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被引量:109
1
作者 汉光 张先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2,共5页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南方;夏季风为正常的年份,雨带分布一般在我国中部。分析发现: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当夏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反之夏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弱为主。这些结果将为预测夏季雨带类型提供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季风 雨带 类型 中国
下载PDF
华北的雨季 被引量:33
2
作者 汉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共6页
根据旬降水量资料,对华北雨季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华北雨季开始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左右,结束期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左右,雨季强度的气候变化特点是由强转弱的趋势变化。分析发现当前期春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偏高和赤道... 根据旬降水量资料,对华北雨季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华北雨季开始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左右,结束期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左右,雨季强度的气候变化特点是由强转弱的趋势变化。分析发现当前期春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偏高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场偏低时,华北雨季强度为强或偏强的趋势;反之当高度场偏低和海温场偏高时,则雨季强度为弱或偏弱的趋势,这为预报华北雨季强弱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 预报因子 华北 降水量
下载PDF
我国异常冬暖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汉光 张桂森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5-20,共6页
本文利用1911—1989年近80年的我国气温等级资料,对我国异常冬暖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性异常冬暖年的出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集中在40年代和近10年期间。在冬暖区域分布上,以西北、长江和华南一带地区的... 本文利用1911—1989年近80年的我国气温等级资料,对我国异常冬暖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性异常冬暖年的出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集中在40年代和近10年期间。在冬暖区域分布上,以西北、长江和华南一带地区的冬暖尤为显著。就区域性异常冬暖而言,东北区和华南区出现异常冬暖年的几率最大,西南区几率最小。 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异常冬暖出现的年份显著增多,尤其是东北地区。其环流特征主要表现在北半球西风带以超长波3波为主,亚洲上空距平场分布为稳定的西低东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暖 异常 时空变化 温度 环流
下载PDF
北半球阻塞高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汉光 陈雪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8,共6页
本文利用1971—1988年各月逐日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对60°N上的阻塞高压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纬圈上阻塞高压活动频率的纬向分布呈4波型,最大波峰值位于大西洋20°W处。阻塞高压季节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大西洋东部... 本文利用1971—1988年各月逐日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对60°N上的阻塞高压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纬圈上阻塞高压活动频率的纬向分布呈4波型,最大波峰值位于大西洋20°W处。阻塞高压季节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大西洋东部、东欧至乌拉尔山、太平洋中部。阻塞高压活动类型有东进型、西退型和稳定型三类。其中稳定型阻高占55.1%。夏季以稳定型为主,秋冬以移动型为主。阻高活动平均维持期在11.5天,其中71%集中在8—13天之间,各区域阻高的长期变化存在着准两年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高压 统计 振荡
下载PDF
盛夏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汉光 吕灿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8,共6页
本文对盛夏7月份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脊线位置具有明显的低频变化,主要振荡周期为13年左右。它的变化在东亚具有明显的遥相关结构,其影响因子主要是东亚是否存在阻塞高压,黑潮区海温是否异常,菲律... 本文对盛夏7月份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脊线位置具有明显的低频变化,主要振荡周期为13年左右。它的变化在东亚具有明显的遥相关结构,其影响因子主要是东亚是否存在阻塞高压,黑潮区海温是否异常,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强弱以及南印度副高的强弱变化。其中,东亚是否有阻塞高压存在和黑潮区海温是否异常变化,对盛夏7月份副高脊线位置的异常偏南或偏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气象 副高脊线 位置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的气候分类及其环流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汉光 张先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3-8,共6页
利用主分量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部夏季雨带进行客观的气候分类。分析表明:当聚类因子(N=4),聚类数(K=2)时,第2主分量成分是在所有聚类因子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它不仅反映出两类不同雨带类型及其强弱的变化,而且在环流特... 利用主分量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部夏季雨带进行客观的气候分类。分析表明:当聚类因子(N=4),聚类数(K=2)时,第2主分量成分是在所有聚类因子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它不仅反映出两类不同雨带类型及其强弱的变化,而且在环流特征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带 气候 分类 大气环流 聚类因子
下载PDF
气侯层次和分数维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式达 郑祖光 汉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33-342,共10页
本文应用非线性理论分析了多层次的气候系统,指出分数维是气候系统结构的特征,是气候系统中尺度变换后的不变量。分数维可用于平滑气候资料,滤掉尺度较小的振动,形成较高的气候层次。平滑前后的气候层次结构已不相同。低层次气候变化的... 本文应用非线性理论分析了多层次的气候系统,指出分数维是气候系统结构的特征,是气候系统中尺度变换后的不变量。分数维可用于平滑气候资料,滤掉尺度较小的振动,形成较高的气候层次。平滑前后的气候层次结构已不相同。低层次气候变化的规律很不确定,在高层次上看就比较确定了。高、低层次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以上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本文用我国的气候资料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理论 分数维 气候层次
下载PDF
南极极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汉光 姬菊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8,共6页
本文利用1973—1982年南极极冰覆盖面积资料,分析了南极极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极冰增长和融化过程的变化进行了谱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南极极冰增长和融化过程的变化存在着准8.2周的主要振荡周期,极冰出现最大增长和融化速率的时间分别... 本文利用1973—1982年南极极冰覆盖面积资料,分析了南极极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极冰增长和融化过程的变化进行了谱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南极极冰增长和融化过程的变化存在着准8.2周的主要振荡周期,极冰出现最大增长和融化速率的时间分别在5—6月和11—12月(北半球时间)。还发现南极极冰的变化对北半球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动及登陆我国台风的数量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极冰 时空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南北半球环流系统的遥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汉光 张恩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6,共8页
