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种养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发展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田慎重 郭洪海 +5 位作者 姚利 宫志远 董亮 文范 罗加法 张玉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123-131,共9页
近年来中国种养业发展迅速,随之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也呈现大幅度增长,由于人们对种养业废弃物资源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资源浪费,加重了环境污染。在国家大力推进"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 近年来中国种养业发展迅速,随之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也呈现大幅度增长,由于人们对种养业废弃物资源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资源浪费,加重了环境污染。在国家大力推进"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背景下,该文总结了中国种养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现状,概述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和相关技术,分析了中国在种养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并对未来中国种养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中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别是肥料化利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处置 秸秆 废弃物肥料化 废弃物资源化 种养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旋耕转深松和秸秆还田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库 被引量:35
2
作者 田慎重 王瑜 +4 位作者 张玉凤 文范 董亮 罗加法 郭洪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3-140,共8页
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和养分周转,也是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更新周转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连续9 a的旋耕-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深松以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0~5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团聚... 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和养分周转,也是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更新周转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连续9 a的旋耕-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深松以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0~5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团聚体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团聚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旋耕-深松农田显著影响了0~50 cm土层的团聚体分布及其碳含量。旋耕-深松配合秸秆还田(RTS-STS)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表层土壤较大粒级团聚体的比例,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别比旋耕-深松无秸秆还田(RTA-STA)、旋耕秸秆还田(RTS)和旋耕无秸秆还田(RTA)处理高6.1%、65.4%和87.8%;同时,RTS-STS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碳含量和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虽然在20~30和30~50 cm土层之间,2个处理的团聚体碳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RTS-STS处理的团聚体碳含量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较0~20 cm土层和RTS处理显著降低。通过耕作方式转变、秸秆还田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碳含量影响的作用力分析可看出,耕作、秸秆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不同土层中各处理在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比例及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自身碳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松配合秸秆还田(RTS-STS)模式促进了0~20 cm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有机碳的贡献,对提升土壤有机碳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秸秆 深松 旋耕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田慎重 张玉凤 +3 位作者 文范 董亮 Jiafa Luo 郭洪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响应耕作方式变化及有机物输入。为对比长期旋耕农田进行深松后土壤有机碳各活性组分及比例变化,该研究基于连续7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管理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旋耕无秸秆...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响应耕作方式变化及有机物输入。为对比长期旋耕农田进行深松后土壤有机碳各活性组分及比例变化,该研究基于连续7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管理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旋耕无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removal,RT)、旋耕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return,RTS)、旋耕转变为深松无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conversion to subsoiling with straw removal,RT-DT)、旋耕转变为深松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conversion to subsoiling with straw return,RTS-DTS)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在土壤有机碳中比例的变化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从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还田对SOC及其各活性组分均产生显著影响,耕作方式转变、秸秆还田及两者的交互效应是影响SOC及其活性组分的主要因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RTS处理和RTS-DTS处理的SOC含量,分别比RT和RT-DT处理高6.1%~15.6%和19.1%~32.3%。