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iteSpace的低碳背景下中国休闲农业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
定
康
薛丽丽
+5 位作者
李建伟
张佳丽
许继文
曹宜帆
金江松
陈红武
《农业展望》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相关期刊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对中国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发文数量在2009-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2019年为下降趋势;该领域研...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相关期刊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对中国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发文数量在2009-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2019年为下降趋势;该领域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少而散,且无领军式的人物;国内还没有形成核心研究机构,且现有研究机构分布零散、合作少;“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乡村旅游”有较高的频次;“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区”有较大的中心度;该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分别是“休闲农业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低碳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低碳休闲农业模式的探索”。基于此,对低碳休闲农业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休闲农业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画骆驼与求异思维
2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章贵在有新意。新闻稿件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新的要求则更高,更严格。但我们有些同志由于干新闻时间长了,往往被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定式框得过死,很少去探索创新。有的遇到一件新闻事实,不注意用多种角度,多种思维去分析...
文章贵在有新意。新闻稿件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新的要求则更高,更严格。但我们有些同志由于干新闻时间长了,往往被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定式框得过死,很少去探索创新。有的遇到一件新闻事实,不注意用多种角度,多种思维去分析,而是按老一套办法采访写稿,在稿件主题选取、角度选择和报道形式上,形成了多年不变的老套雷同的固定模式。比如对一件事,总觉得过去报道过,再没什么可写的,不注意从另外的角度选取新的主题。再比如,有的写惯了消息,不注意运用通讯、小故事、见闻等形式报道。就是写消息,也是一种用惯了的“八股”文,很少在写法。上创新。 我们知道,新闻报道中的新,是客观的要求,也是新闻得以传播的生命所在。而求新,就需要抛弃老套的东西,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式,突出求异型的思维,这样才能给人以新感觉。所谓求异型思维,就是分析判断事物,研究问题和归纳推理时,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来寻求出独到的见解。对我们采写者来说,运用求异型思维,就要多思考,多避开老路,去创新路,挖掘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联系,从新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异思维
新闻报道
新闻稿件
打破常规
学生作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口子开小点
3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40,共2页
常见编辑在编稿时,用红笔在来稿上删的很多,而增写很少。有的稿件整句整段甚至整页被删得所剩无几。开始看这些被编辑画的满纸的红道道还很不理解,但仔细看删过的稿子,觉得编辑用红笔抹得既合情合理,又恰到好处,确实无可挑剔。
关键词
新闻事实
新闻稿件
典型意义
《淮南子》
简洁明快
宣传效果
以小见大
河流水
仔细看
主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点出题之“睛”
4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1-32,共2页
新闻标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有特点的事实,简洁明了地标在标题之中,以达到准确、生动、鲜明的目的,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并引发起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但平常看报,能达到这种最佳境地的标题实在太少。多数标题平平淡淡,...
新闻标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有特点的事实,简洁明了地标在标题之中,以达到准确、生动、鲜明的目的,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并引发起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但平常看报,能达到这种最佳境地的标题实在太少。多数标题平平淡淡,既没有特点,也没有个性,既缺乏新意,也缺乏精彩的点“睛”之笔,丝毫引不起阅读之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攀比——虚假报道的源头
5
作者
赵
定
康
《传媒观察》
1996年第4期60-60,共1页
通讯员有许多苦恼,不过最苦恼的倒不是没有新闻可写,而是没有新闻硬要憋出个新闻来。不用说,这种尴尬局面一般都由于来自领导的压力;而这种压力通常是用“攀比”的方式加之于头上的。
关键词
虚假报道
通讯员
新闻者
职业道德
攀比心理
虚荣心
客观存在
紧跟着
部队
战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点子●例子●稿子
6
作者
赵
定
康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2期47-47,共1页
在采写新闻中,时常遇到通讯员让编辑记者帮他想个点子,似乎编辑记者脑子里灌满了点子。“点子”二字,有人解释为“出主意”,把这个意思借用到新闻采写上,即为采写出主意,有了好的主意,就有了正确而新颖的报道思想和准确而新奇的稿件主...
