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VEWATCH Ⅲ模式在渤海海浪预报的应用与检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燕 黄振 +3 位作者 张俊峰 吴文杰 张彩凤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
大连黄海、渤海海浪数值预报系统采用WAVEWATCH III模式进行海浪预报,预报产品包括48 h内浪高、周期和浪向的逐3 h预报,并可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WAVEWATCH III模式对渤海中部浪高模拟较好,浪高预报TS为71.7%,对近岸海区浪高模拟相... 大连黄海、渤海海浪数值预报系统采用WAVEWATCH III模式进行海浪预报,预报产品包括48 h内浪高、周期和浪向的逐3 h预报,并可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WAVEWATCH III模式对渤海中部浪高模拟较好,浪高预报TS为71.7%,对近岸海区浪高模拟相对较差。个例检验表明,浪高最大值模拟较好,模拟浪高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与实况基本吻合,浪高变化趋势预报也较好。WAVEWATCH III模式对两个周期个例进行检验,预报误差最低可达0.17 s,预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预报 浪高 周期
下载PDF
近11年中国寒潮频发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宏博 黄艳艳 +1 位作者 戴金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4-875,共12页
利用全国840个站点观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过去63 a(1960—2022年)冬半年(前一年10月—当年4月)全国性寒潮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寒潮频次的下降趋势在2012年发生了转折,2012—2022年呈现显... 利用全国840个站点观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过去63 a(1960—2022年)冬半年(前一年10月—当年4月)全国性寒潮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寒潮频次的下降趋势在2012年发生了转折,2012—2022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12—2022年,乌拉尔山阻塞频率与全国性寒潮发生频次呈显著负相关。乌拉尔山阻高会抑制高空急流发生发展,大气经向环流减弱,北极内冷气团南下受阻,从而减少寒潮发生的频次。同时乌拉尔山阻高与东亚中高纬地区地面2 m温度经向分布联系紧密,乌拉尔山阻塞的频繁发生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北极增温、中纬度地区降温的天气尺度现象。此外,北极增暖效应本身也与我国寒潮频次有显著的负相关,北极增暖会减小中高纬温度差,西风带减弱,进而减弱冷空气的输送。近11 a,乌拉尔山阻塞频率呈显著减少趋势,相应地,等熵面位涡经向梯度具有线性增加趋势,不利于阻塞高压的维持,伴随北极增暖效应也呈现出减弱态势,这样的大气环流配置有利于近年来我国寒潮频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变化 寒潮 阻塞高压 高空急流 北极增暖
下载PDF
半干旱区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蒸散量及水分收支差异分析——以通榆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维栋 +3 位作者 凌肖露 刘野 王国印 解静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26,共12页
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和退化草地站2008年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蒸散和地表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个站点相距仅5km,但农田站的全年总蒸散量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的退化草地站高... 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和退化草地站2008年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蒸散和地表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个站点相距仅5km,但农田站的全年总蒸散量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的退化草地站高28.2mm;且生长季两种下垫面的蒸散量较为接近,差异主要发生在非生长季。同时,农田站的年水分收支总量为51.1mm,比退化草地站低35.6%。具体来说,生长季,两个站点的水分收支均有盈余;但在非生长季,退化草地站的水分收支仍有盈余,而农田站则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这说明在半干旱区,代表人为土地利用状况的农田站面临着更大的水分供给压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该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分盈余并不代表地表的水分状况良好。从Priestley-Taylor系数来看,两个站点的Priestley-Taylor系数均远小于1.0,说明在半干旱区,由于表层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实际蒸散量远未达到平衡蒸散量,土壤面临着水分供给的压力。其可能的原因是,对半干旱区而言,尽管水分收支有盈余,但是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土壤孔隙度大,大气降水很容易下渗,并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起来,使得表层土壤水分供应反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土地利用 蒸散 水分收支 Priestley-Taylor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