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4
1
作者 周学军 赵志 +1 位作者 赵美英 樊瑜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活体人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等方法在计算机上建模,采用柔索约束、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 目的: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活体人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等方法在计算机上建模,采用柔索约束、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的TMJ有限元模型,颞下颌关节区根据同龄人的结构形态和力学参数增加了髁突软骨和关节盘结构,同时采用了柔索约束模拟咀嚼肌肉、韧带的约束,在牙合面用间隙元模拟对颌牙的约束。结论:建立的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柔索、间隙元为边界条件,将大大提高模型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效应的有限元法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唐娜 赵志 +2 位作者 王军 刘展 田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99-405,共7页
目的初步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基础研究模型,分析该矫治体系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优化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T扫描1例成人干颅标本的影像数据,运用Mimics及ABAQUS软件建立上颌牙列前牙段的无托槽矫治技术三维有... 目的初步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基础研究模型,分析该矫治体系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优化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T扫描1例成人干颅标本的影像数据,运用Mimics及ABAQUS软件建立上颌牙列前牙段的无托槽矫治技术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牙颌组织模型、无托槽矫治器模型以及两者的装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牙体牙周组织及矫治器本身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与传统固定矫治加载相比较。结果无托槽矫治器作用下,牙周组织瞬时应力约为固定矫治加载时的50~500倍;矫治牙互相影响,矫治牙的移动趋势与预先设计之间相比有差异,拟近远中向平移的尖牙表现为倾斜移动趋势;矫治器本身有应力集中现象,但是最大应力峰值小于材料的弹性极限53.1 MPa。结论无托槽矫治器作用下牙周瞬时应力很大,矫治器在正畸牙近远中移动过程中的三维控制能力有限,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固定矫治器,建议临床上使用该技术时通过应用附件、改进矫治器材料力学性能等手段,来加强对正畸牙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有限元方法 生物力学 弹性模量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上颌复合体及上颌牙弓阻力中心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赵志 赵美英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4年第1期25-26,共2页
本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精确计算上颌复合体和上颌牙弓阻力中心的三维座标位置,研究结果发现:上颌牙弓的阻力中心的三维座标位置为(0,20.1,14.7),即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约在双尖牙根尖,前后位置约在第二双尖牙;上... 本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精确计算上颌复合体和上颌牙弓阻力中心的三维座标位置,研究结果发现:上颌牙弓的阻力中心的三维座标位置为(0,20.1,14.7),即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约在双尖牙根尖,前后位置约在第二双尖牙;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三维座标位置为(0,17.6,16.6),即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约在梨状孔下缘,前后位置约在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另外,从尖牙牵引的牵引方向为-37°时,牵引线既经过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也经过上颌牙弓的阻力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复合体 上颌牙弓 阻力中心
原文传递
颅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志 房兵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8-300,共3页
选择条件合适的病员一人,采用CT技术获取其颅面骨(包括下颌骨)各层解剖轮廓图,然后选择节点,划分单元,在图形数字化仪上测量节点座标,对其编号后输入计算机,根据NASTRAN程序单元卡的填法连接各节点建立颅面骨的三维有... 选择条件合适的病员一人,采用CT技术获取其颅面骨(包括下颌骨)各层解剖轮廓图,然后选择节点,划分单元,在图形数字化仪上测量节点座标,对其编号后输入计算机,根据NASTRAN程序单元卡的填法连接各节点建立颅面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各种矫治力在颅面复合体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骨 三维 有限元 模型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田青鹭 赵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对于正畸载荷的施加是必不可少的。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当下最广泛应用的支抗手段,患者个体情况、支抗体本身设计、植入前准备、植入技术以及植入后加载都能影响植入的稳定性,而其稳定性又与正畸治疗的效率和质量...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对于正畸载荷的施加是必不可少的。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当下最广泛应用的支抗手段,患者个体情况、支抗体本身设计、植入前准备、植入技术以及植入后加载都能影响植入的稳定性,而其稳定性又与正畸治疗的效率和质量息息相关。植入的失败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提升治疗成本,延长治疗时间,阻碍正畸治疗的进程。通过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减少不利因素的产生,可以提升微型种植支抗的植入成功率,以达到更加专业、精准的正畸治疗。本文就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支抗 口腔 稳定性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风险及临床策略 被引量:31
