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193
1
作者 顺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9-421,共3页
手足口病(hand—Lot—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在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 手足口病(hand—Lot—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在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Cox A16)和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病
原文传递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解读 被引量:76
2
作者 刘金荣 顺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目前面临以下问题:CAP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支原体和腺病毒肺炎可遗留气道闭塞等后遗症,引起儿童慢性肺疾病;经验判断病原体和初始治疗...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目前面临以下问题:CAP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支原体和腺病毒肺炎可遗留气道闭塞等后遗症,引起儿童慢性肺疾病;经验判断病原体和初始治疗存在不足,影响预后。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规范,以期降低儿童CAP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该文从规范制定的背景和内容、CAP的定义和诊治思路并重点针对CAP诊治规范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治疗 解读
原文传递
2010至2012年门诊和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比较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刘春艳 肖艳 +7 位作者 谢正德 任丽丽 胡英惠 幺远 杨燕 钱素云 申昆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了解同期门诊和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特点及流行特征。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2066例。其中门诊病例1050例,住院病例1016例。每例患儿采... 目的了解同期门诊和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特点及流行特征。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2066例。其中门诊病例1050例,住院病例1016例。每例患儿采集咽拭子或鼻咽吸取物标本1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4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偏肺病毒及博卡病毒。结果本组病例中,1274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的病毒检出率为61.7%,住院患儿检出率(69.7%)高于门诊患儿(53.9%)(χ2=54.394,P〈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最主要病原,其次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在门诊病例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腺病毒、副流感病毒。377例检出2种或2种以上病毒,住院患儿混合感染率(30.1%)高于门诊患儿(6.8%)(χ2=188.820,P〈0.001)。结论门诊患儿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住院患儿中最常检出的病毒。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较常见,特别是住院病例,但其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毒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贾蕾 +5 位作者 张莉 李爽 张代涛 刘白薇 王全意 黎新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比较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流行病学情况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集108名临床诊断HFMD患儿疱疹液和咽拭子标本,使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对EV71和CA16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比较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流行病学情况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集108名临床诊断HFMD患儿疱疹液和咽拭子标本,使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对EV71和CA16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 108名患儿的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97.2%(105/108),其中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及EV71和CA16混合感染分别占51.9%(56/108),36.1%(39/108),1.9%(2/108),7.4%(8/108)。EV71感染患儿和CA16感染患儿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CA16感染患儿口腔疱疹、膝部皮疹、流涕的发生比率高于EV71感染患儿。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现膝部皮疹的患儿CA16感染可能性大。结论发现口腔无疱疹、膝部无皮疹、无流涕等症状的HFMD患儿时,应考虑EV71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儿童
原文传递
水稻线粒体DNA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剑波 汪秀峰 +2 位作者 向太和 李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08-813,共6页
该项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野败型、矮败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分离到 6条不育系特有的扩增片段 ,并对野败型、矮败型不育系共有的片段进行了Southern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CAR验证 ,该片段全长 1879b... 该项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野败型、矮败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分离到 6条不育系特有的扩增片段 ,并对野败型、矮败型不育系共有的片段进行了Southern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CAR验证 ,该片段全长 1879bp ,包含 6个开放阅读框架和 8对重复序列。BLAST分析表明 ,该片段部分区域与Elytrigiaelongata、小麦线粒体tRNA Asp基因上游一段序列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 DNA 雄性不育 特异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SCAR RAPD
下载PDF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6
作者 葛新顺 于沛涛 +3 位作者 张英 姚瑶 蒋荣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帕拉米韦在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共30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分为帕拉米韦治疗组(150例)和奥司他韦治疗组(150例)。观察... 目的探讨帕拉米韦在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共30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分为帕拉米韦治疗组(150例)和奥司他韦治疗组(15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7.9 h和42.7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25、P<0.001);两组患儿中位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7.8 h和22.3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65、P<0.001)。两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9、P=0.246)。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消退。结论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甲型 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 儿童
