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排气系统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殷俊 张冰蔚 +3 位作者 周鑫 孙小芹 才明嵩 赵彦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在NASTRAN软件环境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排气系统分析模型,进行汽车排气系统模态仿真,得到汽车排气系统的多阶模态固有频率、振型等参数.运用LMS Test.Lab软件进行汽车排气系统模态试验,并采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进行试验模态参数识别,最... 在NASTRAN软件环境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排气系统分析模型,进行汽车排气系统模态仿真,得到汽车排气系统的多阶模态固有频率、振型等参数.运用LMS Test.Lab软件进行汽车排气系统模态试验,并采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进行试验模态参数识别,最后,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度很高;在产品开发前期可以利用合理的排气系统仿真模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后期物理样机试验次数;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复杂结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自由模态仿真 试验模态测试 最小二乘复频域法 模态判定准则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CYP51A基因对五种三唑类杀菌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钱恒伟 迟梦宇 +2 位作者 赵颖 赵彦 黄金光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1388,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14α-脱甲基酶编码基因CYP51A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三唑类杀菌剂敏感性中的作用,利用Split-marker方法敲除禾谷镰刀菌CYP51A基因并获得敲除CYP51A基因的禾谷镰刀菌ΔFgCYP51A菌株,比较该菌株和野生型菌株PH-1... 为进一步明确14α-脱甲基酶编码基因CYP51A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三唑类杀菌剂敏感性中的作用,利用Split-marker方法敲除禾谷镰刀菌CYP51A基因并获得敲除CYP51A基因的禾谷镰刀菌ΔFgCYP51A菌株,比较该菌株和野生型菌株PH-1对5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ΔFgCYP51A菌株对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和三唑酮的EC_(50)分别为0.024、0.047、0.148、0.154和0.474 mg/L。ΔFgCYP51A菌株对戊唑醇、三唑醇、三唑酮和丙环唑的敏感性均显著增加,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表明FgCYP51A基因与禾谷镰刀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CYP51A基因 三唑类杀菌剂 敏感性 抑制中浓度
原文传递
禾谷镰刀菌Fgβ2 S138A对多菌灵和噻菌灵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蒋凡 吕俊博 +2 位作者 赵彦 张迎新 黄金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8,共13页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的毁灭性病害。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防治,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使用较为广泛,其作用靶...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的毁灭性病害。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防治,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使用较为广泛,其作用靶标为β微管蛋白。禾谷镰刀菌有2个β微管蛋白,通过分子对接结果发现β2微管蛋白第138位氨基酸位点可能为多菌灵结合位点。本研究对β2第138位丝氨酸位点进行突变研究,以明晰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Fgβ2S138A突变后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显著增加,EC50值由0.617 mg/L降至0.290 mg/L,但不影响对噻菌灵的敏感性,EC50值为0.950 mg/L左右,并且该突变不影响禾谷镰刀菌菌丝营养生长、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和致病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在生产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小麦赤霉病 药剂敏感性 定点突变
下载PDF
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11期70-71,共2页
化工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的生产过程,有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产生,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易燃易爆性。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多用在高温、高压的设备中。化工行业对于操作和工艺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在... 化工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的生产过程,有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产生,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易燃易爆性。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多用在高温、高压的设备中。化工行业对于操作和工艺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是管理中出现了失误,就会发生中毒现象,甚至有非常严重的火灾或者是爆炸发生。所以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有一定的预防措施来对其进行改善,我们就要对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事故 原因 预防 措施
