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EST-SNP标记开发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胜杰 白俊杰 +2 位作者 朱冰 朱新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6,共9页
为探讨EST-SNP标记的有效性及其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进行大口黑鲈生长快个体和生长慢个体肌肉组织的转录组分析,分别检测到15 273和17 376个EST-SNP标记。采用Sna Pshot技术对其... 为探讨EST-SNP标记的有效性及其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进行大口黑鲈生长快个体和生长慢个体肌肉组织的转录组分析,分别检测到15 273和17 376个EST-SNP标记。采用Sna Pshot技术对其中75个EST-SNP标记在大口黑鲈生长性状极端群体中的EST-SNP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有37个EST-SNP标记具有多态性,准确性为49.3%。进一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37个EST-SNP标记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L1452.Contig9_All-847位点的CC基因型在体质量、全长和尾柄长3个性状的均值都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CC型在体高、头长中的均值都比CT和TT型的均值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它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生长性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0个EST-SNP标记在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中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PIC)信息含量分别为0.459和0.356,表明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CL1452.Contig9_All-847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可用于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转录组 SNP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中国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海南 田亚玲 +2 位作者 张阳 田长青 《中国基础科学》 2020年第6期10-14,共5页
数据中心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建筑场所,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快速增长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其能耗也迅猛增长。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节能减排,近年来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 数据中心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建筑场所,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快速增长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其能耗也迅猛增长。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节能减排,近年来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介绍了部分主流数据中心节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我国数据中心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节能技术
原文传递
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欣欣 郑翠霞 +2 位作者 牛梦亚 王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2,54,共13页
目的对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递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原位自组装”、“免疫治疗”、“肿瘤”等检索词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总结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在... 目的对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递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原位自组装”、“免疫治疗”、“肿瘤”等检索词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总结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部位的构建情况,并对其增强免疫疗效的机制进行归纳。结果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能够通过体外辅助靶向到达病灶部位,在疏水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配位键等多种作用力的驱动下,触发体外刺激或体内生理病理环境刺激进而原位自组装形成新的物质。该策略能够通过增加免疫药物滞留、提高肿瘤免疫原性、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以及增加免疫效应细胞浸润来增强机体免疫,综合提高免疫效力。结论今后应深度挖掘原位自组装纳米药物在抗肿瘤药物递送方面的意义,促使自组装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原位自组装 纳米递药系统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张謇的博物馆建设思想对高校博物馆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洋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5,共6页
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博物馆之一,其首要目的是服务于通州师范学校的教学,此外还要为其他学校师生及社会提供服务。张謇主张"渐进"式建馆、全面征集藏品,且要做好维护工作,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些建馆... 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博物馆之一,其首要目的是服务于通州师范学校的教学,此外还要为其他学校师生及社会提供服务。张謇主张"渐进"式建馆、全面征集藏品,且要做好维护工作,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些建馆思想对于解决目前高校博物馆在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拥有世界一流高校博物馆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有力推手,对此,高校博物馆应有明确的定位和宗旨目标,首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创新宣传方式,充分整合可用资源,为公众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建设 张謇 南通博物苑 学校教育 高校博物馆 服务公众
