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6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81
1
作者 李吉均 方小敏 +2 位作者 潘保田 赵志 宋友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1-391,共11页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 3.6MaB .P .,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 ,青藏运动开始 ,分为A( 3.6MaB .P .) ,B( 2 .6MaB .P .)和C( 1 .7MaB .P .) 3幕 ,A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 ,B幕黄土开始堆积 ,C幕黄河出现 ;昆黄运动 ( 1 ....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 3.6MaB .P .,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 ,青藏运动开始 ,分为A( 3.6MaB .P .) ,B( 2 .6MaB .P .)和C( 1 .7MaB .P .) 3幕 ,A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 ,B幕黄土开始堆积 ,C幕黄河出现 ;昆黄运动 ( 1 .2~ 0 .6MaB .P .)使黄河干流切入青藏高原 ,大面积山地进入冰冻圈 ,可能导致中更新世之气候转型 ;共和运动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 ,青海湖孤立 ,高原达到现代高度。中国三大自然区是高原隆升驱动大气环流改变而导致的中国最高层次的景观分异。本文讨论了 8MaB .P .的有限高度隆升及亚洲干旱化的问题 ,亚洲夏季风 2 2MaB .P .已经开始 ,是高原隆升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亚洲古季风阶段。 3.6MaB .P .才是现代亚洲季风真正开始的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晚期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环境变化 大气环流 黄土堆积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 被引量:167
2
作者 赵志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4,共12页
中国是世界古代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一般认为,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起源。近些年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应用,从全国各地考古遗址浮选出土了... 中国是世界古代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一般认为,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起源。近些年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应用,从全国各地考古遗址浮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稻、粟、黍、大豆、小豆、小麦、大麦、荞麦等各种农作物遗存,为探讨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距今10000年前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同时出现了植物耕作行为,标志着农业经济已经在孕育中;距今8000年前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发现了早期农业生产的考古证据,当时的生业形态表现为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以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为辅的特点;距今6500年前后,北方旱作农业率先完成了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距今6000~5000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也相继完成了向稻作农业的转变;距今4000年前后,北方旱作农业又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外来的小麦逐步取代本土的小米成为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从此奠定了“南稻北麦”的中国农业生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 北方旱作农业 形成过程 浮选结果
原文传递
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14
3
作者 赵志 方燕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9,I0015-I0016,共14页
王城岗遗址包含有自龙山晚期至春秋时期基本连续的文化堆积,应用浮选法从中发现了丰富的古代植物遗存,包括有粟、黍、稻谷、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品种。本文通过对浮选结果的量化分析,认识和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深入探... 王城岗遗址包含有自龙山晚期至春秋时期基本连续的文化堆积,应用浮选法从中发现了丰富的古代植物遗存,包括有粟、黍、稻谷、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品种。本文通过对浮选结果的量化分析,认识和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深入探讨古代农业发展与华夏文明起源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资料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城岗遗址 浮选结果 古代农业 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被引量:92
4
作者 方小敏 赵志 +4 位作者 李吉均 颜茂都 潘保田 宋春晖 戴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河西走廊新生代沉积敏感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隆升过程.酒泉盆地玉门老君庙剖面高分辨率磁性地层研究表明,疏勒河组胳塘沟段和牛胳套段的年龄分别为>13~8.3 Ma和8.3-<4.9 Ma,玉门砾岩、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的年龄分别为... 河西走廊新生代沉积敏感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隆升过程.酒泉盆地玉门老君庙剖面高分辨率磁性地层研究表明,疏勒河组胳塘沟段和牛胳套段的年龄分别为>13~8.3 Ma和8.3-<4.9 Ma,玉门砾岩、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的年龄分别为3.66-0.93,0.84-0.14和0.14-0Ma.岩性和岩相变化表明祁连山自约8 Ma起,6.6 Ma略有加速,由较低的高度开始逐步隆起,盆地沉积从细粒的湖相砂岩-泥岩逐步转变成粗粒的洪积扇沉积,至约3.66 Ma后,祁连山开始急剧地整体快速隆升,并经约<2.94-2.58,<1.8-1.23,0.93-0.84和0.14 Ma多次阶段性快速隆升,祁连山最终被抬升到今天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青藏高原 酒泉盆地 磁性地层 晚新生代 构造隆升
原文传递
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 被引量:102
5
作者 赵志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7,共8页
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和研究古代植物遗存,而浮选法是发现和获得古代植物遗骸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与田野考古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植物考古学田野工作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浮选法的原理、浮选设备的制造和操... 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和研究古代植物遗存,而浮选法是发现和获得古代植物遗骸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与田野考古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植物考古学田野工作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浮选法的原理、浮选设备的制造和操作过程、浮选样品的采集方法以及浮选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法 植物考古学 田野工作方法 仪器设备 采样方法
原文传递
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被引量:104
6
作者 赵志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52,共9页
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并逐步地取代了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已见报道的有关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多达数十例,这些新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 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并逐步地取代了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已见报道的有关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多达数十例,这些新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至迟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而且很有可能早至距今4500年。考古证据还揭示,小麦传入中国至少有两个途径,即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中国北方文化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传播 植物考古 欧亚草原
