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胶酶对山楂果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文叶 张磊 +1 位作者 吴庆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考察加酶时间和果胶酶用量,研究了果胶酶对山楂果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对山楂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及酒精度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经果胶酶处理发酵的山楂果酒总酸高于未经果胶酶处理的山楂果酒;发... 通过考察加酶时间和果胶酶用量,研究了果胶酶对山楂果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对山楂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及酒精度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经果胶酶处理发酵的山楂果酒总酸高于未经果胶酶处理的山楂果酒;发酵前未经果胶酶处理的山楂酒样发酵过程中果胶含量呈先降低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果胶含量仍在2 g/L以上;发酵前山楂酒样经果胶酶处理后甲醇含量增高,发酵后增加不明显,但其含量是未经果胶酶处理山楂酒样(对照样)的5.7倍,不同时间进行果胶酶处理对主要杂醇油含量影响不明显;发酵前和发酵后添加果胶酶,甲醇含量随着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其用量大于0.1 g/L时,甲醇含量增加缓慢,发酵后进行添加果胶酶对山楂果酒中主要杂醇油含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山楂果酒 甲醇 杂醇油
下载PDF
关于曲刃青铜短剑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2
2
作者 《考古》 1982年第1期54-59,共6页
《考古学报》1980年2期发表的《中国东北系铜剑初论》一文(以下简称"初论"),对曲刃青铜短剑作了系统的研究,为深入探讨曲刃青铜短剑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但是,"初探"一文的某些观点和结论尚有进一步商... 《考古学报》1980年2期发表的《中国东北系铜剑初论》一文(以下简称"初论"),对曲刃青铜短剑作了系统的研究,为深入探讨曲刃青铜短剑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但是,"初探"一文的某些观点和结论尚有进一步商讨的必要。这些问题是:一、命名和型式划分问题二、年代问题三、分布区域问题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刃青铜短剑 夏家店上层文化 短茎 型式 青铜文化 初探 战国时期 西周晚期 辽东半岛 年代
原文传递
浓香型酒醅中梭菌群落演替及其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晓龙 冯大鸿 +5 位作者 张勇 郑燕 韩素娜 沈祥坤 魏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0,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解析了浓香型酒醅发酵过程中梭菌纲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及演替规律,并对酒醅梭菌群落及其理化因子进行了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梭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解析了浓香型酒醅发酵过程中梭菌纲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及演替规律,并对酒醅梭菌群落及其理化因子进行了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梭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在发酵第7天最低,45 d达到最高。供试样品中梭菌群落由1个目、13个科和39个属组成,其中Caproiciproducens(己酸菌属)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狭义梭菌属1)是主要的菌属,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RDA结果表明,理化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温度(45.5%)>含水量(17.8%)>铵态氮(11.0%)>还原糖(10.3%)>乙醇(8.0%)>pH(5.2%)>总酯(1.5%)>总酸(0.6%),温度与梭菌群落结构呈极显著关系(P<0.01)。Caproiciproducens、Fonticella、Anaerofilu与总酸呈显著正相关(0.01<P<0.05),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0.001<P<0.01)。此外,含水量与Butyrivibrio_2(丁酸弧菌属)具有更强的相关性(0.0001<P<0.001),温度与相对丰度前10种梭菌均呈负相关。该研究丰富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对梭菌群落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为发酵过程中梭菌群落的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醅 梭菌 理化性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浓香型酒醅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胡晓龙 田瑞杰 +5 位作者 李保坤 张勇 何培新 魏涛 朱文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132,共9页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浓香型白酒主发酵期过程中(3、7、25 d)酒醅活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演替及差异转录基因。结果表明,酒醅活性生物群落由6个界、124个门、195个纲、2824个属及部分未知和不可鉴定的种属组成,其中可鉴定生物主要由...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浓香型白酒主发酵期过程中(3、7、25 d)酒醅活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演替及差异转录基因。结果表明,酒醅活性生物群落由6个界、124个门、195个纲、2824个属及部分未知和不可鉴定的种属组成,其中可鉴定生物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组成。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真菌相对含量由42.8%降至0.01%,细菌相对含量由17.7%增至56.3%,其中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分别是驱动细菌和真菌组成变化的主要菌门。3个发酵节点的酒醅生物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6895(3 d vs 7 d)、2640(7 d vs 25 d)和6124(3 d vs 25 d)。发酵过程中,下调差异基因数量明显多于上调差异基因数量。发酵3~7 d,酒醅微生物上调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与糖和醇类化合物代谢的功能条目,而在整个主发酵期,下调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与细胞组分或与其相关的生物过程条目中。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浓香型酒醅复杂生态体系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和功能,为深入揭示浓香型白酒固态酿造机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酒醅 宏转录组 活性微生物 群落结构和功能
下载PDF
