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进展 |
李荣社
计文化
赵振明
陈守建
孟勇
于浦生
潘小平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5
|
|
2
|
东昆仑早泥盆世碰撞造山的侵入岩证据 |
赵振明
马华东
王秉璋
拜永山
李荣社
计文化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9
|
|
3
|
西藏冈底斯构造带申扎一带寒武系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计文化
陈守建
赵振明
李荣社
何世平
王超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6
|
|
4
|
巴颜喀拉构造带二叠-三叠纪岩相特征及构造演化 |
陈守建
李荣社
计文化
赵振明
李国栋
刘荣丽
戴传固
朱迎堂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0
|
|
5
|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 |
杜闯
高勋
邵妍
宋晓伟
赵振明
郝作强
林景全
|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8
|
|
6
|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
陈守建
李荣社
计文化
赵振明
刘荣丽
贾宝华
张振福
王国灿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7
|
昆仑造山带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 |
陈守建
李荣社
计文化
赵振明
孟勇
史秉德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4
|
|
8
|
青海共和至甘肃兰州黄河河谷地貌的形成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关系 |
赵振明
刘百篪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03 |
32
|
|
9
|
甜水海地块古元古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计文化
李荣社
陈守建
何世平
赵振明
边小卫
朱海平
崔继岗
任绢刚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0
|
地球静止轨道凝视型相机热分析与热设计 |
赵振明
王兵
高娟
|
《航天返回与遥感》
|
2010 |
22
|
|
11
|
西昆仑昆盖山北坡铜矿化点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
计文化
陈守建
李荣社
何世平
赵振明
王超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12
|
对龙羊峡形成的初步认识 |
赵振明
刘百篪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05 |
18
|
|
13
|
昆仑造山带石炭纪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 |
陈守建
李荣社
计文化
王超
赵振明
王秉章
戴传固
王国灿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8 |
19
|
|
14
|
论陕西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床成因 |
杨合群
苏犁
宋述光
赵国斌
任华宁
贾健
王永和
董福辰
赵振明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5
|
高分辨率遥感相机CCD器件精密热控制 |
鲁盼
赵振明
颜吟雪
|
《航天返回与遥感》
|
2014 |
15
|
|
16
|
“高分二号”卫星相机热控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
赵振明
鲁盼
宋欣阳
|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7
|
西昆仑新藏公路北段古-中生代多期次构造-热事件年龄确定 |
计文化
周辉
李荣社
陈守建
赵振明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18
|
青海中部昆南增生杂岩带变形分期及构造过程 |
查显锋
计文化
张海迪
李荣社
赵振明
潘术娟
陈锐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19
|
青藏高原北部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 |
赵振明
刘爱民
彭伟
计文化
李荣社
王毅智
朱迎堂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20
|
羌北地块中—晚侏罗世雁石坪群古地磁新结果 |
程鑫
吴汉宁
刁宗宝
王海军
张晓东
马轮
周亚楠
康伟伟
计文化
李荣社
陈守建
赵振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