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1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韩波 韩秀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儿科1995年8月至2005年7月诊治的165例KD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5例KD中典型136例,不典型29例,男114例,女51例,男女比例...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儿科1995年8月至2005年7月诊治的165例KD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5例KD中典型136例,不典型29例,男114例,女51例,男女比例约为2.2∶1。年龄最小23d,最大11岁。<1岁41例,1~3岁68例,>3~5岁23例,>5岁33例。平均发病年龄2岁8个月。合并冠脉损害者44例,其中冠脉扩张26例,冠脉瘤13例,巨大冠脉瘤5例。对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6个月至3年,完全恢复正常者40例,5例巨大冠脉瘤患者,1例完全恢复,其余4例未恢复,1例合并冠脉血栓形成。结论不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KD发病10d内用丙球效果好,2g/kg单次注射明显优于0.4g/(kg.d)连用5d的疗法,WBC升高、ALB降低、男性及发热时间长是KD合并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不典型川崎病 冠脉损害 丙种球蛋白
原文传递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韩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川崎病(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冠状动脉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可进一步导致心肌梗死、猝死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后遗症。本文主要从K... 川崎病(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冠状动脉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可进一步导致心肌梗死、猝死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后遗症。本文主要从KD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诊断、检测、治疗等方面总结一下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损害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和延迟增强扫描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永蛟 韩波 +6 位作者 王翠艳 伊迎春 王光彬 张建军 庄建新 韩秀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74-978,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和延迟增强扫描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8例VMC患儿作为VMC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16岁,平均9.6岁.7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作为扩心组,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2~1...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和延迟增强扫描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8例VMC患儿作为VMC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16岁,平均9.6岁.7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作为扩心组,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2~10.0岁,平均6.2岁;同时选择13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6~12岁,平均8.9岁.所有儿童先抽取外周血检测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N端脑钠肽前体,行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在急性期完成CMR检查,将CMR结果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对比,5例VMC患儿于恢复期复查CMR,并将结果与急性期CMR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儿中年龄最小者为1.2岁,均顺利完成CMR检查,无一例出现对比剂过敏及其他并发症,心率在120次/min以下,平均检查时间为40 min ~1 h.其中重症VMC9例,普通VMC19例.VMC组心腔扩大者7例,局部心肌变薄者12例,室间隔心肌增厚者2例,心肌动度减低者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者4例,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者1例,出现心肌延迟强化者17例.CMR延迟增强扫描在VMC组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扩心组(60.71%比0,P<0.01),并且对重症VMC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普通VMC(100.00%比42.11%,P<0.01),特异度均为100%.5例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行CMR,其中3例患儿恢复期CMR延迟期强化信号消失,2例患儿延迟期强化信号强度较急性期减弱,范围较急性期减小.结论 CMR是儿童VMC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VMC在CMR上表现为心脏扩大,局部心肌变薄、动度减低,LVEF减低,延迟增强扫描时病灶区出现强化信号是其特异性表现,延迟增强扫描对重症VMC敏感度高于对普通VMC的敏感度,并具有较高的特异度.CMR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可以动态观察心肌炎症的变化,可用于病情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病毒性心肌炎 延迟增强扫描 儿童
原文传递
厌氧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婷婷 王曙光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将自生动态膜技术应用到厌氧废水处理领域,常温下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考察了厌氧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常温下处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探讨了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代谢及截留能力;同时对膜面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将自生动态膜技术应用到厌氧废水处理领域,常温下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考察了厌氧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常温下处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探讨了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代谢及截留能力;同时对膜面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自生动态膜工艺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COD平均去除率达89.5%;自生动态膜除具有良好的截留能力以外,也具有一定的生物代谢活性,可去除7%的COD;粒径分析表明粒径为32μm~62μm的污泥粒子,更容易附着在无纺布表面形成污泥层,构成自生动态膜的主体。红外分析表明自生动态膜污泥层中存在多糖、蛋白质及腐植酸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自生动态膜 生活污水 胞外多聚物 污泥层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22例 被引量:6
5
