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5例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金颖康 吴上志 +3 位作者 张亚文 张抗抗 陈德晖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um marneffei,PSM)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的15例非HIV感染相关播散性PSM患儿的临... 目的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um marneffei,PSM)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的15例非HIV感染相关播散性PSM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 15例患儿中,男∶女=9∶6,中位年龄23个月(3个月至4岁10个月)。入院时均有发热、肝大,多伴有咳嗽气喘、脾大、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3.3%(14/15),真菌G试验阳性80.0%(8/10),真菌GM试验阳性87.5%(7/8)。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15例肺部均有累及,表现形态多样。骨髓培养和淋巴结组织活检马尔尼菲菌阳性率最高(>90%)。预后与病程长短及抗真菌治疗疗程相关,死亡的7例患儿病程明显长于治愈的8例(P<0.05),抗真菌治疗时间均<2周,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治愈患儿采取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静滴2~4周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维持,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儿童非HIV感染相关播散性PSM好发于婴幼儿,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缺乏特异性。同时进行多部位体液培养或组织活检(尤其是骨髓培养和淋巴结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病程偏长、未进行及时抗真菌治疗的患儿容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播散性
原文传递
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93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林育能 +6 位作者 吴上志 黄展航 陈晓雯 苏丹虹 邓宇 顾莹莹 陈德晖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7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93例拟诊及确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93例...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93例拟诊及确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93例真菌患者中男64例,女29例;年龄(55.18±5.38)个月,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15岁,中位年龄32个月。所有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25.4 d,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3 d。所有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主要为肺纹理稍增粗/增多,纹理间可见斑点或斑片状模糊影,并伴有肺实变、弥漫性结节样变等,支气管扩张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少见。93例患者中血/深部痰真菌培养阳性者41例(44.1%),其中念珠菌属阳性者22例(53.6%)部分患者同时培养出2种不同真菌。93例患儿中,抗真菌治疗有效72例(77.4%),因基础疾病严重放弃治疗8例(8.6%),转院治疗6例(6.5%),死亡7例(7.5%)。其中,单用或联合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感染41例(44.1%),有效38例(92.7%),死亡3例(7.3%)。结论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好发于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儿,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和预后与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及抗真菌治疗密切相关,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能有效降低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肺炎 儿童 临床分析 治疗
原文传递
血清Periostin及TGF-β_(1)表达水平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翔腾 吴上志 +3 位作者 陈德晖 张抗抗 王桂兰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53-658,共6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系,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住...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系,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住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为毛细支气管炎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25)及重度组(n=20)。另以同期正常健康体检的婴幼儿25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研究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eriostin及TGF-β_(1)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Periostin与TGF-β_(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Periostin仍高于对照组(P<0.01),但血清TGF-β_(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Periostin与TGF-β_(1)水平较急性期均显著下降(P<0.01)。毛细支气管炎重度组急性期血清的Periostin、TGF-β_(1)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儿(均P<0.01);毛细支气管炎重度组恢复期血清的Periostin仍持续高水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儿(均P<0.01);但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三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Periostin与TGF-β_(1)水平均呈正相关(r=0.717,P<0.01)。结论检测血清Periostin与TGF-β_(1)水平有助于对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转归的判断;TGF-β_(1)仅参与了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急性过程,而血清Periostin高表达水平在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骨膜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树鼩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潇 刘文宽 +6 位作者 许多 周志超 田新贵 李炽 周荣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7-413,共7页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针对树鼩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0、IL-17A、γ-干扰素(IFN-γ)及管家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研究证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针对树鼩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0、IL-17A、γ-干扰素(IFN-γ)及管家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研究证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线性范围高点可达到1×1010copies,低点则至10copies(IL-6、IL-17A)、100copies(IL-10、GAPDH)和1000copies(IL-8、IFN-γ)不等,在此区间各试剂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IL-6、IL-8、IL-10、IL-17A、IFN-γ和GAPDH最低检测值分别在8、8、4、8、128、4copies。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及较广的线性范围,适用于多重浓度范围的样品检测,可用于后续树鼩细胞因子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幼龄大鼠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德晖 +3 位作者 张抗抗 麦凯琳 顾莹莹 古梓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9-2304,共6页
目的:利用国内两种常见幼龄大鼠品系构建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动物模型模拟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方法:Wistar大鼠63只和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2大组,即异型移植(SW,n=42)组:SD(供体,n=21)→Wi... 目的:利用国内两种常见幼龄大鼠品系构建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动物模型模拟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方法:Wistar大鼠63只和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2大组,即异型移植(SW,n=42)组:SD(供体,n=21)→Wistar(受体,n=21)和同型移植(WW,n=42)组:Wistar(供体,n=21)→Wistar(受体,n=21),2组受体大鼠颈背部皮下组织植入供体气管,分别于移植后第7、14和28天收取供体移植气管,每个时段收取7只受体大鼠的样本。不同时点分别采集供体移植气管及受体大鼠肺组织。对移植气管和受体大鼠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不同时段内各标本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供体移植气管上皮细胞的完整程度、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同型移植组比较,异型移植组在气管移植后不同时段移植气管和受体肺组织病变较为显著,主要表现为移植气管上皮细胞脱落,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气管管腔闭塞;受体肺组织细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细支气管黏膜褶皱增多,纤维化明显,伴有小血管管壁增厚。结论:成功构建了异型气管异位移植幼龄大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大鼠 异位气管移植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1型独特区VP1u抗体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许多 刘文宽 +5 位作者 游爱萍 周志超 李炽 周荣 《自然科学》 2018年第3期237-245,共9页
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 HBoV1)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呼吸道病毒,对其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本研究针对HBoV1的VP1独特区(VP1u)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进行蛋白表达,并通过纯化、免疫小鼠成功获得了蛋白的抗体血清,通过ELISA评价了... 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 HBoV1)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呼吸道病毒,对其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本研究针对HBoV1的VP1独特区(VP1u)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进行蛋白表达,并通过纯化、免疫小鼠成功获得了蛋白的抗体血清,通过ELISA评价了抗体对相应蛋白及临床病毒阳性样品的效价,并在后者发现制备抗体在1:50稀释时A450对阴性对照有4倍升高。利用所制备的抗体成功用于HBoV1广州株(GU338055)反向遗传系统的VP1u的免疫荧光研究中。本研究成功制备了HBoV1抗原VP1u抗体并应用,为HBoV1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1型 VP1u 抗体 免疫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