下载PDF
贾湖遗址2001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被引量:91
7
作者 赵志 张居中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4-93,I0012,共11页
The Jiahu site is an early Neolithic settlement,dated to 9000~7800 BP and located in Henan Province.A systematic floatation work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ite during the 2001 excavation season.Abundant charred plant re... The Jiahu site is an early Neolithic settlement,dated to 9000~7800 BP and located in Henan Province.A systematic floatation work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ite during the 2001 excavation season.Abundant charred plant remains were recovered,including tubers such as lotus,nuts such as trapa,fruits such as grape,seeds such as wild soybean,and crops such as rice.Variou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to compare the materials.All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ri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abundan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plant remains.Considering that extremely abundant fish bones were also found from the site,the author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ubsistence of the Jiahu people relied mainly on fishing,hunting and gathering,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gained from rice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were only minor supplement to their di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植物遗存 采集渔猎 稻作农耕
原文传递
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9
8
作者 赵志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5,共5页
推进我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审视我国创业教育的状况,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经验,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是政府推进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创业教育应贯穿于小学、中... 推进我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审视我国创业教育的状况,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经验,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是政府推进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创业教育应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教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策略
原文传递
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4
9
作者 凯利.克劳福德 赵志 +7 位作者 栾丰实 于海广 方辉 蔡凤书 文德安 李炅娥 加里.费曼 琳达.尼古拉斯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3-80,共8页
在两城镇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采用系统浮选法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类植物遗存。该遗址的人工栽培作物以稻最多,稻和粟的种植极大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小麦的传入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研究中还探讨了遗址中植物遗存空间分布的特点和... 在两城镇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采用系统浮选法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类植物遗存。该遗址的人工栽培作物以稻最多,稻和粟的种植极大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小麦的传入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研究中还探讨了遗址中植物遗存空间分布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当地环境是否适宜栽培水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城镇遗址 龙山文化 植物遗存 日照市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被引量:63
10
作者 宋春晖 方小敏 +3 位作者 李吉均 赵志 范马洁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155-162,共8页
13 MaBP以来从祁连山剥蚀的物质广泛沉积于酒西盆地南缘,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组合,其沉积演化分为4个阶段.酒西盆地的沉积与高原隆升响应关系揭示出高原自13 MaBP以来先后经历了:稳定期(>8.26 Ma)、持续逐步较快速隆升期(8.26~<4.9... 13 MaBP以来从祁连山剥蚀的物质广泛沉积于酒西盆地南缘,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组合,其沉积演化分为4个阶段.酒西盆地的沉积与高原隆升响应关系揭示出高原自13 MaBP以来先后经历了:稳定期(>8.26 Ma)、持续逐步较快速隆升期(8.26~<4.96Ma)和急剧强烈阶段性隆升期(>3.66~0 Ma).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演化 构造隆升 晚新生代 酒西盆地 青藏高原 隆升过程
原文传递
论构建与实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被引量:63
11
作者 刘影 赵志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4,共2页
从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出发,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对策就是构建和实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实施创业教育必须... 从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出发,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对策就是构建和实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实施创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的论点,阐述了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业教育 体系
原文传递
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72
12
作者 赵志 何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6,i0008,共11页
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在2002年陶寺城址的发掘中采集到浮选样品47份,从中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可分为木屑、块茎残块和种子三大类。炭化植物种子数量众多,总计达13000余粒。经鉴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栽培作物遗存,包括粟、黍... 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在2002年陶寺城址的发掘中采集到浮选样品47份,从中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可分为木屑、块茎残块和种子三大类。炭化植物种子数量众多,总计达13000余粒。经鉴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栽培作物遗存,包括粟、黍和稻谷三种谷物的籽粒。同时还发现13粒形似大麦的植物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城址 植物遗存 浮选
原文传递
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2
13
