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155
1
作者 王劲松 李耀辉 +2 位作者 王润元 冯建英 赵艳 《干旱气象》 2012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化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全球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是干旱的频繁发生。干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干旱,尤其是重大干旱灾害所引起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化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全球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是干旱的频繁发生。干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干旱,尤其是重大干旱灾害所引起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长期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家对干旱研究的需求和近年来在干旱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提出了目前干旱研究领域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面对国家需求应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未来5~10 a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预警 干旱成因 干旱研究领域
下载PDF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被引量:155
2
作者 李佳玲 赵艳 +1 位作者 顾菁 郝元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93,共10页
【目的】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为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维度添加优质条目。【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交互工作的方式构建条目池,以项目反应理论IRT为主,经典测验理论中传统的条目筛选方法为辅,同时结合专家对条目的重... 【目的】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为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维度添加优质条目。【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交互工作的方式构建条目池,以项目反应理论IRT为主,经典测验理论中传统的条目筛选方法为辅,同时结合专家对条目的重要性评价为"社会关系"维度筛选优质条目。以配额抽样法收集700份有效问卷,利用IRT对条目的区分度a、难度b1-b4、信息量和项目功能差异进行估计,同时采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多重线性回归法以及专家重要性评价分析条目的性质。【结果】根据上述方法筛选出D36、F14.3、A1添加到"社会关系"维度中。【结论】按照严格程序并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筛选条目,最终形成了修订版量表WHOQOL-BRE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生存质量 量表 条目筛选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3
3
作者 张建平 赵艳 +1 位作者 王春乙 何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79-1184,共6页
验证作物模型在我国华北冬小麦主产区是否适应的基础上,采用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化地模拟预测了未来10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2004年,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 验证作物模型在我国华北冬小麦主产区是否适应的基础上,采用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化地模拟预测了未来10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2004年,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生育期和产量变化不大.未来100年内华北地区冬小麦的生长期可能会有所缩短,平均缩短8.4d;产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减产10.1%.适当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冬小麦的减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模型 冬小麦 发育产量
下载PDF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0
4
作者 赵艳 侯青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2-1042,共11页
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始建于1989年,最初仅有22个。1993—2005年,一直维持在85至88个,经2006和2007年两次扩建达到294个站。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本文是以80多个酸雨观测站有系统观测以来(即近14年)的酸雨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客观统计分析... 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始建于1989年,最初仅有22个。1993—2005年,一直维持在85至88个,经2006和2007年两次扩建达到294个站。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本文是以80多个酸雨观测站有系统观测以来(即近14年)的酸雨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客观统计分析,得出中国酸雨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中国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也存在小范围的酸雨区。从全国来看,酸雨发生范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北方酸雨发生范围扩大明显,南方基本保持不变;而且,酸雨污染重灾区由西南逐步转移至华中和华南中部。就酸雨强度而言,1993—1998年是最强阶段,1999—2002年强度有所降低,2003—2006年酸雨强度重又持续加强,到2006年已达到1993—1998年的平均水平;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北方酸雨强度加强非常明显。对于中国区域降水酸度变化的成因,本文利用中国SO2排放量的变化和大气成分本底站降水化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酸雨 PH值 酸雨频率 SO2 降水化学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7
5
作者 杨沈斌 申双和 +5 位作者 赵小艳 赵艳 许吟隆 王主玉 刘娟 张玮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9-1528,共10页
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研究区域,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和B2方案,将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构建的气候变化情景文件与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结合,模拟基准时段(1961—1990)气候(Baseline)和2... 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研究区域,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和B2方案,将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构建的气候变化情景文件与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结合,模拟基准时段(1961—1990)气候(Baseline)和2021—2050时段A2、B2情景下的水稻产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的影响。构建两种影响评估方法,重点分析增温和大气CO2肥效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CO2肥效作用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稻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A2情景下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4.5d,产量减少15.2%;B2情景下平均缩短3.4d,产量减少15%。其中,减产达到20%以上的区域集中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南部和湖南东部地区。当考虑CO2肥效作用后,A2情景下水稻平均产量减少5.1%,B2情景平均减少5.8%。减产区域缩小且幅度降低,江西和浙江部分地区则呈现一定程度增产,但增幅<10%。大气CO2肥效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水稻产量,使晚稻在增温的不利影响下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态势,但对单季稻和早稻的增产贡献仍不足以抵消升温的负面影响。另外,大气CO2肥效作用可有利于提高未来气候变化下水稻的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稻区 气候变化 水稻 ORYZA2000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82