并且转变耕作方式后RTS-DTS处理比于RTS处理SOC含量提高16.9%~20.0%。同时,RTS-DTS处理的POC含量比RTS处理高13.6%~53.8%;但RT-DT和RTS-DTS处理的土壤ROC含量较RT和RTS处理都呈下降趋势,RTS-DTS处理的ROC含量比RTS处理下降4.6%~10%;MBC含量降低23.8%~30.6%。虽然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处理的DOC含量,但RTS转变为RTS-DTS处理后,其3个土层的DOC含量下降了8%~41%。相比于RT和RTS处理,RT-DT和RTS-DTS处理0~30 cm各土层中LOC在SOC中的比例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POC与ROC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外,SOC及各组分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秸秆还田 深松 活性有机碳 旋耕 碳组分
下载PDF
沼肥对大豆产量、品质、养分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玉凤 董亮 +3 位作者 李彦 刘兆辉 文范 刘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5-138,143,共5页
为探讨沼肥在大豆上的合理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沼肥对大豆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100%沼渣、30%沼渣+化肥、20%沼渣+化肥处理的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02%,10.48%,0.16%;大豆... 为探讨沼肥在大豆上的合理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沼肥对大豆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100%沼渣、30%沼渣+化肥、20%沼渣+化肥处理的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02%,10.48%,0.16%;大豆粗脂肪含量分别增加2.31%,2.70%,5.07%;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5.04%,23.39%,8.60%;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升高13.39%,3.68%,0.50%;20-80 cm土层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降低幅度分别在13.70%~61.56%,15.98%~70.10%之间。说明试验条件下,无论沼渣单施还是沼渣与化肥配施均可提高大豆粗脂肪含量、磷肥利用率、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氮素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大豆 硝态氮 铵态氮 有机质
下载PDF
菌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姚利 袁长波 +3 位作者 王艳芹 曹德宾 文范 杨光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酒糟菌渣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利用自行设计的发酵装置进行了批次发酵试验,探讨了菌渣厌氧发酵的产沼潜力及影响因素,并在农户沼气池内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菌渣经过适当处理可实现高效发酵产出沼气,原料产气率可达0.133 m3/k... 以酒糟菌渣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利用自行设计的发酵装置进行了批次发酵试验,探讨了菌渣厌氧发酵的产沼潜力及影响因素,并在农户沼气池内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菌渣经过适当处理可实现高效发酵产出沼气,原料产气率可达0.133 m3/kg干物质,产气潜力约为秸秆的一半,但菌渣产沼气具有预处理方式简便、启动迅速等优点。菌渣产沼气的最佳参数为:将菌渣和牛粪以7∶3的配比(以干物重计)制作发酵原料,发酵原料、沼液、水以5∶3∶2的比例(按重量计)混合,堆沤预处理3~5 d后,投入发酵装置,添加10%的鸡粪沼液为接种物启动发酵。菌渣用于农户沼气池发酵产气可行,气温较高的季节可满足农户日常生活所需,应用时宜采取分批进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厌氧发酵 沼气
下载PDF
不同措施对北方地区冬季户用沼气池料液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艳芹 刘英 +4 位作者 姚利 李国生 文范 张昌爱 袁长波 《中国沼气》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循环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验室筛选、培养并制取了低温沼气微生物菌剂,在山东省德州市选取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冬季产气试验,研究采取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池内料液温度及沼气产量的影响... 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循环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验室筛选、培养并制取了低温沼气微生物菌剂,在山东省德州市选取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冬季产气试验,研究采取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池内料液温度及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池容为10 m3的猪粪原料沼气池,三种保温措施都能使沼气池内料液温度达到10℃以上,各种措施效果依次为:暖棚>简易塑料薄膜>深埋;在提高产气量方面,暖棚加菌剂>简易塑料薄膜加菌剂>深埋加菌剂>暖棚>简易塑料薄膜>深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冬季 户用沼气池 温度 产气量
下载PDF
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好氧发酵菌剂筛选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6 位作者 文范 郭洪海 宫志远 刘兆辉 李瑞琴 陈剑秋 罗加法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178,共7页
