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何永波 李德庆 +3 位作者 杨振宇 李清林 徐顺强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1期11-20,共10页
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作用。这里以河南省某地滑坡勘探为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分析两种物探方法的技术原理、联合解释,并结合地质钻探、地质调查等资料,查明该场地滑坡体... 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作用。这里以河南省某地滑坡勘探为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分析两种物探方法的技术原理、联合解释,并结合地质钻探、地质调查等资料,查明该场地滑坡体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有效地减少物探的多解性,提高成果解释精度,其综合物探解释成果与地质情况较为吻合,显示出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等地质灾害勘探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综合物探方法及综合解释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地质雷达 滑坡 综合解释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天然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闫亚景 闫永帅 +2 位作者 张泰丽 孙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07-2814,共8页
地下水是滑坡变形与失稳的重要影响因子,目前关于天然边坡水分运移过程的研究多借助传感器监测或数值模拟,但尚不能充分满足无扰、快捷的测量要求。针对该类问题,以天然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密度电法结合时域反射技术,通过测量边坡土... 地下水是滑坡变形与失稳的重要影响因子,目前关于天然边坡水分运移过程的研究多借助传感器监测或数值模拟,但尚不能充分满足无扰、快捷的测量要求。针对该类问题,以天然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密度电法结合时域反射技术,通过测量边坡土体含水率与电阻率,构建两者的对应关系,据此反演并分析边坡介质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验证高密度电法技术在探究天然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的有效性。现场试验结果显示:研究边坡土体含水率与电阻率呈明显对数关系;该边坡有效入渗或蒸发深度为2 m,大于该深度范围内,边坡土体含水率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中雨强度下埋深为1.3~2.0 m范围内土体含水率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后缘裂缝的优势流补给;边坡高含水率(低电阻区)与低含水率(高电阻区)过渡区与后期滑坡滑动面位置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边坡 高密度电法 TDR 含水率 电阻率
下载PDF
近30年鄱阳湖与洞庭湖水文变化与归因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锐 +3 位作者 王赫生 马雅静 叶永红 胡梦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3,共10页
为揭示鄱阳湖和洞庭湖水文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湖泊水资源管理及江湖关系,以两湖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Mann-Kendall M-K)分析方法和近30年两湖-流域-长江水位和流量长序列数据集,解析湖泊水文变化特征、... 为揭示鄱阳湖和洞庭湖水文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湖泊水资源管理及江湖关系,以两湖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Mann-Kendall M-K)分析方法和近30年两湖-流域-长江水位和流量长序列数据集,解析湖泊水文变化特征、趋势和程度,并通过两湖水文的对比来系统分析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水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旨在对两湖流域水资源的整体认识和把控,丰富对江-河-湖复杂水系统作用机制与内涵的深入理解。结果表明:两湖水位在近30年总体上呈"上升-非稳定状态-下降"3个变化阶段。2003年前,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1980-2000年间基本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2003年后两湖水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Mann-Kendall分析得出:两湖水位可能在2005年左右发生明显突变,且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与之前相比,最大降幅分别可达9.4%和3.4%,表明两湖水位变化的趋势程度存在差异,鄱阳湖水情变化的敏感程度要强于洞庭湖。对长江干流的补水期洞庭湖为4-10月,鄱阳湖为3-8月,表明两湖对长江干流水文的不同调节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洞庭湖 长江水情 MANN-KENDALL检验
下载PDF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质地与水分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云良 许秀丽 +2 位作者 姚静 张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0-1208,共9页
频繁干湿交替增强了鄱阳湖洲滩土壤水对湿地系统的动态调节作用。以鄱阳湖吴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典型洲滩湿地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土壤质地沿高程梯度的分布特征,确定了不同土壤质地的水分特征参数,并阐述了土壤质地与其水分特征参... 频繁干湿交替增强了鄱阳湖洲滩土壤水对湿地系统的动态调节作用。以鄱阳湖吴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典型洲滩湿地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土壤质地沿高程梯度的分布特征,确定了不同土壤质地的水分特征参数,并阐述了土壤质地与其水分特征参数的空间异质性。结果发现:该洲滩湿地主要分布砂土、粉壤土和粘土三种类型。水平断面方向上,粒径较粗的砂土和粉壤土主要分布在高位滩地,而粒径相对较细的粘土主要分布在近湖区开阔水面的低位滩地;土壤剖面方向上,土壤质地呈现出固有分层特性。van Genuchten模型应用于鄱阳湖洲滩湿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证实了该模型在鄱阳湖洲滩湿地的适用性。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残余含水率θr变化约9%~19%,饱和含水率θs变化约42%~57%,土壤进气值的倒数α约0.01 cm^(–1),水分特征曲线形状参数n介于1.11~4.65之间。土壤含水率变化对van Genuchten模型中参数α和n较为敏感,而对θr和θs的敏感性相对较弱。研究成果可为后续该区域以及全湖区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构建和发展提供背景信息和参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VAN GENUCHTEN模型 水分特征曲线 空间异质性 鄱阳湖湿地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峰 刘立 +2 位作者 王文科 段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582-15583,15607,共3页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系分布特征,揭示干旱地区不同地貌下植物适应机理。