基于宏转录组学的浓香型白酒酒醅活性微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田瑞杰 张勇 +5 位作者 冯大鸿 王康丽 沈祥坤 胡晓龙 何培新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采用宏转录组学技术,对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在窖池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组成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共检测到87个门、78个纲、165个目、396个科、1612个属和7234个种,真菌群落共检测到8个门、2... 采用宏转录组学技术,对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在窖池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组成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共检测到87个门、78个纲、165个目、396个科、1612个属和7234个种,真菌群落共检测到8个门、26个纲、58个目、127个科、223个属和394个种,且酒醅上、中、下层之间的活性微生物数目差异较小;各层酒醅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无明显差异,均以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和真菌门,以芽孢杆菌纲和酵母纲为主要优势细菌纲和真菌纲,以乳杆菌属为主要优势细菌属,以酵母菌属(上层和下层)或Scheffersomyces(中层)为主要优势真菌属;下层与中层酒醅、中层与上层酒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较多,分别为90个和67个,且主要富集在RNA降解和糖酵解/糖异生通路上,而各层酒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大部分为代谢活动;整体上,中层酒醅中的活性微生物菌群对RNA降解的影响最低,下层酒醅中的活性微生物菌群在代谢活动上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酒醅 宏转录组学 活性微生物群落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不同株系赤霞珠葡萄表皮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俊杰 杨旭 +5 位作者 焦健 陈锦永 何培新 张文叶 刘崇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131,共6页
通过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3个赤霞珠株系(R5、ISV-FV5和169)的葡萄果实表皮共分离得到酵母菌36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和5.8S-ITS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共鉴定出3个酵母菌属的4个已知种群,分别为Crypt... 通过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3个赤霞珠株系(R5、ISV-FV5和169)的葡萄果实表皮共分离得到酵母菌36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和5.8S-ITS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共鉴定出3个酵母菌属的4个已知种群,分别为Cryptococcus magnus、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Rhodosporidiobolus ruineniae和Hanseniaspora uvarum。Hanseniaspora uvarum为株系R5所特有,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和Rhodosporidiobolus ruineniae为株系ISV-FV5所特有,而Cryptococcus magnus同时存在于株系ISV-FV5和169上。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赤霞珠葡萄表皮蕴含着多种类型的酵母菌资源,而且尽管其生长的客观条件是一致的,但因为株系的不同其所含酵母菌种群的组成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酵母菌 26srDNA Dl/D2 5.8S-ITS 多样性
下载PDF
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陶静 魏涛 +2 位作者 宋丽丽 张靖楠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6期259-261,共3页
“微生物学”课程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更是培养高校低年级学生树立最基本生命观念的主要课程,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开展“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能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对学... “微生物学”课程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更是培养高校低年级学生树立最基本生命观念的主要课程,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开展“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能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入点和具体措施在课程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总结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微生物学 育人目标 思政教育
原文传递
基于HS-SPME-GC-MS的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可培养Clostridium spp.挥发性代谢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培新 李聪聪 +3 位作者 胡晓龙 马兆 郭燕风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11,共11页
对某酒企窖泥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得到88株细菌纯培养物,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5株细菌被分为8个系统发育簇(clusterⅠ—Ⅷ),其最高相似菌分别为C.tyrobutyricum,C.butyricum,C.indolis,C.acetobutylicum,C.bife... 对某酒企窖泥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得到88株细菌纯培养物,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5株细菌被分为8个系统发育簇(clusterⅠ—Ⅷ),其最高相似菌分别为C.tyrobutyricum,C.butyricum,C.indolis,C.acetobutylicum,C.bifermentans,C.sporogenes,C.cadaveris和C.kluyveri.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8个代表性梭菌菌株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出7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23种、酸类20种、酯类14、醛类2种、酮类2种和其他挥发性物质14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菌株RL1(C.tyrobutyricum)和EL7(C.butyricum)主要与乙酸和丁酸等化合物的形成有关;EL46(C.kluyveri)、RL20(C.acetobutylicum)和RL10(C.indolis)主要与己酸和己酸乙酯等化合物的形成有关;EL12(C.bifermentans)和RL23(C.sporogenes)主要与硫代醋酸S-甲酯、1-癸醇和正辛醇有关;而EL43(C.cadaveris)主要与多种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梭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挥发性代谢产物
下载PDF