在采写新闻中,时常遇到通讯员让编辑记者帮他想个点子,似乎编辑记者脑子里灌满了点子。“点子”二字,有人解释为“出主意”,把这个意思借用到新闻采写上,即为采写出主意,有了好的主意,就有了正确而新颖的报道思想和准确而新奇的稿件主题。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子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编辑记者的脑子也和通讯员一样,都不是天生的、任何时候都能冒出点子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所以任何点子,任何主意,都不是奇思异想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劳作和不断的实践得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写
编辑记者
报道思想
二字
失实报道
新闻工作者
奇思异想
角度新颖
立意深刻
子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稿件要讲究文面美
7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文面
劳动成果
敬业精神
业务素养
枝节问题
通讯员
第一印象
字斟句酌
自己负责
条件限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给读者一点美的享受
8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1-31,共1页
新闻作品以报道事实为主。但这个事实,应以新鲜、生动为前提,它不是毫无生气的枯树,而是一棵有着鲜灵灵气息的大树。枝条有着绿叶的点缀,枝稍有着风儿吹拂的摇曳,充满着生机勃发的活力。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
新闻作品以报道事实为主。但这个事实,应以新鲜、生动为前提,它不是毫无生气的枯树,而是一棵有着鲜灵灵气息的大树。枝条有着绿叶的点缀,枝稍有着风儿吹拂的摇曳,充满着生机勃发的活力。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阵阵清风扑面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美的感觉,美的享受。可我们平常看报,有许多稿件总让人感到死板干巴,没有任何动人之处。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事实陈旧,而且还在于没有赋予新闻稿件以美感。也许有人会说,事实本身就是那么回事,如果给予“点缀”,就容易造成失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著名记者白夜曾说过:“新闻领域的意境创造或加工,同纯文学作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稿件
意境创造
文学作品
毫无生气
生机勃发
作者思想感情
情与景
与境
经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妨来个“急转弯”
9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2-42,共1页
新,既是新闻稿件之本性,又是人们阅读报纸的客观心理,这就给采写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我觉得,改变一下思维定势,是求新的一种极好办法。因为我们不少采写者,面对发生在自己眼前的新闻事实。往往多是按照自己以往...
新,既是新闻稿件之本性,又是人们阅读报纸的客观心理,这就给采写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我觉得,改变一下思维定势,是求新的一种极好办法。因为我们不少采写者,面对发生在自己眼前的新闻事实。往往多是按照自己以往形成的思维模式分析和对待,在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问题上循环往复,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和框定的小圈子里,兜来兜去,这样写出的稿于自然老套雷同,难以突破,缺乏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定势
思维模式
新闻事实
新闻稿件
汽车轮胎
载重汽车
“新”
顺利通过
小圈子
多数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出传统思维的“鸟笼”
10
作者
赵
定
康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思维
思维定势
多向思维
“鸟笼”
新闻事实
思维惯性
报道形式
装备训练
习惯性思维
思想升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给新闻语言涂上色彩
11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37,共1页
新闻贵在“新”。一是选择新闻事实要新鲜感人;二是在生动上做文章,要运用新颖、别致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使稿件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因此,成功的新闻报道要有诗的凝炼和意境,有小说的细节。这里的凝炼和意境,说的就是新闻报道的语言...