[方法]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沙丘上和丘间洼地沙柳样地的土壤水分动态,采用挖掘法分别对沙丘和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样地进行根...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系分布特征,揭示干旱地区不同地貌下植物适应机理。[方法]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沙丘上和丘间洼地沙柳样地的土壤水分动态,采用挖掘法分别对沙丘和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样地进行根系分布的调查研究。[结果]在水平方向上,沙丘上沙柳根量呈指数函数减少;丘间洼地的沙柳根量呈乘幂函数减少。在垂直方向上,沙丘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30和80~12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72%;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54%。[结论]沙丘上沙柳根系不仅利用表层土壤水,而且还利用中层地下水。丘间洼地沙柳根系则以利用表层土壤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挖掘法 土壤水分 根系分布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气带热参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文科 +2 位作者 侯莉莉 徐敏 李云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气带垂向温度梯度对其中水分运动的影响不可忽略。欲定量研究温度变化引起的包气带水分运移,需要建立水热耦合模型,而模型中热参数的确定成为模型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气带垂向温度梯度对其中水分运动的影响不可忽略。欲定量研究温度变化引起的包气带水分运移,需要建立水热耦合模型,而模型中热参数的确定成为模型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以含水率为自变量推求导热系数的模型,模型中提出饱和导热系数和残余导热系数的概念,并对其可靠性、求解方法及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认为该模型能够方便求解水热耦合模型中的导热系数,并且可用多种方法求解,拟合精度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导热系数 含水率 敏感度
下载PDF
甘肃黑方台黄土水分运移规律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石兰君 乔晓英 +1 位作者 曾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3-820,共8页
以室外试验为基础,应用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移理论,利用Hydrus软件对甘肃黑方台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处含水量变化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拟合参数应用到两种不同的介质中。结果... 以室外试验为基础,应用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移理论,利用Hydrus软件对甘肃黑方台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处含水量变化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拟合参数应用到两种不同的介质中。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率呈峰谷波动变化;(2)均质黄土层和上覆5 cm厚的粉质壤土的黄土层中,土壤水分入渗率和潜水蒸发率均随潜水埋深的增加而减少,在潜水埋深300 cm以下时,两种介质的土壤水分入渗率趋于同一值,含粉质壤土的潜水蒸发率小于均质黄土的潜水蒸发率。表明该含水量的变化具有时空特征,土壤水分入渗率、潜水蒸发率随着潜水埋深变化,其规律整体相似,这对研究滑坡水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包气带 水分运移 数值模拟 运移规律 黑方台 甘肃
原文传递
皖南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池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春辉 孔祥科 +2 位作者 韩占涛 陈南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4期105-110,共6页
[目的]评价皖南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方法]以池州市西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布设和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1 524组,测定As、Cd、Cr、Cu、Hg、Ni、Pb和Zn元素的含量。在计算研究区各元素背景值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 [目的]评价皖南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方法]以池州市西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布设和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1 524组,测定As、Cd、Cr、Cu、Hg、Ni、Pb和Zn元素的含量。在计算研究区各元素背景值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了背景值,表明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As和Cd含量为土壤背景值的1.41倍。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指数平均值表现为Cd>Ni>As>Cu>Zn>Cr>Hg>Pb,Cd属于轻度污染等级,其他元素属于无污染等级。内梅罗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02,超过了警戒线,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22.65,表现为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其中轻微、中等、强及极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的比例占81.44%、15.41%、2.56%和0.59%,Cd和Hg是造成局部区域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的主要影响元素。[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土壤环境安全及污染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背景值 污染评价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识别及交换量计算——以新汴河宿州段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束龙仓 宫荣 +4 位作者 栾佳文 龚建师 陶小虎 陶月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7,共11页
