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电子战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知涛 王翔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认知电子战通常被定义为以具备认知性能的电子战装备为基础,注重自主交互式的电磁环境学习能力与动态智能化的对抗任务处理能力的电子战形态。自其被首次提出以来,以其感知准、推理强、决策快的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关注。随着人... 认知电子战通常被定义为以具备认知性能的电子战装备为基础,注重自主交互式的电磁环境学习能力与动态智能化的对抗任务处理能力的电子战形态。自其被首次提出以来,以其感知准、推理强、决策快的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认知电子战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捕捉其未来发展方向,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总结并丰富了认知电子战概念内涵,梳理认知电子战的发展脉络及外国典型项目,搭建认知电子战系统框架及架构,从感知、判断、决策等方面对认知听电子战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综述,并总结了认知电子战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电子战 电子战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综述
2
作者 黄知涛 王翔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3-737,共25页
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起源于雷达目标精确辨识任务,旨在根据截获的电磁信号提取辐射源独有的指纹特征,并进一步辨识辐射源个体身份的技术。相空间重构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可以从一维时间序列中重构一个与原系统非线性... 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起源于雷达目标精确辨识任务,旨在根据截获的电磁信号提取辐射源独有的指纹特征,并进一步辨识辐射源个体身份的技术。相空间重构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可以从一维时间序列中重构一个与原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相同的相空间。相空间重构技术自2007年开始被诸多学者引入辐射源个体识别问题中。然而,该项技术研究时间较短且分布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清楚的发展脉络。对此,该文旨在系统性地总结归纳基于相空间重构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首先,在介绍相空间重构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相空间重构技术应用于辐射源个体识别的理论依据。其次,从方法框架、算法分类、算法应用效果、算法初步对比4个维度,介绍了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地捕捉辐射源硬件的非理想性,胜任目标精确辨识任务,并可通过特征融合等手段提升算法鲁棒性。最后,总结现有方法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识别 相空间重构技术 非线性动力学 指纹特征 目标识别
下载PDF
采用重构吸引子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
3
作者 宋川江 +1 位作者 王翔 黄知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0,共9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相空间个体识别方法面临重构特征矢量维数高、计算效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重构吸引子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框架,并在此框架内提出了基于等距映射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采用等距映... 为解决现有基于相空间个体识别方法面临重构特征矢量维数高、计算效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重构吸引子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框架,并在此框架内提出了基于等距映射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采用等距映射从相空间中重构辐射源吸引子,可以更低的维度描述辐射源系统动力学特性,反映辐射源个体的“指纹”特征。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准确率更高、效率更高、听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识别 吸引子 等距映射 非线性动力学
下载PDF
通信信号有意调制对辐射源细微特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翔 +1 位作者 李开红 曾俊 《航天电子对抗》 2021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探究通信信号意调制对辐射源细微指纹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不同参数下,有意调制对QPSK通信信号非高斯性特征的影响。首先,分析信号受到的有意调制,并给出相应的信号模型。其次,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探究了有意调制对信号非高斯性特... 为探究通信信号意调制对辐射源细微指纹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不同参数下,有意调制对QPSK通信信号非高斯性特征的影响。首先,分析信号受到的有意调制,并给出相应的信号模型。其次,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探究了有意调制对信号非高斯性特征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携带信息、成型滤波器参数、载频等因素对信号非高斯性特征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有意调制会影响片段信号非高斯性的程度,且不同片段的影响程度相同。在将片段信号非高斯性作为指纹特征的情况下,应适当地增大信号片段的长度,有助于减小有意调制对指纹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细微特征 有意调制 非高斯性
下载PDF
电磁信号单通道盲分离方法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5
作者 王翔 《电气工程》 2020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单通道盲信号分离是欠定盲分离的极端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单通道盲分离的特点和优点,总结了单通道盲分离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单通道盲分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讨论了其面临的问题... 单通道盲信号分离是欠定盲分离的极端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单通道盲分离的特点和优点,总结了单通道盲分离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单通道盲分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讨论了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分离 单通道 独立分量分析 模型 贝叶斯估计
下载PDF
基于邻域源个数估计的欠定混合盲分离方法
6
作者 王翔 李保国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2,共6页
针对欠定盲源分离问题,从理论上分析矩阵对角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混合矩阵已知的基础上,提出时频邻域源个数精确估计和矩阵对角化方法的源信号估计算法。通过度量不同的时频邻域内源信号估计结果的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化程度,同时估计当... 针对欠定盲源分离问题,从理论上分析矩阵对角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混合矩阵已知的基础上,提出时频邻域源个数精确估计和矩阵对角化方法的源信号估计算法。通过度量不同的时频邻域内源信号估计结果的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化程度,同时估计当前多源邻域内源信号数目及其时频波形。最后通过对混合矩阵求伪逆完成源信号的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源信号的估计性能,并提高对源信号数目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分离 短时傅立叶变换 通信对抗 侦察 矩阵对角化 源个数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