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与其根系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梅 吴广俊 +6 位作者 徐振和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刘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82,共12页
【目的】玉米品种根系构型及解剖结构决定着其氮素利用的效率。研究不同年代推广的玉米品种根系构型与解剖结构的演进规律,可为选育高产氮素高效利用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推广的8个玉米品种掖单13号(YD... 【目的】玉米品种根系构型及解剖结构决定着其氮素利用的效率。研究不同年代推广的玉米品种根系构型与解剖结构的演进规律,可为选育高产氮素高效利用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推广的8个玉米品种掖单13号(YD13)、农大108(ND108)、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京科968(JK968)、中单909(ZD909)、登海605(DH605)、登海618(DH618)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和土柱栽培两种试验。大田试验施氮量为N 236.25 kg/hm^2和不施氮,土柱试验为N 4.5和1.5 g/plant,定期取样测定根系相关指标、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结果】近代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早期品种,高氮处理2000’s以后品种(JK968、ZD909、DH605、DH618)较之前的4个品种分别增加14.7%和11.7%,低氮条件下分别增加16.1%和20.6%;高氮处理,1990’s玉米品种ND108、ZD958根系干重较1980’s品种YD13平均减少54.2%,2000’s以后的品种JK968、ZD909、DH605、DH618较1990’s玉米品种平均增加23.2%,但仍少于YD13;次生胚根数目随品种更替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根系皮层通气组织(RCA)占根系横截面积的比例随品种更替呈现增加趋势,而根系皮层细胞层数(CCFN)和细胞大小(CCS)虽有差异,但并无明显变化趋势;2000’s以后品种D95(95%的根系干重所达到的土层深度)较之前品种增加23.7%,表明近代品种根系下扎能力增强,在深层土壤中的根系分布比例增加。在同一氮素水平下,根干重、D95、RCA%与氮素积累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根系呼吸速率和氮素积累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结论】现代玉米品种的氮素吸收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早期品种,在低氮条件下优势更明显。随品种更替,次生胚根数目增多,利于玉米苗期的生长;根系总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根系下扎能力明显增强,深层土壤中根系显著增加。现代玉米品种根系R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更替 氮素利用率 根系
下载PDF
带叶去雄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体系玉米冠层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超 +4 位作者 刘蔚霞 翟吉庆 乔健 翟乃家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75-79,共5页
以玉米品种登海710、大豆品种中黄13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行比6∶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玉米带边行带叶去雄对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行比为6∶4,且玉米行距设置为40 cm-80 cm-40 cm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以玉米品种登海710、大豆品种中黄13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行比6∶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玉米带边行带叶去雄对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行比为6∶4,且玉米行距设置为40 cm-80 cm-40 cm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开花期边行与中间行长势存在一定差距,边行带叶去雄提高了距离地面140~260 cm冠层的透光率及100~180 cm处冠层截光率,改善了群体中上部冠层光照条件;带叶去雄处理边行在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高6.48%、中间行高3.78%,有效地提高了玉米带边行与中间行的干物质积累量。本研究说明在6∶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边行带叶去雄改善了群体中上部冠层光照条件,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增加了中间行千粒重及穗粒数,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带叶去雄 光分布 产量
下载PDF
在植株不同水平距离处垂直断根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籽粒库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振和 梁明磊 +7 位作者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杨金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5-1816,共12页
以高产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浅根型,ZD)和登海661(深根型,DH)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分别在距离植株两侧10 cm、20 cm、30 cm处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共设计8个处理(ZDCK、ZD10、ZD20、ZD30;DHCK、DH10、DH20、DH3... 以高产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浅根型,ZD)和登海661(深根型,DH)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分别在距离植株两侧10 cm、20 cm、30 cm处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共设计8个处理(ZDCK、ZD10、ZD20、ZD30;DHCK、DH10、DH20、DH30),研究了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根系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ZD10、ZD20与DH10、DH20分别切断24.81%、11.69%与16.82%、7.52%的根系;ZD30与DH30各指标与CK间无显著差异,ZD10、ZD20产量分别下降13.09%、9.10%,显著大于DH10、DH20的产量降幅(9.81%、4.64%),其产量下降原因主要是断根后两品种的穗粒数与千粒重降低,其中ZD20、ZD10穗粒数与千粒重较ZDCK分别下降4.90%、5.60%和4.37%、7.88%,DH20、DH10穗粒数与千粒重较DHCK分别下降3.38%、5.15%和1.15%、4.97%;断根后两品种实际库容与结实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T_(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_(max))、最大灌浆速率(G_(max))、籽粒灌浆活跃期(P)、灌浆速率也均下降,断根处理对浅根型品种郑单958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根系 根系构型 灌浆 产量