为提高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换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利用水力联系、水头差、水温、氡-222、氢氧稳定同位素构建综合识别方法(HHTRO),对新汴河宿州段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进行识别,并计算交换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单位河长地表水... 为提高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换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利用水力联系、水头差、水温、氡-222、氢氧稳定同位素构建综合识别方法(HHTRO),对新汴河宿州段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进行识别,并计算交换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单位河长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变化范围为8.69~366.82 m^(3)/(d·m),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水量变化范围为0.72~120.90 m^(3)/(d·m);研究河段左岸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单位河长净补给量为45.26 m^(3)/(d·m);河段右岸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单位河长净补给量为214.33 m^(3)/(d·m);研究河段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比例为55.14%。本研究可推动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换量计算方法的发展,为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评价提供必要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联系 水位 同位素 水量交换强度
下载PDF
鄱阳湖区地下水位动态及其与湖水侧向水力联系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云良 张小琳 +2 位作者 姚静 张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94-1902,共9页
基于野外定点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解析鄱阳湖区地下水位年内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辨析湖水和典型区地下水之间的侧向水力联系与程度。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洲滩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约–8.1~–0.1 m,洲滩地下水和湖水在6~9月份保持完全水... 基于野外定点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解析鄱阳湖区地下水位年内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辨析湖水和典型区地下水之间的侧向水力联系与程度。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洲滩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约–8.1~–0.1 m,洲滩地下水和湖水在6~9月份保持完全水力连通。湖水位和洲滩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呈现高度一致性,表明了洲滩地下水和湖水具有密切的侧向水力联系。湖岸带不同典型区的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介于–10~–2.2 m。湖岸带地下水位与湖水位并不具有日时间尺度变化上的高度一致性,但两者却很好呈现了月尺度上的较好一致性,表明了湖岸带地下水与湖水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和水力联系。小波分析得出,湖水位和洲滩、湖岸带不同典型区的地下水位均在60 d尺度的周期上存在着极大可能的显著相关,总体上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变化,表明湖水和洲滩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但与湖岸带地下水的侧向水力联系可能体现在个别典型时段。为今后鄱阳湖地下水方面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也为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评价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水位 地下水位 水力联系 小波分析 鄱阳湖
原文传递
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模型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乔翠平 +4 位作者 闫永帅 冯复胜 王璐 张松波 陈一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0,共4页
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了利用电磁波理论测定含水量的重要理论基础,探索一种快速、无损、精确地测量包气带中水分变化过程的方法,为利用地质雷达等技术快速、精确测定上覆风积沙地区包气带水分提供理论支持。以鄂尔多... 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了利用电磁波理论测定含水量的重要理论基础,探索一种快速、无损、精确地测量包气带中水分变化过程的方法,为利用地质雷达等技术快速、精确测定上覆风积沙地区包气带水分提供理论支持。以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风积沙为试验介质,通过试验测定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结合试验结果对Topp模型、Roth模型、Herkelrath模型进行讨论,并确定模型中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Herkelrath模型和拟合多项式优于Topp模型和Roth模型,更适合于本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含水量 介电常数 关系模型
下载PDF
2005~2018年涡河玄武河段水质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淑丽 李志萍 +2 位作者 姚思雨 袁巧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7,共5页
水质演变趋势分析是水质研究的基础,也是水质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在水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涡河流域玄武河段2005~2018年水质指标数据,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涡河玄武河段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水质演变趋势分析是水质研究的基础,也是水质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在水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涡河流域玄武河段2005~2018年水质指标数据,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涡河玄武河段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水质中的组分变化特征;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识别涡河流域河流2005~2018年水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前后水质明显好转,水质主要为Ⅱ类和Ⅲ类水,且较稳定;溶解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下降趋势显著;各水质指标突变次数和突变时间存在着差异,且集中出现在2008~2013年和2016年。研究结果可为涡河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变化 综合污染指数法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涡河流域
下载PDF
鄱阳湖典型洪泛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思佳 李云良 +4 位作者 李宁宁 陈静 宋炎炎 李志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8-312,共15页
