔者对轻率的本质以及醉态物的影响的通说提出了质疑,亦对非自愿醉态应当受到不同对待的各种学说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态 轻率 主观罪过 原因自由行为 药物 酒精
原文传递
道德哲学家能向刑法学家学到什么? 被引量:1
2
作者 道格拉斯·胡萨克 高山林(译)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7年第2期201-208,共8页
有一小部分学者,他们既会读法学评论(law review),也会看哲学期刊(philosophy journal),我就属于这部分人。可以说,本人对刑法理论和道德哲学同样熟悉。因此我认为自己颇有资格来评论一下,其中一门学科能从另一门身上学到些什么。我所... 有一小部分学者,他们既会读法学评论(law review),也会看哲学期刊(philosophy journal),我就属于这部分人。可以说,本人对刑法理论和道德哲学同样熟悉。因此我认为自己颇有资格来评论一下,其中一门学科能从另一门身上学到些什么。我所仰慕并效仿的刑法学家,他们所采用的论证思路(argumentation),与道德哲学家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 效仿 论证 哲学家 法律 理论 评论家 评论
原文传递
论广义主观罪过与报应论理想
3
作者 道格拉斯·胡萨克 姜敏 《刑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110-149,共40页
主观罪过或者说犯罪主观要件,一般称为刑事责任的心理(或准心理)构成要素,是刑法关注的重点之一。主观罪过包含至少两个层面:狭义主观罪过包括故意、明知、轻率和疏忽大意,它们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实质构成要件:广义主观罪过则包括... 主观罪过或者说犯罪主观要件,一般称为刑事责任的心理(或准心理)构成要素,是刑法关注的重点之一。主观罪过包含至少两个层面:狭义主观罪过包括故意、明知、轻率和疏忽大意,它们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实质构成要件:广义主观罪过则包括刑事责任的其他心理(或准心理)构成要素。刑法学家在狭义主观罪过理论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笔者在本文将致力于推进广义主观罪过理论,并介绍了一套完整的广义主观罪过理论必须具备的几个部分,并从多重角度方式对罪责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主观罪过 广义主观罪过 报应
原文传递
西方哲学概览及罗格斯大学哲学系历史简介
4
作者 道格拉斯·胡萨克 彼得·克莱恩 +1 位作者 拉里·特姆肯 曲红梅(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371-379,共9页
一西方哲学概览西方哲学开始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而我们称为'哲学史'的则是那些许久以来反复表明我们是如何'不智慧'的方式。在古代雅典,苏格拉... 一西方哲学概览西方哲学开始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而我们称为'哲学史'的则是那些许久以来反复表明我们是如何'不智慧'的方式。在古代雅典,苏格拉底对于普通人感到困惑的事情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刑事责任是否需要客观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道格拉斯.N.胡萨克 姜敏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共33页
刑事责任需要客观行为是传统刑法的基本立场。传统观点对行为要件的坚持,旨在区分道德责任和刑事责任。然坚持行为要件,是不能区分刑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因为在行为道德主义语境下,道德责任的施加也应具有行为。同时,反思行为要件概念... 刑事责任需要客观行为是传统刑法的基本立场。传统观点对行为要件的坚持,旨在区分道德责任和刑事责任。然坚持行为要件,是不能区分刑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因为在行为道德主义语境下,道德责任的施加也应具有行为。同时,反思行为要件概念、行为要件本质和行为要件地位,在持有型犯罪、不作为犯罪、身份犯、思想活动犯罪、预备犯罪和未遂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施加实质是缺乏行为要件的,甚至在预备犯罪和未遂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施加是为了惩罚行为人的主观而不是行为。而无论对作为犯罪、持有型犯罪、不作为犯罪、身份犯、思想活动犯罪、预备犯罪和未遂犯罪的惩罚,其本质都要求行为人对事态的发生具有控制性。即使是支持客观行为的学者,其本质也是在支持控制要件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因此,"控制要件"应取代"行为要件",成为该当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必要条件。控制要加替代行为要件,不仅能化解行为要件在持有型犯罪、不作为犯罪、身份犯、思想活动犯罪、预备犯罪和未遂犯罪遭遇的困境,并且能解决替代责任、药物或酒精成瘾、状态犯和思想犯罪等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 客观行为 控制要件 状态犯 思想犯罪
原文传递
关联罪过序列原则研究
6
作者 道格拉斯·N.胡萨克 姜敏 《刑法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361-387,共27页
英美刑法中的合理抗辩事由,需要罪过综合理论加以佐证。然而罪过综合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把各种罪过进行排序的序列原则的缺失。对各种罪过进行系统的排序,需要考量诸多因素,从而对某种罪过状态之下实施某犯罪行为的人,... 英美刑法中的合理抗辩事由,需要罪过综合理论加以佐证。然而罪过综合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把各种罪过进行排序的序列原则的缺失。对各种罪过进行系统的排序,需要考量诸多因素,从而对某种罪过状态之下实施某犯罪行为的人,与不同罪过状态之下实施相同犯罪行为的人,是否、为何、在何种情况下及在何种程度上应受到更多的谴责,或应受到更少的谴责进行判断。该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对各种罪过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对关联罪过进行排序,而对关联罪过进行排序的原则就是关联罪过序列原则。该文首先对关联罪过序列原则的内容、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关联罪过序列原则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刑法典,特别是美国《模范刑法典》在接受该序列原则存在的难题,构建了具有可践行性的罪过序列原则,并对该罪过序列原则进行了论证,从而对如何解决既存问题寻找并非完美但却具有相对合理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过 相对罪过序列 《模范刑法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