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果云杉天然种群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建勋 福培 +3 位作者 刘邵谋 辜云杰 孙志鹏 贾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84,共8页
【目的】系统揭示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天然种群种实表型分化程度和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海泽库、甘肃天水及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阿坝、红原、壤塘、理县、小金和松潘县境内的10... 【目的】系统揭示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天然种群种实表型分化程度和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海泽库、甘肃天水及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阿坝、红原、壤塘、理县、小金和松潘县境内的10个紫果云杉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每个种群选择30个单株,每个单株采集60枚球果,测定其中30枚球果的球果长、球果宽(中央直径)、种鳞长、种鳞宽、种翅长、种翅宽(最宽端),并计算球果长宽比、种鳞长宽比和种翅长宽比,采用巢式方差分析比较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性状值的差异;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和分化系数,分析种实表型性状的离散程度和分化程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种群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最后依据平均欧氏距离对10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紫果云杉9个种实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0个种群各种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壤塘(29.45%)>阿坝(22.48%)>九寨沟(17.93%)>松潘(17.76%)>红原(17.39%)>小金(17.03%)>泽库(16.48%)>若尔盖(15.66%)>理县(15.10%)>天水(13.95%);紫果云杉球果、种鳞、种翅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分别为46.17%,27.06%和40.42%,变异系数分别为15.11%,19.70%和21.02%,其中以种鳞的变异系数和表型分化系数均相对较小,表明其性状最为稳定;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小于种群内变异(62.12%),为37.88%;除球果宽与种鳞长宽比以及种翅长宽比与球果长宽比、种鳞长、种鳞宽、种鳞长宽比的相关性不显著外,紫果云杉其余种实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紫果云杉的10个种群大致划分为3组:壤塘、阿坝和小金种群为一组,天水、理县、若尔盖、松潘、九寨沟和泽库种群为一组,红原种群单独为一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云杉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九寨沟地震不同受损程度云杉林土壤微生物丰度差异
2
作者 张炜 福培 +7 位作者 贺维 吴世磊 苏宇 陈涤非 鄢武先 邓东周 黄春萍 陈永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97-103,共7页
为了探索地震灾害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四川九寨沟县地震灾区受损粗枝云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受损云杉林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季节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受地震影响,各林地土壤于对照相比,土壤... 为了探索地震灾害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四川九寨沟县地震灾区受损粗枝云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受损云杉林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季节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受地震影响,各林地土壤于对照相比,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不显著。受损林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拷贝数范围为4.39×10^8~9.58×10^8 copies/g−1干土,真菌18S rDNA丰度为1.58×10^6~2.09×10^6 copies/g−1干土;各损毁林地土壤微生物丰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各林地细菌16S rDAN基因丰度春季最低,从春季到夏季显著增长,达到全年最高值,从夏季到冬季又显著降低。土壤真菌18S rDNA丰度则表现从春季到夏季略有降低,从夏季到秋冬季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损毁林地的微生物丰度受土壤pH值、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总氮和土壤容重的影响深刻。实验结果为震后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协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土壤微生物 丰度 季节性动态
下载PDF
两株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解磷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彤 张迪 +4 位作者 福培 江友峰 曾祥 王晓丹 程利芳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
为获得能够把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的解磷微生物,从茅台酒厂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并对这两株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性能分析,测定其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初步探究解磷机理和在酒糟中的生长能力。结果... 为获得能够把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的解磷微生物,从茅台酒厂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并对这两株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性能分析,测定其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初步探究解磷机理和在酒糟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筛选的P1和P2菌株分别为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和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P1和P2单菌培养的难溶磷降解率分别在第10天和第1天达到最高9.62%和7.56%,P1和P2混菌(P3)培养难溶磷的降解率在第2天达到最大为18.83%。不同条件下菌株对难溶磷的降解率有一定影响,其中40℃混菌培养在第6天高达33.82%。P1主要产乙酸,高达4103.65 mg/L,P2主要产乙酸和琥珀酸,混菌培养主要产乙酸,其次是草酸。两株菌在酒糟中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为解磷功能菌株制备酒糟生物有机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能力 有机酸 酒糟 土壤
下载PDF
酿酒废弃物不同配比基质对有机高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福培 顾小凤 +7 位作者 张萌 江友峰 魏全全 芶久兰 吕利娜 冉永年 龚确 柳玲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18-27,共10页
【目的】探明酿酒废弃物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高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酿酒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及高粱高标准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酱香型白酒废弃物(酒糟、窖泥)为研究对象,经好氧发酵完全腐熟后与草炭、珍珠岩、蛭石混合配制... 【目的】探明酿酒废弃物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高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酿酒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及高粱高标准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酱香型白酒废弃物(酒糟、窖泥)为研究对象,经好氧发酵完全腐熟后与草炭、珍珠岩、蛭石混合配制成不同配比育苗基质(T_(1),对照,通用型育苗基质;T_(2),60%发酵物料+40%草炭;T_(3),60%发酵物料+20%草炭+10%珍珠岩+10%蛭石;T_(4),50%发酵物料+50%草炭;T_(5),50%发酵物料+20%草炭+15%珍珠岩+15%蛭石;T_(6),40%发酵物料+60%草炭;T_(7),40%发酵物料+20%草炭+20%珍珠岩+20%蛭石),检测各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高粱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影响高粱幼苗生长的关键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粱幼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高粱的专用育苗基质配方。【结果】在基质理化性质方面,T_(2)、T_(4)和T_(6)基质的物理结构较优,其容重适中、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高,有利于高粱出苗;T_(2)基质的电导率、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高,有利于高粱幼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育苗基质的容重和硝态氮含量是影响高粱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在高粱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方面,T_(7)基质的高粱出苗率最高;T_(2)基质的高粱株高、茎粗(茎围)、单株干重、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及根冠比均最高;各基质的高粱幼苗质量综合评分表现为T_(2)>T_(4)>T_(5)>T_(6)=T_(7)=T_(3)>T_(1)。【结论】酱香型白酒废弃物(酒糟、窖泥)添加辅料(草炭、珍珠岩、蛭石)能调节基质的理化性质,有利于高粱出苗。综合考虑提高酿酒废弃物的利用率及保证高粱出苗率与幼苗培育效果,推荐使用T_(2)(60%发酵物料+40%草炭)处理为有机高粱育苗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废弃物 高粱 育苗基质 基质配方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福培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9期319-319,共1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房建是建筑类型的主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也会直接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房建施工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房建是建筑类型的主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也会直接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房建施工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渗漏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房建施工人员应当结合具体施工中遇到的渗漏问题。对可能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技术 渗漏 应用 建筑事业 黄金时期 建筑类型 人民群众 施工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