作者 伊迎春 韩波 +5 位作者 朱梅 张建军 庄建新 孙毅平 韩秀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中男17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3个月~12岁,平均年龄4.2岁;于发病12h~13d入院...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中男17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3个月~12岁,平均年龄4.2岁;于发病12h~13d入院。22例患儿均有心力衰竭表现,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25%~43%),9例有心源性休克,6例发生阿-斯综合征。心电图呈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心房静止1例。均应用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总量2.0g.kg-1,分2~5d静脉滴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5~1.0mg·kg-1.d-1,逐渐减量,疗程4~8周;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1.d-1或磷酸肌酸0.5g.d-1或1.0g.d-1静脉滴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中3例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分别于入院2~5d恢复正常窦性心律;余3例安装临时起搏器,2例20d后恢复自主窦性心律,拔除起搏器,1例治疗26d后植入永久起搏器;心房静止患儿安装临时起搏器23d后,转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拔除临时起搏器。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的7例患儿有3例遗留病理性Q波。22例中19例心腔内径及射血分数恢复正常,1例患儿1a后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于入院2h内死亡。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疗效肯定,多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诊断 治疗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柳宏波 韩波 +4 位作者 张建军 王玉林 庄建新 韩秀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983-98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以预防及尽早干预心律失常。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7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行经导管PMVSD封堵术的患儿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2岁5... 目的回顾性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以预防及尽早干预心律失常。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7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行经导管PMVSD封堵术的患儿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2岁5个月~18岁,平均7.9岁。所有患儿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d、3d、5d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1.PMVSD患儿80例中,77例封堵成功,封堵成功率为96.25%。2.行PMVSD封堵术患儿7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35例(45.45%)。其中房室传导阻滞9例(11.69%),束支传导阻滞28例(36.36%),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4例和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9.09%),发生心律失常的35例中9例发生2种以上心律失常(11.69%)。3.PMSVD直径<8mm的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较≥8mm者显著减低(36.73%vs64.29%,P<0.05);无膜部瘤形成的PMVSD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有膜部瘤形成的患儿(67.50%vs24.32%,P<0.05);封堵器型号<8mm的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封堵器型号≥8mm者显著减低(37.74%vs63.64%,P<0.05)。4.股动脉、股静脉轨道建立时间短于60min的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时间超过60min者(30.30%vs59.09%,P<0.05)。结论严格选择PMVSD患儿介入治疗适应证、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规范选择封堵器的类型与型号,有利于减少PMVSD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术 心律失常 儿童
原文传递
双源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吕建利 伊迎春 +8 位作者 韩波 张建军 庄建新 孙毅平 王锡明 段艳华 王安彪 李红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先心病患儿DSCT心脏大血管造影资料,包括主动脉缩窄14例,法洛四联症9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右室双出口3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先心病患儿DSCT心脏大血管造影资料,包括主动脉缩窄14例,法洛四联症9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右室双出口3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起源异常伴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弓畸形、肺动脉狭窄伴房间隔缺损、右旋心、单心室、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各1例。其中男29例,女9例,37 d~11岁,平均2.1岁。所有患儿在行DSCT检查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手术32例。并将DSCT检查结果与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例先心病患儿对对比剂均无不良反应。38例患儿中,共检出心内外畸形140处,其中DSCT共检出121处,TTE共检出127处。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手术效果良好,无1例死亡。32例经手术证实的心内外结构异常共128处,DSCT与TTE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4%和89.84%。其中,心脏部分畸形57处,DSCT检出率70.18%,TTE检出率100%,DSCT的检出率低于TTE(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20处,DSCT与TTE检出率均为100%;大血管部分畸形51处,DSCT检出率98.04%,TTE检出率74.51%,DS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P<0.05)。结论 DSCT能够清晰显示心外大血管的病理解剖结构,可弥补TTE检查的不足,对先心病尤其是合并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外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遥感的济南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8
作者 刘建军 +2 位作者 杨晓钰 姜腾龙 孙开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基于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模型),综合利用多源卫星数据,估算了2021年济南市年度和月度的高空间分辨率(30 m)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了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济南市植被NPP均值为239.04 g•m^(-2)•a^(-1),空间上呈... 基于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模型),综合利用多源卫星数据,估算了2021年济南市年度和月度的高空间分辨率(30 m)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了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济南市植被NPP均值为239.04 g•m^(-2)•a^(-1),空间上呈现南部山区高北部平原低的分布特征;年内植被NPP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单峰型”特点,8月份达到峰值,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植被NPP占全年贡献率达到58.06%。相关性分析显示,气温较降水对植被NPP影响更大;混交林是植被NPP最大的植被类型,耕地和阔叶林是济南市植被NPP总量贡献的主要植被类型,占比达到了6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时空分布 高空间分辨率 济南市
下载PDF
基于态势感知技术的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昊 丁宏 +1 位作者 文兰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3年第8期82-87,共6页