6
作者 赵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802,共5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作为一种透明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可摘式活动矫治器,因其美观、舒适等优点,得到众多医师和患者的青睐.近年,随着矫治器材料和矫治技术的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目前研究和认识的局限,无托...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作为一种透明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可摘式活动矫治器,因其美观、舒适等优点,得到众多医师和患者的青睐.近年,随着矫治器材料和矫治技术的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目前研究和认识的局限,无托槽隐形矫治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风险.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风险进行阐述,并提供一些规避临床风险、增强矫治疗效的临床策略,以期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正畸矫正器 可摘式 危险处理 无托槽隐形矫治
原文传递
正畸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赵志 王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临床应用 正畸支抗 基础研究 口腔正畸医师 磨牙后区种植体 微型种植体 骨膜下种植体 支抗设计
原文传递
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志 肖丹娜 +4 位作者 高辉 冯静 吴勇 王军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39,113,共5页
目的 比较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硬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 37名成人样本 (高角 17例、低角2 0例 )的 5 3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颅部结构中 ,高角组蝶鞍角 (N_S_Ar)和颅底角 (N_S_Ba)明显小于低角组 (P &... 目的 比较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硬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 37名成人样本 (高角 17例、低角2 0例 )的 5 3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颅部结构中 ,高角组蝶鞍角 (N_S_Ar)和颅底角 (N_S_Ba)明显小于低角组 (P <0 0 1)。上颌结构中 ,两组间腭平面倾斜度 (SN_PP ,FH_PP)、上颌骨相对颅底的前后位置 (S_Ptm)没有明显差异 ,高角组上颌骨体长度 (Ptm_A)小于低角组 ,相对于颅骨和上颌骨的平面倾斜度 (SN_OP ,FH_OP ,PP_OP)大于低角组 ,高角组下颌骨体长度 (Go_Po)和升支倾斜度 (FH_RP)的均值小于低角组 ,但未发现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同时 ,下颌升支高度 (Co_Go)、Po_NB距及下颌颏联合厚度 (klhhd)明显小于低角组。下颌平面角(SN_MP ,FH_MP ,PP_MP)、关节角 (S_Ar_Go)、下颌角 (Ar_Go_Me)、SUM及Y轴角大于低角组。两组间前上面高 (N_ANS)没有明显差异 ;高角组前面高 (N_Me)、后上面高 (S_Co)、前下面高 (ANS_Me)大于低角组 ,后面高 (S_Go)小于低角组 ;同时面高指数 (FHI,S_Go N_Me)、前上面高与全面高比 (N_ANS N_Me)及前上面高与前下面高比 (N_ANS ANS_Me)均小于低角组 ,前下面高与全面高比 (ANS_Me N_Me)大于低角组。结论 成人高低角骨面型之间颅面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高低角骨面型 颅面结构 比较研究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对骨结合界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赟 郑雷蕾 +3 位作者 唐甜 赵志 宋锦璘 邓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26,共5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周围炎对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同时对龈沟液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从而探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eagle纯种犬4只,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定实验动物一侧为对照组,一侧为实验组,每侧植入4枚微...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周围炎对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同时对龈沟液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从而探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eagle纯种犬4只,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定实验动物一侧为对照组,一侧为实验组,每侧植入4枚微种植体。