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支持下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被引量:99
1
作者 王瑞燕 +1 位作者 李涛 岳玉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7-310,共4页
以农业部有关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在山东省的试点县青州市为例,在借助遥感、野外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等手段获取大量耕地地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在GIS的支持下,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成功地实现了耕地... 以农业部有关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在山东省的试点县青州市为例,在借助遥感、野外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等手段获取大量耕地地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在GIS的支持下,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成功地实现了耕地地力自动化、定量化评价。评价获取了青州市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表明运用该技术方法对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GIS 评价模型 定量化评价
下载PDF
碱蓬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11
2
作者 张立宾 徐化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0-313,共4页
试验研究了碱蓬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发现碱蓬种子在NaCl浓度<20.0g/kg的溶液中可正常发芽。盆栽和田间耐盐试验表明,碱蓬的耐盐能力在25.0g/kg左右,耐盐极限为35.0g/kg左右。碱蓬种植试验表明,... 试验研究了碱蓬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发现碱蓬种子在NaCl浓度<20.0g/kg的溶液中可正常发芽。盆栽和田间耐盐试验表明,碱蓬的耐盐能力在25.0g/kg左右,耐盐极限为35.0g/kg左右。碱蓬种植试验表明,种植碱蓬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研究证明碱蓬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耐盐性 滨海盐渍土 改良
下载PDF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98
3
作者 李岩 +1 位作者 王瑷玲 张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101,共4页
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研究及应用需要,该文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了由8个经济效益指标、6个社会效益指标和8个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 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研究及应用需要,该文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了由8个经济效益指标、6个社会效益指标和8个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指数和法计算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得分,确定评价标准。结合山东宁阳县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研究为土地整理效益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92
4
作者 王瑷玲 李占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1,共4页
论文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了包括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的方法综合确定... 论文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了包括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的方法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项目成功度的效应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土地整理效益项目成功度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供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效益 项目 后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耕地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75
5
作者 李秀娟 +2 位作者 李涛 岳玉德 张如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5-58,共4页
以山东青州市为例,在对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获取大量土壤养分数据的基础上,以数理统计方法对5种耕地利用方式下17种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进而系统地探讨了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山东青州市为例,在对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获取大量土壤养分数据的基础上,以数理统计方法对5种耕地利用方式下17种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进而系统地探讨了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交换性钙、镁、有效硅、锌、硼、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有显著影响。由于菜地高施肥量及高产出的影响,大部分菜地土壤养分的含量明显高于粮田,但有效硅含量粮田则远高于菜地。粮田土壤pH值高于菜地,全盐含量菜地高于粮田。在旱地、水浇地粮田和露天菜地中有效磷含量变异最大,但设施菜地中全氮、有效硫含量的变异最大。研究结果对于探明耕地利用对土壤的养分状况的影响,对研究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青州市
下载PDF
遥感和GIS支持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玉环 徐春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73-576,共4页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对比分析了目视解译、机助分类等遥感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采用 1981、1991和 1995年 3时相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研究确定了统一的监测分类系统 ,提出了土地利用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动态监测方法 .在此基础上 ,分...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对比分析了目视解译、机助分类等遥感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采用 1981、1991和 1995年 3时相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研究确定了统一的监测分类系统 ,提出了土地利用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动态监测方法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垦利县地类面积增减变化 ,在GIS支持下分析了 1981~ 1995年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 ,同时进行了实地监测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探明了该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72
7
作者 程晋南 +2 位作者 李红 唐秀美 索秋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88,共6页
该文以鲁中南山区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技术从TM影像上提取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与GIS技术结合,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进行评价,对比两期评价结果研究其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 该文以鲁中南山区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技术从TM影像上提取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与GIS技术结合,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进行评价,对比两期评价结果研究其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优等占总面积的14.34%,良占39.19%,一般占12.40%,较差占15.61%,差占18.46%,与1987年相比有变好的趋势。在各类别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该研究探索了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分析了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生态环境状况 动态变化 泰安市
下载PDF
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郑宇 胡业翠 +1 位作者 刘彦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5,共6页
基于山东省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质量指数、土地资源综合适宜度、相对适宜度进行研究。通过对适宜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的空间叠加,计算、分... 基于山东省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质量指数、土地资源综合适宜度、相对适宜度进行研究。通过对适宜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的空间叠加,计算、分析了待调整土地资源的多度及重要值。以土地资源空间分析为基础,多度、重要值为依据,进行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优化后农用地减少10994.82hm2,林牧用地增加13083.56hm2,未利用地减少1438.8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资源 空间分析 优化配置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改进植被指数的黄河口区盐渍土盐分遥感反演 被引量:69
9
作者 陈红艳 +2 位作者 陈敬春 王瑞燕 高明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4,114+113,共8页
