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治疗对青少年和成人牙髓体积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蒋曼 +4 位作者 李建霞 张天赐 徐文杰 李想 郑雷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青少年和成人牙髓体积影响的差异,以期更好地控制正畸临床治疗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62例错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1...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青少年和成人牙髓体积影响的差异,以期更好地控制正畸临床治疗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62例错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1例):青少年组,年龄13~17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成人组,年龄21~25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使用锥形束CT数据对正畸治疗前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UM1)和下颌中切牙(L1)的牙髓及牙体组织进行重建,并测量UM1及L1的牙髓体积(UM1 P和L1 P)、UM1髓室体积(UM1 PC)和根管体积(UM1 RC)、L1根长(L1 RL)、UM1近中颊根长度(UM1 RL),以及UM1中央窝融合处至髓室顶(H1)、髓室底(H2)、根部分离最近点(H3)及根部分离最远点(H4)水平的距离及髓室高度(H5)。计算两组正畸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量及其绝对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同组各指标正畸治疗前后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各指标变化量绝对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H5、根长与牙髓体积变化量之间的潜在相关性。结果正畸治疗前后,成人组L1 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75),UM1 P、UM1 PC、UM1 R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8,P<0.001;t=9.04,P<0.001;t=6.69,P<0.001)。正畸治疗前后,青少年组L1 P、UM1 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29;t=6.30,P<0.001)。两组UM1 P、UM1 PC、L1 P变化量绝对值[青少年组分别为(19.75±9.58)、(15.07±7.65)和(1.89±6.29)mm^(3);成人组分别为(13.33±9.41)、(9.16±7.05)和(0.02±4.66)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P<0.001;t=4.48,P<0.001;t=2.34,P=0.048)。两组UM1 RC变化量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P=0.391)。青少年组与成人组L1 RL、H1及H5变化量绝对值[青少年组分别为(0.54±0.41)、(0.38±0.27)和(0.71±0.33)mm;成人组分别为(0.78±0.62)、(0.26±0.20)和(0.57±0.2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17;t=2.96,P=0.004;t=2.57,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 正畸学 牙根吸收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颌牵张成骨术与Le Fort I型前徙术治疗复杂唇腭裂上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张天赐 +4 位作者 蒋曼 王涛 周建萍 曹礼 郑雷蕾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6-856,共11页
目的比较上颌牵张成骨术与Le FortⅠ型前徙术治疗复杂唇腭裂上颌发育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唇腭裂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上颌骨的手术... 目的比较上颌牵张成骨术与Le FortⅠ型前徙术治疗复杂唇腭裂上颌发育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唇腭裂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上颌骨的手术方式分为3组,分别行全上颌截骨牵张术(TMD,A组)、上颌前部截骨牵张术(AMD,B组)和Le FortⅠ型前徙术(LFⅠ,C组)。搜集术前1个月和牵张器拆除时(若无牵张器则为术后3个月)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及锥形束CT(CBCT)影像资料,利用Mimics 21.0及Dolphin Imaging 11.9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CBCT进行三维重建,分别评估颅颌面以及气道的变化。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每组各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5~21岁。3组性别、年龄分布及唇腭裂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3组患者的上颌发育不全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3组由上牙槽座点、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增加(P均<0.05),A、B组上牙槽座点至鼻根点垂直距离(A-Nperp)增加(P均<0.05),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牙槽嵴缺隙面积均有增加趋势(P>0.05);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FMA角)在B组术后减小,而其余2组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气道体积增加或有增加趋势(A组P<0.05,B组P>0.05),但C组气道体积有所减小(P>0.05)。组间比较显示,3组间术前后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角)及前鼻棘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ANS-CP)的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SNA角和ANS-CP的变化量显著大于B组,且ANS-CP的变化量显著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唇腭裂上颌发育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口腔 复杂唇腭裂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牵张成骨 三维重建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