新闻贵在“新”。一是选择新闻事实要新鲜感人;二是在生动上做文章,要运用新颖、别致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使稿件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因此,成功的新闻报道要有诗的凝炼和意境,有小说的细节。这里的凝炼和意境,说的就是新闻报道的语言既要简洁,又要给读者以美感,使读者在读新闻时有一种似听音乐的优美畅快的感觉,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感到赏心悦目,并加深对新闻事实和稿件思想性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最佳宣传效果。 合适的字眼与大体合适的字眼之间的区别,是电光与荧火之间的区别。作家老舍说过: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之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而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事实的,“衣裳”,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是事实和语言的结合体,如果光有好的事实,没有精美的语言来表达,那无疑就逊色不少,也影响了事实本身的吸引力。所以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起来应铿锵悦耳,富于音乐感,给人以流畅协调的韵味。我们知道,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由于表达水平不同,效果往往大不相同。那些形式单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言
新闻报道
事实报道
音乐感
荧火
语言艺术
双目失明
给你
语不惊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把线索当材料
12
作者
赵
定
康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5期9-9,共1页
采写新闻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新闻事实一旦经过宣传媒介的传播报道,对广大读者或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向导作用。但我们有些通讯员往往听到一点线索,也不仔细了解,便动笔写稿,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线索当作材...
采写新闻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新闻事实一旦经过宣传媒介的传播报道,对广大读者或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向导作用。但我们有些通讯员往往听到一点线索,也不仔细了解,便动笔写稿,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线索当作材料,结果造成稿件失实,给当事人带来麻烦,甚至将读者引入误区。道听途说难成真。一次有位通讯员在吃饭桌上听到几位机关干部议论为食堂买消毒箱的事,他听后既没仔细打问,又没到该单位了解,回到办公室便信笔写成《为食堂配发消毒箱》的新闻。稿子登出后,读者揭发失实,几位机关干部也说,只是随便议论了一下,还没具体办理。弄得他们很难堪。当然,也许这位通讯员主观上并不想说假话,但最起码的是他还未办的事当成已办成的事,犯了客里空的错误。我们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箱
宣传媒介
成真
亲眼所见
人说
阳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力求具体
13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4期25-25,共1页
把具体的事实端出来,少说空话,是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套话连篇,空话一堆,大话成串,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我们说,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并不是经过作者随意概括的几句时髦话,而是具体的、详细的,甚至是能摸得着、...
把具体的事实端出来,少说空话,是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套话连篇,空话一堆,大话成串,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我们说,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并不是经过作者随意概括的几句时髦话,而是具体的、详细的,甚至是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实。这是新闻这种特殊文体的必然要求,是新闻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但我们平常接触的不少稿件,总给人一种闻着味道又吃不到口的感觉,作者往往把具体的事实丢在一边,而用几句大话、空话、套话一代而过。就像饿着肚子到饭店吃饭,你本来要的是干拌面,但只端给你一碗放几根面条的汤,把你的胃口越吊越高,到头来照样饿着肚子,得不到任何实惠。比如有两位作者,同时采写部队基层连队党支部建设的稿子,一位写的导语是:“二连党支部以党的利益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支部建设
新闻宣传效果
党的利益
新闻写作
特殊文体
重要原则
难达到
政治术语
指导思想
说空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静为动易出新
14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化静为动
新闻事实
社会生活
“动”
价值取向
实事求是的
事物发展规律
基本原则
社会大环境
报道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稿莫学九官鸟
15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12期27-27,共1页
先讲个寓言:一只九官鸟学人的语言,不久就能讲两三句人话。这天,蝉儿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九官鸟嘲笑蝉儿:“你的歌声太刺耳,听你唱倒不如听我说人话。”蝉儿自信地回答:“我的歌声虽然不好听,但这是我自己的声音。你讲人话固然悦耳,...
先讲个寓言:一只九官鸟学人的语言,不久就能讲两三句人话。这天,蝉儿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九官鸟嘲笑蝉儿:“你的歌声太刺耳,听你唱倒不如听我说人话。”蝉儿自信地回答:“我的歌声虽然不好听,但这是我自己的声音。你讲人话固然悦耳,但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对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拿出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九官鸟学别人说话,主要是只会模仿,不懂创新。其实在新闻采写中,这种靠模仿过日子的人也不少。别人写了改革增效益的稿子,他急忙依葫芦画瓢,跟着来了篇改革效益增,有的甚至结构相同,导语相似,内容相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写
新闻人物
寓言
结构相
增效益
独立思考
创造性
吸引人
过学习
吸引读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写絮语
16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6年第9期24-24,共1页
抓特点,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技巧,也是吸引读者之所在。如果报道的是司空见惯的事实,语言又是干巴的老话就如同枯死的树枝,没有任何生气。
关键词
新闻写作
抓特点
吸引读者
新闻事实
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握新闻机遇
17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3年第2期20-20,共1页
一些通讯员看到报上登了别人采写的稿件,常常后悔不迭:“这件事我们单位也有过,比报上登的还生动、还精彩!”这种别人登稿自己后悔的原因,主要是通讯员的新闻敏感不强,没有把握好“新闻机遇”。记得10多年前,一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记...