快速获取土壤盐分的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信息是盐渍土治理、利用的客观需求。该文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以垦利县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在传统植被指数的基础上引入短波红外波段进行扩展,提出了改进植被指数;然后基... 快速获取土壤盐分的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信息是盐渍土治理、利用的客观需求。该文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以垦利县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在传统植被指数的基础上引入短波红外波段进行扩展,提出了改进植被指数;然后基于改进前后对应的植被指数,分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ML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构建土壤盐分含量的遥感反演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对比和优选;最后基于最佳模型进行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反演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传统植被指数,扩展后植被指数可增强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大幅降低指数间的多重共线性;采用上述3种方法建模,改进后模型的精度比改进前都有提高,验证集决定系数R2提高0.04~0.10,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0.13~0.73,相对分析误差RPD提高0.25~0.34,改进后模型RPD均大于2.0,普遍达到性能良好;对比3种建模方法,SVM建模精度最高,BPNN模型次之,MLR分析精度最低,最佳模型为基于改进植被指数的土壤盐分含量支持向量机反演模型,建模集R2和RMSE为0.75、3.48,验证集R2、RMSE和RPD为0.78、3.02和2.56,模型较为准确、可靠;基于该模型反演的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整体较高,盐渍化程度空间分布表现为自西南部农业生产区至东北沿海区域逐渐加重,与实地调查一致。研究表明基于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引入第7波段对植被指数进行改进,从而构建土壤盐分含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可获得较好的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遥感 支持向量机 植被指数 反演 黄河口
下载PDF
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5
10
作者 马群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34-1844,共11页
选择山东省寿光市,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系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变异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养分含量... 选择山东省寿光市,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系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变异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养分含量分布存在明显规律。有机质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水浇地>果园>旱地>盐碱地;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效锌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果园>水浇地>盐碱地>旱地;土壤pH值、交换性镁均值的分布特征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果园>菜地;交换性钙在不同利用方式中的含量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菜地>果园;有效硼为果园>菜地>盐碱地>水浇地>旱地;有效铁为菜地>果园>水浇地>旱地>盐碱地;有效铜和有效锰均为果园>菜地>水浇地>盐碱地>旱地。水浇地、菜地和果园在各养分含量上差异较小,旱地和盐碱地在各养分含量上较为相似。除pH值外,其它12种土壤养分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变异系数均较高,其中以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土壤养分中除了交换性镁、有效硼与其它各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外,其它养分之间基本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pH值与其它各土壤养分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其它各土壤养分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农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寿光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4
11
作者 刘艳丽 李成亮 +2 位作者 高明秀 张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183-5190,共8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土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探索其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土壤肥力保持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棉田、麦田、苇地、碱蓬地和裸地等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土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探索其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土壤肥力保持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棉田、麦田、苇地、碱蓬地和裸地等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裸地土壤相比,有植被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水稳性、饱和含水量与毛管含水量也有相应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土壤总盐分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在所研究土壤中,土壤物理性质依麦田-棉田-苇地-碱蓬地-裸地的次序从最佳向最差过渡。逐步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毛管孔隙度是土壤毛管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团聚体水稳性主要由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决定,土壤总盐分含量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含量(r=0.8323)、速效氮含量(r=0.7558)和有效磷含量(r=0.9049)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应以增加有机质的投入,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为基础,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这些结果为该区土壤肥力提高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毛管含水量 土壤有机碳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滨海盐渍土适宜土壤盐碱改良剂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张凌云 +2 位作者 徐嗣英 徐得芳 王智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3,28,共4页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滨海盐渍土特点,进行利用土壤盐碱改良剂改良盐渍土的研究。引进了4种土壤盐碱改良剂,通过在中度和重度盐渍土上的试验,分析化验土壤含盐量和测定作物产量,对所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于滨海盐...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滨海盐渍土特点,进行利用土壤盐碱改良剂改良盐渍土的研究。引进了4种土壤盐碱改良剂,通过在中度和重度盐渍土上的试验,分析化验土壤含盐量和测定作物产量,对所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于滨海盐渍土的最佳改良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盐碱改良剂都能降低土壤含盐量,其中盐碱土壤修复材料效果最好,是滨海盐渍土适宜的土壤盐碱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盐碱改良剂 滨海盐渍土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平原和丘陵区耕地地力评价及其指标体系衔接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袁秀杰 朱雪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71,共7页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多地少,科学地评价耕地质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区域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巨大差异,目前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中,不同地区往往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多地少,科学地评价耕地质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区域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巨大差异,目前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中,不同地区往往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难有可比性,给耕地的利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带来不便。该文以山东茌平县和章丘市为代表样区对平原区和丘陵区耕地地力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衔接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建立了相互转化的线性模型,实现了评价结果的统一可比性;为消除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差异,该文尝试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保证与原有评价结果一致的前提下,基本实现了不同地貌区域内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地貌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54
14
作者 王瑞燕 +2 位作者 周伟 姜曙千 秦元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90-3799,共10页