6
作者 裘国旺 赵艳 王石立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23-28,共6页
根据我国北方 6 3个代表站点 (196 1- 1995 )的气候资料 ,在分析了该地区近 40年来气候变化现状的基础上 ,选用了合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我国农牧交错带界限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降水不变 ,... 根据我国北方 6 3个代表站点 (196 1- 1995 )的气候资料 ,在分析了该地区近 40年来气候变化现状的基础上 ,选用了合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我国农牧交错带界限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降水不变 ,温度升高的情况下 ,现有的农牧交错带将东南移 ,范围扩大 ;同时气候生产力可能下降。而在温度升高、同时降水增加的气候情景下 ,农牧交错带的移动变缓 ,甚至不变 ,视降水的情况而定。降水增加能部分或完全补偿因温度引起的气候生产力的下降 ,气候生产力甚至有可能增加。降水是决定农牧交错带位置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但未来干热的气候趋势有可能使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变得更为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交错带 气候生产力 中国 北方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93
7
作者 程勇翔 王秀珍 +2 位作者 郭建平 赵艳 黄敬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473-3485,共13页
【目的】绘制中国南北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重心变动图,分析成因,找出影响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方法】利用重心拟合模型对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进行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找出该变动背景下影响中国水稻... 【目的】绘制中国南北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重心变动图,分析成因,找出影响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方法】利用重心拟合模型对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进行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找出该变动背景下影响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除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水稻播种面积重心和产量重心向东南和东部发生偏移以外,总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1979—2009年北方稻重心由华北快速移动到了东北松辽盆地。中稻和一季晚稻重心移动方向为先东北后东南与南方稻作制度"双改单"变化顺序由北向南相吻合。早稻和双季晚稻重心移动方向都为西南。南方稻区单季稻比例明显上升,"双改单"现象明显,这是导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敏感性分析得出播种面积已成为目前最有可能造成中国水稻总产量大幅下滑的关键因素。【结论】市场机制的调控和技术进步是目前影响中国水稻时空变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继续坚持以市场为指导的前提下,依据国情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重点对面积呈下滑趋势的早稻和双季晚稻进行调控,同时兼顾水稻总面积,防止其出现较大波动,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是确保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中有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时空动态 重心拟合模型 敏感性分析 龙卷风图
下载PDF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8
作者 张倩 赵艳 王春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54,共15页
由于我国气候复杂,作物在其生育期间经常会遭遇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干旱、低温冷害、寒害和高温热害是我国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针对这4种灾害,归纳了其常用的灾害判别指标,并对各种指标的优劣、界定范围及其在各领域的主要用途进行了总结... 由于我国气候复杂,作物在其生育期间经常会遭遇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干旱、低温冷害、寒害和高温热害是我国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针对这4种灾害,归纳了其常用的灾害判别指标,并对各种指标的优劣、界定范围及其在各领域的主要用途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目前灾害指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提出了看法,为今后进一步改进灾害指标及各类灾害的监测评估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干旱 低温冷害 寒害 高温热害 指标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变化模拟 被引量:71
9
作者 张建平 赵艳 +2 位作者 王春乙 杨晓光 何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48-1452,共5页
WOFOST作物模型在东北地区玉米适应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模型BCC-T63输出的未来60年(2011~2070年)气候情景资料,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生育期... WOFOST作物模型在东北地区玉米适应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模型BCC-T63输出的未来60年(2011~2070年)气候情景资料,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生育期将缩短,其中,中熟玉米平均缩短3.4 d,晚熟玉米平均缩短1.1 d;玉米产量将相应下降,中熟玉米平均减产3.5%,晚熟玉米平均减产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玉米 生育期 产量 模拟研究 WOFOST作物模型
下载PDF
白及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0
作者 赵艳 邓雁如 +1 位作者 张晓静 陈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7-1145,共9页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白及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白及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联苄类、二氢菲类、菲类、黄酮类、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多酚类等。该属药用植物具有显著收...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白及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白及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联苄类、二氢菲类、菲类、黄酮类、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多酚类等。该属药用植物具有显著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属 白及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三省玉米需水量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60
11
作者 张建平 王春乙 +4 位作者 杨晓光 赵艳 刘志娟 王靖 陈艳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5,共6页
