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钴转炉渣非熔融选择性还原回收钴
1
作者 张文娟 文培成 +5 位作者 朱纪念 陈国举 陈军 夏柳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3-885,共13页
钴多以伴生元素赋存于硫化铜镍矿床中,在冶炼过程中主要富集于转炉渣中。从转炉渣中回收钴,能够缓解我国钴的供需矛盾,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镍转炉的物相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实现... 钴多以伴生元素赋存于硫化铜镍矿床中,在冶炼过程中主要富集于转炉渣中。从转炉渣中回收钴,能够缓解我国钴的供需矛盾,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镍转炉的物相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实现了非熔融状态下钴、镍等氧化物的还原及富集。考察了焙烧温度、还原时间、无烟煤及氯化钙用量对各金属回收率及磁选精矿中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050~1150℃、无烟煤用量(质量分数)10%、氯化钙用量13%、还原时间为1.5 h。在此条件下,铁、钴、镍、铜的回收率分别为51.85%、93.81%、98.32%、76.47%,在磁选精矿中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5.08%、8.14%、18.70%、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钴转炉渣 非熔融还原 氯化钙 钴回收
下载PDF
含磷废水中稀土除磷及沉淀剂再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娟 +1 位作者 马保中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基于已有热力学数据,对稀土除磷过程及沉淀产物的再生过程分别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5℃下lg c−pH图,为含磷废水中磷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采用稀土处理含磷废水时在pH 2.70~8.66范围内沉淀,可生成稳定的L... 基于已有热力学数据,对稀土除磷过程及沉淀产物的再生过程分别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5℃下lg c−pH图,为含磷废水中磷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采用稀土处理含磷废水时在pH 2.70~8.66范围内沉淀,可生成稳定的LaPO4(和CePO4)沉淀,实现磷的去除;再生过程pH在14.5~16.0范围内,LaPO4(和CePO4)可转变为La(OH)3(和Ce(OH)3)实现沉淀剂的再生与磷的回收。采用La(OH)3和Ce(OH)3处理30 mg/L的含磷溶液,磷沉淀率分别为99.72%和96.33%;采用4 mol/L的NaOH溶液分解沉淀产物,反应3 h后La(OH)3和Ce(OH)3的再生率分别为30.38%和6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除磷 热力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器催化剂浸出渣吸附Cu^2+、Cd^2+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俊宏 +5 位作者 钱振 乔晋玺 刘志强 张燕 马雅琳 陈爱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7,24,共6页
以酸法处理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器催化剂的浸出渣作为吸附剂,对废水模拟液中重金属Cu^2+、Cd^2+进行分离,考察了温度、pH、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对Cu^2+、Cd^2+吸附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吸附条件:温度50℃、pH值5.5、吸附剂0.5g及吸附时间1... 以酸法处理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器催化剂的浸出渣作为吸附剂,对废水模拟液中重金属Cu^2+、Cd^2+进行分离,考察了温度、pH、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对Cu^2+、Cd^2+吸附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吸附条件:温度50℃、pH值5.5、吸附剂0.5g及吸附时间1h。在最优条件下,吸附剂对20mg/L的Cu^2+、Cd^2+吸附率分别为99.95%、99.22%,对1g/L的Cu^2+、Cd^2+饱和吸附量分别为99.61、42.17mg/g。浸出渣对Cu^2+、Cd^2+的吸附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渣 吸附性能 CU^2+ CD^2+ 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器催化剂 废水 重金属
下载PDF
选择性除去氯化钴溶液中铜的热力学分析
4
作者 李孟春 钱振 +3 位作者 陈爱良 马玉天 张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64-2270,共7页
根据溶液体系电荷平衡和离子同时平衡原理,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研究298 K下氯化钴溶液中Co-Cu(Ⅱ)-Cl-H_2O体系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离子浓度随pH及总氯浓度变化规律,并基于不同的除铜方法进行热力学分析。在Co-Cu(Ⅱ)-Cl-S-H_2O体系中,计... 根据溶液体系电荷平衡和离子同时平衡原理,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研究298 K下氯化钴溶液中Co-Cu(Ⅱ)-Cl-H_2O体系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离子浓度随pH及总氯浓度变化规律,并基于不同的除铜方法进行热力学分析。在Co-Cu(Ⅱ)-Cl-S-H_2O体系中,计算硫化除铜终点各离子的平衡浓度,同时给出除铜终点金属浓度随总硫浓度对数变化关系图和随pH变化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在Co-Cu(Ⅱ)-Cl-H_2O体系下,铜钴主要以阳离子配合物形式存在,加入还原剂后,在Co-Cu(Ⅰ)-Cl-H_2O体系中,铜主要以阴离子配合物形式存在,钴仍主要以金属自由阳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可以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深度除铜。随着总硫浓度的增加,铜逐渐沉淀,在除铜终点处恰好能保证钴不沉淀,因此,也可以采用硫化法除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溶液 选择性 热力学分析 硫化法 除铜
下载PDF
钼酸钙浸出体系lgc-pH图的构建及其浸出行为分析
5
作者 张文娟 +4 位作者 朱纪念 陈国举 夏柳 陈军 王成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65-476,共12页
CaMoO_(4)是钼钨钙矿的主要成分,也是钼冶金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目前,钼酸钙的浸出主要集中于工业实践及实验研究,而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较少且不够系统。本文通过绘制Ca-Mo-H_(2)O,Ca-Mo-PO_(4)-H_(2)O,Ca-Mo-SiO_(4)-H_(2)O,Ca-Mo... CaMoO_(4)是钼钨钙矿的主要成分,也是钼冶金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目前,钼酸钙的浸出主要集中于工业实践及实验研究,而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较少且不够系统。本文通过绘制Ca-Mo-H_(2)O,Ca-Mo-PO_(4)-H_(2)O,Ca-Mo-SiO_(4)-H_(2)O,Ca-Mo-CO_(3)-H_(2)O,Ca-Mo-Y(EDTA)-H_(2)O和Ca-Mo-F-H_(2)O体系的lgc-pH图,研究了钼酸钙在常用浸出体系(Na2EDTA,Na_(2)SiO_(3),Na_(3)PO_(4),Na_(2)CO_(3)和NaF)中的分解行为。结果表明,CaMoO_(4)及生成固体产物的稳定区依赖于pH值和浸出剂的浓度,适当的增加pH值和浸出剂浓度能够增加CaMoO_(4)的溶解,促进浸出反应的进行。基于热力学分析,研究了CaMoO_(4)在不同体系中的浸出行为,其结果与热力学分析完全吻合。本文构建的热力学图能够用于解释钼湿法冶金过程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能够为CaMoO_(4)的处理提供热力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钼酸钙 浸出 lgc-pH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