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旭飞 +3 位作者 吕艳 刘芳 王永强 赵朝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823-3830,共8页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抗菌性,在抗菌方面已有一定的应用,但其抗菌性能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如何巩固和加强壳聚糖的抗菌性能并进行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将壳聚糖与无机物纳...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抗菌性,在抗菌方面已有一定的应用,但其抗菌性能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如何巩固和加强壳聚糖的抗菌性能并进行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将壳聚糖与无机物纳米材料复合,有机和无机组分协同互补,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纺织、化妆品和医学等领域,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本文总结了壳聚糖的抗菌机理和影响抗菌性能的因素,详细介绍了壳聚糖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层状硅酸盐和碳材料等无机物复合后的纳米材料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其在抗菌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无机物 纳米复合材料 抗菌性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地表水中微生物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小芳 +4 位作者 张周 钟瑶瑶 张群 刘芳 刘春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01-5311,共11页
研究了甜菜碱和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地表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代谢活性的影响,并基于菌群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作用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胁迫下微生物的生长活性均遵循低浓度促... 研究了甜菜碱和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地表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代谢活性的影响,并基于菌群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作用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胁迫下微生物的生长活性均遵循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规律,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相比,在1.5g/L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微生物数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脱氢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且同浓度下的甜菜碱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毒性;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高于75%的比例成为所有样本中的优势菌属,从各组来看石油磺酸盐可有效提高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的相对丰度,对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根瘤菌属(Rhizobium)抑制作用显著;而甜菜碱则可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菌属比例,抑制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的繁殖;通过表面活性剂与纯种菌的作用发现,表面活性剂可通过扰乱细菌的生长周期、破坏细胞膜结构来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使其活性降低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生物毒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Cu/ZnO-RGO的抗菌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国飞 李旭飞 +2 位作者 吕艳 刘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21-3128,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复合氧化物(Cu/ZnO),并将Cu/ZnO纳米粒子负载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制备Cu/ZnO-RGO复合材料.对Cu/ZnO-RGO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及抗菌性能考察,结果表明,Cu/ZnO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在RGO表面,负载前后Cu/ZnO纳...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复合氧化物(Cu/ZnO),并将Cu/ZnO纳米粒子负载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制备Cu/ZnO-RGO复合材料.对Cu/ZnO-RGO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及抗菌性能考察,结果表明,Cu/ZnO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在RGO表面,负载前后Cu/ZnO纳米粒子形态不发生改变,复合材料纯度较高.Cu/ZnO-RGO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着优异的抗菌性能,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细菌内容物流出,延长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所需的时间.当RGO质量分数为15%?Cu/ZnO-RGO复合材料使用量为120μg/mL时,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作用2h即可拥有96.76%的抗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Cu/ZnO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抗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