县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科学评价该尺度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及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属性重新界定基础上,分别从稳定性... 县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科学评价该尺度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及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属性重新界定基础上,分别从稳定性、敏感性和区域适应性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对该县1986~2003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发展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垦利县生态环境不稳定;1986~2003年期间,垦利县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适应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自然因子的敏感性排序结果为地下水埋深>蒸降比>地下水矿化度>气温,确定地下水埋深、蒸降比和地下水矿化度为该区生态环境自然敏感因子。垦利县区域适应性的"障碍度"计算结果表明:盐碱地治理比例始终是第一障碍因素;农田防护林密度的限制集中出现在1995~1998年之间;化肥农药增长率自2000年以后成为主要障碍因素;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和排涝体系面积比例的限制在1990年之前出现。研究结论认为,垦利县生态环境脆弱度呈现降低趋势,但仍处于脆弱状态,需重点关注敏感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发展变化。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体现出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是对目前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稳定性 敏感性 适应性 生态环境脆弱性
下载PDF
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6
15
作者 梁爽 朱西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7-1370,共4页
叶片叶绿素含量是评估果树长势和产量的重要参数,实现快速、无损、精确的叶绿素含量估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苹果园为试验区,采用高光谱分析技术探索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测方法。通过分析叶片高光谱曲线特征,对原... 叶片叶绿素含量是评估果树长势和产量的重要参数,实现快速、无损、精确的叶绿素含量估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苹果园为试验区,采用高光谱分析技术探索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测方法。通过分析叶片高光谱曲线特征,对原始光谱分别进行一阶微分、红边位置以及叶面叶绿素指数(LCI)变换,分别将其与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建立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并进行检验,从中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结果显示,以LCI为变量的估测模型以及以一阶微分521和523nm组合为变量的估测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5和0.83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961和2.719,相对误差RE%分别为4.71%和4.70%。因此LCI及一阶微分是估测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重要指标。该模型对指导苹果树栽培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叶片 叶绿素 高光谱 估测模型
下载PDF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李岩 欧名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8-403,共6页
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对所在... 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对所在区域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整理的实施必然产生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综观当前的研究现状,对于这些影响尚缺乏定量化的评价标准、指标及方法。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需要,该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建立起由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侵蚀指数、土地适宜性指数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详细内容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和法构建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计算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的EI进行比较分析,为定量化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依据。该文结合山东宁阳县的土地整理实践进行了评价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研究为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区域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静 范瑞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对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进行了分析 ,筛选确定了该地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表明 ,5 0年代以前 ,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 ;... 对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进行了分析 ,筛选确定了该地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表明 ,5 0年代以前 ,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 ;5 0~ 70年代 ,人类的大量开荒、胜利油田的开发使耕地、建设用地等迅速增加 ,但同时导致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较大破坏 ,使土地地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土地生态趋于脆弱 ;80年代以来 ,蒸降比大的气候条件和淡水资源缺乏的水文状况成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自然驱动因子 ,不合理用水 ,林草、荒地的大量开垦等人类农业开发利用活动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覆盖变化 驱动因子 自然因子 人文因子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河口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54
18
作者 孟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巴资源卫星多光谱影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方法提取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土地退化指数、植被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垦利县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偏差,优、良等级的土...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巴资源卫星多光谱影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方法提取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土地退化指数、植被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垦利县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偏差,优、良等级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的24.64%,主要为分布在东北部林地及西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农用地;中等地面积占44.08%,分布在东部沿海滩涂,西部、中部、东北部的农用地有少量分布;差、劣等级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12%,主要为分布在中部和北部的盐荒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状况 评价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估 被引量:42
19
作者 王介勇 +3 位作者 王祥峰 王丽华 刘世美 刘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评估是当前环境资源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及其脆弱因子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当前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存在的问...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评估是当前环境资源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及其脆弱因子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当前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环境脆弱性 脆弱因子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南四湖湿地遥感信息分区分层提取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牛明香 李尊英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52,共5页
该文以南四湖区为试验区,利用TM数据,在对各地类光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和分层相结合的湿地信息提取技术方法。根据研究区各种湿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将该区分为两个湿地类型区;在每一个区内,根据湿地的光谱特征进行... 该文以南四湖区为试验区,利用TM数据,在对各地类光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和分层相结合的湿地信息提取技术方法。根据研究区各种湿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将该区分为两个湿地类型区;在每一个区内,根据湿地的光谱特征进行分层提取,采用单红外波段阈值法、模型法以及改进的监督分类等技术方法。结果显示,该区湿地有14类,其中,自然湿地91119 51hm2,人工湿地122243 1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 数字图像 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