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和灸不同时间因素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蕊 霍新慧 +3 位作者 关纯净 约日古丽.麦海 安春丽 迪亚娜提.艾斯艾提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温和灸不同时间因素(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介入时间)的量效关系和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58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3因素2水平搭配组合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温... 目的探讨温和灸不同时间因素(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介入时间)的量效关系和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58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3因素2水平搭配组合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温和灸关元、三阴交治疗,以VAS-P量表、RSS量表评分为指标评定其止痛效应。结果温和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时间因素中的重要因素是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每穴灸治10 min优于每穴灸治5 min、2 d 1次优于1 d 1次、经前5天开始治疗优于经前7天开始治疗。结论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是影响温和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重要因素,温和灸灸治10 min/穴,2 d 1次,经前5天开始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温和灸 灸量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从六郁学说探讨中医情志类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迪亚娜提·艾斯艾提 帕丽丹·吾术尔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2期98-101,共4页
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郁”的概念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五郁”理论。金元四大家朱震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在“五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六郁学说,并提出了情志类疾病以“郁”为重的重要思想。情志类疾病... 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郁”的概念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五郁”理论。金元四大家朱震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在“五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六郁学说,并提出了情志类疾病以“郁”为重的重要思想。情志类疾病是指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郁证,不寐等情志类疾病均与情志异常密切相关。现代医学中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疾病均归类为情志类疾病中的“不寐”及“郁证”范畴。近年来,诸多学者结合朱丹溪著作《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中提到的:“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思想研究相关文献,并在多种疾病研究中综合应用,从而提升临床疗效。本文阐述六郁学说的渊源及理法方药,并试述六郁与上述情志类疾病的相关文献以及与杂病的相关性研究以便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六郁 郁证 不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