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豫东王油坊类型的形成问题
1
作者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文化变革具有不平衡性,豫东地区大致在龙山中期才最终完成大汶口文化向王油坊类型的过渡。从陶器的视角看,王油坊类型主要是本地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的延续,同时在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海岱龙山文化的影响,故将其归入海岱文化... 文化变革具有不平衡性,豫东地区大致在龙山中期才最终完成大汶口文化向王油坊类型的过渡。从陶器的视角看,王油坊类型主要是本地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的延续,同时在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海岱龙山文化的影响,故将其归入海岱文化系统具有合理性。不过,在葬俗与宗教信仰层面,王油坊类型却与中原地区有趋同的一面。微观而言,豫东地区文化定性至今仍有争议,但宏观上看其又是将海岱与中原地区纳入同一文化圈的重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地区 龙山时期 王油坊类型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二里头遗址新见神灵及动物形象的复原和初步认识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青 海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01,共9页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60余年的田野工作,出土了丰富的考古遗存。1999年,公布该遗址1959~1978年考古发掘资料的考古报告出版,集中发表了一批刻饰神灵和动物形象的陶器资料[1],笔者曾对其中的15个形象做了初步复原,并以此探讨了夏人的...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60余年的田野工作,出土了丰富的考古遗存。1999年,公布该遗址1959~1978年考古发掘资料的考古报告出版,集中发表了一批刻饰神灵和动物形象的陶器资料[1],笔者曾对其中的15个形象做了初步复原,并以此探讨了夏人的神灵崇拜等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高羽冠 兽面 龙(蛇) 饕餮纹
原文传递
史前时期俯身葬葬俗初探
3
作者 刘鸿丰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俯身葬作为特殊葬俗,普遍发现于史前各大文化区系中。它可分为正常埋葬类、偶然埋葬类和特殊埋葬类。其中,正常埋葬类见于马家浜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中,它反映的是特定时空范围内某一族群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可看作是族群... 俯身葬作为特殊葬俗,普遍发现于史前各大文化区系中。它可分为正常埋葬类、偶然埋葬类和特殊埋葬类。其中,正常埋葬类见于马家浜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中,它反映的是特定时空范围内某一族群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可看作是族群的标识之一。特殊埋葬类具有原始宗教意义,反映了先民对待本部落内非正常死亡者的处理态度。此外,俯身葬的选择是带有功利主义的,是服务于生者现实生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时期 俯身葬 葬俗 族群
原文传递
再论河北任丘哑叭庄遗址龙山时期遗存及相关问题
4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40,共13页
冀中地区以哑叭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时期遗存,是以后岗二期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迁徙涌入创造的。鉴于哑叭庄龙山时期遗存中的海岱龙山文化因素大多见于豫北冀南地区,故可将其纳入后岗二期文化系统之中。龙山晚期,哑叭庄一... 冀中地区以哑叭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时期遗存,是以后岗二期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迁徙涌入创造的。鉴于哑叭庄龙山时期遗存中的海岱龙山文化因素大多见于豫北冀南地区,故可将其纳入后岗二期文化系统之中。龙山晚期,哑叭庄一类遗存在冀中地区的出现具有突兀性,其显然是自然和社会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气候趋于干冷与黄河下游河道的稳定为外来人群迁徙定居提供了新空间,而豫北冀南地区不同政体之间的竞争,甚或是与鲁西北地区的外部冲突,可能是人群北上迁徙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叭庄遗址 龙山时期 政体冲突 人群迁徙
原文传递
试析清凉寺墓地兴盛时期的葬仪
5
作者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7,F0002,共13页
清凉寺墓地第二、三期墓葬属墓地的兴盛时期。第二期墓葬葬仪主题在于宣扬经济权力和军事保卫职能,第三期墓葬葬仪主题除了凸显经济权力外,为维护此种权力还发展出以人殉葬的残酷形式。两阶段的葬仪主题均反映出当时存在基于经济层面的... 清凉寺墓地第二、三期墓葬属墓地的兴盛时期。第二期墓葬葬仪主题在于宣扬经济权力和军事保卫职能,第三期墓葬葬仪主题除了凸显经济权力外,为维护此种权力还发展出以人殉葬的残酷形式。两阶段的葬仪主题均反映出当时存在基于经济层面的社会分化,但在社会分层方面指示性不强。“炫富”的葬仪可能与盐业资源的贸易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凉寺墓地 第二、三期墓葬 葬仪 社会分化
原文传递
长江下游地区史前俯身葬葬俗初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1,共7页
长江下游地区俯身葬集中见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即4500BC^3900BC。它最早发现于太湖西部地区,并以此为策源地逐级向周邻地区扩散。太湖东部地区俯身葬的出现时间相对西部地区略晚,但数量大增,并成为主流葬式。外围的江淮和宁镇地区俯身... 长江下游地区俯身葬集中见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即4500BC^3900BC。它最早发现于太湖西部地区,并以此为策源地逐级向周邻地区扩散。太湖东部地区俯身葬的出现时间相对西部地区略晚,但数量大增,并成为主流葬式。外围的江淮和宁镇地区俯身葬的出现时间相对更晚,大致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至崧泽文化早期阶段,发现数量也较少。宁绍平原地区发现的个别俯身葬并不典型,不排除是下葬过程中的偶然行为所致。马家浜文化中晚期俯身葬应是某一族群在特定区域形成的一种丧葬习俗,具有标识族群身份的特征。崧泽文化早期之后,俯身葬大幅减少,且其文化内涵发生改变,成为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处理方式。长江下游地区公元前四千纪左右开始的"崧泽化"进程对葬制的转变虽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太湖东西部地区的文化整合或许才是马家浜至崧泽文化时期葬制发生重大改变的主要诱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地区 马家浜文化 俯身葬 文化整合
原文传递
先秦时期滏口陉道的考古学观察
7
作者 刘鸿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8,共13页
滏口陉道作为太行山中段的一条重要孔道,是豫北冀南地区与晋东南地区文化互动的主干道。从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关遗址的时空分布特点可知,这条通道在仰韶时期可能已经开通。之后,该通道持续发展,终成通衢大道。道路于重要处往... 滏口陉道作为太行山中段的一条重要孔道,是豫北冀南地区与晋东南地区文化互动的主干道。从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关遗址的时空分布特点可知,这条通道在仰韶时期可能已经开通。之后,该通道持续发展,终成通衢大道。道路于重要处往往存在至少两处遗址聚合在一起的情况,可能为交通控制点。该通道的功用在早期之时较为单一,主要供人们日常通行所用,在龙山及其以后的先秦时期,逐渐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军事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滏口陉道 交通道路 先秦时期 考古学文化 聚落
原文传递
陶寺文化的兴起及相关问题
8
作者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4X期28-34,共7页
