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 |
逄增玉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3
|
|
2
|
现代文学叙事与空间意象营造 |
逄增玉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3
|
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诉求及其悖论——以鲁迅的《故乡》为中心 |
逄增玉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4
|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
逄增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
5
|
废名乡土小说隐含的反现代性主题及其叙事策略 |
逄增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6
|
理论与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述评 |
逄增玉
李跃庭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7
|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 |
逄增玉
苏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8
|
文学视野中的小城镇形象及其价值 |
逄增玉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7
|
|
9
|
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两种追求与风格 |
逄增玉
|
《河北学刊》
|
2000 |
8
|
|
10
|
九十年代“抗战文学”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诉求 |
逄增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1
|
同时而异质的“东北”形象及其叙事 |
逄增玉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2
|
重读《荷花淀》 |
逄增玉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3
|
鲁迅小说中的“医学”内容和叙事 |
逄增玉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4
|
流亡者的歌哭——论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 |
逄增玉
|
《文学评论》
|
1986 |
6
|
|
15
|
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和审美价值 |
逄增玉
苗丽芬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6
|
地域文化与乡土叙事的“方志性”——赵本夫乡土小说特色论 |
逄增玉
姚树义
|
《扬子江(评论)》
|
2007 |
7
|
|
17
|
新时期东北作家群研究述评 |
逄增玉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6
|
|
18
|
近现代东北的文化崛起及其意义 |
逄增玉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19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秧歌剧与审美意识形态 |
逄增玉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20
|
殖民话语的裂痕与东北沦陷时期戏剧的存在态势 |
逄增玉
孙晓平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