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Charls数据的随机森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海虹 刘海宁 +2 位作者 李晓敏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57,6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提升老年人社交活跃度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甄别共居和独居老人社交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各影响因素的重要... 目的探讨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提升老年人社交活跃度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甄别共居和独居老人社交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所有老人的高社交活跃度比例为26.88%;独居老人的高社交活跃度(18.8%)所占比重高于共居老人(8.1%)。年龄、身体功能障碍、养老金等变量对共居和独居老人的社交活跃度均具有预测作用,疼痛困扰和生命期望仅对独居老人的社交活跃度有预测作用,其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共居:AUC=0.86;独居:AUC=0.82)。结论老年人高社交活跃度比例较低。随机森林的预测模型结果验证了老年人社交活动的影响交互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居住模式 老年人 社交活跃度 随机森林
下载PDF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宁 +5 位作者 庄芸月 李现文 李峰 杨志杰 李晓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近5年国内外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研究热点,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纳入2017~2021年发表的有关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研究的文献,使用Bicomb软件和图形... 目的分析近5年国内外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研究热点,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纳入2017~2021年发表的有关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研究的文献,使用Bicomb软件和图形聚类软件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及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06篇、英文文献150篇。得到22个中文和19个英文高频关键词。通过共词聚类分析,中文文献得出5个研究热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物理干预、综合干预、认知训练干预、运动训练干预及针灸干预;英文文献得出3个研究热点:虚拟环境技术干预、认知训练干预及运动训练干预。结论国内外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研究热点有异同点,可以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干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非药物干预 研究热点 虚拟环境技术 词频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童年创伤与大学生自伤的关系——以习得性无助为中介
3
作者 刘海宁 成楠 +4 位作者 蒋璧聪 张琳钰 李晓敏 李宇彤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7期457-463,共7页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经历与大学生自伤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河北某高校大学生791名,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习得性无助量表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7.0对和插件宏PROCESS3.3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经历与大学生自伤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河北某高校大学生791名,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习得性无助量表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7.0对和插件宏PROCESS3.3进行数据分析并检验习得性无助在童年创伤经历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大学生自伤检出率为42.4% (335/791),在性别(χ2 = 14.139, p 2 = 8.454, p < 0.05)中有无自伤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童年创伤和习得性无助能够分别显著预测大学生自伤,习得性无助在童年创伤经历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伤行为 童年创伤 习得性无助
下载PDF
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以童年创伤为中介
4
作者 成楠 蒋璧聪 +4 位作者 张琳钰 李晓敏 李宇彤 刘海宁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91名河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进行测试,运用SPSS26.0对预测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生...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91名河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进行测试,运用SPSS26.0对预测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伤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童年创伤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通过童年创伤事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产生影响。结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正向预测青少年自伤,童年创伤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负性生活事件 童年创伤 自伤
下载PDF
居家失能老人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8年CHARLS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宁 符艳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了解居家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判定居家老年人的失能状态,分析其抑郁症状及其影响... 目的:了解居家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判定居家老年人的失能状态,分析其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国2018年居家老年人的失能率为9.10%,其中,573名失能老年人中有抑郁症状者371例。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居家非失能老人的受教育程度、身体残疾状况、视力问题、听力问题、疼痛烦恼、MMSE总分、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居家失能老人,居家失能老人的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居家非失能老人。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视力问题、身体残疾、疼痛烦扰、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是失能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国2018年居家失能老年人的抑郁风险相较于居家非失能老人更高,其中,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视力问题、身体残疾、疼痛烦扰、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是中国2018年居家失能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LS 居家 抑郁症状 失能老年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自伤行为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成楠 廖润超 +4 位作者 张琳钰 刘艳丽 李晓敏 刘海宁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7-793,共7页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大学生自伤行为预测模型并探究大学生自伤行为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2022年11—12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791名河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以是否发生自伤行为作为结果变量,纳入基本人口学资料进行统计,并进行青少年自我...