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夏吉勇 焦铁鹰 +3 位作者 李志强 苗林 郭吉卫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5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分组。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9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8例(显微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分组。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9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8例(显微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垂体肿瘤切除术的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激素水平好转率均明显优于显微镜组。结论与传统显微镜手术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肯定、预后较好,是垂体腺瘤理想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入路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焦铁鹰 夏吉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62-62,66,共2页
急性脑外伤后脑肿胀又称弥漫性脑肿胀,指在广泛的脑损伤后出现的继发性损害,主要病理过程为颅脑外伤后脑细胞内液增多,脑组织膨胀,体积增大,进而导致顽固性颅内高压。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困难及死亡率高。急性脑外伤后常常因脑肿... 急性脑外伤后脑肿胀又称弥漫性脑肿胀,指在广泛的脑损伤后出现的继发性损害,主要病理过程为颅脑外伤后脑细胞内液增多,脑组织膨胀,体积增大,进而导致顽固性颅内高压。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困难及死亡率高。急性脑外伤后常常因脑肿胀和脑水肿并存,其常规脱水、激素、脑脊液引流等保守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疗效,而采用外科手段进行干预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中去骨瓣减压术疗效最为确切[1]。临床上较常选择的术式为去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哪种术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 去大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 弥漫性脑肿胀 脑外伤后 保守治疗 继发性损害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夏吉勇 焦铁鹰 +3 位作者 李志强 苗林 郭吉卫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头颅CTA检查,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8例,中度和重度残疾6例,死亡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头颅CTA检查,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8例,中度和重度残疾6例,死亡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野显露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A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明 +2 位作者 冯杰 张辉 梅慧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2期1199-1200,共2页
本研究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白细胞介素(IL)-8测定,旨在研究两者在TBI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可溶性P-选择素 白细胞介素-8 创伤性颅脑损伤 临床意义 颅脑损伤患者 血清 健康对照组 TBI
下载PDF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5
5
作者 夏吉勇 焦铁鹰 +3 位作者 李志强 苗林 郭吉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34枚动脉瘤,其中单发26例,2枚4例。结果34枚动脉瘤中,100%栓塞24枚,95%栓塞6枚,90%栓塞2枚,80%栓塞2枚。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术后脑梗死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出现偏瘫4例,后经综合治疗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因口服抗血小板药并发消化道出血。随访1~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对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急性期破裂 血管内栓塞 微弹簧圈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EZH2抑制药GSK343对垂体瘤GH3细胞体外侵袭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俊 +3 位作者 付佳 王静 王斌 梁剑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TMZ)联合zeste基因增强子类同源物2(EZH2)抑制药GSK343对GH3细胞凋亡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TMZ处理细胞筛选TMZ处理剂量,并将GH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MZ低剂量组(200μmol·L^(-1)TMZ)、TMZ...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TMZ)联合zeste基因增强子类同源物2(EZH2)抑制药GSK343对GH3细胞凋亡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TMZ处理细胞筛选TMZ处理剂量,并将GH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MZ低剂量组(200μmol·L^(-1)TMZ)、TMZ高剂量组(400μmol·L^(-1)TMZ)、GSK343组(20μmol·L^(-1)GSK343)、TMZ+GSK343组(400μmol·L^(-1)TMZ和20μmol·L^(-1)GSK343)。药物处理48 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空白组、TMZ低剂量组、TMZ高剂量组、GSK343组、TMZ+GSK343组TUNEL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31±0.71)%、(15.36±0.91)%、(22.26±2.13)%、(13.05±0.71)%和(34.55±3.75)%;细胞侵袭数分别为(247.67±27.23)、(183.00±20.66)、(152.11±8.82)、(182.89±18.24)和(116.11±12.73)个;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4±0.05、0.58±0.06、0.81±0.07、0.66±0.06和1.03±0.06;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分别为0.33±0.05、0.57±0.05、0.84±0.12、0.59±0.07和1.00±0.12;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14、0.72±0.09、0.62±0.07、0.77±0.08和0.47±0.04;磷酸化磷脂酰化醇3-激酶(p-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9±0.11、0.86±0.06、0.68±0.07、0.72±0.08和0.52±0.08;磷酸化的蛋白质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06、0.71±0.07、0.57±0.05、0.80±0.07和0.43±0.04。