受地表河湖系统水情变化干扰,高度动态和异质性的洪泛区地下水文对河湖水资源、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鄱阳湖洪泛区湿地在长江中下游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研究特色,但变化环境下其水动力特征和水量交换情况等... 受地表河湖系统水情变化干扰,高度动态和异质性的洪泛区地下水文对河湖水资源、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鄱阳湖洪泛区湿地在长江中下游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研究特色,但变化环境下其水动力特征和水量交换情况等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文以鄱阳湖典型洪泛区为研究区,采用地下水流二维数值模型,开展了洪泛区地表地下水转化作用与水量变化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季节性水位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湖区与周边地下水之间的动态补排模式,即洪泛区地下水补给湖泊主要发生在枯水和退水时期,而湖泊补给地下水主要发生在涨水和高洪水位时期。一般情况下,整个洪泛区地下水位与湖水位的年内变化态势基本一致,主湖区附近的地下水位年内变幅较大,而大部分洪泛区的地下水位变幅相对较小。北部地下水流速明显大于南部,主湖区附近地下水流速明显大于洪泛区,地下水流速基本小于1~2 m/d。水均衡分析发现,洪泛区地下水系统以接受降雨输入(52%)和主湖区补给(39%)为主,以地下水蒸发输出(72%)和向湖排泄(24%)为主,但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而排泄则发生在秋、冬季。地形地貌对洪泛区地下水位分布以及流速场演化具有主控作用,但湖水位动态变化却是一个关键的外部驱动力,形成了地下水湖水交互过程的季节转变。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鄱阳湖洪泛区的水资源优化管理与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洪泛区 湖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数值模型 水动力场 水均衡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浅层黄土中温度与水分的空间变化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磊 +1 位作者 胡炜 黄金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3-2131,共9页
黄土高原是西北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在黄土斜坡冻结和融解过程中土体内的温度、水分变化显著,导致土体中含水量及地下水位发生相应的变化,诱发一系列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环境问题。选择甘肃永靖县黑方台黄土斜坡为研究区,原位监测冻结至... 黄土高原是西北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在黄土斜坡冻结和融解过程中土体内的温度、水分变化显著,导致土体中含水量及地下水位发生相应的变化,诱发一系列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环境问题。选择甘肃永靖县黑方台黄土斜坡为研究区,原位监测冻结至融解过程中黄土的温度和含水量,研究冻融条件下黄土斜(边)坡冻结层温度和水分及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本次监测点黄土冻结深度为52cm,黄土剖面温度表现为3个特征带:温度稳定传递带、温度变动带、温度交替显著带。温度在黄土斜(边)坡冻融过程中对水分具有控制性作用,含水量随温度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小于2℃,含水量随温度呈现非线性递增趋势;22~6℃,含水量随温度呈现波动性下降;3大于6℃,水分由小幅增加直至稳定,温度影响权重减小。随着冻结土层完全融解,被冻结水分融解后向下运移,最终导致剖面含水量急剧增加,因此,冻结至融解过程中含水量发生急剧增加,是导致浅层黄土滑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斜(边)坡 冻融 温度 水分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沙柳根系与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峰 王文科 +2 位作者 刘立 段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050-16052,共3页
[目的]分析毛乌素沙地沙柳根系分布特点及土壤水分的关系,进一步确定干旱地区沙柳根系吸水模型。[方法]采用挖掘法对沙柳样地的毛、细和侧根根系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土壤水分中子仪测量土壤含水率。[结果]沙柳样地毛根根量分布呈现逐... [目的]分析毛乌素沙地沙柳根系分布特点及土壤水分的关系,进一步确定干旱地区沙柳根系吸水模型。[方法]采用挖掘法对沙柳样地的毛、细和侧根根系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土壤水分中子仪测量土壤含水率。[结果]沙柳样地毛根根量分布呈现逐渐递减规律,最大值出现在表层20 cm,毛根主要利用表层20 cm以上的土壤水分。细、侧根根量分布呈现先增大后减少规律,最大值出现在100~120 cm土壤深度,细、侧根主要利用100 cm深度上的土壤水分。[结论]沙柳根系生物量总体上逐渐减小,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变化基本符合沙柳吸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布 土壤水分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基于竖管法的轻非水相液体毛细上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萍 刘宇 +3 位作者 周汇 刘少康 刘文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被称为“工业血液”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及其衍生物在开采、生产、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常见的污染物,目前诸多学者对LNAPL污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LNAPL在土壤中的迁移及毛细作用研究尚不充分。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室... 被称为“工业血液”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及其衍生物在开采、生产、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常见的污染物,目前诸多学者对LNAPL污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LNAPL在土壤中的迁移及毛细作用研究尚不充分。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不同竖管直径条件下LNAPL在不同介质中的毛细上升规律,为研究LNAPL对地下水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影响毛细上升高度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溶液>介质>竖管直径;竖管直径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并不是完全成比例关系,并且对毛细上升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水与柴油在不同介质中毛细上升高度、毛细上升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具体数值上存在差异,柴油的最大毛细上升高度与水相比降低了40%~50%,柴油的最大毛细上升速率与水相比降低30%~50%。这些特征都能够较好地体现LNAPL在不同介质中的毛细上升规律,在认识LNAPL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污染土地修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非水相液体 竖管直径 毛细上升高度 毛细上升速率