实验组种植体颈部结扎丝线,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在植入后第1、2、3、4周分别处死动物,处死前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收集标本做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根据植入后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微种植体颈部表现明显的进展性破坏:植入1周微种植体颈部聚集大量炎性细胞,但并没有破坏皮质骨;植入2周微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已经出现少量角形吸收;植入3周表现骨吸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植入4周表现骨吸收已经至第二螺纹,充满大量胶原纤维。植入后1、2、3、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PISF和TNF-α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植入后4周PISF和TNF-α显著高于其余各阶段(P<0.05)。结论微种植体周围炎首先破坏结合界面颈部,并沿界面进一步纵深发展。无论是健康或者炎症的微种植体周围都有TNF-α表现,炎症的发生可能是造成TNF-α含量上调的始动因素,炎症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TNF-α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微种植体周围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支抗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梁星 赵志 +4 位作者 唐思青 白丁 吕丹 巢永烈 丁运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5,共3页
将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延期植入狗颌骨,施以150g的正畸力,通过口内及X线照片测量,动态研究种植支抗在3个月内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判断种植支抗的移动应综合采用口内及通过X线照片测量两种方法;HA涂层钛种植支... 将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延期植入狗颌骨,施以150g的正畸力,通过口内及X线照片测量,动态研究种植支抗在3个月内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判断种植支抗的移动应综合采用口内及通过X线照片测量两种方法;HA涂层钛种植支抗的骨内段无移位(P>0.05),而基桩在受力后第2和第3个月倾斜移动。说明该类骨内种植体的体部承受正畸力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将其颈部设计调整后作为种植支抗,可保证在短期正畸治疗时间内不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支抗 稳定性 钛种植体 羟基磷灰石涂层
下载PDF
关于中国人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牙槽骨植入安全区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惺 赵立星 +2 位作者 许桢睿 唐娜 赵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牙槽骨解剖形态特点,以确定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植入的安全区。方法使用螺旋CT技术对21例正常中国人的颌骨进行扫描重建,并且分别测量距牙槽嵴顶3、5、7、9mm处牙齿根间区近远中向和颊舌(腭)向的参数。结果1)在上颌近远中... 目的研究中国人牙槽骨解剖形态特点,以确定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植入的安全区。方法使用螺旋CT技术对21例正常中国人的颌骨进行扫描重建,并且分别测量距牙槽嵴顶3、5、7、9mm处牙齿根间区近远中向和颊舌(腭)向的参数。结果1)在上颌近远中测量中,前牙区最大牙根间距位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最小牙根间距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后牙区相邻牙的最大牙根间距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最小牙根间距位于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舌(腭)向测量中,最大的颊舌向骨厚度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最小骨厚度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2)在下颌近远中测量中,相邻牙的最大牙根间距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最小牙根间距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颊舌(腭)向测量中,最大的颊舌向骨厚度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最小骨厚度位于中切牙之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效果良好,能够充分识别牙槽骨和牙齿根间区的结构关系,为中国人牙槽骨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安全植入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钉 应用解剖 安全区 支抗 螺旋CT
下载PDF
Herbst矫治器在不同重建时对口颌肌肉和韧带约束反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锦璘 赵志 +3 位作者 胡林华 蒋文涛 樊瑜波 陈君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重建情况下相关口颌肌肉和韧带的约束反力变化规律 ,为Herbst矫治器临床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在已建立的下颌骨硬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附加Herbst矫治器 ,建立颞下颌关节—下颌骨—Herbst矫治器系统的三维正交... 目的 :研究不同重建情况下相关口颌肌肉和韧带的约束反力变化规律 ,为Herbst矫治器临床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在已建立的下颌骨硬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附加Herbst矫治器 ,建立颞下颌关节—下颌骨—Herbst矫治器系统的三维正交各向同性有限元模型 ,根据临床和相关文献设计重建的类型 ,通过计算机计算相关口颌肌肉和韧带的约束反力。