一些通讯员看到报上登了别人采写的稿件,常常后悔不迭:“这件事我们单位也有过,比报上登的还生动、还精彩!”这种别人登稿自己后悔的原因,主要是通讯员的新闻敏感不强,没有把握好“新闻机遇”。记得10多年前,一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记者,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在交换战俘时,他看到在冰天雪地里,美军俘虏穿戴着我军发给的厚厚的棉衣和皮帽,而我方被俘人员在刺骨的寒风中仍然穿着破烂的单衣……的情景。在写报道时,他感到仅凭“穿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战俘
被俘人员
抗美援朝战争
新闻敏感
新闻职业
战备状态
十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请你来碗“牛肉面”
18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牛肉面
典型意义
新闻稿件
读者教育
典型性
衡量标准
传播价值
新闻事实
指导作用
缺乏事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筋来个“急转弯”
19
作者
赵
定
康
《传媒观察》
1996年第9期52-52,共1页
采写稿件,每位作者都想写出点新奇的东西。因为唯有挖掘新鲜的事实,选择新颖的角度,运用新巧的写法。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思维定势
新闻事实
事物发展规律
汽车轮胎
载重汽车
纵向思维
“新”
习惯性
L循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突破思维定式
20
作者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5年第2期24-24,共1页
同样置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面对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有些通讯员能从中发现闪光的新事物或新问题;而有些通讯员却什么也抓不住,这主要是有些同志被自己习惯形成的思维定式“框”得太死,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常常熟视无睹的原因.笔者认识的...
同样置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面对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有些通讯员能从中发现闪光的新事物或新问题;而有些通讯员却什么也抓不住,这主要是有些同志被自己习惯形成的思维定式“框”得太死,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常常熟视无睹的原因.笔者认识的一位通讯员,却常有“发现”新闻的能力.比如,对向灾区、向有困难者捐款这类经常发生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员
思维定式
新闻价值
习惯形成
社会生活
新闻采写
新事物
新问题
历史学家
侦察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iteSpace的低碳背景下中国休闲农业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
定
康
薛丽丽
李建伟
张佳丽
许继文
曹宜帆
金江松
陈红武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兴创奥悦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农业展望》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基金
柞水县会计结算中心项目“柞水县金米农业园区发展概念性规划研究”(K4030219205)
柞水县金米村农业园区发展研究(K4030219274)。
文摘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相关期刊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对中国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发文数量在2009-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2019年为下降趋势;该领域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少而散,且无领军式的人物;国内还没有形成核心研究机构,且现有研究机构分布零散、合作少;“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乡村旅游”有较高的频次;“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区”有较大的中心度;该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分别是“休闲农业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低碳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低碳休闲农业模式的探索”。基于此,对低碳休闲农业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低碳
休闲农业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Keywords
low-carbon
leisure agriculture
visual analysis
knowledge map
CiteSpace
分类号
F323.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画骆驼与求异思维