TMZ低高剂量组、TMZ高剂量组、GSK343组、TMZ+GSK343组上述指标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MZ+GSK343组上述指标分别与TMZ低、高剂量组和GSK343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MZ联合EZH2抑制药GSK343可显著抑制垂体瘤GH3细胞侵袭并诱导凋亡,这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zeste基因增强子类同源物2 垂体瘤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利利 韩颖 +2 位作者 胡守喜 杜晓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TNM(T肿瘤大小、N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分期、化疗及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GT)指纹表达等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125例,选择性别...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TNM(T肿瘤大小、N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分期、化疗及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GT)指纹表达等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125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临床TNM分期、化疗、LGT蛋白质指纹表达等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中肿瘤临床TNM分期、LGT丰度、峰型均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将上述诸相关参数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TNM分期、LGT蛋白质指纹丰度及峰型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按其影响大小依次排序为:TNM分期、LGT峰型、LGT丰度。结论肿瘤临床TNM分期、LGT峰型、LGT丰度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生存分析 LGT蛋白质指纹
下载PDF
舒更葡萄糖钠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晶 姚兰 +3 位作者 吴俊磊 赵阳 赵元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0-706,共7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萄糖钠对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 目的探讨舒更葡萄糖钠对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新斯的明+阿托品组(N组)与舒更葡萄糖钠组(S组)。使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术毕分别予以新斯的明+阿托品和舒更葡萄糖钠拮抗肌松药残余。记录两组患者术后0~0.5 h(T1)、>0.5~2.0 h(T2)、>2.0~6.0 h(T3)、>6.0~12.0 h(T4)及>12.0~24.0 h(T5)各时间段的PONV发生率、严重程度、麻醉苏醒情况,并分析PONV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共有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59.3±15.4)岁(范围:18~77岁)。S组33例患者术后T1、T2、T3、T4、T5各时间段PONV的发生率分别为27.3%(9/33)、30.3%(10/33)、12.1%(4/33)、3.0%(1/33)、0(0/33),N组33例患者分别为36.4%(12/33)、36.4%(12/33)、33.3%(11/33)、6.1%(2/33)、0(0/33)。S组仅在逆转后T3时间段PONV发生率低于N组(χ^(2)=4.227,P=0.040);而其他时间段两组患者PONV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7.7±1.4)min,拔管时间为(12.4±5.3)min,麻醉恢复安全离室时间为(12.3±3.4)min;N组分别为(13.9±2.0)min、(18.2±6.0)min、(18.6±5.2)min。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发生不同级别PONV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N组T3时间段仅不同级别PONV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86,P<0.01);而T4时间段同一级别PONV和不同级别PONV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5、15.435,P值均<0.01)。S组T3、T4时间段同一级别PONV和不同级别PONV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舒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麻醉 全身 舒更葡萄糖钠 新斯的明 恶心 呕吐
原文传递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杰 杨晓明 +4 位作者 冯贵龙 冀兵 张辉 边艳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696-697,共2页
近年来,P-选择素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其变化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 可溶性P-选择素 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意义 血清 急性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前后健侧脑功能网络构建及分析
10
作者 崔晶 姚兰 +5 位作者 汪胜佩 李伦旭 赵元立 何晖光 徐宗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成像技术,对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前后健侧脑功能网络进行构建及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胶质瘤切除术患者18例,均为右利手。年龄20~65(45.1±13.6)岁,其中男...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成像技术,对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前后健侧脑功能网络进行构建及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胶质瘤切除术患者18例,均为右利手。年龄20~65(45.1±13.6)岁,其中男6例,女1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分别在患者清醒和外科麻醉深度下进行磁共振扫描,并以图理论的方式进行健侧脑功能网络构建及分析,计算其全局和节点拓扑属性。全局拓扑属性包括:全局效率(Eg)、局部效率(Eloc)、集聚系数(Cp)、最短路径长度(Lp)和小世界属性(SW)。节点拓扑属性包括:节点度(ND)、节点效率(NE)及介数中心度(BC)。比较所有不同脑半球占位患者在清醒和麻醉状态下健侧脑网络全局和节点拓扑属性的改变。结果清醒状态下,所有患者健侧脑网络全局拓扑属性中的Eloc和Cp分别为0.259±0.007和0.197±0.010,麻醉后降低到0.242±0.013和0.177±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者健侧脑网络节点拓扑属性表现为默认模式网络相关脑区的ND、NE及BC升高,边缘系统和皮层下结构NE和BC降低。左侧脑半球占位患者清醒状态下Eloc和Cp分别为0.258±0.008和0.198±0.008,麻醉后降低到0.241±0.011和0.177±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右侧脑半球占位患者麻醉后仅发生Eloc降低,清醒和麻醉后Eloc分别为0.260±0.006和0.243±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不同脑半球占位患者节点拓扑属性呈双向变化,且左侧脑半球占位患者麻醉后更易受广泛影响,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半球偏侧性,如果肿瘤在优势半球,则优势侧代偿功能更易受损。