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氧化铜负载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
舒
鹏
刘谢
+1 位作者
王东田
吴正颖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3期1-4,共4页
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产生了大量印染废水。研究多孔吸附/催化双功能化材料,提高环境净化效率,降低二次污染成为前沿。本文通过在介孔SiO2材料中负载不同含量氧化铜,在不破坏介孔材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吸附...
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产生了大量印染废水。研究多孔吸附/催化双功能化材料,提高环境净化效率,降低二次污染成为前沿。本文通过在介孔SiO2材料中负载不同含量氧化铜,在不破坏介孔材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吸附/降解能力。通过XRD、傅里叶红外等手段来研究材料的结构,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吸附/降解亚甲基蓝实验来测试材料的吸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负载CuO铜以后样品的介孔结构保留完整;所有负载CuO后的样品均具有比介孔SiO2更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当Cu/Si摩尔比为0.02时,样品的吸附效果最佳;当Cu/Si摩尔比为0.05时,样品的催化降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介孔氧化硅
吸附
催化降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黄厚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教学逻辑
2
作者
赵
舒
鹏
《才智》
2019年第30期173-173,共1页
一般来讲,提起逻辑,人们很少会想到语文这一科目,人们通常认为,语文是最没有逻辑的学科,然而,黄厚江总结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教学逻辑.作者从逻辑起点,教学过程和多重阐释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黄厚江教学...
一般来讲,提起逻辑,人们很少会想到语文这一科目,人们通常认为,语文是最没有逻辑的学科,然而,黄厚江总结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教学逻辑.作者从逻辑起点,教学过程和多重阐释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黄厚江教学思想的教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逻辑
学生
原文传递
基于教材有效设问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以《祝福》为例
3
作者
赵
舒
鹏
《才智》
2019年第33期181-181,共1页
新课改中提出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师的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具体的"点",笔者以高中课文《祝福》为例,就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设问,就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点进行切入探索。
关键词
设问
学生
《祝福》
文本
原文传递
题名
氧化铜负载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
舒
鹏
刘谢
王东田
吴正颖
机构
江苏省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3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392)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SYG201818)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32024Z)
文摘
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产生了大量印染废水。研究多孔吸附/催化双功能化材料,提高环境净化效率,降低二次污染成为前沿。本文通过在介孔SiO2材料中负载不同含量氧化铜,在不破坏介孔材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吸附/降解能力。通过XRD、傅里叶红外等手段来研究材料的结构,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吸附/降解亚甲基蓝实验来测试材料的吸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负载CuO铜以后样品的介孔结构保留完整;所有负载CuO后的样品均具有比介孔SiO2更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当Cu/Si摩尔比为0.02时,样品的吸附效果最佳;当Cu/Si摩尔比为0.05时,样品的催化降解效果最佳。
关键词
氧化铜
介孔氧化硅
吸附
催化降解
Keywords
cupric oxide
mesoporous silica
adsorption
catalytic degradation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黄厚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教学逻辑
2
作者
赵
舒
鹏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
出处
《才智》
2019年第30期173-173,共1页
文摘
一般来讲,提起逻辑,人们很少会想到语文这一科目,人们通常认为,语文是最没有逻辑的学科,然而,黄厚江总结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教学逻辑.作者从逻辑起点,教学过程和多重阐释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黄厚江教学思想的教学逻辑.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逻辑
学生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教材有效设问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以《祝福》为例
3
作者
赵
舒
鹏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
出处
《才智》
2019年第33期181-181,共1页
文摘
新课改中提出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师的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具体的"点",笔者以高中课文《祝福》为例,就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设问,就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点进行切入探索。
关键词
设问
学生
《祝福》
文本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氧化铜负载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
赵
舒
鹏
刘谢
王东田
吴正颖
《当代化工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黄厚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教学逻辑
赵
舒
鹏
《才智》
2019
0
原文传递
3
基于教材有效设问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以《祝福》为例
赵
舒
鹏
《才智》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