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花岗岩型锂矿床:重要特征、成矿条件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春丽 张斌武 +6 位作者 郑义 许箭琪 闫金禹 周睿 符伟 黄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7-403,共57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不断革新,锂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全球锂资源争夺态势愈发激烈。中国是全球拥有花岗岩型锂矿床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该类型锂矿占全国锂总供应量的1/4,进一步加强对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不断革新,锂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全球锂资源争夺态势愈发激烈。中国是全球拥有花岗岩型锂矿床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该类型锂矿占全国锂总供应量的1/4,进一步加强对该类型锂矿的研究和勘查对提升我国锂资源的自给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对全国40个主要花岗岩型锂矿床的时空分布、岩石序列、矿物演变、地球化学和锂独立矿物等特征的梳理,发现该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尤以华南腹地的南岭地区最为密集;近1/3的成矿岩体隐伏于地下,出露的岩体面积普遍较小,为0.07~5.7km^(2);花岗岩体垂直方向从下至上逐渐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演变为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其上通常发育云英岩和伟晶岩;锂及其他稀有元素(铷铯铍铌钽钨锡)一般在强钠长石花岗岩和云英岩中高度富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锂云母钠长花岗岩→云英岩,岩浆分异程度逐步增加且逐渐从熔体过渡到熔体-流体共存体系,全岩SiO_(2)含量、Nb/Ta和Zr/Hf比值、A/CNK和δEu值发生规律性变化;多数情况下岩体伴生煌斑岩脉、辉长岩脉、辉绿岩脉、花岗斑岩脉、细晶岩脉、霏细岩脉等各类脉体。总结规律提出:(1)伟晶岩壳是较早进入岩浆房内的岩浆与上覆围岩接触而冷却固结的产物,其构成岩浆房与外界的隔绝屏障,使Li、F、P、H_(2)O等易挥发组分无法逃逸;(2)较晚进入岩浆房的岩浆经历了长时间晶粥体与残留熔体的分凝过程,锂等稀有金属元素愈来愈富集于残余熔体中,最终形成富锂花岗岩和云英岩;(3)各类岩脉是岩浆房底部有持续热补给从而使残留含矿熔体能够逐步抽离上升的证据:基性岩脉来源于下伏高温地幔岩浆,不含矿中酸性斑岩脉是岩浆房底部堆晶体重熔的产物,含矿酸性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房 高分异花岗岩 伟晶岩壳 各类岩脉 花岗岩型锂矿床 中国
下载PDF
缩山水于廊间 展花木于四时——开封黄河迎宾馆内庭院景观设计
2
作者 裴文 杨芳绒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内庭作为连接建筑和自然的纽带,是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总结开封黄河迎宾馆内庭院景观设计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展现了内庭院不同的表现形式,探索其设计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 内庭 景观 建筑 设计
下载PDF
酚醛树脂球为碳源制备C/ZrSiO4黑色色料 被引量:2
3
作者 蓝善芳 胡庆 +5 位作者 江伟辉 汤惠东 刘健敏 江峰 冯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7-1934,共8页
以Stöber法制备的酚醛树脂球为碳源、四氯化锆和正硅酸乙酯(TEOS)分别为锆源与硅源,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酸锆混合炭黑(C/ZrSiO4)黑色色料。采用SEM、EDS、XRD、FT-IR和DTA-TG等表征了酚醛树脂球的形貌、结构和残炭率,研... 以Stöber法制备的酚醛树脂球为碳源、四氯化锆和正硅酸乙酯(TEOS)分别为锆源与硅源,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酸锆混合炭黑(C/ZrSiO4)黑色色料。采用SEM、EDS、XRD、FT-IR和DTA-TG等表征了酚醛树脂球的形貌、结构和残炭率,研究了酚醛树脂球添加量和煅烧温度对C/ZrSiO4色料合成和呈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直径约为550 nm,表面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残炭率达到48.63%。随着酚醛树脂球的添加量逐渐增加,C/ZrSiO4色料的L*值先降低后升高,当酚醛树脂球的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热处理温度为900℃时,能够合成呈色性能良好(L*=39.76,a*=0.53,b*=2.21)的C/ZrSiO4色料。C/ZrSiO4黑色色料添加在透明釉中经1 200℃煅烧后仍具有良好的呈色性能,其有望应用于涂料、陶瓷装饰、玻璃着色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球 硅酸锆 黑色色料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原文传递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镁稳定化钛酸铝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华 尹丽 +6 位作者 江峰 冯果 刘健敏 张权 胡庆 江伟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共5页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镁稳定化钛酸铝粉体,研究了镁源种类对钛酸铝低温合成效果和稳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粉或氟化镁均不能稳定钛酸铝,而且促进了非水解同质缩聚,导致钛酸铝无法750℃低温合成。无水醋酸镁和乙醇镁在前驱体...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镁稳定化钛酸铝粉体,研究了镁源种类对钛酸铝低温合成效果和稳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粉或氟化镁均不能稳定钛酸铝,而且促进了非水解同质缩聚,导致钛酸铝无法750℃低温合成。无水醋酸镁和乙醇镁在前驱体混合物中与醇铝和醇钛发生反应,形成Mg-O-Al、Mg-O-Ti、Al-O-Ti异质缩聚键合,促进镁离子在750℃时掺入到钛酸铝晶格中,提高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稳定化钛酸铝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镁源种类 低温合成
