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means聚类的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成组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崧 朱华炳 +2 位作者 刘征宇 毕海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9-1482,1513,共5页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选配成组问题,采用基于安时积分法的检测方法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批量检测。根据检测过程中的充放电数据以及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将待测电池与同型号标准电池的充放电曲线进行比较,计算两者间的动态时间...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选配成组问题,采用基于安时积分法的检测方法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批量检测。根据检测过程中的充放电数据以及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将待测电池与同型号标准电池的充放电曲线进行比较,计算两者间的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结合特征参量法检测所得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内阻共同作为电池的健康因子,对各个健康因子做归一化处理后,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重新成组。该方法改进了企业梯次利用选配成组技术,改善了成组后电池模组在容量和一致性方面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次利用 退役动力电池 动态时间弯曲 K-MEANS聚类算法 电池一致性
下载PDF
软基高填土路基桥台墩柱倾斜病害及处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永林 唐忠林 +2 位作者 吴星锌 宋春霞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98,共8页
云南某高速公路匝道桥位于软基之上,施工过程中台后路基填筑造成桥台前倾,墩柱发生倾斜,桥台和墩柱上支产生大位移滑动。为了准确分析病害产生原因和桩基病害程度并提出合理的处置措施,首先对该桥桥台变位、桥面沉降和桥台附近土体深层... 云南某高速公路匝道桥位于软基之上,施工过程中台后路基填筑造成桥台前倾,墩柱发生倾斜,桥台和墩柱上支产生大位移滑动。为了准确分析病害产生原因和桩基病害程度并提出合理的处置措施,首先对该桥桥台变位、桥面沉降和桥台附近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墩柱变位趋于稳定,桥面未发生明显沉降,但桥台后软基层土体侧向蠕变仍在缓慢增加。为了对该桥桩基病害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及为后续加固处置提供依据,对该桥下部结构及基础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桩土及墩柱模型,逐工况模拟了建桥过程、台后填土作用及成桥后受力情况,全面分析了该桥现有状态下应力及变形状态。通过墩台顶实测及计算变位值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合理性。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既有病害情况下,桥台及墩柱桩基应力超限,桩身开裂风险较大。鉴于此,对该桥进行了桥台搭板打孔注浆,台后下沉严重区注浆并设置抗滑桩,上设混凝土板,台背处安装限位装置等措施,以降低台后填土对桥台的作用力,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由于软土地基中路基填筑造成的桥梁墩台病害较多,应对软土中路基与桥梁结合地带进行合理的设计,填土施工进行规范,降低软土区太厚填土对桥台及墩柱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台前倾 有限元分析 软土 加固措施
原文传递
公路防撞开口护栏自动开启技术研究
3
作者 汪永林 叶彩红 +2 位作者 王东 马亮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针对当前具有防撞功能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基本都采用人工开启的方式,效率低且安全隐患大,现研究一种防撞开口护栏的自动开启系统,通过改造现有A级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接头形式、设置升降式限位立柱以及改造端部导向形式等使护栏结构实... 针对当前具有防撞功能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基本都采用人工开启的方式,效率低且安全隐患大,现研究一种防撞开口护栏的自动开启系统,通过改造现有A级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接头形式、设置升降式限位立柱以及改造端部导向形式等使护栏结构实现移动功能,同时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护栏体的平移及限位立柱的升降进行逻辑控制,既保证了护栏的防撞功能,又实现了护栏的自动开启和关闭。通过实车足尺碰撞试验及运行试验表明,该护栏系统不仅具备三级(Am)的防撞能力,且在3.5 min内开启长度可达20 m,相较于人工开启,极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开启效率,实现了公路领域防护设施的自动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 自动开启 实车足尺碰撞试验 实车运行试验 防撞功能 PLC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局部特征和视觉词袋模型的大豆叶片病害识别
4
作者 郑金松 谷海红 +3 位作者 蒋庆刚 王贤 韩增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4-209,共6页
病害检测对提高大豆作物产量至关重要。针对传统视觉法诊断大豆作物病害而导致病害识别效率和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描述符和视觉词袋技术以数据表征大豆叶片图像的分类算法,同时保留有关潜在疾病的视觉信息。采用SIFT... 病害检测对提高大豆作物产量至关重要。针对传统视觉法诊断大豆作物病害而导致病害识别效率和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描述符和视觉词袋技术以数据表征大豆叶片图像的分类算法,同时保留有关潜在疾病的视觉信息。采用SIFT、DSIFT、PHOW和SURF 4种算法对大豆叶片的霜霉病、锈病TAN和锈病RB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局部描述符PHOW表现出最佳的分类识别结果,其正确分类率为96.25%。进一步研究PHOW在不同颜色空间下的大豆病害识别效果。结果表明,与灰度图像相比,使用HSV、Opponent颜色空间可有效提升对大豆叶片病害检测的正确分类率,其正确分类率分别可达99.83%和99.58%,验证采用局部描述符和视觉词袋技术识别大豆叶片病害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并为其他作物的病害识别提供一种通用的分类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叶片 病害识别 局部描述符 视觉词袋 颜色空间
下载PDF
日光温室温度变化特点及控温措施与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邱玉宾 李振龙 +2 位作者 杨志莹 庆柱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68-70,共3页
通过对日光温室内温度环境特点及变化规律、日光温室控温措施的分析研究,得出确保郁金香生长期、开花期内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及控温措施,对提高郁金香日光温室盆栽规模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温度变化 控温措施 郁金香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风兰新品种‘红扇’、‘玉金刚’的比较试验研究
6
作者 邱玉宾 庆柱 +3 位作者 林云弟 韩霞 王炳太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49-51,共3页
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红扇、玉金刚风兰的生长比较试验,分析了两风兰新品种的生长差异性。结果表明:定植前用高锰酸钾消毒是保证成活率的有效措施,‘红扇’风兰成活率略高于‘玉金刚’风兰;两品种理想的栽培基质为"苔藓"以及&... 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红扇、玉金刚风兰的生长比较试验,分析了两风兰新品种的生长差异性。结果表明:定植前用高锰酸钾消毒是保证成活率的有效措施,‘红扇’风兰成活率略高于‘玉金刚’风兰;两品种理想的栽培基质为"苔藓"以及"石块+树皮",玉金刚采用树皮基质也能获得理想的栽培效果;两品种栽培场所的夜间越冬平均温度在11~20℃的范围内,夏秋季节需遮光60%左右方能正常生长,无差异性;红扇风兰在抗病性方面表现略优于玉金刚风兰,但没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兰 新品种 比较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