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大学生自伤行为预测模型并探究大学生自伤行为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2022年11—12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791名河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以是否发生自伤行为作为结果变量,纳入基本人口学资料进行统计,并进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习得性无助量表、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评估,运用SPSS 26.0对预测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三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大学生自伤行为,以模型的准确率、F1分数、敏感度、特异性以及AUC值评估模型性能,选出最优模型,利用最优模型分析大学生自伤行为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42.4%(335/791),男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4.139,P<0.05);家庭中低月收入(3 000~5 999元)的个体自伤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月收入个体(P<0.05)。(2)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模型的准确率依次为85.53%,85.96%,68.86%,F1分数依次为0.853,0.864,0.676;敏感度依次为83.91%,89.04%,64.91%;AUC值依次为0.92,0.89和0.73。(3)基于预测效能较优的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大学生自伤行为的高风险因素前10位的特征变量依次为情感虐待、归属受挫、无助感、人际关系因子、绝望感、情感忽视、学习压力因子、家庭月收入、累赘感知以及健康适应因子。结论随机森林相较于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对于预测大学生自伤行为的效果更优;影响大学生自伤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人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伤行为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大学生
原文传递
我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横断历史元分析
7
作者 刘海宁 +2 位作者 成楠 李宇彤 李晓敏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期246-257,共12页
目的:纵向探讨近十年中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随社会变迁的变化趋势,并横向分析宏观社会指标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调节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结合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采用元分析方法,在CNKI、万方、维... 目的:纵向探讨近十年中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随社会变迁的变化趋势,并横向分析宏观社会指标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调节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结合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采用元分析方法,在CNKI、万方、维普、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和ProQuest博硕士论文等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共纳入文献15篇(N = 4879)。结果:1) 2010至2021年间,我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逐年上升。2) 随迁老人的个体层面因素,如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既往职业;群体层面因素,如迁移特征、原住地、迁入情况和随迁时间对其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ps < 0.01)。3) 此外,微观环境因素,如与家人/孩子同住比例;中观环境因素,如社区所在城市级别;宏观社会指标,包括社会经济条件(老年抚养比、居民消费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人均卫生费用、和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和社会联结(城镇人口比重)均可能是影响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ps < 0.01)。结论:本研究以社会变迁的时间维度为轴,结合微观(家庭)、中观(社区)和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提出了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三维理论模型,为相关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老人 主观幸福感 横断历史元分析 三维理论模型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内涵及干预模式
8
作者 刘海宁 刘海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5期52-54,共3页
痴呆症是在记忆、语言、解决问题和其他认知技能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的症候群。在应对痴呆症护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家庭呈现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家庭抗逆力研究范式为这种现象提供了背景框架,它可以很好地阐释面对相同的逆... 痴呆症是在记忆、语言、解决问题和其他认知技能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的症候群。在应对痴呆症护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家庭呈现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家庭抗逆力研究范式为这种现象提供了背景框架,它可以很好地阐释面对相同的逆境,为何不同的家庭适应状况参差不齐。本文从概念和理论模型、动力机制两方面介绍了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内涵;从社会文化、照护关系、照护者的心理资源三方面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常见的实践干预项目有教育和支持团体干预、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干预、悲伤干预计划、喘息(Respite)计划和诗歌写作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患者 家庭抗逆力 痴呆症 干预模式
下载PDF
反应抑制对老年人情绪注意加工中积极效应的影响——来自脑电时频分析的证据
9
作者 刘海宁 +3 位作者 廖润超 成楠 刘艳丽 李宇彤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5期1740-1751,共12页
目的:考察反应抑制影响老年人情绪注意加工中积极效应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5名社区健康老年人作为老年组,另选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7名大学生作为年轻组。本研究利用情绪面孔Go/No-go点探测变式任务,结合脑电数据,... 目的:考察反应抑制影响老年人情绪注意加工中积极效应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5名社区健康老年人作为老年组,另选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7名大学生作为年轻组。本研究利用情绪面孔Go/No-go点探测变式任务,结合脑电数据,考察两组被试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行为反应和脑电数据的差异。结果:行为学指标显示,老年组在注意力数字划消测验、算术和数字广度任务中的得分显著低于年轻组(Ps 0.05)。在No-go条件下,恐惧图片在老年组左半球电极位置诱发的Theta波能量值显著高于年轻组(P < 0.05);同时,在Go条件下,老年组左侧前额叶电极由高兴条件诱发的Theta频段能量值显著高于年轻组(P < 0.05)。此外,老年组前额叶的Delta和Theta频段的锁相程度均显著高于顶叶(Ps < 0.05)。结论:老年人前额叶神经振荡的锁相程度代偿性增强;当认知资源充足时,老年人的神经振荡强度在愉悦性条件下高于年轻人,表现出积极效应;而当认知资源匮乏时,老年人的神经振荡强度则在威胁性条件下高于年轻人,情绪注意加工中的积极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抑制 积极效应 事件相关频谱扰动 序间相干性 情绪注意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海宁 刘静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18期101-104,共4页
积极心理学超越了心理学中近一个世纪以来对消极范式的研究,聚焦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宗旨。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 积极心理学超越了心理学中近一个世纪以来对消极范式的研究,聚焦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宗旨。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新方向、提供了新视角。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心理的培养偏少;教学方法上,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教学环境上,以学校教育为主。今后可以从增强积极情绪体验能力的教学内容;善于采用实践活动等隐性教育手段;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环境这三条有效路径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共同发力,推进新时代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学 教育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