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三省玉米需水量的影响,该文在对中国东北三省近26a来玉米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及玉米需水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的两种排放情景A2... 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三省玉米需水量的影响,该文在对中国东北三省近26a来玉米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及玉米需水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的两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预估的未来气候情景,研究探讨了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北三省玉米需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三省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大多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最高可增加77.8%,而且不同地理环境及气候差异下,各地空间分布上也不尽相同。A2情景下,到2040年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增加27.2%,到2070年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增加34.5%,到2100年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增加42.9%;B2情景下,到2040年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增加28.6%,到2070年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增加33.3%,到2100年玉米需水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增加37.3%。可见,未来中国东北三省水资源可能更趋于短缺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参考作物蒸散量 水资源 作物 玉米 需水量
下载PDF
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7
12
作者 赵艳 侯青 +2 位作者 徐晓斌 丁国安 王淑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242-245,共4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2005年全国降水酸度(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均降水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统计了酸雨逐月变化情况和各省酸雨总体变化趋势;将2005年全国酸雨状况与2004年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认为,2005... 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2005年全国降水酸度(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均降水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统计了酸雨逐月变化情况和各省酸雨总体变化趋势;将2005年全国酸雨状况与2004年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认为,2005年全国酸雨污染形势趋于加重。另外,对近3a来部分台站降水的pH值明显降低的趋势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酸度 PH值 酸雨频率
下载PDF
过去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 被引量:58
13
作者 赵俊芳 赵艳 +1 位作者 郭建平 房世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815-2825,共11页
【目的】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 【目的】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系统分析近50年来黄淮海冬小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与过程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结果】(1)1961—201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轻度、重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出现的平均日数和过程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60—1980年和2001—2010年均为缓慢减少时期,1981—2000年变化则不太明显。1968年各地干热风危害均最为严重,1987年危害均最轻;(2)近50年来,该区轻度、重度干热风灾害的年际变化很大,这和该时期气象要素匹配程度有关。各地20世纪60年代干热风发生最严重。其次,为20世纪70年代和最近10年。20世纪80、90年代危害较轻;(3)就空间平均分布状况而言,该区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和干热风过程次数分布具有一致性,总体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且地区间差异都很显著,同纬度地区的内陆高于沿海。河北省的北部和西北部、河南省的东南部一带等地干热风危害最轻,河北省南部、河南省西北部等地危害最重,该地作物产量受到冲击很大,生产相对更脆弱。【结论】1961—2010年,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由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气象要素温度、水分、风速等匹配组合的差异,干热风灾害年际变化很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仍有可能发生。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防御,可从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化学措施着手来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干热风 时空变化 防御对策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量:58
14
作者 张倩 赵艳 王春乙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WOFOS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发育时段高温热害对早稻和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评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高温主要影响早稻和中稻的孕穗...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WOFOS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发育时段高温热害对早稻和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评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高温主要影响早稻和中稻的孕穗、开花和灌浆,受高温影响减产程度依次为灌浆期最大,开花期次之,孕穗期最小;当高温强度和持续日数增加到某一数值,中稻开花期高温减产开始大于灌浆期。对于典型高温年份,无论早稻还是中稻减产率均高达30%以上,为重度灾害,而且中稻的最大减产率一般要大于早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水稻 WOFOST模型 长江中下游 影响评估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5
作者 张建平 赵艳 +1 位作者 王春乙 何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151-156,共6页
基于WOFOST作物模式,结合气候模式输出的气候情景资料,模拟研究了未来100a(2001-210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双季稻(早稻、晚稻)的生长期会有所缩短;产量可能... 基于WOFOST作物模式,结合气候模式输出的气候情景资料,模拟研究了未来100a(2001-210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双季稻(早稻、晚稻)的生长期会有所缩短;产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是很大,其中早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模型 双季稻 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保险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52
16
作者 任义方 赵艳 王春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8,共12页