原文传递
上海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工作与研究回顾 被引量:1
5
作者 翟杨 +2 位作者 孟原召 甘才超 葛彦 《国家航海》 2023年第2期38-54,共17页
长江口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上海市横沙岛东北部长江北港航道。经2015~2022年连续多年水下考古工作,基本确认其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海上贸易木帆船。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15~2018年沉船遗址的发现与确认,2019~2021年沉船... 长江口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上海市横沙岛东北部长江北港航道。经2015~2022年连续多年水下考古工作,基本确认其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海上贸易木帆船。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15~2018年沉船遗址的发现与确认,2019~2021年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2022年沉船整体打捞迁移。长江口二号沉船在古代造船史、晚清经贸和航运史、浑浊水域水下考古技术探索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是近代河海贸易、上海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实物见证,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现实意义。研究方面,就长江口二号沉船遗址水域沉积状态、沉船沉没原因、沉船遗址埋藏环境和出水瓷器腐蚀机理等专题已发表了一些成果。未来将综合利用多学科方法,围绕沉船生命周期展开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治 长江口二号沉船 水下考古
原文传递
“长江口二号”沉船出水青花瓷中的污染物研究
6
作者 何琰 李伟东 +3 位作者 翟杨 鲁晓珂 徐嫦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共16页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表面铁锈状污染物对文物的外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工作选取了三件具有典型被污染特征的青花瓷标本作为代表,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以方解石、菱铁矿等碳酸盐以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长期处于河口淤泥中的还原性环境是导致菱铁矿和亚稳的铁硫化物形成的原因,船体中铁质构件腐蚀对局部环境的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被污染的青花瓷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出水的部分青花瓷釉中裂纹的形态表明其形成是由物理撞击造成,而釉中硅灰石晶体的选择性腐蚀会导致腐蚀坑的形成,裂纹和腐蚀坑均为外部污染物进入釉层内部提供了通道,导致瓷器劣化。出水后的环境突变可能造成污染物状态改变,并造成釉层的进一步破裂,因此在文物出水后需要着重关注此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二号”沉船 青花瓷 裂纹 腐蚀坑 铁质构件腐蚀物 污染物
下载PDF
略论汉墓出土的滑石器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汉墓中的滑石器多仿造青铜器、玉质礼器或日用器皿,是明器的一种。使用滑石器随葬的多为中小型墓葬,且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在湖南省最为常见。滑石璧是滑石器中最常见的器形。
关键词 汉代 墓葬 滑石器 明器
下载PDF
全球公共考古学的新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松田明 冈村克幸 +2 位作者 顾黎敏 陈淳 《南方文物》 2014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本文是《全球公共考古学的新视角》文集的一篇导论,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考古学在英语国家及全球范围的发展做了综述。该文集的各章由各国考古学家撰写,分别介绍了公共考古学在各自国家的发展和现状。正如本文开宗明义所指出的,考古... 本文是《全球公共考古学的新视角》文集的一篇导论,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考古学在英语国家及全球范围的发展做了综述。该文集的各章由各国考古学家撰写,分别介绍了公共考古学在各自国家的发展和现状。正如本文开宗明义所指出的,考古学与公众的关系从这门学科开始就相当密切,不只因为大部分重要考古发现是老百姓而非考古学家所为,而且几乎所有发掘工作都需要民众的参与。而且盗墓活动也难脱底层民众的干系。公共考古学的概念进入中国之后,一度被等同于大众考古或考古学的普及工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国专家撰写科普读物被看作是不务正业,这类作品不被视为学术成果。这种看法正因公共考古学概念的引入而得到改观,从而使普及工作名正而言顺。因为考古学界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民众,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一句空话。公共考古学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考古学家理查德·麦克基姆西1972年出版的Public Archaeology一书所提出,后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类似其他非英语国家,public的中译有"公共"和"公众"两种方式。英语的public有"官方"和"民众"的双重含意。这比较接近中文"公共"的意思,因为中文的"公共交通"或"公共设施"一般是指由行政部门主导和资助的大众服务。如果中国的遗产事业要与国际接轨,公共考古学也要摆脱目前局限于考古教育和知识普及的零敲碎打的大众实践,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由政府出于公众利益对考古学进行管理,鼓励公众积极参加考古活动和遗产保护与管理,并从多声部的公众视角来解释考古成果和布置博物馆陈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家 考古发掘 研究资料 集体认同
下载PDF
国外贝丘遗址研究略论 被引量:3
9