下载PDF
玉米株距对玉豆间作模式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总体效益的影响
4
作者 翟吉庆 刘蔚霞 +4 位作者 张超 乔健 王发军 翟乃家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9期61-65,共5页
为明确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玉米适宜种植密度,改善玉米农艺性状、提升产量及总体效益,以玉米品种京农玉658、大豆品种齐黄34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行比分别为6:3、6:4、4:4、4:3、4:2,且行距配置不同的5种模式下,... 为明确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玉米适宜种植密度,改善玉米农艺性状、提升产量及总体效益,以玉米品种京农玉658、大豆品种齐黄34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行比分别为6:3、6:4、4:4、4:3、4:2,且行距配置不同的5种模式下,分别设置12 cm、14 cm 2种玉米株距,研究株距对5种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总体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株距为14 cm时,5种模式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复合种植总体效益均优于株距12 cm的处理。单纯通过缩株保密来保证玉米产量的做法并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有模式,在部分复合种植模式中,适当扩大玉米株距、合理确定玉米栽培密度有利于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改善和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复合模式总体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株距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淄博地区适宜与玉米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初报
5
作者 刘蔚霞 +4 位作者 卢振宇 张超 翟吉庆 翟乃家 王光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为了推动淄博市玉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丰富多元化种植模式,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同玉米品种与不同大豆品种间作的综合性状表现,初步筛选出适宜当地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在同一气象环... 为了推动淄博市玉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丰富多元化种植模式,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同玉米品种与不同大豆品种间作的综合性状表现,初步筛选出适宜当地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在同一气象环境条件下,间作模式下玉米大斑病、黑粉病发病等级较轻,其他性状差别不大;‘荷豆23’‘、荷豆12’和‘齐黄34’等中早熟耐荫大豆品种生育期较其他品种短1~3 d,对点蜂缘蝽抗性强,主茎高度、节数和底荚高度适中且稳定,单株粒重较其他品种高0.53~1.72 g,产量分别较其他品种高88.81~214.59 kg/hm^(2)。综合来看‘,荷豆23’‘、荷豆12’和‘齐黄34’等品种适宜用于淄博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市 玉米 大豆 间作 品种
下载PDF
喷施不同剂量胺鲜·乙烯利对夏玉米农艺性状、抗倒性及籽粒性状的影响
6
作者 翟吉庆 刘蔚霞 +6 位作者 张超 吴广俊 王发军 乔健 翟乃家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5期42-45,247,共5页
为研究化控对夏玉米农艺性状、抗倒性能、籽粒脱水速率及穗重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应用于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籽粒直收提供理论指导,以登海605为供试品种、胺鲜·乙烯利为试验材料,设置375 g/hm^(2)(T1)、750 g/hm^(2)(T2)、1125 g/hm^(2)... 为研究化控对夏玉米农艺性状、抗倒性能、籽粒脱水速率及穗重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应用于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籽粒直收提供理论指导,以登海605为供试品种、胺鲜·乙烯利为试验材料,设置375 g/hm^(2)(T1)、750 g/hm^(2)(T2)、1125 g/hm^(2)(T3)3个不同的喷施浓度,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进行了喷施不同剂量胺鲜·乙烯利对玉米地上部节间长度、茎粗、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及抗倒性能和后期籽粒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胺鲜·乙烯利能够明显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增加茎粗,在T1剂量处理下,玉米农艺性状、抗倒伏性能、籽粒脱水速率综合表现最好,田间倒伏率比CK降低38.46%,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比CK降低2.20%,有利于机械收获。化控处理能够通过提高玉米抗倒伏性能、降低株高与加速籽粒后期脱水促进早熟,实现玉米籽粒直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艺性状 抗倒性 籽粒性状
下载PDF
温度和干旱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物酶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乔健 吴广俊 +4 位作者 翟乃家 张超 翟吉庆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7期42-44,共3页
小麦种子萌发相对适宜的温度为20~30℃,为了探索小麦种子萌发的温度及水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20℃、23℃、26℃和29℃4个温度水平,并利用20%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考察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 小麦种子萌发相对适宜的温度为20~30℃,为了探索小麦种子萌发的温度及水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20℃、23℃、26℃和29℃4个温度水平,并利用20%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考察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干旱处理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萌发时间的推进逐渐升高,POD活性在23℃、26℃下变化较为明显,SOD活性在23℃下变化较快;过氧化氢酶(CAT)随着各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6℃处理最先达到峰值;20%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下酶活性偏低。