本文利用1972年5月—1990年2月南半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5°×5°网格点资料,对南半球绕极低压和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环流系统的变化与盛夏西北太平洋副高面积和脊线位置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利用1972年5月—1990年2月南半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5°×5°网格点资料,对南半球绕极低压和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环流系统的变化与盛夏西北太平洋副高面积和脊线位置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遥相关联系为盛夏7、8月西北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的预报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遥相关 南半球 北半球
下载PDF
1990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和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良炎 汉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6,共5页
1990年,我国大部地区年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年平均气温正常或偏高;登陆台风多,灾情偏重;风雹危害偏轻。总的来看,农业气候条件较好,基本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北半球环流主要特征是:500hPa副高持续偏强,西风带以纬向环流占绝对优势,... 1990年,我国大部地区年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年平均气温正常或偏高;登陆台风多,灾情偏重;风雹危害偏轻。总的来看,农业气候条件较好,基本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北半球环流主要特征是:500hPa副高持续偏强,西风带以纬向环流占绝对优势,西藏高原高度场偏高,印缅槽偏弱,极涡偏向西半球,东亚槽强度偏弱,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无异常增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 气候特点 北半球 环流 中国
下载PDF
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对低纬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世平 汉光 王慕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17-422,共6页
本文利用1967-1985年间,西太平洋137°E剖面(34°N-1°S)的深层海温调查资料及500hPa月平均图,首先分析了该剖面上深层海温变化的分布结构和年际变率特征,发现西太平洋赤道暖池温跃层(取纬度4°-8°N,厚度75-200米... 本文利用1967-1985年间,西太平洋137°E剖面(34°N-1°S)的深层海温调查资料及500hPa月平均图,首先分析了该剖面上深层海温变化的分布结构和年际变率特征,发现西太平洋赤道暖池温跃层(取纬度4°-8°N,厚度75-200米)海温年际间的变化与赤道逆流流量呈反位相的关系,在埃尔尼诺年期间,赤道逆流(自西向东)加强,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下降。当埃尔尼诺结束时,赤道逆流流量迅速减小、温跃层海温上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对低纬大气环流的影响,发现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与低纬大气的关系比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要明显,尤其是对夏季低纬大气和副热带高压强弱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统计事实说明,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的变化可能是影响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的重要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 暖池 温跃层 海温 大气环流
下载PDF
1986—1987年尼厄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先恭 汉光 丁一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4-432,共9页
本文根据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资料,分析了1986—1987年厄尼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并与1982—1983年期间海水水位变化作了比较。证明海水水位不但对风场有很好的响应,而且还能较好地反映暖水团的移动,是监视ENSO事件的一种有效指... 本文根据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资料,分析了1986—1987年厄尼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并与1982—1983年期间海水水位变化作了比较。证明海水水位不但对风场有很好的响应,而且还能较好地反映暖水团的移动,是监视ENSO事件的一种有效指标。文中还给出了厄尼诺事件不同发展阶段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分布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厄诺 太平洋 海水 水位 变化
下载PDF
EL NINO AND THE ANOMALOUS CLIMATE IN CHINA
13
作者 汉光 张先恭 丁一汇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89年第4期471-481,共11页
The similar features of two El Nino(1982/83 and 1986/88)events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reveal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data in the present paper For instance,the timi... The similar features of two El Nino(1982/83 and 1986/88)events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reveal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data in the present paper For instance,the timing of the warming onset and ending was late,the warming region first took place in the equatorial central Pacific,and the propagation of warming event is from west to east.Moreover,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El Nino events both exerted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the strength and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this SST anomaly was also very marked with the persistent PNA pattern observed in Pacific-North American region.Both events had the striking impact on the winter weather process and climate in China,but with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all El Nino events in the recent 40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rainfall during Meiyu period in Changjiang River Basi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ason of El Nino on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o EI OVER SSTA PNA
原文传递
在大西洋快速加强气旋试验期间海面温度分布对爆发性气旋生成的作用
14
作者 William M.Lapenta Donald J.Perkey +1 位作者 Garl W.Kreitzberg 汉光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7-62,共6页
1 引言许多研究者提出墨西哥湾流的暖水对气旋爆发性加深提供了必需的能量,这种爆发性加深是冬季在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附近的海面上一种经常观测到的海洋气旋生成时所特有的现象。可是,许多研究(Nuss 和 An-thes,1987;Kuo 和 Low-Nam,1990;
关键词 气旋 爆发性 海平面 温度 大西洋
下载PDF
“思索”事件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15
作者 汉光 《气象知识》 1992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厄尔尼诺 中国 天气 气候 夏季 降水
原文传递
应加强防范台风灾害 被引量:1
16
作者 汉光 《气象知识》 1993年第3期5-5,共1页
关键词 台风 灾害 防治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