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评分和生物标志物在血流感染肺炎病原学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闫圣涛 孙力超 +3 位作者 练睿 沈美佳 学诚 张国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比较多种危重症评分及生物标志物对血流感染肺炎患者的早期和晚期预后评估价值以及降钙素原(PCT)在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最终诊断为肺炎且就诊24 h内至少有1次血培养阳性患... 目的比较多种危重症评分及生物标志物对血流感染肺炎患者的早期和晚期预后评估价值以及降钙素原(PCT)在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最终诊断为肺炎且就诊24 h内至少有1次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资料,以就诊当天首次参数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Logistic器官功能不全评分(LO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不同革兰染色细菌感染者之间,以及20 d或60 d不同预后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生物标志物对单一细菌感染所致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几种危重症评分及生物标志物对肺炎患者28 d和6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在540例单一细菌感染所致血流感染肺炎患者中,革兰阳性菌(GPB)感染256例(47.4%),革兰阴性菌(GNB)感染284例(52.6%);28 d病死率为29.4%(159/540),60 d病死率为36.3%(196/540)。PCT在GNB感染肺炎患者中明显高于GPB感染者〔g/L:1.99(0.32,13.19)比0.45(0.13,3.53),P<0.01〕。无论是28 d死亡患者还是60 d死亡患者,各危重症评分和生物标志物均高于相应存活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①PCT对单一细菌血流感染肺炎患者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0.48μg/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9〔95%可信区间(95%CI)为0.686~0.793〕;当PCT>4.49μg/L时,诊断GNB感染的特异度可达81.8%,阳性预测值(PPV)为75.0%;当PCT>10.16μg/L时,诊断GNB感染的特异度可达91.2%。②在预测肺炎患者28 d和60 d预后方面,SOFA评分的AUC最大〔28 d:0.818(95%CI为0.768~0.867),60 d:0.800(95%CI为0.751~0.849)〕;当SOFA评分>8.5分时,预测血流感染肺炎患者28 d和60 d死亡的特异度分别达90.5%及91.6%。PCT预测血流感染肺炎患者28 d和60 d死亡的AUC分别为0.637(95%CI为0.575~0.700)及0.628(95%CI为0.569~0.688);当PCT>8.15μg/L时,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特异度达80.2%,阴性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评分 降钙素原 肺炎 血流感染 预后
原文传递
多模式成像技术检测易损斑块 被引量:4
2
作者 学诚 全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8-1221,共4页
易损斑块的早期检测对预防其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至关重要。斑块的易损性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炎症状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反映斑块形态学特征又能体现斑块炎症程度的影像学手段。PET/CT和PET/MRI作为多模式成像技术,能够... 易损斑块的早期检测对预防其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至关重要。斑块的易损性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炎症状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反映斑块形态学特征又能体现斑块炎症程度的影像学手段。PET/CT和PET/MRI作为多模式成像技术,能够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炎症程度。本文就CT、MRI、PET/CT、PET/MRI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多模式成像技术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学诚 全明 +7 位作者 李德鹏 刘瑜 郑虹 李丽琴 张玉慧 闫云峰 李昕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与间断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与间断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药物诱发斑块破裂实验。药物干预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于原饲料里添加吡格列酮10mg/(kg·d)。分别于实验中期(第8周)和晚期(第16周)进行PET/CT扫描,自动测量感兴趣区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VU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VUmean)。斑块破裂诱发实验后对2组兔主动脉进行解剖并留取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药物干预组的血栓动脉段明显低于对照组(14.6%vs 39.1%,P=0.000),斑块激发实验后破裂斑块的SUVmean(1.486±0.486 vs 0.655±0.235,P=0.000)和SUVmax(1.862±0.564 vs 0.843±0.058,P=0.000)均明显高于非破裂斑块。药物干预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计数、新生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UVmean和SUVmax与斑块面积、巨噬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但与新生血管计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形态多模式成像技术,能够有效监测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动脉粥样硬化 PPARΓ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可行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学诚 孙力超 +3 位作者 练睿 李雯 闫圣涛 张国强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41-243,共3页
源性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衰竭.在足够前负荷的情况下仍不能维持有效的外周循环灌注,病死率极高。尽管目前早期再灌注治疗广泛开展,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仍高达50%[1]。临床上应用的正性肌力药物主要为多巴胺、多... 源性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衰竭.在足够前负荷的情况下仍不能维持有效的外周循环灌注,病死率极高。尽管目前早期再灌注治疗广泛开展,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仍高达50%[1]。临床上应用的正性肌力药物主要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新型钙离子增敏剂。2016年ESC指南明确指出,正性肌力药物主要用于以下患者:(1)由于严重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外周低灌注和(或)肺水肿;(2)经常规利尿、血管扩张剂治疗后仍不能缓解的肺水肿,静脉给予正性肌力药以改善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再灌注治疗 多巴酚丁胺 伊伐布雷定 正性肌力药物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心脏泵功能衰竭 钙离子增敏剂