原文传递
吡唑醚菌酯与10种杀菌剂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及增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春霖 岳弘辰 +3 位作者 林祥海 张兰香 赵彦 黄金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78-282,共5页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发生危害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产量,而且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影响人畜健康,目前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有效降低抗药性风险,筛选不同作用机制的高效杀菌剂,给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发生危害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产量,而且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影响人畜健康,目前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有效降低抗药性风险,筛选不同作用机制的高效杀菌剂,给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毒力及吡唑醚菌酯与其他10种杀菌剂按质量比1:1混配的毒力。结果表明,单剂毒力测定中咪鲜胺和戊唑醇最优,EC50分别为0.0435和0.1189;而三唑醇、甲基硫菌灵、三唑酮3种单剂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8.6158、13.0761和17.9022;其它6种杀菌剂的EC50在1左右,抑菌效果较好。复配试验中,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烯唑醇质量比1∶1复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而其它复配试验无明显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化学防治 吡唑醚菌酯 毒力测定 药剂复配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春霖 单汉臣 +4 位作者 王捧 丁思雨 赵彦 林祥海 黄金光 《植物医生》 2019年第4期58-60,共3页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其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会影响人畜健康.目前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为寻找最适杀菌剂,给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使用戊唑醇(98%)、爱可(含戊唑醇10%、烯肟菌胺10%)...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其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会影响人畜健康.目前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为寻找最适杀菌剂,给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使用戊唑醇(98%)、爱可(含戊唑醇10%、烯肟菌胺10%)、甲基硫菌灵(97.5%)、喜多金(含吡唑醚菌酯23.7%、氟环唑14.3%)、多菌灵(98.5%)、盈彩(25%吡唑醚菌酯)等6种杀菌剂来防治小麦赤霉病;同时,调查了6种杀菌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农药.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喜多金增产效果极显著,增产12.1%;多菌灵对小麦有极显著减产作用,减产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解菌及复合菌剂对长焰煤作用特征
7
作者 夏大平 赵彦 +4 位作者 苏现波 陈振宏 尹香菊 闫夏彤 顾朋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5-193,共9页
煤制生物气过程主要依靠细菌和古细菌的共同作用完成,产气是目的,煤的底物利用率是关键。而水解是整个发酵过程的限速步骤,关系到煤的水解率及降解率,水解细菌作为煤制甲烷厌氧发酵过程的重要功能菌群,研究优势水解菌种的特征降解功能... 煤制生物气过程主要依靠细菌和古细菌的共同作用完成,产气是目的,煤的底物利用率是关键。而水解是整个发酵过程的限速步骤,关系到煤的水解率及降解率,水解细菌作为煤制甲烷厌氧发酵过程的重要功能菌群,研究优势水解菌种的特征降解功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以水解过程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单一菌种及复合菌剂对煤的降解特征,并探讨菌种间的共轭关系,结果如下:不动杆菌和假单胞菌联合降解后在进行产气的样品,其总产气量最高为19.86 mL/g,假单胞菌处理后的样品其总产甲烷量最高,总产甲烷量为10.78 mL/g;不动杆菌和假单胞菌联合降解,其降解特征与不动杆菌降解功能相似;不动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联合降解,失去对羧酸中OH键和单邻芳香C—H键降解能力;假单胞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联合降解,减弱了对羧酸中OH键、单邻芳香C—H键的降解能力;假单胞菌降解后的煤样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降低程度最大,分别降低了16.478 m^(2)/g和0.284 cm^(3)/g。经不同菌剂降解后介孔和大孔平均孔径普遍增大,而微孔最可几孔径普遍减小。本研究为提高煤的水解率和最终的产甲烷能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菌 长焰煤 厌氧发酵 复合菌剂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与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秀 孙慧琳 +1 位作者 赵彦 黄金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9-83,共5页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多菌灵是控制小麦赤霉病最主要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随着多菌灵的广泛使用,在小麦主产区已经监测到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禾谷镰刀菌菌株,且抗性菌株数量逐渐升高,范围不断扩大。本研究以5μg/mL...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多菌灵是控制小麦赤霉病最主要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随着多菌灵的广泛使用,在小麦主产区已经监测到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禾谷镰刀菌菌株,且抗性菌株数量逐渐升高,范围不断扩大。本研究以5μg/mL浓度的多菌灵作为抗药性监测的剂量,以1.4μg/mL多菌灵作为鉴别剂量对小麦赤霉病菌进行了敏感性测定,并测定了13株禾谷镰刀菌菌株的EC50值。结果表明,分离的75株小麦赤霉病菌菌株在多菌灵浓度为5μg/mL下均没有生长。因此,本试验的75株菌株均对多菌灵未产生抗药性,多菌灵可以在山东省小麦产区继续使用。通过试验分析,有37株菌株(49.3%菌株)能够在浓度为1.4μg/mL多菌灵下生长,应该引起重视。13株禾谷镰刀菌的EC50值最大为0.6862μg/mL,最小为0.4600μg/mL,平均为(0.5510±0.0618)μg/mL,均对多菌灵表现为敏感,本研究也为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 多菌灵 敏感性 抗药性