结果 :不同重建时嚼肌浅层 (SM)、翼内肌 (MP)、颞下颌韧带浅层 (STL)、颞下韧带深层 (DTL)、翼外肌下头 (ILP)、翼外肌上头 (SLP)所受的力始终为零 ;颞肌中束 (MT)、颞肌后束 (PT)、茎突下颌韧带(StL)、蝶下颌韧带 (SpL)受力随着下颌水平前伸距离的增大、垂直向移位距离的减少而增大 ;颞肌前束 (AT)和嚼肌深层 (DM)随着下颌水平前伸距离的增大、垂直向移位距离的减少而减小。相关口颌肌肉所受约束反力的数值相差最大的为茎突下颌韧带 ,其次为蝶下颌韧带和颞肌后束 ,再次为颞肌前束 ,其余相差不大。约束反力最大值为32 48kg,最小值为 0kg ,力值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结论 :茎突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颞肌后束和颞肌前束在Herbst所引起的下颌骨功能改建中 ,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的 5组重建类型 (下颌水平前伸 3~ 7mm ,垂直打开 4~ 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ST矫治器 HE重建 口颌肌肉 韧带 张应力 错HE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畸形伴异常垂直骨面型的颏联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唐娜 赵志 +1 位作者 廖春晖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的颏联合形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109例中国成年女性骨性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分为4组:高角骨性Ⅱ类组30例,高角骨性Ⅲ类组25例,低角骨性Ⅱ类组29例,... 目的研究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的颏联合形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109例中国成年女性骨性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分为4组:高角骨性Ⅱ类组30例,高角骨性Ⅲ类组25例,低角骨性Ⅱ类组29例,低角骨性Ⅲ类组25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颏联合形态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4组的颏联合形态。结果成人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错的颏联合存在形态差异,但整体厚度和高度差别不大。高角组中,骨性Ⅱ类比骨性Ⅲ类有较大的下牙槽高度、较小的颏突度和基骨高度(P<0.01);低角组中,骨性Ⅱ类比骨性Ⅲ类有较大的下牙槽高度(P<0.05)和下牙槽顶部厚度(P<0.001)。矢状骨面型相同时,高角组比低角组有较小的颏厚度、颏突度和较大的颏联合总高度(骨性Ⅱ类组P<0.001,骨性Ⅲ类组P<0.05),并且更易出现下牙槽基部薄于顶部的葫芦形颏部(P<0.01)。结论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错畸形者,颏联合形态存在差异,垂直骨面型对颏联合形态的影响大于矢状骨面型,高角骨性错畸形者移动下切牙的正畸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矢状骨面型 骨性Ⅱ类错[牙合] 骨性Ⅲ类错[牙合] 颏联合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志 吕丹 +2 位作者 周力 赵美英 宋锦璘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错畸形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 ,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 :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He 口腔功能间隙 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侧貌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高辉 赵志 +1 位作者 陈扬熙 肖丹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通过II类2分类错与正常青少年面部侧貌头影测量指标比较,评价II类2分类错青少年侧面的美学特征。方法:对29例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男12例,女17例)及49例侧貌美观的正常儿童(男24例,女25例)进行面部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 目的:通过II类2分类错与正常青少年面部侧貌头影测量指标比较,评价II类2分类错青少年侧面的美学特征。方法:对29例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男12例,女17例)及49例侧貌美观的正常儿童(男24例,女25例)进行面部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样本年龄范围12-14岁。EXE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TATA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两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中,鼻唇角、上下唇突角增大(P<0.05)。下唇倾角、上下唇角、下唇突角、颏沟倾角、颏唇沟角及下唇-E距减小(P<0.05)。同时,软组织全面突角、面突角、上唇倾角、上唇突角、面角、上唇颏突角、上唇-E距、Z角及上下唇高与正常组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组比较,大多数安氏II类2分类错青少年具有较好的侧面外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安氏Ⅱ类2分类错He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正畸牙移动细胞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志 李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93-398,共6页