结论麻醉诱发的脑肿瘤患者意识丧失期间,大脑整合信息能力变弱,局部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部分脑区发生了功能连接重组,脑网络变化呈双相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肿瘤 脑网络 偏侧性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3.0 TMRI功能成像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和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宗胜 陈晓霖 +2 位作者 王嵘 赵元立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3.0 T MRI功能成像在鉴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中的诊断性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3月—2018年1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3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14例为肿瘤复发,17例为放射性脑损伤。所有... 目的探讨不同的3.0 T MRI功能成像在鉴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中的诊断性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3月—2018年1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3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14例为肿瘤复发,17例为放射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完成MRI头颅常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DSC-PWI)以及增强序列扫描并记录和对比相关参数。结果肿瘤复发组异常强化灶区域3D-ASL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t=3.016,P=0.005),两组患者水肿区域和正常区域C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组中异常强化灶区域CBF值高于正常区域(t=2.628,P=0.014),而放射性脑损伤组异常强化灶区域和正常区域中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组异常强化灶DSC-PWI中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比值(t=2.894,P=0.007)、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比值(t=2.694,P=0.012)及水肿区域r CBV比值(t=2.622,P=0.013)及r CBF比值(t=2.775,P=0.010)均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但两组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 MTT)比值及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 TT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脑损伤组异常强化灶区域r CBV比值(t=2.921,P=0.008)及r CBF比值(t=3.100,P=0.004)均高于水肿区域,r MTT比值及r TT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组异常强化灶各参数与水肿区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力比较中,3D-ASL中CBF值及DSC-PWI中r CBV比值及r CBF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675和0.645,截断值分别为34.59、1.48和1.67,灵敏度分别为79.2%、61.5%和58.3%,特异度分别为44.4%、32.8%和22.4%。结论 MRI功能成像在鉴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功能成像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30~5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强 夏吉勇 +2 位作者 苗林 郭吉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比较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小量(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寻求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 目的:比较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小量(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寻求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和软通道穿刺治疗组,各39例。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软通道穿刺组术后感染、癫痫、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组(P〈0.05);两组间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和小骨窗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4.36%(29/39)和69.23%(2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小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治疗效果相似,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穿刺 小骨窗开颅
下载PDF
脑胶质瘤显微外科术中实时超声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文清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中实时超声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中辅以实施超声技术监测,指导肿瘤切除;对照组单纯实施显微外科手...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中实时超声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中辅以实施超声技术监测,指导肿瘤切除;对照组单纯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全切率为85.71%,对照组为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0.11±66.57)min,对照组为(293.16±98.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01.06±98.13)ml,对照组为(558.61±101.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对照组为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实时超声 全切率
原文传递