GaN HEMT器件热特性的电学测试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茹志芹 +2 位作者 童亮 黄杰 彭浩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基于JEDEC颁布的结到壳热阻瞬态热测试界面法,对测试GaN HEMT器件热特性的电学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合理的测试电路设计,有效解决了GaN HEMT器件电学法测试中的栅极保护问题和自激问题,实现了GaN HEMT器件的界面热阻测量。根据测得的热阻... 基于JEDEC颁布的结到壳热阻瞬态热测试界面法,对测试GaN HEMT器件热特性的电学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合理的测试电路设计,有效解决了GaN HEMT器件电学法测试中的栅极保护问题和自激问题,实现了GaN HEMT器件的界面热阻测量。根据测得的热阻-热容结构函数曲线可知,GaN HEMT器件结到壳热阻主要由金锡焊接工艺和管壳热特性决定。结合结构函数分析,对金锡焊接部分热阻和管壳热阻进行排序可剔除有工艺缺陷的器件。与红外热成像法的结温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电学法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HEMT 电学测试法 热特性测试 瞬态热测试界面法 红外热成像法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丽丽 付博 +2 位作者 陶静 魏涛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
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合理设计,聚焦产出导向理念,从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优化,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 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合理设计,聚焦产出导向理念,从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优化,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证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混合式微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混合式教学较好地提高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混合式教学 工程教育认证 慕课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普鲁兰酶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静雨 +4 位作者 侯俊超 魏佳佳 魏涛 胡晓龙 何培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78,共6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 21表达热稳定普鲁兰酶的高密度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5 L的发酵罐中,通过比较不同发酵温度、pH值及培养基碳氮比(C/N,mol/mol)对细胞量和产物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工...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 21表达热稳定普鲁兰酶的高密度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5 L的发酵罐中,通过比较不同发酵温度、pH值及培养基碳氮比(C/N,mol/mol)对细胞量和产物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诱导前适合细胞生长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4.4℃、pH 6.87、培养基C/N 6.1;诱导后适合产物表达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5℃、pH 6.69、培养基C/N 5.3,最终获得细胞质量浓度56.5 g/L,重组蛋白产量3.21 g/L,酶活力为268.3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普鲁兰酶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高密度发酵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生化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光路 刘兰茜 +3 位作者 陶静 马歌丽 杨雪鹏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267-270,共4页
为了适应现代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对“生化工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优化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率。通过实践证明,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成效,学生对课程兴趣及掌握水平有大幅提高,这促进了专业能力... 为了适应现代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对“生化工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优化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率。通过实践证明,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成效,学生对课程兴趣及掌握水平有大幅提高,这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工程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原文传递
高校“微生物学”MOOC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静 魏涛 +2 位作者 张志平 宋丽丽 《轻工科技》 2018年第11期186-187,共2页
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进行"微生物学"MOOC建设,开展微生物学在线课程的校内、校外共享与应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本文对高校"微生物学"MOOC的建设和课程应用进行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 MOOC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黄铁矿晶胞参数与热电性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建伟 申俊峰 +6 位作者 李国武 王来明 孙宁岳 刘汉栋 张华锋 杜柏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5-1214,共10页
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对其开展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理论,在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第30号勘探线ZK3007钻孔岩芯二次系统编录的基础上,对主要载金矿... 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对其开展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理论,在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第30号勘探线ZK3007钻孔岩芯二次系统编录的基础上,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同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该矿床深部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1 200^-1 600 m标高范围的黄铁矿晶形主要为立方体与五角十二面聚形、自形立方体单形、半自形立方体单形和它形-半自形立方体单形;黄铁矿晶胞的a0轴一般为5.417 0~5.444 2 nm,普遍大于理论值(5.417 nm),且与Au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可能是As类质同象替代S;黄铁矿的热电导皆为P型,热电系数为78~328μV/℃,集中于238~308μV/℃。此外,在-1 200^-1 600 m标高范围内,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内富含As、Ag、Sb等低温元素。上述结果说明,在-1 200~1 600m标高范围内的矿体仍为矿体头部,深部具有非常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晶型 晶胞参数 热电性 金矿 胶东