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 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时间比不接种处理提前4d,高温维持时间延长10~12d,接种菌剂处理堆温在50℃以上时间持续了24d,达到了GB/T7959-2012标准;发酵过程中接种处理的pH值低于对照,pH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接种M1、M2处理的油菜发芽指数达到100%;C/N逐渐下降,30d时接种处理由最初的27.75∶1下降到14.47∶1~17.27∶1,而对照仅下降到20.55∶1;堆肥结束时,菌剂处理的有机质、N+P2O5+K2O含量与NY525-2012标准接近,发酵产物适合做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综合各项指标,菌剂1和菌剂2的发酵效果优于菌剂3,菌剂1和菌剂2更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好氧发酵 发酵菌剂
下载PDF
中药药渣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沼气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姚利 王艳芹 +3 位作者 文范 李国生 袁长波 曹德宾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3,100,共6页
试验研究了沼液和NaOH用于药渣堆沤预处理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及接种量、pH值对于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渣经过沼液堆沤预处理后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发酵产沼气,发酵高峰为第2~10天,此阶段产气为总产气量的95%以上;以秸... 试验研究了沼液和NaOH用于药渣堆沤预处理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及接种量、pH值对于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渣经过沼液堆沤预处理后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发酵产沼气,发酵高峰为第2~10天,此阶段产气为总产气量的95%以上;以秸秆沼液预处理后的药渣产气量最高,为11940mL,原料产气率为54.4L/kg干药渣。药渣发酵过程中无需添加畜禽粪便调节碳氮比,秸秆沼液中驯化富集的利于秸秆类物质分解的微生物可大大提高药渣的降解率。NaOH预处理可显著提高药渣的产气潜力,发酵持久且总产气量高。以质量分数5%的NaOH预处理10d,原料(干药渣)产气率达196.8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渣 厌氧发酵 预处理 沼气
下载PDF
发酵菌剂对鸡粪好氧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6 位作者 岳寿松 宋效宗 张培苹 文范 董亮 高建国 王恒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为筛选出适合鸡粪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提高发酵效果,本试验采用槽式好氧发酵法,以不接种菌剂处理为对照,设置两种发酵菌剂接种处理,以发酵过程温度、种子发芽指数、有机碳等指标为考核依据,评价两种菌剂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1)接种菌剂... 为筛选出适合鸡粪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提高发酵效果,本试验采用槽式好氧发酵法,以不接种菌剂处理为对照,设置两种发酵菌剂接种处理,以发酵过程温度、种子发芽指数、有机碳等指标为考核依据,评价两种菌剂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1)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的时间比不接种提前3 d;两种菌剂处理维持50℃高温的时间达到45 d以上,符合GB/T 7959—2012的要求;高于55℃的时间维持25 d以上,符合NY/T 3442—2019的标准。(2)小麦发芽指数结果显示,接种菌剂促进鸡粪发酵,37 d时可以达到基本无害程度,47 d时达到完全无毒;不接种菌剂处理47 d时才达到基本无毒害程度。(3)菌剂1处理发酵12 d时C/N值约稳定在16,菌剂2和不接种处理21 d始约稳定在16。(4)发酵鸡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和砷、汞、铅、镉、铬指标达到NY 525—2012和NY 884—2012中规定的各项标准,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未检出。(5)接种菌剂处理发酵12 d后氮磷钾养分总量(N+P_(2)O_(5)+K_(2)O)在4.3%以上;12~47 d的pH值在6.8~7.1;有机碳含量达到27%以上;接种菌剂显著增加了发酵物料的总腐植酸含量。综合各项指标,两种发酵菌剂均能提高鸡粪发酵速度,发酵时间缩短10 d,菌剂1的发酵效果优于菌剂2,菌剂1更适合本试验配方下的鸡粪发酵。堆肥有效时间应该控制在37 d以上,保障发酵产物均在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无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发酵菌剂 好氧发酵 发芽指数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丹阳 文范 +5 位作者 董晓霞 张玉凤 董亮 郭洪海 Luo Jiafa 田慎重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53-57,共5页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结果表明,JNW2处理玉米产量和秸秆干物质量分别达到8790 kg/hm^2和7545.6 kg/hm^2,分别比其它处理高2.0%~15.6%和4.7%~21.0%;其籽粒吸氮量、秸秆吸氮量及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其它处理高8.5%~31.1%、19.6%~93.5%、3.4%~29.5%;同时,JNW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添加氮肥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氮吸收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增效剂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干物质量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6 位作者 文范 林海涛 王江涛 董亮 刘兆辉 郭洪海 任庆菊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6-82,2,共7页
为了解决牛粪纤维含量较高,C/N值低,不易腐解的问题,本试验结合当地农业废弃物特点及数量,从玉米秸秆、糠醛渣、菌渣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合牛粪发酵的辅料,采用好氧发酵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期间堆肥温度、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 为了解决牛粪纤维含量较高,C/N值低,不易腐解的问题,本试验结合当地农业废弃物特点及数量,从玉米秸秆、糠醛渣、菌渣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合牛粪发酵的辅料,采用好氧发酵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期间堆肥温度、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检验牛粪与不同辅料配合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配方1(牛粪69%+辅料A31%+菌剂,辅料A为糠醛渣、秸秆、氧化钙)、配方2(牛粪76%+辅料B24%+菌剂,辅料B为秸秆、尿素)、配方3(牛粪86%+辅料C14%+菌剂,辅料C为糠醛渣、氧化钙)、配方4(牛粪63%+辅料D37%+菌剂,辅料D为糠醛渣、菌渣、氧化钙)在发酵23d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四个配方在发酵过程中达到50℃高温的时间分别为1、6、3、3d,维持时间均在23d以上,达到了好氧发酵的卫生要求;0~1dpH值下降,1~11d升高,11~23d呈现下降趋势,23~32d稳定,最终pH值达到7.5~8.2;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段是0~23d,发酵结束后氮、磷、钾含量均升高,C/N值由30下降到15.3~20.3;四个配方发酵产物浸出液的发芽指数均在95%以上,达到了无害化程度。综合各项指标,四个配方在发酵23d后达到无害化程度,均适合做牛粪发酵的辅料;发酵到23d时四个配方的有机质含量乘以1.5后均达到70%以上,符合NY525—2012有机肥的标准;N+P2O5+K2O含量大于4.3%,接近商品有机肥的标准,四个配方的发酵产物均可以作为商品有机肥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有机物料 好氧发酵 秸秆 菌渣 糠醛渣