陶寺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主要分布于晋南临汾盆地、以陶寺遗址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陶寺文化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1],随着遗址的不断发现以及资料的不断公布,相关的研究文章也层出不穷,研究的领域也不断地扩充。然而... 陶寺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主要分布于晋南临汾盆地、以陶寺遗址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陶寺文化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1],随着遗址的不断发现以及资料的不断公布,相关的研究文章也层出不穷,研究的领域也不断地扩充。然而,检索过去发表的相关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特征 考古学文化 临汾盆地 客省庄 折腹 晋南 聚落形态 集权化 屈家岭文化 邑聚
下载PDF
河南淅川单岗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6
9
作者 靳松安 +2 位作者 张建 孙凯 孙广贺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9,共16页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和2013年3月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在第一次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和2013年3月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在第一次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屈家岭文化的文化特征与年代以及聚落布局与结构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县 单岗遗址 屈家岭文化 聚落
原文传递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2018年西城墙发掘简报
10
作者 陈章龙 霍东升 +4 位作者 王青 陈章龙(线图) 霍东升(线图) 杨镇(摄)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9,I0002,I0003,共16页
2018年3—7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城墙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城壕、城墙等遗迹。其中,城墙为平地起筑,后期修补较为频繁,部分区域可见完整的夯层、夯窝及版筑痕迹。依据构筑方式、出土遗物等信息可将城墙分... 2018年3—7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城墙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城壕、城墙等遗迹。其中,城墙为平地起筑,后期修补较为频繁,部分区域可见完整的夯层、夯窝及版筑痕迹。依据构筑方式、出土遗物等信息可将城墙分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两汉时期三个阶段。城壕堆积相对凌乱,可分为始凿阶段(不晚于战国中期)、外扩阶段(战国至汉代)、废弃阶段(魏晋以后)。此外,发掘过程中还清理水井、墓葬、灶等遗迹,特别是J2内出土一批戳印陶文的陶罐,为进一步研究历史上邾国故城手工业生产管理制度和生产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城市 邾国故城遗址 夯筑城墙 城壕 戳印陶文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县单岗遗址宋元时期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靳松安 孙凯 +6 位作者 张建 郑龙龙 杜伟 韩佳佳 孙广贺 李世伟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9,I0004,共11页
2011年7月~2012年1月、2013年3~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清理宋元时期遗迹有灰坑、陶窑、墓葬、墙基、灰沟等,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瓷器... 2011年7月~2012年1月、2013年3~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清理宋元时期遗迹有灰坑、陶窑、墓葬、墙基、灰沟等,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遗物。单岗宋元时期遗存的发掘为豫西南地区最大窑口邓窑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对丹江流域宋元时期聚落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淅川县 单岗遗址 邓窑 聚落 丹江流域 宋元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申明铺东遗址文坎沟东地点龙山与西周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2
作者 靳松安 张建 +1 位作者 杜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8,共15页
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文坎沟东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发现龙山、西周、东周、汉代、六朝、唐代等时期遗迹,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玉器、铁器、石器等。此次发掘的龙山遗存器物组合与淅... 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文坎沟东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发现龙山、西周、东周、汉代、六朝、唐代等时期遗迹,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玉器、铁器、石器等。此次发掘的龙山遗存器物组合与淅川下王岗等遗址的王湾三期文化组合基本一致。该地点出土的西周陶器,与齐家制玦作坊遗址、天马—曲村居住址西周中期偏早阶段同类器特征相似。这类遗存基本反映了该地区楚文化形成前的面貌,为研究丹淅流域早期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西周中期 篮纹 发掘面积 灰陶 抢救性发掘 考古系 淅川 陶片 沟东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单岗遗址2013年度两周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靳松安 张建 +7 位作者 刘震洋 沈小芳 张贤蕊 魏继印 孙广贺 李鹏飞 郑龙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1,共16页
2013年3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单岗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发掘,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所见遗存主要为两周时期,另有少量属汉代、六朝和宋元时期。两周时期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陶窑等,... 2013年3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单岗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发掘,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所见遗存主要为两周时期,另有少量属汉代、六朝和宋元时期。两周时期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陶窑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铜器。依据层位关系和出土器物特征,可将其大体划分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三个发展阶段,为研究丹浙流域两周时期中小型聚落变迁以及楚文化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川 单岗遗址 两周遗存 楚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