原文传递
非血液肿瘤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内儿童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顺英 +1 位作者 刘钢 徐樨巍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非血液肿瘤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以提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和临床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85例患儿,均为... 目的探讨非血液肿瘤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以提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和临床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85例患儿,均为非血液肿瘤和PICU病房患儿,总结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宿主高危因素。结果本组85例中,假丝酵母菌感染42例,曲霉感染20例,隐球菌感染21例,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毛霉感染1例。42例假丝酵母菌感染中,5例为1岁以内婴儿,3例为联合免疫缺陷病,1例为细胞免疫缺陷,25例因原发病长期应用激素和(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继发感染,5例为肠道手术后和慢性腹泻病,1例为反流性胃食管炎,2例无明显宿主因素。20例曲霉感染中,10例为慢性肉芽肿病,5例1个月以上应用激素,3例长期应用激素和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2例无明显宿主因素。21例隐球菌感染中,2例为1个月以上应用激素,2例为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其余无明显宿主因素。毛霉感染1例,为糖尿病患儿。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为免疫缺陷病患儿。结论非血液肿瘤和PICU病房患儿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为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病以及长期应用激素和(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长期使用。此外,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因素为小婴儿。多数隐球菌感染以及个别曲霉感染无明显宿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儿童 侵袭性肺曲霉病
原文传递
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育性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宝 王毅 +3 位作者 仁渠 陈凤祥 李强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1期45-48,共4页
1989年3月,我们在油菜甘白种间杂交(81008X托品)F_4代白菜型油菜品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研究,其测交和回交后代无育性分离,现有白菜型油菜品仲中存在着保持和恢复基因。初步认为,该不育材料属于核质互作的细胞质不... 1989年3月,我们在油菜甘白种间杂交(81008X托品)F_4代白菜型油菜品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研究,其测交和回交后代无育性分离,现有白菜型油菜品仲中存在着保持和恢复基因。初步认为,该不育材料属于核质互作的细胞质不育类型。该不育材料在盛花前总不育率为98.76%,盛花后育性有变化。与波里马不育系高温敏感型相比,其育生变化除高温因素外,对光照长度是否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或需要一定的积温后才能导致育性发生变化进行了讨论。后期可育株自交和兄妹交结实指数分别为0.044和0.090,低于自交不亲和结实指数1.0的标准,剥蕾自交结实指数也仅5.133。根据其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双重性质、作者认为,该不育材料用于配制杂种,纯度可能优于白菜型油菜自交迟钝系和标志性状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 油菜 雄性不育 育性
下载PDF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流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葛新顺 于沛涛 +2 位作者 张英 姚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1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评价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有150例患儿纳入研究... 目的评价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有150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9例(52.7%),女性71例(47.3%),平均年龄(3.9±3.0)岁。中位症状缓解时间(95%CI)是27.9 h(20.6~30.8 h),中位发热缓解时间(95%CI)是17.8 h(16.1~19.5 h)。不同年龄组间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和中位发热缓解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3例患儿(88.7%)治疗持续时间为1 d,17例患儿(11.3%)治疗持续时间为2 d,没有治疗持续时间3 d或以上患儿。没有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0%,全部是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年龄小的儿童,不良反应均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3 d之内,未经干预迅速缓解消退,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随剂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有效,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帕拉米韦 儿童
原文传递
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丽嫱 陈娜 +3 位作者 高宝勤 王桂芬 邓亚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目的研究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进展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根据临床用药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单纯组93例,单纯应用硫必利治疗;联合组107例,应用... 目的研究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进展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根据临床用药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单纯组93例,单纯应用硫必利治疗;联合组107例,应用羚羊角胶囊联合硫必利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病情进展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无病情进展患儿,单纯组进展率为3.23%,联合组低于单纯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13%,单纯组为91.40%,联合组总有效率与整体疗效均优于单纯组(P <0.05);治疗后,2组患儿YGTSS评分、ADHD评分、各项血清Th细胞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 <0.05),且联合组均优于单纯组(P <0.05)。结论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能够有效预防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机制与改善患儿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儿童 羚羊角胶囊 硫必利 预防病情进展
下载PDF
儿童链球菌感染分离株emm分型及超抗原基因谱的变迁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耀玲 +9 位作者 林弘睿 冯丽娟 梁云梅 俞桑洁 姚开虎 高微 袁林 李艳 杨永弘 沈叙庄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30-1732,1744,共4页