随着政务信息系统大量部署于政务云平台中,网络安全已成为建设数字政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基于态势感知技术的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威胁和攻击。首先,从态势感知、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分析了安全数据采集和处理;其... 随着政务信息系统大量部署于政务云平台中,网络安全已成为建设数字政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基于态势感知技术的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威胁和攻击。首先,从态势感知、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分析了安全数据采集和处理;其次,构建了基于SA-GRU的政务云安全态势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对安全态势定量评估;最后,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设计了一套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对政务云系统安全态势的监测预警、检测和防护,保障云上信息系统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态势感知 政务云 安全防护体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水表浸泡液中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10
作者 王琳琳 樊晓翠 +3 位作者 何东郡 张森 许爱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水表浸泡液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各个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样品水表内部容积测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进行分析和量化,... 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水表浸泡液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各个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样品水表内部容积测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进行分析和量化,获得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3种型号水表样品浸泡液中铅含量的测量结果分别为(0.38±0.03)、(0.53±0.20)、(2.08±0.30)μg/L (p=95%,k=2)。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饮用水 水表 不确定度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26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波 杨晓斐 +2 位作者 刘同宝 伊迎春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97-180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26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获得其心电图资料,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儿进行麻醉,术中先行心内...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26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获得其心电图资料,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儿进行麻醉,术中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标测部位,在二维温度控制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261例儿童的临床特点、射频消融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61例儿童中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4例,心力衰竭1例。(2)261例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4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32例,房性心动过速(AT)6例,心房扑动(AF)3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10例,以ASD多见。(3)手术时问为(101.234-51.37)rain,X线曝光时间为(21.85±17.10)rain。(4)手术即刻成功率为98.08%(256/261例),仅1例术后发生左侧气胸(0.38%),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6d后痊愈,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5)22例儿童术后复发,总复发率为8.43%(22/261例),复发时间为3d一5年,平均为术后7个月,其中IVT9例(9/32例,28.13%),AVRT7例(7/146例,4.79%),AVNRT4例(4/74例,5.41%),AT2例(2/6例,33.33%)。22例中18例再次接受射频消融,均成功,4例一直用药物控制。结论(1)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AVRT在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其次为AVNRT、IVT、AT、和AF。(3)儿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总体复发率低,IVT和AT的复发率明显高于AVRT和AVNRT。(4)儿童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成功率与非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成功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快速性心律失常 儿童
原文传递
CD_(40) Ig融合蛋白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康 韩波 +4 位作者 张仪 席俊芳 张建军 张捷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75,共4页
目的探讨CD40Ig融合蛋白(简称CD40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和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2~16 g,随机分为CD40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 目的探讨CD40Ig融合蛋白(简称CD40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和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2~16 g,随机分为CD40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CD40Ig组、病毒组和IgG组小鼠腹腔注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3L-1的CVB30.15 mL,正常对照组小鼠接种0.15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CD40Ig组、IgG组小鼠于接种病毒后6 h、72 h分别注射CD40Ig(0.1 mg.kg-1)及IgG(0.1 mg.kg-1)。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在光镜下观察其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心肌组织中CVB3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心肌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结果1.与病毒组比较,CD40Ig组小鼠死亡率降低(80.0%vs50.0%,P<0.05)、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下降[(8.88±2.95)分vs(3.42±1.21)分,P<0.05]、心肌CVB3mRNA表达减少(3.48±2.89vs0.91±0.75,P<0.05);2.病毒组和CD40Ig组小鼠心肌组织均有CD40蛋白表达,CD40主要表达于心肌组织中浸润炎性细胞胞膜表面,并且在VMC小鼠的心肌细胞胞膜/胞质中也可见大量CD40蛋白表达。结论CD40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性反应,降低心肌病毒复制及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CD40Ig阻断CD40和CD40L的相互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CD40Ig融合蛋白 小鼠
原文传递
