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志永 张梦彩 +6 位作者 李春霖 赵雪萌 赵思思 唐灵涛 胡鹏飞 李英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22-925,共4页
目的研究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 目的研究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组101例在球囊扩张前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进行导流,对照组99例未给予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进行导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责任血管狭窄率、支架到位率、手术操作成功率、靶血管区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良Rankin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架到位率、手术操作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ADL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时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较术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时NIH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时靶血管区卒中/TIA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破裂、侧支血管闭塞、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时,术中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导引导管开窗导流
原文传递
伴有脑白质病变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端 +4 位作者 孙舒研 宋学琴 吴红然 张慧卿 孙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例伴有脑白质病变的DM1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发热、头痛4 d为主要表现,腰穿正常,头颅核磁显示双侧大脑对称性的...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例伴有脑白质病变的DM1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发热、头痛4 d为主要表现,腰穿正常,头颅核磁显示双侧大脑对称性的白质病变,伴有头痛、认知功能障碍,其伴有的肌强直症状被忽视,最初疑似CADASIL,后详细查体发现患者有肌强直体征,肌电图显示强直性电位,肌活检可见明显核内移,最终经基因证实为DM1。结论伴有脑白质病变和认知功能障碍的DM1患者在核磁上有时类似于CADASIL的影像学表现,临床上要注重详细的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CADASIL 脑白质病变 MRI
下载PDF
以双下肢无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端 +5 位作者 宋学琴 孙舒妍 张慧卿 汤锦 卢珊 李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622-623,共2页
患者,男,58岁,因双下肢体无力伴憋胀1 d于2017年11月24日就诊于本院急诊。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于直立状态下突然出现下背部憋胀,后憋胀感下移至双下肢,出现双下肢无力,无其他伴随症状。入院后行胸腰椎间盘CT检查示:腰1-3椎间盘稍膨出;... 患者,男,58岁,因双下肢体无力伴憋胀1 d于2017年11月24日就诊于本院急诊。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于直立状态下突然出现下背部憋胀,后憋胀感下移至双下肢,出现双下肢无力,无其他伴随症状。入院后行胸腰椎间盘CT检查示:腰1-3椎间盘稍膨出;胸腰椎骨质增生;椎管内较多伪影,建议MRI检查脊髓。初步诊断为'双下肢无力待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脊髓疾病 肌无力 下肢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基因和病理确诊的Danon病一例
4
作者 李远 宋学琴 +6 位作者 吴红然 李端 卢珊 汤锦 孙舒妍 张慧卿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2-384,共3页
Danon病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曾被命名为X连锁的空泡性骨骼肌心肌病或酸性麦芽糖酶正常的溶酶体糖原贮积症,最早在1981年由Danon等报道,在2000年由Nishino等证实其致病基因是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基因.Danon病... Danon病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曾被命名为X连锁的空泡性骨骼肌心肌病或酸性麦芽糖酶正常的溶酶体糖原贮积症,最早在1981年由Danon等报道,在2000年由Nishino等证实其致病基因是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基因.Danon病以男性多见,肥厚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为糖原颗粒堆积在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质内形成蜘蛛网样的膜性自噬溶酶体.由于Danon病的罕见性,目前国内该病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典型的Danon病,并分析其临床和病理以及基因改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基因 病理确诊 肥厚型心肌病 自噬溶酶体 显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 糖原贮积症 骨骼肌
原文传递
CAPN3基因突变导致的Calpainopathy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慧卿 宋学琴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6期564-567,共4页
Calpainopathy是由CAPN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肌病,临床特征为对称性进行性加重的肢带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常伴关节挛缩。其遗传方式既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隐性遗传。该病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大,发病机制复杂且不完全清楚,肌... Calpainopathy是由CAPN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肌病,临床特征为对称性进行性加重的肢带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常伴关节挛缩。其遗传方式既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隐性遗传。该病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大,发病机制复杂且不完全清楚,肌肉病理可提供诊断方向,蛋白印迹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尚不理想,基因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但费用昂贵。为提高对Calpainopathy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基因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