2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文章贵在有新意。新闻稿件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新的要求则更高,更严格。但我们有些同志由于干新闻时间长了,往往被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定式框得过死,很少去探索创新。有的遇到一件新闻事实,不注意用多种角度,多种思维去分析,而是按老一套办法采访写稿,在稿件主题选取、角度选择和报道形式上,形成了多年不变的老套雷同的固定模式。比如对一件事,总觉得过去报道过,再没什么可写的,不注意从另外的角度选取新的主题。再比如,有的写惯了消息,不注意运用通讯、小故事、见闻等形式报道。就是写消息,也是一种用惯了的“八股”文,很少在写法。上创新。 我们知道,新闻报道中的新,是客观的要求,也是新闻得以传播的生命所在。而求新,就需要抛弃老套的东西,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式,突出求异型的思维,这样才能给人以新感觉。所谓求异型思维,就是分析判断事物,研究问题和归纳推理时,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来寻求出独到的见解。对我们采写者来说,运用求异型思维,就要多思考,多避开老路,去创新路,挖掘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联系,从新的层面。
关键词
求异思维
新闻报道
新闻稿件
打破常规
学生作业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口子开小点
3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40,共2页
文摘
常见编辑在编稿时,用红笔在来稿上删的很多,而增写很少。有的稿件整句整段甚至整页被删得所剩无几。开始看这些被编辑画的满纸的红道道还很不理解,但仔细看删过的稿子,觉得编辑用红笔抹得既合情合理,又恰到好处,确实无可挑剔。
关键词
新闻事实
新闻稿件
典型意义
《淮南子》
简洁明快
宣传效果
以小见大
河流水
仔细看
主题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出题之“睛”
4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1-32,共2页
文摘
新闻标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有特点的事实,简洁明了地标在标题之中,以达到准确、生动、鲜明的目的,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并引发起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但平常看报,能达到这种最佳境地的标题实在太少。多数标题平平淡淡,既没有特点,也没有个性,既缺乏新意,也缺乏精彩的点“睛”之笔,丝毫引不起阅读之兴趣。
关键词
中所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攀比——虚假报道的源头
5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传媒观察》
1996年第4期60-60,共1页
文摘
通讯员有许多苦恼,不过最苦恼的倒不是没有新闻可写,而是没有新闻硬要憋出个新闻来。不用说,这种尴尬局面一般都由于来自领导的压力;而这种压力通常是用“攀比”的方式加之于头上的。
关键词
虚假报道
通讯员
新闻者
职业道德
攀比心理
虚荣心
客观存在
紧跟着
部队
战士
分类号
G211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子●例子●稿子
6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2期47-47,共1页
文摘
在采写新闻中,时常遇到通讯员让编辑记者帮他想个点子,似乎编辑记者脑子里灌满了点子。“点子”二字,有人解释为“出主意”,把这个意思借用到新闻采写上,即为采写出主意,有了好的主意,就有了正确而新颖的报道思想和准确而新奇的稿件主题。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子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编辑记者的脑子也和通讯员一样,都不是天生的、任何时候都能冒出点子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所以任何点子,任何主意,都不是奇思异想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劳作和不断的实践得出来的。
关键词
新闻采写
编辑记者
报道思想
二字
失实报道
新闻工作者
奇思异想
角度新颖
立意深刻
子新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稿件要讲究文面美
7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文面
劳动成果
敬业精神
业务素养
枝节问题
通讯员
第一印象
字斟句酌
自己负责
条件限制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给读者一点美的享受
8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1-31,共1页
文摘
新闻作品以报道事实为主。但这个事实,应以新鲜、生动为前提,它不是毫无生气的枯树,而是一棵有着鲜灵灵气息的大树。枝条有着绿叶的点缀,枝稍有着风儿吹拂的摇曳,充满着生机勃发的活力。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阵阵清风扑面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美的感觉,美的享受。可我们平常看报,有许多稿件总让人感到死板干巴,没有任何动人之处。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事实陈旧,而且还在于没有赋予新闻稿件以美感。也许有人会说,事实本身就是那么回事,如果给予“点缀”,就容易造成失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著名记者白夜曾说过:“新闻领域的意境创造或加工,同纯文学作品不同,
关键词
新闻稿件
意境创造
文学作品
毫无生气
生机勃发
作者思想感情
情与景
与境
经正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妨来个“急转弯”
9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2-42,共1页
文摘
新,既是新闻稿件之本性,又是人们阅读报纸的客观心理,这就给采写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我觉得,改变一下思维定势,是求新的一种极好办法。因为我们不少采写者,面对发生在自己眼前的新闻事实。往往多是按照自己以往形成的思维模式分析和对待,在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问题上循环往复,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和框定的小圈子里,兜来兜去,这样写出的稿于自然老套雷同,难以突破,缺乏新意。
关键词
思维定势
思维模式
新闻事实
新闻稿件
汽车轮胎
载重汽车