作者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贝丘遗址广泛分部在世界各大洋、河流和湖泊的沿岸。国外贝丘遗址大量出现于全新世,新石器时代尤为常见,在一些太平洋岛屿上,直至近年仍在持续堆积。国外贝丘遗址研究史,以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为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贝丘遗址广泛分部在世界各大洋、河流和湖泊的沿岸。国外贝丘遗址大量出现于全新世,新石器时代尤为常见,在一些太平洋岛屿上,直至近年仍在持续堆积。国外贝丘遗址研究史,以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为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贝丘遗址 研究概论
原文传递
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域腐蚀性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文物的腐蚀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天韵 黄静 +2 位作者 蒋雪中 翟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6,共10页
近年来,针对文物在海水中的细菌性腐蚀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域沉积,但关于咸淡水混合水域的腐蚀性细菌研究鲜有报道。河口及近海岸水域是水下文物较为丰富的区域,咸淡水交互作用影响水下文物的埋藏环境和文物遗存。本研究采集长江口北港拦... 近年来,针对文物在海水中的细菌性腐蚀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域沉积,但关于咸淡水混合水域的腐蚀性细菌研究鲜有报道。河口及近海岸水域是水下文物较为丰富的区域,咸淡水交互作用影响水下文物的埋藏环境和文物遗存。本研究采集长江口北港拦门沙Ⅱ号沉船附近海底不同层次的海泥,通过非定向富集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得到18株菌,经16S rDNA鉴定出4种具有腐蚀性的细菌:哈夫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fniensis)、越南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金橙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quaticum)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indicum)。将分离得到的细菌作用于瓷质、陶质和木质等常见文物材料,置于30℃摇床220 r/min转速下培养7 d,喷金干燥,扫描电镜下观察,均可见在材料表面上产生生物膜。生物膜与微生物腐蚀的发生密切相关,除了已报道具有腐蚀性的菌株外,还发现了2株先前并未报道但也在材料表面产生生物膜的菌类:萘醌对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实验结果为揭示海岸带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文物埋藏环境及更好地保护文物提供了科学参考。相比于以往文献,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拓展:1)研究了腐蚀性细菌对瓷质、陶质和木质文物材料的腐蚀现象,观察到与微生物腐蚀密切相关的生物膜形成,从而实验证明哈夫尼希瓦氏菌、越南芽孢杆菌、金橙微小杆菌和微小杆菌对于瓷质、陶质和木质材料的腐蚀作用。2)首次发现了两株之前未被报道的潜在腐蚀性的细菌:萘醌对希瓦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它们也能在文物材料表面生成生物膜,初步证明这两株菌也具有腐蚀效果。3)探究了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海泥中的优势菌株为芽孢杆菌,并细分出4株腐蚀性细菌和2株未被报道为腐蚀性细菌但具有腐蚀潜力的细菌,区别于以往微生物腐蚀研究都集中于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文物 河口海岸 长江口
下载PDF
窑业与自然的关系——以越窑的衰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3-166,共4页
从汉代至南宋持续烧造了数百年的越窑,就其衰落原因,杨万里先生认为是政治的原因(1);也有学者认为是龙泉窑的兴起;或是农业生产的繁荣排斥制瓷的发展(2);或是优质瓷土的匮乏(3)和燃料的匮乏(4)。本文分析了越窑逐渐衰落的宋代... 从汉代至南宋持续烧造了数百年的越窑,就其衰落原因,杨万里先生认为是政治的原因(1);也有学者认为是龙泉窑的兴起;或是农业生产的繁荣排斥制瓷的发展(2);或是优质瓷土的匮乏(3)和燃料的匮乏(4)。本文分析了越窑逐渐衰落的宋代与制瓷有关的问题,认为越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越窑 衰亡 农业生产 原因 衰落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中国玉器的区域特征
12
作者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6,共10页
新石器时代我国辽河流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三个地区的玉器,在材质、造型和纹饰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区域性特征:辽河流域的玉器多采用岫岩玉为原料,长江流域的玉器则多用透闪石—阳起石制成,而黄河流域多见绿松石制成的器物;辽河流域的... 新石器时代我国辽河流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三个地区的玉器,在材质、造型和纹饰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区域性特征:辽河流域的玉器多采用岫岩玉为原料,长江流域的玉器则多用透闪石—阳起石制成,而黄河流域多见绿松石制成的器物;辽河流域的玉器纹饰简单风格朴实,长江流域的玉器器形和纹饰都很特别,黄河流域则多生产工具且光素无纹。此外,玉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内渔猎经济和宗教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则可能进入了王权、军权和神权一体化的方国阶段,而世俗权力的独大在黄河流域普遍存在。世俗权力在这一地区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玉器 区域特征
原文传递
政府办公建筑设计探讨——浙江省人大政协大楼方案设计
13
作者 程华峰 《建筑与文化》 2005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本文通过浙江省人大政协办公大楼的设计实践,试图从地域性、城市肌理、亲民性及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现代化政府办公大楼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素,力图避免政府建筑千篇一律的呆板形象。
关键词 政府办公建筑 地域文化 亲民性 人性化节能 政府办公大楼 设计探讨 浙江省 可持续发展 设计实践 城市肌理
下载PDF
建筑与环境——杭州市红会医院医疗综合楼建筑方案创作心得
14
作者 《建筑与文化》 2005年第11期72-77,共6页