下载PDF
喷施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对小麦抗干热风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玉凤 刘兆辉 +3 位作者 田慎重 文范 董亮 李瑞琴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4-240,共7页
为了检验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作用能否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模拟干热风胁迫,研究了叶面肥、木醋液、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木+海肥)、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木+腐肥)对小麦产量、叶绿素、养分、抗氧化酶等指... 为了检验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作用能否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模拟干热风胁迫,研究了叶面肥、木醋液、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木+海肥)、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木+腐肥)对小麦产量、叶绿素、养分、抗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叶面肥、木醋液、木+海肥、木+腐肥处理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1.15%~26.57%、5.36%~23.00%、0.88%~7.99%;木醋液、木+腐肥处理的秸秆重分别增加7.43%和14.76%;木醋液、木+腐肥处理的根重分别增加27.26%和13.89%;木+腐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增幅为0.88%~3.94%;木醋液处理的秸秆氮、磷含量分别增加9.20%和11.11%;叶面肥、木醋液、木+海肥、木+腐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19%~6.57%、13.04%~23.91%、9.68%~12.90%;5月11日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分别为9.09%~18.15%、1.08%~15.30%,丙二醛(MDA)含量降低0.94%~11.69%。说明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能够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提高小麦产量、生物量及氮磷钾向籽粒的转移,提高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在产量、生物量、叶绿素、SOD、POD、MDA方面,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效果最好;在促进养分向籽粒转移方面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含海藻酸水溶肥 含腐植酸水溶肥 小麦 干热风
下载PDF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对黄河三角洲新垦土壤肥力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庆雷 刘奇华 +6 位作者 信彩云 文范 李景岭 王瑜 陈峰 马加清 郑东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黄河三角洲荒地资源丰富,对这些荒地的开垦、改良和培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贯彻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然要求。为了探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在黄河三角洲新开垦荒地地力培育和稻谷增产中的作用,于2017... 黄河三角洲荒地资源丰富,对这些荒地的开垦、改良和培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贯彻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然要求。为了探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在黄河三角洲新开垦荒地地力培育和稻谷增产中的作用,于2017年在该区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稻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 CK:不施肥;CG:常规施肥;CGY1:常规施肥+有机肥2 250 kg/hm^2;CGY2:常规施肥+有机肥4 500 kg/hm^2;CGS1:常规施肥+生物肥2 250 kg/hm^2;CGS2:常规施肥+生物肥4 500 kg/hm^2。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较试验前显著提高,除CGS处理外较其它处理常规施肥显著降低,且处理CGY2降幅达34.06%。处理CGS2土壤Olsen-P含量较试验前显著提升,其余处理均有所下降;与CG相比,处理CGY2和CGS2土壤Olsen-P含量分别显著提升4.52%和25.38%。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均显著减少,与CG处理相比,处理CGY2和CGS2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降低了土壤全盐含量,土壤速效钾显著降低。与CG相比,处理CGY1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处理CGY2、CGS1和CGS2通过提高二次枝梗数和有效穗数,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提高幅度最高达40.27%。施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使稻谷籽粒长、宽及周长变短,投影面积变小,千粒重降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显著提升了稻谷产量,但对新开垦荒地肥力提升效果有限,必须与秸秆还田等其他培肥途径相结合才有望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生物肥 黄河三角洲 土壤肥力 稻谷产量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促进秸秆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长波 刘英 +4 位作者 姚利 王艳芹 张昌爱 李国生 文范 《中国沼气》 2009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菌剂不同添加量对玉米、小麦秸秆原料发酵制取沼气的效果,得出了池容10 m3户用沼气池最佳投加量为300 mL,该菌剂对秸秆发酵制取沼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秸秆 微生物菌剂 沼气