“新”
顺利通过
小圈子
多数人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出传统思维的“鸟笼”
10
作者
赵
定
康
机构
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思维
思维定势
多向思维
“鸟笼”
新闻事实
思维惯性
报道形式
装备训练
习惯性思维
思想升华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给新闻语言涂上色彩
11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37,共1页
文摘
新闻贵在“新”。一是选择新闻事实要新鲜感人;二是在生动上做文章,要运用新颖、别致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使稿件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因此,成功的新闻报道要有诗的凝炼和意境,有小说的细节。这里的凝炼和意境,说的就是新闻报道的语言既要简洁,又要给读者以美感,使读者在读新闻时有一种似听音乐的优美畅快的感觉,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感到赏心悦目,并加深对新闻事实和稿件思想性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最佳宣传效果。 合适的字眼与大体合适的字眼之间的区别,是电光与荧火之间的区别。作家老舍说过: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之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而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事实的,“衣裳”,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是事实和语言的结合体,如果光有好的事实,没有精美的语言来表达,那无疑就逊色不少,也影响了事实本身的吸引力。所以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起来应铿锵悦耳,富于音乐感,给人以流畅协调的韵味。我们知道,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由于表达水平不同,效果往往大不相同。那些形式单调、
关键词
新闻语言
新闻报道
事实报道
音乐感
荧火
语言艺术
双目失明
给你
语不惊人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把线索当材料
12
作者
赵
定
康
机构
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5期9-9,共1页
文摘
采写新闻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新闻事实一旦经过宣传媒介的传播报道,对广大读者或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向导作用。但我们有些通讯员往往听到一点线索,也不仔细了解,便动笔写稿,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线索当作材料,结果造成稿件失实,给当事人带来麻烦,甚至将读者引入误区。道听途说难成真。一次有位通讯员在吃饭桌上听到几位机关干部议论为食堂买消毒箱的事,他听后既没仔细打问,又没到该单位了解,回到办公室便信笔写成《为食堂配发消毒箱》的新闻。稿子登出后,读者揭发失实,几位机关干部也说,只是随便议论了一下,还没具体办理。弄得他们很难堪。当然,也许这位通讯员主观上并不想说假话,但最起码的是他还未办的事当成已办成的事,犯了客里空的错误。我们知道。
关键词
消毒箱
宣传媒介
成真
亲眼所见
人说
阳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力求具体
13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4期25-25,共1页
文摘
把具体的事实端出来,少说空话,是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套话连篇,空话一堆,大话成串,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我们说,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并不是经过作者随意概括的几句时髦话,而是具体的、详细的,甚至是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实。这是新闻这种特殊文体的必然要求,是新闻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但我们平常接触的不少稿件,总给人一种闻着味道又吃不到口的感觉,作者往往把具体的事实丢在一边,而用几句大话、空话、套话一代而过。就像饿着肚子到饭店吃饭,你本来要的是干拌面,但只端给你一碗放几根面条的汤,把你的胃口越吊越高,到头来照样饿着肚子,得不到任何实惠。比如有两位作者,同时采写部队基层连队党支部建设的稿子,一位写的导语是:“二连党支部以党的利益为重。
关键词
党支部建设
新闻宣传效果
党的利益
新闻写作
特殊文体
重要原则
难达到
政治术语
指导思想
说空话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静为动易出新
14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化静为动
新闻事实
社会生活
“动”
价值取向
实事求是的
事物发展规律
基本原则
社会大环境
报道方式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稿莫学九官鸟
15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12期27-27,共1页
文摘
先讲个寓言:一只九官鸟学人的语言,不久就能讲两三句人话。这天,蝉儿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九官鸟嘲笑蝉儿:“你的歌声太刺耳,听你唱倒不如听我说人话。”蝉儿自信地回答:“我的歌声虽然不好听,但这是我自己的声音。你讲人话固然悦耳,但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对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拿出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九官鸟学别人说话,主要是只会模仿,不懂创新。其实在新闻采写中,这种靠模仿过日子的人也不少。别人写了改革增效益的稿子,他急忙依葫芦画瓢,跟着来了篇改革效益增,有的甚至结构相同,导语相似,内容相像。