在现代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密集的建筑群造成热能效应,相互遮挡,空间零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为解决这一城市问题,可以从环境入手,把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要素,研究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追随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期&... 在现代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密集的建筑群造成热能效应,相互遮挡,空间零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为解决这一城市问题,可以从环境入手,把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要素,研究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追随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期·沙里文的一句名言,而“建筑追随环境”是杭州市红会医院医疗综合楼建筑创作中的构思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综合楼 建筑方案 建筑创作 杭州市 环境 医院 现代主义 不良后果 建筑设计 建筑大师
下载PDF
浅论古玉研究
15
作者 《今日科苑》 2008年第24期173-174,共2页
古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材质、种类和形制、纹饰、琢工和沁色五个方面。现在学术界在传统的古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矿物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方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玉器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观念,特别... 古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材质、种类和形制、纹饰、琢工和沁色五个方面。现在学术界在传统的古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矿物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方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玉器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观念,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玉器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的曙光、玉器与儒家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玉器时代的提出和玉石之路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玉器 矿物学 考古学 玉器时代 玉石之路
下载PDF
功能与形式的契合——杭州广电中心方案设计
16
作者 庞志宇 《时代建筑》 2005年第5期120-123,共4页
文章通过介绍杭州广电中心的方案设计.表述了设计者对杭州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及发展方向的体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地域文化 地标
下载PDF
我国贝丘遗址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福建文博》 2018年第1期22-28,共7页
我国贝丘遗址的发掘始于1897年台湾圆山贝冢的发掘,此后与贝丘遗址相关的田野考古工作以1950年、1980年代中期、1990年中后期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贝丘遗址研究则以1990代中期为界分为初始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国内贝丘遗址的... 我国贝丘遗址的发掘始于1897年台湾圆山贝冢的发掘,此后与贝丘遗址相关的田野考古工作以1950年、1980年代中期、1990年中后期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贝丘遗址研究则以1990代中期为界分为初始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国内贝丘遗址的研究受科技考古的推动,研究课题逐渐多元化、综合化,其中环境和生业研究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先秦时期沿海地区贝丘遗址中人工建筑遗迹试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物建筑》 2017年第1期68-80,共13页
我国沿海地区已发现的先秦贝丘遗址约有400余处。距今约7000年左右,部分贝丘遗址中出现了人工建筑遗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三种类型,各类型人工建筑的出现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更多地表现出地域特征。这... 我国沿海地区已发现的先秦贝丘遗址约有400余处。距今约7000年左右,部分贝丘遗址中出现了人工建筑遗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三种类型,各类型人工建筑的出现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更多地表现出地域特征。这些人工建筑遗迹反映了我国先秦时期沿海地区部分贝丘人流动性的减弱,胶东半岛大汶口时期甚至出现了定居的贝丘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人工建筑遗迹 先秦时期 流动性
原文传递
新石器时代中国出土玉器概说
19
作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1期99-103,共5页
玉器早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查海一兴隆洼文化就有发现,此后,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现。下面对新石器时代我国出土玉器的情况做一个概括的介绍: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出土玉器 概说 中国 兴隆洼文化
下载PDF
上海金山待泾清代船舫遗址试掘简报
20
作者 翟杨 +4 位作者 杨天源 朱春雨 王斌 李萌 吴旭东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共6页
待泾遗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西南约6公里,东距枫泾镇约14公里。遗址位于待泾村蒋泾中心路东约150米的位置,周边水网密布、河荡相连,地势平缓,地理坐标为北纬30°53′26.7″、东经121°7′6.8″(图一)。2016年3月至5月,经上... 待泾遗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西南约6公里,东距枫泾镇约14公里。遗址位于待泾村蒋泾中心路东约150米的位置,周边水网密布、河荡相连,地势平缓,地理坐标为北纬30°53′26.7″、东经121°7′6.8″(图一)。2016年3月至5月,经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金山区博物馆联合进行抢救性勘探与试掘,基本了解遗址的结构。现将遗址试掘收获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区 上海市 遗址 试掘 简报 清代 地理坐标 文物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