近年来,正畸牙移动细胞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牙周膜在正畸牙移动中的核心地位被广泛认识和接受。以牙周膜细胞为核心,包括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成肌细胞等的体外研究成为揭示正畸牙移动生物学机制的重要手... 近年来,正畸牙移动细胞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牙周膜在正畸牙移动中的核心地位被广泛认识和接受。以牙周膜细胞为核心,包括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成肌细胞等的体外研究成为揭示正畸牙移动生物学机制的重要手段。体外研究模型从通过基底形变、重物、液压、离心等方式对二维培养细胞进行应力加载的传统方式,发展到建立各种对细胞进行三维培养和应力加载的新型模型。骨改建循环中以成骨分化和破骨生成诱导为主的相关分子表达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牙周膜干细胞的细胞力学研究也是极具前景的崭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牙周膜细胞 应力 骨改建 细胞培养 体外模型 细胞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学军 赵志 +1 位作者 赵美英 樊瑜波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 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完整牙列、颏部软组织及颏兜的“颞下颌关节 (TMJ) -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 采用活体人颅标本、CT技术离散模型、SuperSAP(93)系统建模 ,采用缆索元、受压间隙元等... 目的 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完整牙列、颏部软组织及颏兜的“颞下颌关节 (TMJ) -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 采用活体人颅标本、CT技术离散模型、SuperSAP(93)系统建模 ,采用缆索元、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 建立了“TMJ-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 ,包括下颌骨的硬组织、颏部软组织及颏兜矫治器 ,同时采用柔索性质的缆索元模拟咀嚼肌、韧带对下颌骨的约束 ,用受压间隙元模拟对牙合牙和关节凹的约束 ;建立的颏兜结构便于模拟临床加载。结论 建立的“TMJ-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相似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生物力学 有限元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咬合前导矫治器引发的髁突软骨改建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刚 U.Hgg +1 位作者 A.B.M.Rabie 赵志 《口腔正畸学》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考察咬合前导矫治器引发的下颌前伸导致的髁突软骨改建及其与髁突骨改建的关系。方法 选取 1 0 0只同源雌性大鼠 ,分成 5组实验组与 5组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每日 2 4小时戴用咬合前导矫正器 ,使下颌前伸。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动物... 目的 考察咬合前导矫治器引发的下颌前伸导致的髁突软骨改建及其与髁突骨改建的关系。方法 选取 1 0 0只同源雌性大鼠 ,分成 5组实验组与 5组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每日 2 4小时戴用咬合前导矫正器 ,使下颌前伸。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动物分别在 3,7,1 4 ,2 1及 30天时处死并取材。采用最新的LeicaQwin5 5 0IW图象处理系统来定量评价髁突软骨各细胞层的面积变化。结果  (1 )髁突软骨各细胞层面积随下颌前伸而逐渐减少 ;(2 )移行层面积变化较明显 ,在下颌前伸近 2 1天时该层充满成骨细胞 ,第30天时已基本被新骨充盈。结论 以软骨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髁突软骨的改建是下颌前伸后髁突增生性改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软骨 下颌前伸 咬合 骨改建 矫治器 对照组 实验 细胞 增生性 雌性大鼠
原文传递
尖牙牙周膜应力分布的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志 房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1-302,313,共3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正畸治疗中,尖牙远中移动时牙周膜中应力分布状况和牙移动趋势。结果发现,颌内、颌间牵引力同时作用于尖牙后,其颈缘牙周膜中应力分布很小,根尖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应力主要集中于牙根中部。尖牙的移动趋势...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正畸治疗中,尖牙远中移动时牙周膜中应力分布状况和牙移动趋势。结果发现,颌内、颌间牵引力同时作用于尖牙后,其颈缘牙周膜中应力分布很小,根尖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应力主要集中于牙根中部。尖牙的移动趋势接近于向远中、向 方的整体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 牙周膜 应力分布 三维 有限元
下载PDF
Herbst矫治器在不同重建时对髁突软骨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林华 赵志 +3 位作者 宋锦璘 樊瑜波 蒋文涛 陈君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Herbst矫治器在不同的重建状态下前导下颌 ,对髁突软骨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 ,在已建立的颞下颌关节—下颌骨—Herbst矫治器系统的三维正交各向同性有限元...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Herbst矫治器在不同的重建状态下前导下颌 ,对髁突软骨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 ,在已建立的颞下颌关节—下颌骨—Herbst矫治器系统的三维正交各向同性有限元模型上 ,根据临床和相关文献设计重建的类型 ,在髁突的矢状向及冠状向上分别选取相应节点 ,计算相应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值。结果 :不同重建时 ,髁突软骨表面同一部位的应力值相差不大 ,在相同重建时 ,髁突软骨表面不同部位的应力值相差较大。在每一种重建组合中 ,矢状向髁突软骨后方有较大范围的张应力区 ,而髁突前斜面有较大范围的压应力区。冠状向髁突软骨表面的内、外侧斜面都主要为压应力区。结论 :本文设计的 5组重建类型 (下颌水平前伸 3~ 7mm ,垂直打开 4~ 2mm)在髁突表面的应力分布相差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ST矫治器 HE重建 髁突软骨表面 主应力 错HE 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