目的通过对1993-1994年和2005-2006年359株儿童A族溶血性链球菌(GAS)分离株进行emm分型及8种超抗原基因检测,探讨不同时期儿童GAS感染分离株emm分型及超抗原基因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法对2个时期359株儿童GAS分离株进行emm分型及8种超抗... 目的通过对1993-1994年和2005-2006年359株儿童A族溶血性链球菌(GAS)分离株进行emm分型及8种超抗原基因检测,探讨不同时期儿童GAS感染分离株emm分型及超抗原基因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法对2个时期359株儿童GAS分离株进行emm分型及8种超抗原基因扩增。结果 emm1和emm12在不同时期均为主要流行型,其他型别不断变化。与1993-1994年比较,2005-2006年GAS菌株emm型较集中,emm1和emm12显著增多(Pa<0.01)。携带6种或6种以上超抗原基因的GAS分离株从46.53%(1993-1994年)增加到78.39%(2005-2006年),ssa,speH和speJ基因的携带率明显增加(P<0.05),而speA基因的携带率显著下降(P<0.05)。超抗原emm基因谱与emm分型之间有密切关系,相同的emm型在不同的时期携带不同的超抗原基因,emm型的分布和超抗原基因谱与GAS感染性疾病之间无显著性联系。结论儿童链球菌感染分离株emm分型及超抗原基因谱随年代变迁。此数据为制备符合我国GAS感染的疫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m分型 流行病学 化脓性链球菌 超抗原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40例病毒病原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春艳 张辉 +1 位作者 谢正德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9-621,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门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40例,每例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1份。采用多重PCR试剂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门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40例,每例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1份。采用多重PCR试剂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型,鼻病毒(RV),副流感病毒(PIV)1~4型,流感病毒(IFV)甲、乙型,腺病毒(ADV),人偏肺病毒(HMPV),人冠状病毒(HCoV),人博卡病毒(HBoV)及肠道病毒(EV)。结果 540例门诊采集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306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阳性率56.7%。其中33例检出2种病毒,1例检出3种病毒,混合感染率为6.3%。各种病毒中,IFV检出率最高占16.7%,其次是ADV(12.8%),EV(7.8%),PIV(7.2%),。IFV中以甲型IFV为主(占95.6%),PIV中以PIV3型为主(占66.7%),RSV检出以RSVA型为主,占79.3%。结论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北京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是IFV、ADV、EV、P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毒
原文传递
儿童艾滋病17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钢 +1 位作者 杨燕 申昆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9-630,共2页
目的通过对17例艾滋病患儿的临床分析,初步了解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传播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999-01—2006-05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患儿的临床资料。17例患儿均经免疫层析法及酶联免疫(ELISA)双抗原夹心法筛查及蛋白... 目的通过对17例艾滋病患儿的临床分析,初步了解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传播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999-01—2006-05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患儿的临床资料。17例患儿均经免疫层析法及酶联免疫(ELISA)双抗原夹心法筛查及蛋白印记法确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确诊儿童艾滋病。结果17例患儿年龄8个月至11岁,平均7·8岁,其中男13例,女4例。籍贯为12例来自于河南,2例来自山西,1例来自甘肃,1例来自山东,1例来自四川。病程最短20d,最长2年。14例出现间断发热,11例有咳嗽,其中2例有咯血,8例出现腹泻。12例有明显消瘦,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2个标准差,3例表现为皮肤反复瘀点、瘀斑,6例患儿肝脏肿大,7例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9例,15例CD4+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平均13%,胸片提示8例有肺部异常表现,其中1例为肺部结核,1例为支气管扩张,1例疑为机会性感染,其余为肺内非特异性炎症,腹部B超提示6例肝脏肿大。6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败血症,1例结核,1例支气管扩张,2例鹅口疮,1例灰指甲,1例真菌性肠炎,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患儿中12例有输新鲜血、血浆及血液制品史,2例患儿母亲HIV抗体阳性,3例无输血及血制品史,父母HIV抗体未查。结论儿童艾滋病常以发热伴反复咳嗽或发热伴迁延性腹泻为就诊表现;真菌感染可能是儿童艾滋病主要并发症;儿童艾滋病早期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儿童艾滋病发病的地域性与成人艾滋病一致;血源性传播仍然是我国儿童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艾滋病 分析
原文传递
应对COVID-19疫情防控新形势,加强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儿科专家倡议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录召 +15 位作者 杨永弘 申昆玲 曹玲 郑跃杰 钟武 魏庄 谢正德 徐保平 钱素云 林荣军 刘钢 朱春梅 卢根 秦强 宇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289-129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常态防控下,对其他疾病(如季节性流感)及其疫苗接种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预防冬春季季节性流感和COVID-19的叠加影响,成为医疗领域工作的关键。冬春季是季节性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中小学及...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常态防控下,对其他疾病(如季节性流感)及其疫苗接种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预防冬春季季节性流感和COVID-19的叠加影响,成为医疗领域工作的关键。冬春季是季节性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是流感疫情暴发主要场所。为降低儿童流感感染风险,全球儿科呼吸联盟(Global Pediatric Pulmonology Alliance,GPPA)组织专家组发出倡议。本次倡议涉及儿童流感流行特征及疫情暴发现状、COVID-19疫情下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意义,并结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制定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策略,以供各界相关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疫情防控 儿童 季节性流感 疫苗接种