下载PDF
中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解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晓龙 冯大鸿 +5 位作者 田瑞杰 张勇 李建民 黄润娜 韩素娜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共10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中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功能及表型变化。结果表明:中温大曲细菌群落主要由魏斯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等组成;基于OTU水平可将中温大曲样品聚类为前期(0 d和3 d)、中期(9 d和13...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中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功能及表型变化。结果表明:中温大曲细菌群落主要由魏斯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等组成;基于OTU水平可将中温大曲样品聚类为前期(0 d和3 d)、中期(9 d和13 d)和后期(30 d)3类;发酵前期以葡萄球菌属为主要优势菌,中期以魏斯氏菌属为主要优势菌,后期则以Muribaculum为主要优势菌;中温大曲细菌菌群的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等基因功能丰度较高;与发酵中期相比,发酵前期和后期细菌菌群的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等基因功能丰度较高;发酵前期大多为兼性厌氧菌,中期以好氧菌为主,后期则主要是厌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大曲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表型分析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6
作者 杨旭 陶静 +3 位作者 张志平 胡晓龙 魏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53-56,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工程教育理念,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体系建设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突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兼...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工程教育理念,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体系建设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突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兼顾理论和工程知识,提高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的兴趣,加强校企合作。从教学实施上,师生成果能很好地转化为科学研究,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物工程 工程教育 实践教学 体系建设
下载PDF
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飞 魏涛 《轻工科技》 2021年第10期115-116,123,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当下,面对大学生在理工科教学中存在的学习态度消极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适当渗透和融入一些课程思政内容,如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家科研事迹教育和教...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当下,面对大学生在理工科教学中存在的学习态度消极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适当渗透和融入一些课程思政内容,如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家科研事迹教育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教育等,且将这一模式常态化,以此将教学、科研、德育在一堂课、一门课中融合起来,由此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教学育人的成就感,也可借此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课程思政 途径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靖楠 +1 位作者 王光路 宋丽丽 《河南化工》 CAS 2018年第10期56-57,60,共3页
为提高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根据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构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体系,创新了教学方法,完善了教学运行与管理方式,为提升工科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工科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AFR夹具去嵌研究
19
作者 陈龙坡 +2 位作者 张崇 李亚飞 安伟 《环境技术》 2023年第9期98-102,共5页
射频低噪放的封装工艺向表贴、小型化持续发展,测试此类低噪放必然需要连接微带测试夹具。连接此类测试夹具进行测试令测试模型更加复杂,对测试和建模的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射频低噪放进行精确测试得到其散射参量(S参数),并... 射频低噪放的封装工艺向表贴、小型化持续发展,测试此类低噪放必然需要连接微带测试夹具。连接此类测试夹具进行测试令测试模型更加复杂,对测试和建模的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射频低噪放进行精确测试得到其散射参量(S参数),并准确建立测试模型是提高电路设计成功率和保证产品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常规SOLT校准方法局限于同轴连接方式,无法校准夹具的微带部分,对于含微带线的夹具校准效果较差。本文利用自动夹具移除(AFR)算法,通过计算多项误差模型得出夹具的S参数,将夹具S参数导入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测试夹具引入的误差进行修正,极大优化了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夹具移除(AFR) S参数 增益
下载PDF
两种电容快速放电方法研究
20
作者 焦龙飞 安伟 +2 位作者 陈龙坡 张崇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3年第3期73-76,共4页
电容使用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放电,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延长电容的使用寿命。传统电容放电方式是采用自然放电或连接恒定电阻放电,对于大电容、高电压的电容需较长的放电时间。为提升电容放电速率,提出了两种快速放电法。增大放电电流,... 电容使用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放电,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延长电容的使用寿命。传统电容放电方式是采用自然放电或连接恒定电阻放电,对于大电容、高电压的电容需较长的放电时间。为提升电容放电速率,提出了两种快速放电法。增大放电电流,改变放电过程中放电电阻的阻值,保证放电电流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大幅减少放电时间。结果表明,采用电机控制放电电阻随时间均匀变化可达到最快的放电速率,比连接恒定电阻的放电速率提升5倍左右;采用继电器控制放电电阻阻值阶跃变化可提升电容放电速率,比连接恒定电阻放电速率提升1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 放电装置 快速放电 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