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通道阻滞剂治疗220例高血压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光萍 +1 位作者 陈雯 金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期415-416,共2页
目的考察钙通道阻滞剂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和DBP均优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 目的考察钙通道阻滞剂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和DBP均优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SBP和DBP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82%,对照组为78.18%,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5%,对照组为13.6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 非洛地平缓释片 硝苯地平片
下载PDF
含镁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雷琳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观察加镁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85例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加镁极化液(GIKM)治疗组及不用GIKM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病... 目的:观察加镁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85例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加镁极化液(GIKM)治疗组及不用GIKM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了解GIKM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的抑制作用。结果:GIKM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IKM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AMI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并发症 加镁极化液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被引量:1
3
作者 雷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目的:对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监测中的日间和夜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将其分为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各24例;对这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 目的:对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监测中的日间和夜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将其分为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各24例;对这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日间与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负荷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大多日间与夜间节律呈减弱或消失趋势,对照组患者大多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该特点可作为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68例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应碧 罗频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疗效比较 器质性心脏疾病 治疗 室性异位搏动 发生发展 疗效差异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应碧 +2 位作者 罗频 史馨筑 刘丹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溶栓再通率 静脉溶栓疗法 静脉溶栓治疗 心血管内科 国产尿激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中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周建 阿曼古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8期854-855,共2页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
7
作者 阿曼古丽.阿吾提 周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616-61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康复医学
下载PDF
16层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何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6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02—2003-02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主要采用16层螺旋CT行常规CT检查和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患者经CTPI诊断脑梗死的准确性为...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02—2003-02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主要采用16层螺旋CT行常规CT检查和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患者经CTPI诊断脑梗死的准确性为92.0%,CT平扫的准确性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区域的CBV和CBF与正常对照区域相比有所降低,而TTP和MTT明显延长,两区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不仅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且能够反映出脑血流动力学的状态,对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16层CT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Hcy、CRP和D-D检测在评估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邰光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及评估此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及评估此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其中的85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Hcy、CRP和D-D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RP及血浆D-D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神经功能重度受损患者血清Hcy、CRP及血浆D-D的水平均高于神经功能轻、中度受损患者,P<0.05;神经功能中度受损患者血清Hcy、CRP及血浆D-D的水平均高于神经功能轻度受损患者,P<0.05。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RP及血浆D-D的水平均高于治疗3 d后、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的水平,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RP及血浆D-D的水平均高于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的水平,P<0.05。结论:用Hcy、CRP和D-D检测法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评估此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应碧 +1 位作者 何琪 黄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62-363,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中老年患者的高发疾病,急性脑梗死有三高特点,即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溶栓治疗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首肯,作者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对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 急性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中老年患者的高发疾病,急性脑梗死有三高特点,即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溶栓治疗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首肯,作者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对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较显著,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治疗方法 注射液 丁苯酞 疗效观察 中老年患者 临床医生 溶栓治疗
下载PDF
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邰光英 +1 位作者 鄢丽 朱仕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4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 目的分析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血栓通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hs-CRP水平及纳维亚神经功能(MESSS)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 d时2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时2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 d时2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时2组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时2组MESS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MES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通 血清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倍他乐克对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2
作者 阿曼古丽 周建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56-656,共1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13
作者 张应碧 +2 位作者 罗蘋 刘丹 史馨筑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