原文传递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丽嫱 王竹颖 +2 位作者 徐娟玉 齐宇洁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观察2组研究对象以及不...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观察2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病情程度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IgA、CD3+T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T细胞、CD8+T细胞、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IgM、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患儿IgA、CD3+T细胞水平低于轻症组,CD4+T细胞、CD8+T细胞、IL-6、hs-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2组的IgM、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IgA、CD3+T细胞水平较低,CD4+T细胞、CD8+T细胞、IL-6、hs-CRP水平较高,且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在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丽嫱 许蓉 +1 位作者 高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7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在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实习的2018届和2019届33名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分为两组,2018届1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实习带教教学方法(跟诊学习/... 目的探讨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在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实习的2018届和2019届33名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分为两组,2018届1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实习带教教学方法(跟诊学习/带教老师讲解/学生看相关资料学习);2019届17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的方法;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实习2周完成后给予单元测试,在实习结束前3天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核测试。在单元测试和出科测试方面,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学期结束时,对观察组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临床思维、相互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可以促进留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 临床实习 留学生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羚羊角胶囊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丽嫱 陈娜 +4 位作者 董小欢 王雅洁 高宝勤 徐荣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羚羊角胶囊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与研究组(n=44),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羚羊角胶囊佐治,2组均治疗4周... 目的探讨羚羊角胶囊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与研究组(n=44),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羚羊角胶囊佐治,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患儿自控能力(主观控制能力、产生控制能力因素、自控能力总积分)、认知能力(注意与集中、抽象思维、记忆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计算与定向力、语言、命名),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癫痫发作频率。结果治疗后,2组IgA、IgG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IgM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IgA、IgG水平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观控制能力评分、产生控制能力因素评分、自控能力总积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研究组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注意与集中、记忆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计算与定向力各项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抽象思维、语言、命名评分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注意与集中、记忆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计算与定向力各项评分更高(P<均0.05),抽象思维、语言、命名评分差异不明显(P均>0.05);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2组癫痫发作频率依次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羚羊角胶囊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儿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降低癫痫发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角胶囊 儿童 难治性癫痫
下载PDF
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叙庄 杨永弘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血前降钙素 儿科 感染性疾病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桥、门式起重机检验方法浅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树旺 《天津科技》 2011年第3期116-117,共2页
通过对桥、门式起重机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特种设备检验中如何根据规程要求以及环境条件,选择最科学的检验方法,达到科学检验的目的;提出检验人员应深入理解每项检验的细节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判定,杜绝漏判、误判的目的。
关键词 门式起重机 水准仪 绝缘电阻 制动器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2020—2022年儿科中医门诊线上与线下就诊人群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慧 马骋宇 +2 位作者 初平 陈超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69-73,共5页
目的 为比较儿科中医门诊线上线下就诊模式的人群特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率。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院内信息系统的全数据就诊记录,设置人口学、时间、地区等观察指标。... 目的 为比较儿科中医门诊线上线下就诊模式的人群特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率。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院内信息系统的全数据就诊记录,设置人口学、时间、地区等观察指标。结果 线上诊疗组与线下诊疗组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就诊时的主要诊断)、时间特征(时间序列分析、就诊日期、就诊班次)、地区特征(人类发展指数分区、地理分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数民族患儿(7.29%vs. 4.04%)、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48.55%vs. 10.90%)、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结缔组织病(1.84%vs. 0.84%)、工作日就诊(96.95%vs. 79.29%)、上午就诊(86.41%vs. 54.80%)、极低人类发展指数地区(0.57%vs. 0.24%)的线上患儿比例更高(P<0.01)。结论“互联网+”医疗模式在儿科中医门诊具备推广意义;线上诊疗方式有效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同时两种诊疗方式存在就医倾向性、响应度、诊断内容的差异,医疗机构应因势利导,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医药的发展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儿科中医 互联网诊疗 患者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