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入揣摩语言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1
作者
赵
联
惠
《四川教育》
2007年第3期70-71,共2页
[学情分析]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对于恐龙的了解,学生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我班...
[学情分析]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对于恐龙的了解,学生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我班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入揣摩语言 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2
作者
赵
联
惠
《四川教育》
2007年第2期70-71,共2页
【编辑提示】“框架式备课”是在教师个体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涵盖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教学模式、主要环节、作业布置等内容的备课框架,并经备课组讨论确认,形成可供每个教师使用的“校本教参”。在集体备课时,因为大家按照课标只...
【编辑提示】“框架式备课”是在教师个体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涵盖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教学模式、主要环节、作业布置等内容的备课框架,并经备课组讨论确认,形成可供每个教师使用的“校本教参”。在集体备课时,因为大家按照课标只备了教材,无法备学生和教法,“校本教参”仅仅是教师个体的备课参考,不能照搬。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校本教参”为蓝本进行“二次备课”,对自我潜能和智慧实施“二度开发”,最终形成自己上课使用的个性化教案。框架式备课的基本流程为:一是教师个体独立备课,每个教师事先要独立钻研教材、熟悉文本, 进行初步的备课;二是主讲人说课,阐述备课理念、文本分析、目标设置、重难点突破、课前准备、教学流程等教学设想;三是集体讨论,大家对主讲人的设计进行质疑、补充、修改和完善,形成日趋完善的教学共案;四是由主讲人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订,把修订好的共案放在校园网或发到教师手中,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二次备课”提供方向和借鉴;五是个人微调,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情、学情和教学风格对共案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使血肉更加充实,细节更加丰满。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集体碰撞所形成的共案是框架式的、粗略的、大方向的, 老师们要在此基础上丰厚、补充和完善。当然,老师们形成个性化的再授课方案也不能脱离这个框架进行。这样,集体的智慧才能得以彰显, 有效的集体备课才能为个体授课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所提供的是泸州实验小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框架式备课形成的共案以及备课组老师在共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化授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语言揣摩
科学知识
语言文字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入揣摩语言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1
作者
赵
联
惠
机构
泸州市实验小学
出处
《四川教育》
2007年第3期70-71,共2页
文摘
[学情分析]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对于恐龙的了解,学生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我班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
分类号
G527.71 [文化科学—教育学][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入揣摩语言 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2
作者
赵
联
惠
机构
泸州市实验小学
出处
《四川教育》
2007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编辑提示】“框架式备课”是在教师个体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涵盖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教学模式、主要环节、作业布置等内容的备课框架,并经备课组讨论确认,形成可供每个教师使用的“校本教参”。在集体备课时,因为大家按照课标只备了教材,无法备学生和教法,“校本教参”仅仅是教师个体的备课参考,不能照搬。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校本教参”为蓝本进行“二次备课”,对自我潜能和智慧实施“二度开发”,最终形成自己上课使用的个性化教案。框架式备课的基本流程为:一是教师个体独立备课,每个教师事先要独立钻研教材、熟悉文本, 进行初步的备课;二是主讲人说课,阐述备课理念、文本分析、目标设置、重难点突破、课前准备、教学流程等教学设想;三是集体讨论,大家对主讲人的设计进行质疑、补充、修改和完善,形成日趋完善的教学共案;四是由主讲人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订,把修订好的共案放在校园网或发到教师手中,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二次备课”提供方向和借鉴;五是个人微调,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情、学情和教学风格对共案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使血肉更加充实,细节更加丰满。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集体碰撞所形成的共案是框架式的、粗略的、大方向的, 老师们要在此基础上丰厚、补充和完善。当然,老师们形成个性化的再授课方案也不能脱离这个框架进行。这样,集体的智慧才能得以彰显, 有效的集体备课才能为个体授课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所提供的是泸州实验小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框架式备课形成的共案以及备课组老师在共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化授课方案。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语言揣摩
科学知识
语言文字
《飞向蓝天的恐龙》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入揣摩语言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赵
联
惠
《四川教育》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入揣摩语言 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赵
联
惠
《四川教育》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