下载PDF
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蛋白结构及其抗药性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金光 赵彦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7-31,37,共6页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 minear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其细胞色素P450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是唑类杀菌剂作用的主要靶标蛋白。本文在简要介绍小麦赤霉病在中国发生危害与防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甾醇14α-脱甲基...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 minear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其细胞色素P450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是唑类杀菌剂作用的主要靶标蛋白。本文在简要介绍小麦赤霉病在中国发生危害与防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甾醇14α-脱甲基酶的结构及功能、病原真菌对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现状和抗药性治理研究进展,以期对小麦赤霉病的高效防治、减少或延缓抗药性的发生以及对抗药性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孢菌 甾醇14α-脱甲基酶 抗药性
下载PDF
一种高效构建多位点突变重组质粒的方法(英文)
10
作者 孙晓梅 赵彦 +2 位作者 梁文星 刘俊峰 黄金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5,共7页
定点突变技术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必要手段之一,随着蛋白质结构生物学深入发展,研究中要同时构建多位点、批量表达载体,研究者基于重叠延伸PCR和双接头PCR方法,优化建立一种高效构建多位点突变重组表达质粒的方法。
关键词 定点突变 重叠延伸PCR 双接头PCR 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禾谷镰孢FgCYP51B蛋白F511L突变对分生孢子产量及其对烯唑醇敏感性的影响
11
作者 孙晓梅 赵彦 +1 位作者 迟梦宇 黄金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共8页
Phe511是禾谷镰孢甾醇-14α-脱甲基酶FgCYP51B活性口袋中的一个重要氨基酸。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FgCYP51B蛋白中该位点突变后对禾谷镰孢主要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并通过分子对接探讨了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禾谷镰孢FgCYP51B-F511L突变体在... Phe511是禾谷镰孢甾醇-14α-脱甲基酶FgCYP51B活性口袋中的一个重要氨基酸。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FgCYP51B蛋白中该位点突变后对禾谷镰孢主要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并通过分子对接探讨了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禾谷镰孢FgCYP51B-F511L突变体在菌落形态、生长速率等表型上与野生型菌株PH-1没有明显差异。但是F511L突变导致分生孢子的产量严重降低,对烯唑醇的敏感性增强。分子对接发现突变后亮氨酸的长侧链使得烯唑醇的甲基发生扭转,侧链朝向发生改变,更有利于与蛋白受体形成较强的疏水作用,这可能是导致FgCYP51B-F511L突变体对烯唑醇敏感性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孢 CYP51B 点突变 生物学表型 药剂敏感性
下载PDF
禾谷镰孢菌FgCYP51B蛋白Y137H影响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发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迟梦宇 钱恒伟 +2 位作者 赵颖 赵彦 黄金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88,共6页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主要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小麦种植区尤其是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发生最为严重[1,2]。它不仅能够降低小麦产量,其染病麦粒中还会产生对人畜健康严重危害的真菌毒...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主要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小麦种植区尤其是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发生最为严重[1,2]。它不仅能够降低小麦产量,其染病麦粒中还会产生对人畜健康严重危害的真菌毒素[3]。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分布着不同的致病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GRAMINEARUM CYP51B MUTAGENESIS biological PHENOTYPE
原文传递
