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婵婵 +5 位作者 李宝宝 李珊 郝瑛子 段雪蒙 张能 郭爱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75-379,共5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近些年,随着血管机械取栓术的广泛应用,AIS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患者预后不良、整体获益较低的情况,且不同地区、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近些年,随着血管机械取栓术的广泛应用,AIS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患者预后不良、整体获益较低的情况,且不同地区、不同研究报道的机械取栓术预后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深入分析影响取栓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合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现有研究报道较多的机械取栓术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年龄 NIHSS评分 延误时间 拉栓次数 侧支循环 麻醉
原文传递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郭爱红 +5 位作者 王文哲 贺婵婵 吕一迪 郝瑛子 段雪蒙 张能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7期3519-352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达到2b级或3级的患者,再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实现成功再通的有88例。术后3个月随访时,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P<0.01),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心房颤动史、侧支循环代偿较差、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或P<0.01),入院收缩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症状发作至穿刺时间短于预后良好组(P<0.01),入院时、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或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15(11,24)分比12(10,14)分、20(14,29)分比9(6,14)分、17(13,28)分比7(4,9)分、16(12,25)分比6(3,8)分](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代偿较差、术后7 d或出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取栓患者血管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23,95%CI 1.536~19.877;OR=1.324,95%CI 1.172~1.495)(均P<0.01)。结论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术后7 d或出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在术中关注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术后注意NIHSS评分变化,灵活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无效再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icroRNAs与肿瘤寡转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宝宝 郭爱红 +4 位作者 王丙聚 吴曼玲 李珊 郝瑛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29-32,37,F0003,共6页
目前,肿瘤的寡转移状态被普遍视为介于原发肿瘤与广泛播散之间的中间阶段。随着人们对肿瘤寡转移理解的加深以及功能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肿瘤寡转移的诊断也愈发增多。与此同时,近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s可作为重要的转移调节分子参与肿... 目前,肿瘤的寡转移状态被普遍视为介于原发肿瘤与广泛播散之间的中间阶段。随着人们对肿瘤寡转移理解的加深以及功能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肿瘤寡转移的诊断也愈发增多。与此同时,近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s可作为重要的转移调节分子参与肿瘤寡转移过程,但对肿瘤转移生物学的理解和对驱动肿瘤寡转移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理解仍然有限。本文结合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microRNAs的介绍及microRNAs在肿瘤寡转移中的研究,对寡转移的定义、microRNAs在肿瘤寡转移中的作用及其靶分子的作用机制与功能、microRNAs对寡转移的临床价值作一总结,展望了今后microRNAs在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所存在的发展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转移 转移 MICRORNAS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