下载PDF
钛源种类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Fe_(2)TiO_(5)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峰 尹丽 +7 位作者 冯果 罗统斌 吴倩 刘健敏 张权 程思 江伟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4-989,共6页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NHSG)法合成Fe_(2)TiO_(5),借助DTA-TG、XRD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钛源种类对Fe_(2)TiO_(5)合成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以Ti{OCH(CH_(3))_(2)}_(4)为钛源时,异丙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其难以受亲核攻击,进而...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NHSG)法合成Fe_(2)TiO_(5),借助DTA-TG、XRD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钛源种类对Fe_(2)TiO_(5)合成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以Ti{OCH(CH_(3))_(2)}_(4)为钛源时,异丙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其难以受亲核攻击,进而无法在凝胶中形成Fe-O-Ti键,导致无法低温合成Fe_(2)TiO_(5)。以TiCl_(4)和Ti(OC_(4)H_(9))_(4)为钛源时,凝胶中可以形成Fe-O-Ti键合,确保Fe_(2)TiO_(5)的低温合成,但TiCl_(4)和氧供体乙醇反应产物易形成双分子缔合结构,偏向于同质缩聚,导致Fe_(2)TiO_(5)的低温合成效果并不理想。优选Ti(OC_(4)H_(9))_(4)为钛源可以在600℃合成Fe_(2)TiO_(5),并在800℃合成Fe_(2)TiO_(5)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TiO_(5) 合成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钛源
下载PDF
Fe2TiO5/C空心球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光催化和重复利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峰 +7 位作者 尹丽 蓝善芳 陈俊华 冯果 刘梦婷 胡庆 刘健敏 江伟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5-953,共9页
利用含碳前驱体(Fe(OC2H5)3,Ti(OC4H9)4)作为原位碳源,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NHSG)方法制备Fe2TiO5/C空心球。利用FE-SEM,TEM,EDS以及XPS测试样品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组成,在可见光下降解染料,并通过UV-Vis测试其光催化活性及重复利用性,利... 利用含碳前驱体(Fe(OC2H5)3,Ti(OC4H9)4)作为原位碳源,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NHSG)方法制备Fe2TiO5/C空心球。利用FE-SEM,TEM,EDS以及XPS测试样品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组成,在可见光下降解染料,并通过UV-Vis测试其光催化活性及重复利用性,利用EDS、XPS及FT-IR测试样品的稳定性。与P25相比,Fe2TiO5/C光催化剂展示了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具有高导电性的C均匀分布在样品内且以界面碳的形式存在,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避免晶格畸变引起的电子-空穴复合。同时,Fe2TiO5/C空心球的表面氧空位和Fe^2+/Fe^3+形成动态氧化还原循环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也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Fe2TiO5/C空心球也显示出较好的可重复使用性,经过十次降解循环后,其光催化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回收后样品的表面组成,元素价态,官能团和化学键保持不变,确保了Fe2TiO5/C空心球具有优异的重复利用性能,表明该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TiO5/C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可见光光催化 回收再利用
下载PDF
环斑长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模式综述
7
作者 温淑女 +1 位作者 庞崇进 谢筛珍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5-319,共15页
研究环斑长石的成因对于进一步认识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和岩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斑长石中钾长石巨晶主要为正长石,成分为Or_(61.2~97.87)Ab_(1.99~33.79)An_(0~5);斜长石外壳主要为更长石,成分为Or_(0~15.59)Ab_(37.72~85.20)... 研究环斑长石的成因对于进一步认识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和岩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斑长石中钾长石巨晶主要为正长石,成分为Or_(61.2~97.87)Ab_(1.99~33.79)An_(0~5);斜长石外壳主要为更长石,成分为Or_(0~15.59)Ab_(37.72~85.20)An_(7.98~59.96)。环斑长石的结构和成分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成因主要分为岩浆成因和非岩浆成因模式两大类。岩浆成因模式有岩浆混合成因和亚等温减压成因两种;非岩浆成因机制包括干的亚固溶体出溶-再分布结晶作用和固相线以下流体诱导溶解-再沉淀耦合置换作用。4种成因假设虽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都能为理解环斑长石的成因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长石 成因模式 岩浆混合模式 亚等温减压模式 非岩浆成因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