下载PDF
壳聚糖生产肥料的原理、工艺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希群 郭少华 +1 位作者 林建军 文范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75-80,共6页
壳聚糖作为甲壳素的一级衍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对农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又对作物起到保护和品质改良作用,具有药、肥的双效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诱导植物抗病、抑制植物病害、氮素营养和酶催化效应... 壳聚糖作为甲壳素的一级衍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对农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又对作物起到保护和品质改良作用,具有药、肥的双效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诱导植物抗病、抑制植物病害、氮素营养和酶催化效应4种机理之说,而本质作用可能是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各种方式同时存在、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我国目前甲壳素/壳聚糖在农作物及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已开始小规模商品生产。总体而言,甲壳素/壳聚糖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形成规模和产业化,对甲壳素/壳聚糖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更深层次以及大规模的应用探索需要解决,主要包括机理研究、工艺自动化和应用研究三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生产肥料 原理 工艺 应用研究
下载PDF
硫磺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小麦、玉米需氮规律的匹配性及最佳配施比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玉凤 沈玉文 +7 位作者 王江涛 杨力 张强 陈剑秋 林海涛 文范 田慎重 刘兆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SRCU)在水中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匹配性,并研究现有条件下其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调整该产品的氮素释放特征、提高其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氮素...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SRCU)在水中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匹配性,并研究现有条件下其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调整该产品的氮素释放特征、提高其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氮素静水、土壤释放规律试验以及缓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最佳配比试验。供试缓控释肥料静水释放期分别为3个月(SRCU3)和2个月(SRCU2)。静水氮素释放试验取10.00 g SRCU于孔径为0.15 mm的尼龙袋中,置于200 mL无离子水内,在25℃恒温培养,定期取样,测定水中氮素含量,直至80%以上氮素释放;土壤氮素释放规律试验在小麦、玉米播种后第1天,将20.00 g SRCU装入尼龙网袋,埋入20 cm深土壤中,从第1天起,定期取出肥料袋,称量肥料袋质量,以相邻取样时期的质量差作为氮素释放量。肥料配比试验设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常规施用(FP)、普通尿素全部基施(100%U)和100%、70%、50%、30%SRCU分别与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性基施,共7个处理。在小麦、玉米收获期取植株和籽粒样品,测定氮素含量、产量,调查了小麦、玉米产量构成,计算氮肥表观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1)SRCU2和SRCU3在静水中第1天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9%和7.09%,28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3.45%和43.86%;SRCU2在64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为89.77%,SRCU3在90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为85.70%。2)埋入土壤中的SRCU2在玉米苗期(1-14天)、拔节期(14-42天)、大喇叭口期(42-56天)、开花期(56-70天)、灌浆期(70-94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96%、25.28%、9.54%、21.77%、15.82%;氮素日均释放率在拔节期较高,至开花期最高。埋入土壤中的SRCU3在小麦越冬期(1-128天)、返青期(128-170天)、拔节期(170-201天)、开花-收获期(201-239天)的氮素累积释放速率分别为21.54%、7.60%、26.96%、26.24%;氮素日均释放率在拔节期、灌浆期较高。3)与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树脂包膜尿素 氮素释放规律 土壤埋袋法 掺混比例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缓控释掺混尿素对章丘大葱—小麦产量、效益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玉凤 沈玉文 +7 位作者 王江涛 刘兆辉 陈剑秋 张强 董亮 文范 田慎重 罗加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章丘大葱—小麦的缓控释尿素(CRU)与普通尿素(U)掺混比例,实现缓控释肥的一次性施用增产增效。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探讨CRU与U不同掺混比例对章丘大葱—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土壤氮素等指标的影响。结... 为了筛选出适合章丘大葱—小麦的缓控释尿素(CRU)与普通尿素(U)掺混比例,实现缓控释肥的一次性施用增产增效。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探讨CRU与U不同掺混比例对章丘大葱—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土壤氮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50%CRU+50%U、70%CRU+30%U处理两季大葱总产量提高2.2%~6.0%,两季小麦总产量提高4.3%~5.2%;大葱季50%CRU+50%U、70%CRU+30%U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3.44~8.48,2.74~3.77个百分点,小麦季50%CRU+50%U、100%CRU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6.41~6.96,3.00~6.98个百分点;大葱季50%CRU+50%U、70%CRU+30%U效益分别增加10783.93,5823.04元/hm^2;小麦季50%CRU+50%U、70%CRU+30%U效益分别增加2035.33,1448.24元/hm^2;0—20cm100%CRU、70%CRU+30%U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习惯施肥,20—100cm土层含有缓控释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高于习惯施肥,而且呈现缓控释肥掺混比例越高,保留的养分量越高。综合各项指标,50%CRU+50%U是应用在章丘大葱—小麦上的最佳配比,其次为70%CRU+30%U,这2个配比能够实现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同时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延长土壤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尿素 掺混比例 章丘大葱 小麦
