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新品种北麦14的选育与栽培
1
作者 张波 张国林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年第5期61-62,共2页
北麦14是以钢99-671为母本、钢94-4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好、产量高、中筋等特点,其高抗秆锈病和叶锈病,中感根腐病和赤霉病。在2010—2011年黑龙江省垦区北部区中熟组区域试验中,北麦14平均... 北麦14是以钢99-671为母本、钢94-4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好、产量高、中筋等特点,其高抗秆锈病和叶锈病,中感根腐病和赤霉病。在2010—2011年黑龙江省垦区北部区中熟组区域试验中,北麦14平均产量为4345.7 kg/hm2,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增产9.3%;在2012—2013年黑龙江垦区北部区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北麦14平均产量为3800.6 kg/hm2,比对照克旱16增产9.3%。北麦14于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垦审麦2014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北麦14 选育 栽培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垦红23
2
作者 张国林 张波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年第5期52-53,共2页
垦红23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钢03-441为母本、M30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等特点,在2012-2013年黑龙江省东部平岗区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571.6 ... 垦红23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钢03-441为母本、M30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等特点,在2012-2013年黑龙江省东部平岗区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571.6 kg/hm^2,比对照品种垦大12增产8.1%;2014-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24.1 kg/hm^2,比对照品种垦大12增产5.8%。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6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垦红23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2018年度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
3
作者 张国林 +1 位作者 李小寒 李捷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9期67-68,共2页
为筛选适宜东北春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加快小麦新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步伐,在红兴隆农业科研所试验基地进行生产试验对比,参试小麦品种共15个,结果表明,中熟组中红JZ17-1、红JZ17-5、红JZ17-3;晚熟组中红JW17-4、红JW17-2小麦品种(系)... 为筛选适宜东北春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加快小麦新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步伐,在红兴隆农业科研所试验基地进行生产试验对比,参试小麦品种共15个,结果表明,中熟组中红JZ17-1、红JZ17-5、红JZ17-3;晚熟组中红JW17-4、红JW17-2小麦品种(系)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可进行大田推广种植;其他品种在产量、籽粒大小、抗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建议淘汰,不再进行试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下载PDF
2019年红兴隆管理局降水相似年分析及下半年降水情况预测
4
作者 张国林 刘莉佳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9期33-34,共2页
红兴隆管局位于三江平原中南部,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3.6度,平均降水量525.3毫米。全年日照数为2276.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33天,适合大田作物生长。降水量变化直接决定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经济产量,因此,预测分析各年份... 红兴隆管局位于三江平原中南部,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3.6度,平均降水量525.3毫米。全年日照数为2276.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33天,适合大田作物生长。降水量变化直接决定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经济产量,因此,预测分析各年份降水量变化,提早做好抗旱防涝工作,根据各年份降水相似系数分析,2019年下半年降水量整体较好,7、8月份降水正常,温度偏低,9月份降水将减少,温度上升。整体夏季低温多雨,秋季高温少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相似分析 降水趋势
下载PDF
69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盐碱性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书华 张春宵 +5 位作者 朴明鑫 杨德光 李万军 刘文国 李晓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以69个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在适宜耐盐碱筛选的2个浓度水平(25 mmol/L的Na2CO3、100 mmol/L的NaCl)下,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试验,分别测定发芽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适宜耐盐碱... 以69个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在适宜耐盐碱筛选的2个浓度水平(25 mmol/L的Na2CO3、100 mmol/L的NaCl)下,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试验,分别测定发芽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适宜耐盐碱筛选的5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而转化为耐盐碱系数,用以比较供试自交系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1)多数材料在胁迫条件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同;(2)材料间耐盐碱能力差异显著;(3)筛选出高耐盐碱自交系5份,耐盐碱自交系15份,中度耐盐碱自交系32份,敏感自交系10份,高度敏感自交系7份。研究结果将为玉米耐盐碱种质资源筛选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盐碱胁迫
下载PDF
69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朴明鑫 张春宵 +5 位作者 杨书华 杨德光 关法春 刘文国 李晓辉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13-17,共5页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于温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各自交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和相对含水量(RWC)等5项生理生化指标和茎粗、根冠比2项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5项生理生...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于温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各自交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和相对含水量(RWC)等5项生理生化指标和茎粗、根冠比2项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5项生理生化指标的耐旱系数的聚类分级,综合评价自交系的耐旱性。同时分析实验室条件下综合评价结果与形态指标鉴定结果的吻合度。结果表明:(1)受到胁迫时,材料的耐旱分级各不相同,材料间的响应机制各不相同;(2)筛选出耐旱性极强自交系4份、耐旱性强系14份、耐旱性中度系35份、耐旱性弱系12份、耐旱性极弱系4份;(3)根冠比、茎粗与综合评价结果吻合度低,不适宜作为实验室条件下玉米耐旱性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干旱胁迫 耐旱性 耐旱系数
下载PDF
69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关系分析及三大病害鉴定有效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书华 +2 位作者 张春宵 杨德光 李晓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6,共10页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利用7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从42对已定位与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3大病害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中筛选适于病害鉴定的有效SSR标记。结果表明,69份自交系划分为PA、PB、Lancaster、...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利用7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从42对已定位与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3大病害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中筛选适于病害鉴定的有效SSR标记。结果表明,69份自交系划分为PA、PB、Lancaster、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5个类群,采用UPGMA聚类方法和群体结构聚类划分结果基本一致;从42对相关标记中筛选出大斑病鉴定有效标记3个(umc1316、umc2212、umc1327)、丝黑穗病鉴定有效标记1个(SSR148152)和茎腐病鉴定有效标记1个(SSR58),基于上述5个有效标记能够明显地区分三大病害综合表现抗和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有效标记 大斑病 丝黑穗病 茎腐病
原文传递
小麦新品种“北麦11号”简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波 王忠宝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1期47-47,共1页
1选育过程1996年以优质小麦龙辐91B569为母本,本所高产品系钢94-4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编号为96134,当年收获杂交种子45粒,1997年种植F1代,1998至2000年陀-F4机播混选,2001年F5株代,2002年F6代决选,决选系编号为钢02—325... 1选育过程1996年以优质小麦龙辐91B569为母本,本所高产品系钢94-4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编号为96134,当年收获杂交种子45粒,1997年种植F1代,1998至2000年陀-F4机播混选,2001年F5株代,2002年F6代决选,决选系编号为钢02—325。2003至2004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2005年所内品比,2006至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东部区中熟组区域试验,2008至2009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北麦1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黑龙江省东部 区域试验 农作物品种 优质小麦 选育过程 有性杂交 杂交种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