所以小麦种子萌发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3~26℃,而干旱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在种子萌发期间要协调好温度和干旱2个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萌发 温度 干旱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超 黄志银 +6 位作者 吴广俊 翟乃家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大口期至抽雄吐丝期,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玉米雌穗抗氧化物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中单909、...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大口期至抽雄吐丝期,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玉米雌穗抗氧化物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中单909、登海605雌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增加较大,说明高温条件下这两个品种能迅速做出反应抵御.而先玉335和新单38呈降低趋势,说明这两品种对高温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胁迫 抗氧化物酶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改善玉米机收性状上的应用
9
作者 翟乃家 +7 位作者 刘蔚霞 吴广俊 乔健 翟吉庆 贾代成 孙秀枝 张超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9期151-154,共4页
抗倒伏性、籽粒脱水特性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的关键性状,笔者梳理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抗倒伏性、籽粒脱水特性的应用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提高玉米抗倒伏性和加快籽粒脱水,进而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手段... 抗倒伏性、籽粒脱水特性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的关键性状,笔者梳理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抗倒伏性、籽粒脱水特性的应用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提高玉米抗倒伏性和加快籽粒脱水,进而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手段,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抗倒性及脱水性等机收性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适时适量应用,确保在改善相关机收性状的同时,增加或稳定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玉米机收性状 抗倒伏性 籽粒脱水速率
下载PDF
鲁中地区玉米播期对生育期、产量与积温需求的影响
10
作者 翟乃家 翟吉庆 +5 位作者 刘蔚霞 乔健 吴广俊 张超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8期76-80,共5页
为研究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积温需求的影响,为本地区玉米生产品种选择和播期确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以中熟品种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和早熟品种迪卡517(DK517)为供试材料,从4月20日至7月6日,共设12个播期,研究... 为研究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积温需求的影响,为本地区玉米生产品种选择和播期确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以中熟品种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和早熟品种迪卡517(DK517)为供试材料,从4月20日至7月6日,共设12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及对积温需求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ZD958最大产量播期为T5(5月18日),XY335为T6(5月25日),DK517为T7(6月1日),各品种在出现最大产量后,随播期推迟,穗粒数、产量逐步减少,各品种生育期整体先缩短后延长,播种至出苗整体呈现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ZD958、XY335、DK517最低积温分别出现在T10、T10、T6播期,分别为2771.5℃·d、2771.5℃·d、2749.5℃·d。淄博市小麦收获后,在6月20日前夏直播玉米贴茬播种,收获时间延迟到10月10日左右,全生育期天数可达到112 d、积温2800℃·d,完全满足早熟品种的积温需求,基本可满足中熟品种的积温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积温 产量 生育期
下载PDF
不同割苗期对春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广俊 黄志银 +6 位作者 张超 翟乃家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王光明 《农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3-18,37,共7页
研究春玉米不同割苗时期对产量性状、根系性状、株高、穗位高的调控效应,明确春玉米在鲁中地区最佳割苗时期。以‘莱农14’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玉米4叶龄、5叶龄、6叶龄、7叶龄期进行割苗处理,以不割苗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 研究春玉米不同割苗时期对产量性状、根系性状、株高、穗位高的调控效应,明确春玉米在鲁中地区最佳割苗时期。以‘莱农14’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玉米4叶龄、5叶龄、6叶龄、7叶龄期进行割苗处理,以不割苗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2017年2个品种4叶龄期割苗较对照分别增产12.87%和9.31%,2018年分别增产11.31%和10.15%。5叶龄期割苗增产不显著,6叶龄期割苗‘莱农14’极少数长出再生苗,但很快萎糵,最后死亡;‘登海605’在6叶龄期再生苗无法抽出,7叶龄期2个品种再生苗均无法抽出。2个品种4叶龄期割苗还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数量,提高了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株高、穗位高,提高了抗倒伏性能。鲁中地区春玉米产量最高、植株性能最佳的割苗时期为4叶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割苗期 产量 抗倒伏性能 植株性能
下载PDF
鲁中夏玉米水肥一体化下减氮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广俊 黄志银 +6 位作者 张超 翟乃家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王光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152,共8页
为研究水肥一体化对鲁中地区夏玉米生长的影响,进而探索水肥一体化下减氮的可行性,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水肥一体化减氮施肥(W1N1)、水肥一体化施氮(W1N2)、常规水肥管理减氮(W2N1)、常规水肥管理施氮(W2N2)共5种水肥... 为研究水肥一体化对鲁中地区夏玉米生长的影响,进而探索水肥一体化下减氮的可行性,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水肥一体化减氮施肥(W1N1)、水肥一体化施氮(W1N2)、常规水肥管理减氮(W2N1)、常规水肥管理施氮(W2N2)共5种水肥管理模式,研究水肥一体化下减氮对玉米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不施肥处理。同等施氮量下,水肥一体化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总量。W1N2显著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花后对氮素的吸收积累能力。与CK相比,W1N1的氮素转运量提高了120.51%,氮素转运率提高了72.78%。W1N1在保障玉米籽粒产量的同时,可提高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说明水肥一体化减氮处理能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能够在稳产的前提下,实现氮肥的减量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水肥一体化 减氮 氮素偏生产力