下载PDF
湖岸带地下水与湖水作用关系——以鄱阳湖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云良 +1 位作者 姚静 张奇 《热带地理》 2017年第4期522-529,共8页
依托野外地下水位与湖水位观测、地下水流速与流向测定、地下水与湖水水化学离子测试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了鄱阳湖湖岸带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湖岸带地下水和湖水偏弱酸性,SO_2^(4-)、Ca^(2+)和Mg^(2+)是湖水和地下水... 依托野外地下水位与湖水位观测、地下水流速与流向测定、地下水与湖水水化学离子测试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了鄱阳湖湖岸带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湖岸带地下水和湖水偏弱酸性,SO_2^(4-)、Ca^(2+)和Mg^(2+)是湖水和地下水的主要阴阳离子。此外,湖岸带地下水中出现了较多NO_3^-,可能受到当地农业施肥及化粪池泄露等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流向主要是由周边丘陵地区向下游地势相对平坦的湖区流动,该地区潜水面为由补给区向排泄区倾斜的曲面,地下水总体上向河流和湖区方向流动。监测数据表明:所测得的研究区地下水位由上游向下游地区呈减小趋势,地下水位呈明显的动态变化,但水位变幅基本<2 m。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远离湖区和河流的上游丘陵地区,最大流速可达19.5 m/d,而下游湖区附近地下水流速较小,平均流速约5.1m/d。地下水位和流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变化基本一致,比较符合地形影响下的地下水流动规律。水化学证据指示了地下水和湖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而地下水流场特征以及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的季节性动态水位梯度表明了地下水可能以不同的排泄强度补给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湖水 流场 补排关系 湖岸带 鄱阳湖
下载PDF
隐伏断层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丁力 闫亚景 +3 位作者 李志萍 李楠 王展 《河南科技》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目的】为探究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类型对不同倾角断层的探测效果,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温纳beta、温纳gamma、偶极装置对不同倾角断层探测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参数设计建立了不同倾角断层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得出结果,并采用... 【目的】为探究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类型对不同倾角断层的探测效果,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温纳beta、温纳gamma、偶极装置对不同倾角断层探测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参数设计建立了不同倾角断层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得出结果,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倾角断层模型的正演结果进行反演成像。【结果】比较结果得出高密度电法对探测断层倾角的最优识别装置为温纳alpha,其识别结果与设置值的匹配度高达96.1%。【结论】在试验场地预埋断层并利用温纳alpha装置对其进行探测,结果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装置对断层响应效果最优,可有效确定断层产状信息,且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电阻率 反演成像 温纳alpha装置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瑛 曾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158-12160,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方法]从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已构建的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植被生态... [目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方法]从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已构建的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植被生态脆弱度,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结果]苏贝淖流域植被脆弱性划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等脆弱、低度脆弱4个等级;极度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附近的湖盆滩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小于1.0 m,该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低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四周的梁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10.0~40.0 m,植被生长与地下水埋深关系不明显;地下水位对植被生态的影响最为敏感,是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贝淖流域 层次分析法 植被生态 脆弱性评价
下载PDF
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电磁波特征参数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闫永帅 +2 位作者 闫亚景 郭守斌 郭一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0,共6页
【目的】研究GPR电磁波属性参数与含水率的内在关系,揭示流域范围内土壤水分赋存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美国劳雷工业SIR-3000型地质雷达,对不同含水状态风积沙进行GPR探测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风积沙试样中电磁波传播过程的... 【目的】研究GPR电磁波属性参数与含水率的内在关系,揭示流域范围内土壤水分赋存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美国劳雷工业SIR-3000型地质雷达,对不同含水状态风积沙进行GPR探测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风积沙试样中电磁波传播过程的参数特征,建立了其与含水率的关系模型,并推算介电常数;利用介电常数仪直接测定不同含水率风积沙试样的介电常数,对比基于波速间接所得介电常数,校验了介质含水率与电磁波特征参数关系模型的有效性。【结果】随介质含水率增加,GPR电磁波的双程走时呈非线性增加趋势,波速呈负线性降低趋势;随含水率增加,基于GPR波速间接推算介电常数与介电常数仪直接测定介电常数呈相似增大趋势,相同条件下两类介电常数最大误差约3.6%。【结论】借助GPR电磁波波速与双程走时可以有效评价风积沙水分赋存特征与介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探地雷达 介电常数 双程走时 波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