睡眠脑电成分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评估及预后预判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晴 杨艺 +10 位作者 强峻 曾春 王勇 夏小雨 党圆圆 李凯 孔德生 何江弘 赵元立 刘献增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意识障碍(DOC)患者的脑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脑电背景活动及其特征性波形,比较不同意识水平以及不同预后患者在脑电成分上的差异,探寻DOC患者的脑电活动规律和睡眠期脑电活动的特征。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4月北京大学国际... 目的通过监测意识障碍(DOC)患者的脑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脑电背景活动及其特征性波形,比较不同意识水平以及不同预后患者在脑电成分上的差异,探寻DOC患者的脑电活动规律和睡眠期脑电活动的特征。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4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DOC患者,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评分,以及16 h以上的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DOC患者的脑电活动特征、睡眠脑电周期及成分。结果不同意识水平的患者均有可能出现枕区α节律,健侧为优势侧,睁眼时均未被抑制;但意识水平好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枕区α节律,预后较好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睡眠纺锤波。结论DOC患者是否出现枕区α节律以及是否出现特征性的睡眠脑电成分对意识水平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睡眠脑电活动的周期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DOC患者的临床治疗节律调节及睡眠意识相关性理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睡眠 脑电成分 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开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李志强 夏吉勇 +2 位作者 苗林 郭吉卫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65-466,491,共3页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分析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远期疗效。结果:血肿基本消失48例,...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分析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远期疗效。结果:血肿基本消失48例,少量血肿残余2例,1例复发。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较为简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中心静脉导管 微创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冯杰 杨晓明 +3 位作者 冯贵龙 张辉 边艳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TBI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I患者组IL-8在发病后24h、3天、5天的血清水平显...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TBI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I患者组IL-8在发病后24h、3天、5天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血清IL-8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IL-8参与了TB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对于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白介素-8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晚期脑疝的治疗体会
17
作者 冯杰 杨晓明 +2 位作者 冯贵龙 张辉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12期1122-1123,共2页
关键词 中重型颅脑损伤 晚期脑疝 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 颅脑外伤 嵌顿性脑疝 重型颅脑伤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冯杰 杨晓明 +3 位作者 冯贵龙 张辉 边艳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sP—selectin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sP—selectin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组IL-8、sP—selectin在发病后24h、3d和5d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8在发病后第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血清IL-8、sP—selectin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IL-8和sP—selectin两者在疾病的过程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IL-8、sP—selectin共同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对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TBI) 白细胞介素-8(IL-8) 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奚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9期3118-3119,共2页
为了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细菌学特点。对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细菌学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发热为首发症状,... 为了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细菌学特点。对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细菌学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发热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以头痛以及肢体障碍,病灶为单发,脓肿部位见于大脑额叶和枕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为致病菌,主动脉瓣均受累。万古霉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脑脓肿
原文传递
导航经颅磁刺激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方筱静 朱莎 +2 位作者 赵元立 刘献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38-240,共3页
导航经颅磁刺激(navig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nTMS)是一项能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定位的无创检查技术,通过颅外线圈产生的磁脉冲对大脑皮质进行刺激,使皮质内产生局部电场,致使运动皮质神经元去极化。在众多皮质功能定... 导航经颅磁刺激(navig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nTMS)是一项能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定位的无创检查技术,通过颅外线圈产生的磁脉冲对大脑皮质进行刺激,使皮质内产生局部电场,致使运动皮质神经元去极化。在众多皮质功能定位检测技术中,nTMS对运动和语言功能测定的准确性高,能够使神经外科功能区手术病人获益。因此,本文对nTMS的历史、操作流程、安全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nTMS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神经导航 运动皮质 语言皮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