CD40siRNA对EAM大鼠的作用及其对CD4^+ CD25^+ Treg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介忠 韩波 +4 位作者 高聆 杨文巍 刘奉琴 吕建利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CD40siRNA对EA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D4+CD25+Treg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Lew is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EAM模型组、CD40siRNA治疗组和siRNA治疗组,每组10只。于实验第1天、第8天正常组大鼠双后肢足垫区皮下注射PBS缓冲液,0.2 ... 目的探讨CD40siRNA对EA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D4+CD25+Treg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Lew is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EAM模型组、CD40siRNA治疗组和siRNA治疗组,每组10只。于实验第1天、第8天正常组大鼠双后肢足垫区皮下注射PBS缓冲液,0.2 mL/只;另3组大鼠双后肢足垫区皮下注射充分混合的猪心肌球蛋白,0.2 mL/只。第8天CD40siRNA治疗组尾静脉注射25μL CD40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siRNA治疗组尾静脉注射25μL 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第21天处死所有大鼠,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心肌病理积分;流式细胞仪分析大鼠脾脏中CD4+CD25+Treg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均无死亡,心肌组织病理积分CD40siRNA治疗组(11.70±2.95)明显低于EAM模型组(17.00±1.76)(P<0.05),CD4+CD25+Treg的表达较EAM模型组明显上调[(40.7±4.0)%vs(12.2±1.1)%,P<0.05]。结论 CD40siRNA可减轻EAM大鼠的心肌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D4+CD25+Treg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M大鼠 CD40siRNA 心肌炎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经导管介入治疗90例室间隔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波 +3 位作者 张建军 庄建新 靳有鹏 王玉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VSD患者90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86例,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心电图、心脏超声、术中心脏造影、选择封堵器械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VSD患者90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86例,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心电图、心脏超声、术中心脏造影、选择封堵器械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VSD患者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分布2~34岁(平均8.9岁)。87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3例为嵴内型,1例为VSD外科修补术后残余瘘,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成功86例,技术成功率为95.6%。VSD右室面最大直径为1.5~8.8mm,植入封堵器直径为4~18mm。17例采用AGAAmplatzer封堵器,13例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52例采用国产同心圆型封堵器,2例采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并发症30例,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7例,CRBBB并LABB1例,1例术中出现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术后出现交替性CRBB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6例,均为一过性,随访1周~3个月消失。残余分流3例,其中1例合并机械性溶血,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主动脉瓣少量返流2例,三尖瓣返流3例,均为少量~中量返流,未行特殊处理。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传导阻滞是VSD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关键,对心内传导系统远期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关闭 并发症 随访
原文传递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9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晓斐 韩波 +7 位作者 姜殿东 吕建利 伊迎春 张建军 王静 王艳 袁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6,共8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21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接受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972例,其中男580例,女392例,2岁...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21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接受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972例,其中男580例,女392例,2岁6个月~18岁,年龄中位数10岁,体质量中位数38 kg。总结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消融疗效、不同时期消融手术疗效和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变化趋势。结果97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心脏功能和结构均正常935例,发生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5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5例,以房间隔缺损多见。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44例(45.6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21例(22.74%),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VT/PVC)232例(23.87%),房性心动过速(AT)62例(6.38%),心房扑动(AF)9例(0.92%),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反复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无法明确心动过速机制4例(0.41%)。938例患儿接受射频消融术,首次消融即刻成功率99.04%(929/938例),复发率6.89%(64/929例),手术时间100(70~120)min,射线暴露时间3.30(0.50~9.41)min。AVRT接受RFCA 437例,消融即刻成功率98.86%,复发率6.48%,AVNRT接受RFCA 219例,消融即刻成功率100%,复发率5.02%,VT/PVC接受RFCA 225例,消融即刻成功率99.11%,复发率8.97%,AT接受RFCA 49例,消融即刻成功率97.96%,复发率10.42%,AF接受RFCA 8例,消融即刻成功率87.50%,随访无复发。RFCA并发症10例(1.07%),其中左侧气胸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血栓1例、心包积液1例及胸腔积液1例,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病儿童的射频消融,与心脏结构、功能正常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儿童相比,消融即刻成功率相同,但复发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快速性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病 消融疗效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改变及并发症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靳有鹏 王玉林 +6 位作者 韩波 张建军 庄建新 汪翼 马沛然 韩秀珍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32-933,共2页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介入治疗已开展10余年,因其创伤小、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已为患者所接受。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该方法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但其术后中远期心脏结构的变化及并发症转归情况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我们...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介入治疗已开展10余年,因其创伤小、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已为患者所接受。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该方法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但其术后中远期心脏结构的变化及并发症转归情况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选取了2006至2007年在本院介入治疗成功,且随访时间为1个月-4年的188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心脏结构改变 介入治疗后 并发症 随访研究 儿童 术后恢复 转归情况