下载PDF
春玉米苗期减源对植株性状及种植效益的作用
13
作者 吴广俊 翟乃家 +6 位作者 黄志银 张超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217-219,共3页
探讨春玉米生长前期割苗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效益的影响,分析割苗技术需要的一些条件和要求,以期为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也为玉米栽培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玉米 割苗技术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淄博市南部山旱田粮食种植现状及技术研究方向
14
作者 翟乃家 黄志银 +6 位作者 张超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吴广俊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探明淄博南部山旱田粮食种植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对淄博市南部山旱田种植状况调研发现,该地农业规模小、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春玉米单作、夏玉米单作为主,作物品种以稀植耐瘠薄抗旱品种为主,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种植效益较低。... 为探明淄博南部山旱田粮食种植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对淄博市南部山旱田种植状况调研发现,该地农业规模小、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春玉米单作、夏玉米单作为主,作物品种以稀植耐瘠薄抗旱品种为主,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种植效益较低。种植收益低、地形高低起伏以及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粮食作物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优化该地区品种布局,采用多种措施调控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实现小型农机农艺配套是改善该地区粮食种植状况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市 丘陵旱田 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下载PDF
不同割苗期对春玉米花期根部特征及果穗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乔健 吴广俊 +4 位作者 张超 翟乃家 黄志银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9期73-75,共3页
本研究以本地推广面积较大、适应性较强的2个玉米品种‘莱农14’和‘登海605’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割苗期对春玉米花期根部特征及果穗性状的影响,明确了不同割苗期处理条件下,春玉米开花期根冠比、单根干重、根重指数及成熟期果穗性状... 本研究以本地推广面积较大、适应性较强的2个玉米品种‘莱农14’和‘登海605’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割苗期对春玉米花期根部特征及果穗性状的影响,明确了不同割苗期处理条件下,春玉米开花期根冠比、单根干重、根重指数及成熟期果穗性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割苗处理会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少植株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春玉米植株的抗倒性,且以4叶期割苗处理对春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影响最大。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种子根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提高地下节根单根干重,同时,对地上节根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品种间表现有差异。割苗处理有助于春玉米根部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分布密度和根系质量,为植株抗倒伏性的提高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割苗处理可以通过提高穗行数、行粒数、单穗干重和百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达到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割苗期 开花期 根部特征 果穗性状
下载PDF
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振和 +7 位作者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刘少坤 李庆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482-3493,共12页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的植株为中心,沿行向分别在植株两侧10 cm(T-10)、20 cm(T-20)处侧向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CK),共6个处理,研究在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深根型品种DH661在距离植株10 cm范围内其根系干重(RDW)、总根长(RL)、根表面积(RSA)、根系体积(RV)分别占总体根系的83.18%,69.55%,68.74%,66.44%,浅根型品种ZD958则分别为75.19%、51.17%、53.85%、56.49%,DH661根系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距离植株中心0—10 cm范围内,相对于ZD958根系在横向分布上更为紧缩。在距离玉米植株两侧10 cm及20 cm处垂直断根对于DH661各根系指标的影响较ZD958要小。断根显著影响了两玉米品种叶片的光合性能,抑制了花前叶片的生长,加速了花后叶片的衰老。两年中DH661的T-20处理在抽雄期(VT)叶绿素含量下降4.29%和6.32%,净光合速率(Pn)下降5.16%和4.66%,T-10处理降幅分别为6.37%和6.86%,6.47%和8.66%;ZD958的T-20处理降幅分别为6.52%和9.91%,6.48%和9.15%,T-10处理降幅分别为15.40%和15.01%,11.89%和15.49%。断根同时造成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为T-10>T-20,且对深根型品种DH661的影响显著小于浅根型品种ZD958。【结论】侧向垂直断根显著降低了两种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净光合能力、植株生物量和最终产量,降幅随着侧向垂直断根距离植株中心靠近呈显著增加趋势。两品种相比,深根型夏玉米品种(登海661)对于远距垂直断根(T-20)的响应明显弱于浅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根系 断根 叶片光合性能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