以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为例,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首先,在构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保险的特征和精细化、专业化的需求,从气象因子、作物产量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角度选用干旱风险度、易损性指... 以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为例,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首先,在构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保险的特征和精细化、专业化的需求,从气象因子、作物产量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角度选用干旱风险度、易损性指数、产量风险指数、抗灾性能指数4个指标对致灾因子、承灾体易损性、灾损风险、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将上述4个保险风险评估指标细化到县级,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进行了气象指数保险风险区划和政策性保险风险区划。两种区划结果表明:除豫西高风险区的个别县互相重合外,其余各县所属风险区有较大差别。因此,针对不同的保险特点和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区划指标和方法,才能推行区域农业保险,更好地实行差别保险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冬小麦 干旱 保险风险评估 保险风险区划
下载PDF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桦褐孔菌多酚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52
17
作者 张梅梅 魏志文 +2 位作者 刘玉冰 赵艳 郑维发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桦褐孔菌中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显色条件为Folin-Ciocalteu试剂用量0.3mL、10%Na2CO3溶液0.6mL,25℃时避光反应30min,于750nm处测定其...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桦褐孔菌中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显色条件为Folin-Ciocalteu试剂用量0.3mL、10%Na2CO3溶液0.6mL,25℃时避光反应30min,于750nm处测定其吸光值。多酚质量浓度在0.0032-0.0256mg/mL范围内与吸光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对桦褐孔菌多酚进行定量测定,野生桦褐孔菌和人工培养桦褐孔菌中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72.05±0.08)mg/g、(52.76±0.06)mg/g(n=6)。不同加标水平的加标回收率测定实验获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27%。该法测定桦褐孔菌多酚具有快速、准确,稳定性强,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的特点,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多酚 Folin-Ciocalteu比色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5
18
作者 赵艳 何磊 +3 位作者 刘寿东 刘文泉 何勇 张建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开展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是减缓气候、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环节。虽然近10年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已经开展了一些脆弱性的评估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方法。本文以典型的农业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 开展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是减缓气候、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环节。虽然近10年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已经开展了一些脆弱性的评估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方法。本文以典型的农业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其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因素基础上,选取了4类共17项指标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气候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评判原理,得出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脆弱性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判 农业生态系统 脆弱性
下载PDF
2007年中国区域性酸雨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47
19
作者 侯青 赵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1993—2007年的酸雨观测站资料,着重分析了2007年中国区域酸雨的特征,并和近十几年来我国区域酸雨的变化特点进行对比。与过去十几年相比,2007年全国区域酸雨的特点如下:1)我国位于长江以南的酸雨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但... 基于中国气象局1993—2007年的酸雨观测站资料,着重分析了2007年中国区域酸雨的特征,并和近十几年来我国区域酸雨的变化特点进行对比。与过去十几年相比,2007年全国区域酸雨的特点如下:1)我国位于长江以南的酸雨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但南方部分站点的酸雨强度达近十几年来的最高值;2)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部分地区的降水酸化明显,部分省市站点的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达近15a来的最高值;3)2003—2007年,全国年均酸雨日数和酸雨量与总降水量的比值逐年上升,且增幅较为明显。2007年全国平均酸雨日数为1993年有系统观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07年 酸雨 特征
下载PDF
基于作物模型的低温冷害对我国东北三省玉米产量影响评估 被引量:47
20
作者 张建平 王春乙 +2 位作者 赵艳 杨晓光 王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32-4138,共7页
以东北三省玉米低温冷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过程模式WOFOST进行适当改进,同时对模型在区域上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然后利用改进的作物模型实现低温冷害对玉米影响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以1961—2006年共46a平均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 以东北三省玉米低温冷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过程模式WOFOST进行适当改进,同时对模型在区域上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然后利用改进的作物模型实现低温冷害对玉米影响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以1961—2006年共46a平均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量作为正常年份的产量水平,当年实际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量跟平均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量对比,以减产率和气象条件作为灾害严重程度划分的标准,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确定导致减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量值,进而确定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低温冷害影响评估,包括历年典型低温冷害年份影响评估和年代际影响评估。从年代模拟结果来看,近50a来各年代冷害分布大致规律均表现为北部大于南部、东部大于西部地区,即表现为由东北至西南方向呈递减的趋势,冷害造成玉米减产面积及冷害等级各有差别。评估结果基本上可以较好地反应历史实际情况且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东北玉米 低温冷害 产量影响模拟 影响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