下载PDF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西林 郭洪海 +5 位作者 贾曦 王璐 文范 张玉凤 董亮 田慎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试验在黄河三角洲典型盐碱地上进行,以菊芋品种南芋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F)、商品有机肥(M)、生物炭基调理剂(T1)、抗盐调理剂(T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改良剂对菊芋苗期生物量、块茎产量及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试验在黄河三角洲典型盐碱地上进行,以菊芋品种南芋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F)、商品有机肥(M)、生物炭基调理剂(T1)、抗盐调理剂(T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改良剂对菊芋苗期生物量、块茎产量及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苗期干物质量和成熟期地下块茎产量影响显著,其中T1处理菊芋苗期干物质量和成熟期块茎产量最高,较CK、F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6.4%、36.2%和38.7%、25.1%。与CK相比,T1处理菊芋苗期0~30 cm土层土壤pH值显著下降;M、T1和T2处理较CK和F处理显著降低菊芋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降幅达8.3%以上,且T1优于M和T2处理;菊芋收获后,M、T1和T2处理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5.1%、20.7%和21.0%,T1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M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上,施用生物炭基调理剂对改良土壤盐碱化、促进壮苗培育、提高菊芋产量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盐碱地 有机改良剂 块茎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多样化种植对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慎重 管西林 +5 位作者 宁堂原 孙涛 张玉凤 文范 董亮 高新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9-634,共16页
多样化种植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提高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和土壤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粮食供给紧张和耕地短缺背景下,多样化种植在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研究对多样... 多样化种植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提高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和土壤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粮食供给紧张和耕地短缺背景下,多样化种植在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研究对多样化种植的理解多集中在提高生物多样性和发挥生态功能等方面,对其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关注较少,特别是多样化种植如何通过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多样性来提高耕地质量和维持土壤健康方面的理解还较为局限。本文在总结多样化种植的内涵及对促进耕地土壤健康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作用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多样化种植对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以提升耕地质量为核心发展多样化种植亟需关注的方向和研究重点,以期为多样化种植在我国耕地质量提升策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化种植 耕地质量 土壤健康 轮作 间作
下载PDF
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内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艳芹 胡成昌 +6 位作者 付龙云 袁长波 杨光 宋效宗 文范 刘英 姚利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1,共5页
如何提高北方农村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中国北方沼气技术人员及沼气池用户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山东省章丘市建设了18口10 m3的地下式户用沼气池,研究采取不同保温升温措施对户用沼气池池内料液温度及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如何提高北方农村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中国北方沼气技术人员及沼气池用户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山东省章丘市建设了18口10 m3的地下式户用沼气池,研究采取不同保温升温措施对户用沼气池池内料液温度及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东地区,冬季平均气温0℃左右(最低达到-11.2℃,而最高为11.8℃,)且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户用沼气池采用池体深埋、秸秆保温、保温材料、加盖暖棚和太阳能等技术对沼气池温度影响比较大,池温分别高于对照池3.7℃,4.3℃,4.9℃,5.4℃和5.5℃,日均产气量分别提高0.19 m3,0.24 m3,0.32 m3,0.40 m3和0.41 m3。产气量与外界气温和沼气池低温呈显著正相关系(P<0.01),因此,冬季沼气池的最低温度是决定产气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冬季产气量,应该从提高沼气池低温这个参数入手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冬季 户用沼气池 温度 产气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