原文传递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230例儿童肺动脉瓣狭窄的长期随访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霞 韩波 +9 位作者 张建军 王玉林 伊迎春 朱梅 梁皓 庄建新 姜殿东 吕建利 王静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儿童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术后长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1987年11月至2015年11月230例行PBPV治疗的Ps患儿,年龄4个月~17... 目的评估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儿童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术后长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1987年11月至2015年11月230例行PBPV治疗的Ps患儿,年龄4个月~17岁,随访时间1—29年,收集患儿住院临床资料及门诊长期随访资料、同期健康同龄人超声心动图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0例患儿中228例(99%)成功行PBPV,跨肺动脉瓣压差(△P)术前、术后24h、术后6个月、术后2年、术后5年及术后10年以上分别为(63.5±23.8)mmHg(1mmHg=0.133kPa)、(26.2±11.1)mmHg、(24.8±9.8)mmHg、(20.9±8.9)mmHg、(18.1±8.7)mmHg和(15.3±7.3)mmHg,术后即刻△P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大部分患儿△P可进一步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瓣膜发育不良型或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术后即刻残余AP程度为PBPV术后患儿中远期疗效不能达到优标准(≤25mmHg)的危险因素,随访10年以上患儿再狭窄率为4.6%(3/65例);术后长期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83%)较术前(58%)、术后24h(68%)均明显增高,且反流程度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尖瓣反流程度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年以上的患儿右心室舒张期内径[(19.27±3.03)mm]较同期健康同龄人[(15.24±2.89)mm]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PV治疗PS患儿中远期疗效良好,严重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可作为P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长期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及程度有增加趋势,右心室舒张期内径仍偏大,需引起重视,注重院外长期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肺动脉瓣狭窄 儿童 随访
原文传递
Timothy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波 牛娜 +6 位作者 张仪 李万镇 伊迎春 张建军 庄建新 韩秀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Timothy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器官障碍的遗传性疾病,1989年Timothy教授首次报道,也称为长QT综合征8型.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遗传性疾病 多器官障碍 省立医院 山东大学
原文传递
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瓣下边缘<2 mm的室间隔缺损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波 +4 位作者 张建军 伊迎春 姜殿东 吕建利 王静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瓣下边缘<2 mm的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156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超声测量的主动脉瓣下边缘距离分为短边组(<2 mm,n=69)和长边...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瓣下边缘<2 mm的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156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超声测量的主动脉瓣下边缘距离分为短边组(<2 mm,n=69)和长边组(≥2 mm,n=87)。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短边组介入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短边组介入治疗成功率78.3%,长边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边组轻微主动脉瓣反流5例,术后心律失常23例,残余分流6例,无机械性溶血发生。长边组轻微主动脉瓣反流1例,心律失常14例,残余分流6例,其中2例出现轻微溶血。短边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OR=8.8,95%CI:1.4~54.9,P=0.02)及VSD缺损≥5 mm(OR=11.6,95%CI:2.37~57.11,P=0.003)为介入治疗失败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瓣下边缘<2 mm的VSD介入治疗成功率较低,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缺损≥5 mm患者是介入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需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残边 主动脉瓣反流 房室传导阻滞 残余分流
原文传递
2代Amplatzer血管塞在经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冠状动脉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波 +4 位作者 张建军 伊迎春 姜殿东 吕建利 王静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2代Amplatzer血管塞(AmplatzervascularPlugⅡ,AVPⅡ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病房收治的5例冠状动脉瘘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0.9~7... 目的探讨应用2代Amplatzer血管塞(AmplatzervascularPlugⅡ,AVPⅡ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病房收治的5例冠状动脉瘘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0.9~7.0岁,体质量10~21k。先用猪尾导管于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病变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其引流部位,并测量瘘口直径。将指引导管循导丝送入病变血管,选择合适的AVPⅡ,送入病变血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封堵效果好便释放AVPⅡ。结果5例患儿均成功经股动脉端逆行应用AVPⅡ完成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其中2例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心室瘘(外科结扎术后残余瘘),1例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右心房瘘。5例中4例为单瘘口,1例为双瘘口。冠状动脉瘘口直径为2.00~5.96mm,选用的AVPⅡ直径为8~14mm,封堵器与瘘口的直径之比为2.3~3.4。随访4~44个月,2例左冠状动脉瘘的患儿术后即刻出现主动脉瓣反流,分别为轻度及中度,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穿孔及血栓形成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AVPⅡ经导管逆行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但应注意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经导管关闭 血管塞 主动脉瓣反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