关键词
新闻采写
新闻人物
寓言
结构相
增效益
独立思考
创造性
吸引人
过学习
吸引读者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写絮语
16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6年第9期24-24,共1页
文摘
抓特点,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技巧,也是吸引读者之所在。如果报道的是司空见惯的事实,语言又是干巴的老话就如同枯死的树枝,没有任何生气。
关键词
新闻写作
抓特点
吸引读者
新闻事实
语言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握新闻机遇
17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3年第2期20-20,共1页
文摘
一些通讯员看到报上登了别人采写的稿件,常常后悔不迭:“这件事我们单位也有过,比报上登的还生动、还精彩!”这种别人登稿自己后悔的原因,主要是通讯员的新闻敏感不强,没有把握好“新闻机遇”。记得10多年前,一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记者,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在交换战俘时,他看到在冰天雪地里,美军俘虏穿戴着我军发给的厚厚的棉衣和皮帽,而我方被俘人员在刺骨的寒风中仍然穿着破烂的单衣……的情景。在写报道时,他感到仅凭“穿衣”
关键词
交换战俘
被俘人员
抗美援朝战争
新闻敏感
新闻职业
战备状态
十年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请你来碗“牛肉面”
18
作者
赵
定
康
机构
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牛肉面
典型意义
新闻稿件
读者教育
典型性
衡量标准
传播价值
新闻事实
指导作用
缺乏事实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筋来个“急转弯”
19
作者
赵
定
康
机构
<人民军队报>
出处
《传媒观察》
1996年第9期52-52,共1页
文摘
采写稿件,每位作者都想写出点新奇的东西。因为唯有挖掘新鲜的事实,选择新颖的角度,运用新巧的写法。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思维定势
新闻事实
事物发展规律
汽车轮胎
载重汽车
纵向思维
“新”
习惯性
L循环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突破思维定式
20
作者
赵
定
康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5年第2期24-24,共1页
文摘
同样置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面对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有些通讯员能从中发现闪光的新事物或新问题;而有些通讯员却什么也抓不住,这主要是有些同志被自己习惯形成的思维定式“框”得太死,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常常熟视无睹的原因.笔者认识的一位通讯员,却常有“发现”新闻的能力.比如,对向灾区、向有困难者捐款这类经常发生的事情。
关键词
通讯员
思维定式
新闻价值
习惯形成
社会生活
新闻采写
新事物
新问题
历史学家
侦察兵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iteSpace的低碳背景下中国休闲农业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赵
定
康
薛丽丽
李建伟
张佳丽
许继文
曹宜帆
金江松
陈红武
《农业展望》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学画骆驼与求异思维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把口子开小点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点出题之“睛”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攀比——虚假报道的源头
赵
定
康
《传媒观察》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点子●例子●稿子
赵
定
康
《新疆新闻界》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稿件要讲究文面美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给读者一点美的享受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妨来个“急转弯”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飞出传统思维的“鸟笼”
赵
定
康
《新疆新闻界》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给新闻语言涂上色彩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莫把线索当材料
赵
定
康
《新疆新闻界》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力求具体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化静为动易出新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写稿莫学九官鸟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采写絮语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把握新闻机遇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请你来碗“牛肉面”
赵
定
康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脑筋来个“急转弯”
赵
定
康
《传媒观察》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突破思维定式
赵
定
康
《新闻爱好者》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