10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学兰 秦庆连 +2 位作者 宋春霖 赵彦 黄金光 《植物医生》 2019年第6期18-23,共6页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冬小麦种植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冬小麦种植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禾谷丝核菌的毒力.结果表明:98%戊唑醇原粉、95%氟环唑原粉、96%烯唑醇原粉、96%三唑醇原粉、97%吡唑醚菌酯原粉、95%丙环唑原油的EC 50分别为0.115,0.158,0.237,0.432,0.652和1.426 mg/L,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对上述杀菌剂比较敏感;95%苯菌灵原粉、97%咪鲜胺原油和98%噻菌灵原粉的EC 50分别为8.034,9.225和14.894 mg/L,病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97.56%甲基硫菌灵原粉的EC 50为587.362 mg/L,抑菌活性较差.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分别与烯唑醇、三唑醇、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按照有效成分1∶1的比例复配,联合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复配药剂对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丝核菌 小麦纹枯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复配
下载PDF
传统空间与现代格局--成都金沙居住区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14
作者 徐行川 余军 +1 位作者 高连峰 赵彦 《四川建筑》 2000年第z1期134-139,共7页
本文通过对金沙居住区总体规划的总结,探讨了如何把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居住空间与现代居住区住区规划设计相结合的问题.并且就道路、停车、绿化等问题作了完整阐述.
关键词 街巷 院落 居住区划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禾谷镰孢菌田间菌株β1、β2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15
作者 孙晓梅 杨淼泠 +2 位作者 王建秀 赵彦 黄金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前期将1.4μg/mL浓度的多菌灵作为鉴别剂量对田间禾谷镰孢菌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筛选出5株对多菌灵不敏感菌株,分别为W11-9、W11-3、J22-6、Q13-2、S28-9,选取对多菌灵表现敏感的2株禾谷镰孢菌菌株J22-2和W11-4,本研究以该7株菌株为研... 前期将1.4μg/mL浓度的多菌灵作为鉴别剂量对田间禾谷镰孢菌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筛选出5株对多菌灵不敏感菌株,分别为W11-9、W11-3、J22-6、Q13-2、S28-9,选取对多菌灵表现敏感的2株禾谷镰孢菌菌株J22-2和W11-4,本研究以该7株菌株为研究材料,进行基因组提取并PCR扩增,通过比对分析其β微管蛋白基因(TUB 1、TUB 2)序列,从而验证生物学表型差异。通过比对发现它们之间TUB 1序列高度一致;J22-2和J22-6的TUB 2的1407位碱基由C变成A,但氨基酸种类没有改变,其余5株TUB 2序列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β微管蛋白 比对序列
下载PDF
禾谷镰孢菌β2微管蛋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互作研究
16
作者 孙晓梅 赵彦 黄金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2-500,共9页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该病害的致病菌主要是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目前,使用杀菌剂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危害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杀菌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enzimidazoles)等,苯...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该病害的致病菌主要是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目前,使用杀菌剂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危害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杀菌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enzimidazoles)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作用靶标是β2微管蛋白。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赤霉病菌中β2微管蛋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互作机制,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获得了禾谷镰孢菌β2微管蛋白的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将β2微管蛋白与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进行分子对接。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2微管蛋白第198位苯丙氨酸和第236位缬氨酸与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直接互作形成氢键,第50、134、165、167、198、200、236、237、239、240、250、253、257、314位氨基酸形成药剂结合口袋。通过比较β2微管蛋白与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结合自由能,发现与其他3种杀菌剂相比,β2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结合自由能最小(–5.72 kcal/mol),说明其与多菌灵互作亲和力更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禾谷镰孢菌对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EC_(50)值,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的EC_(50)值分别为0.772、0.862、1.088、13.266 mg/L,该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强于其他3种杀菌剂,与分子对接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禾谷镰孢菌 药剂敏感性 分子对接 互作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