作者 赵志 沈强 +1 位作者 唐晖 方旭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共8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种通过各种接入技术将海量电子设备与互联网进行互联的大规模虚拟网络,包括RFID、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的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将异构信息汇聚后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为了解决物联网规模化运...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种通过各种接入技术将海量电子设备与互联网进行互联的大规模虚拟网络,包括RFID、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的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将异构信息汇聚后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为了解决物联网规模化运用中的关键技术,首先探讨了物联网与这些网络的区别,给出了物联网的定义、特征以及参考架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服务器的概念,并通过本体论知识表达等方法的运用解决了物联网中的"信息孤岛"难题。智能信息处理是物联网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物联网的知识表达与情景感知等相关技术是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据此,着重分析研究了智能信息处理的信息空间定义、信息量化方法以及信息处理各阶段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网 信息处理 网络架构
下载PDF
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66
14
作者 赵志 徐良高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96,共8页
关键词 周原遗址 遗址 考古工作 植物遗骸 采样工作 浮选结果
原文传递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李吉均 舒强 +2 位作者 周尚哲 赵志 张建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5-243,共9页
自从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先生提出庐山和中国东部山地的第四纪冰期理论以来,关于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发生过第四纪冰川的问题困惑着国内外的地学工作者,并为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工作,在施雅... 自从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先生提出庐山和中国东部山地的第四纪冰期理论以来,关于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发生过第四纪冰川的问题困惑着国内外的地学工作者,并为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工作,在施雅风、崔之久和李吉均等撰写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一书中,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得到以下基本认识:1)确认在中国东部有确切证据的古冰川遗迹仅在陕西太白山、吉林与朝鲜接壤的长白山、台湾的雪山和玉山等,而在庐山及中国东部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在第四纪期间从来没有发生过冰川;2)"泥砾"是"混杂堆积"的一种,某些疑似的古冰川地形完全可以用其它非冰川成因予以解释,所谓的冰川沉积多数情况下是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古泥石流堆积;3)中国东部第四纪环境发生过很大变化.第四纪冰期中中国北方多年冻土南界向南扩展约10°,到达长城一线,中国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降低10~12℃.喜冷动物群如猛犸与披毛犀则向南分布得更远,到达长江口一带.海平面下降约140m,古海岸远离现代海岸达600km.由于冬季风加强,气候以干冷为主,不利于冰川发育;4)根据过去几十年的资料,中、晚更新世中国西部山地发生过3~5次冰期,但不存在统一的大冰盖.因为青藏高原非常年轻,只是在0 8MaBP之后才抬升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第四纪冰川 全球变化
下载PDF
超声衰减法测量悬浊液中颗粒粒度和浓度 被引量:52
16
作者 苏明旭 蔡小舒 +2 位作者 徐峰 张金磊 赵志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研究了由颗粒悬浊液中3个频率下声衰减系数测量颗粒粒度分布和浓度的方法。用FFT对测得的1,2和5 MHz 3个频率的声信号进行降噪后得到声幅度和声衰减系数,再根据描述不同频率下声衰减系数与颗粒粒径及浓度关系的ECAH模型,运用Philip-Twom... 研究了由颗粒悬浊液中3个频率下声衰减系数测量颗粒粒度分布和浓度的方法。用FFT对测得的1,2和5 MHz 3个频率的声信号进行降噪后得到声幅度和声衰减系数,再根据描述不同频率下声衰减系数与颗粒粒径及浓度关系的ECAH模型,运用Philip-Twomey-NNLS算法和改进Chahine算法求解相关的第一类Fredholm方程,反演出颗粒的尺寸分布和浓度。用该方法对两种不同尺寸体积浓度为5%的玻璃微珠-水悬浊液颗粒进行测量,结果与显微镜法结果吻合。这表明:测量3个频率下的声衰减信号,结合Philip-Twomey-NNLS或改进的Chahine算法,可在较高浓度条件下较准确地测得颗粒粒度和浓度,从而简化了现有的高频率宽频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衰减法 悬浊液 颗粒粒度 颗粒浓度 声衰减系数
下载PDF
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被引量:56
17
作者 赵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31,共13页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复原该时期农业经济特点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西辽河流域、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和长江中游等...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复原该时期农业经济特点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西辽河流域、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和长江中游等6个地区选择了15处考古遗址,采用浮选法获取了丰富的古代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5种农作物。出土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不尽相同,其中有北方旱作农业、南方稻作农业、稻旱混作农业等,而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最值得关注,呈现出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转变的特点。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有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等诸多优越性,这种特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应该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古代农业 植物考古 农作物遗存
原文传递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赵志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关键词 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 植物考古学 跨学科研究 考古发掘 古代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酒泉砾石层的古地磁年代与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志 方小敏 +3 位作者 李吉均 潘保田 史正涛 颜茂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08-1212,共5页
在青藏高原北缘的山前凹陷河西走廊内,晚新生代山麓相磨拉石酒泉砾石层和玉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对酒西盆地老君庙背斜剖面开展的古地磁测年发现酒泉砾石层底部年龄为0.84 MaBP,不整合面年龄为0.93~0.84 MaB... 在青藏高原北缘的山前凹陷河西走廊内,晚新生代山麓相磨拉石酒泉砾石层和玉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对酒西盆地老君庙背斜剖面开展的古地磁测年发现酒泉砾石层底部年龄为0.84 MaBP,不整合面年龄为0.93~0.84 MaBP,揭示青藏高原北部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强烈新构造挤压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砾石层 玉门砾岩 古地磁年代 青藏高原 构造运动 隆升运动
原文传递
仰韶文化时期农耕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社会的建立——鱼化寨遗址浮选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51
20
作者 赵志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8,共11页
根据鱼化寨遗址浮选结果分析,仰韶文化的农耕生产是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特点,属于典型北方旱作农业传统。在仰韶文化早期,农耕生产尚未完全取代采集狩猎,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食物资源。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农耕生产... 根据鱼化寨遗址浮选结果分析,仰韶文化的农耕生产是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特点,属于典型北方旱作农业传统。在仰韶文化早期,农耕生产尚未完全取代采集狩猎,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食物资源。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农耕生产比重逐渐增强,采集活动作用逐渐降低。到仰韶文化晚期甚至可能在庙底沟时期,通过采集野生植物获取食物资源的必要性已经微不足道,农业生产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仰韶文化的经济主体,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正式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结果 仰韶文化 农业生产 采集劳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