下载PDF
重视成人ECMO中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学诚 张国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13-616,共4页
近几十年,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目前,体外生命支持不仅仅作为常规治疗失败的补救性治疗措施,许多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也正在将这一技术进一步推广,... 近几十年,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目前,体外生命支持不仅仅作为常规治疗失败的补救性治疗措施,许多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也正在将这一技术进一步推广,拓展了更多新的适应证。更便携的设备、肝素涂层管路、经皮穿刺技术和复杂的体外循环技术促进了ECMO在各种不同临床场景中的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伦理 体外心肺复苏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重症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力超 周虹 +5 位作者 张山红 闫圣涛 练睿 学诚 常鸿晶 张洪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影响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反应程度。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20只sD为对照组,另80只sD大鼠建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模型,其中20只为模型组,另60只以不同...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影响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反应程度。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20只sD为对照组,另80只sD大鼠建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模型,其中20只为模型组,另60只以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20,40,80mk/kg)处理大鼠,5天后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指标变化。结果青蒿琥酯治疗后显著减弱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严重程度,包括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重症肺炎组:(17.5±1.5);治疗组:(7.5±2.0)]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减少(重症肺炎组:27×10^6;治疗组:12.5×10^6)。青蒿琥酯治疗也显著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IL—1重症肺炎组:(1100±50)pg/mL;治疗组:(400±60)pg/mL;IL-6重症肺炎组:(700±30)pg/mL;治疗组:(200±40)pg/mL;IL-10重症肺炎组:(500±70)pg/mL;治疗组:(200±40)pg/mL;TNF—α重症肺炎组:(500±80)pg/mL;治疗组:(150±50)pg/mL]。此外,青蒿琥酯能抑制MIF的表达和产生,从而抑制由MIF介导的炎症反应。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MIF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这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中新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重症肺炎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白介素 炎症反应 分子机制 疫调节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刚 王二宁 +1 位作者 学诚 孙力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致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NSTEMI致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左西孟旦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及HF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注...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致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NSTEMI致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左西孟旦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及HF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入组第1 d、3 d、7 d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随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同组入组第1 d比较,入组第3 d、7 d两组患者CI和LVEF均逐渐升高,血浆NT-proBNP、cTNT及血清CRP、IL-6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入组第3 d、7 d左西孟旦组CI及LVEF均高于同期常规组,血浆NT-proBNP、cTNT及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发生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HF(AHF)发作或再入院及全因死亡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改善急性NSTEMI所致HF患者近期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下调炎症反应程度,对住院期间和出院3个月的MACE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迅速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1例
8
作者 刘芃 学诚 +6 位作者 任景怡 周益峰 周颖 高艳香 张筠婷 高瑞龙 郑金刚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患者男性,78岁,主因“间断呼吸困难1年,加重伴下肢水肿2个月”于2023年3月29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胸闷,近2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中度可凹性双下肢水肿,夜间无法平卧入睡。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2... 患者男性,78岁,主因“间断呼吸困难1年,加重伴下肢水肿2个月”于2023年3月29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胸闷,近2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中度可凹性双下肢水肿,夜间无法平卧入睡。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200mg,Qd)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往高血压病 劳力性呼吸困难 下肢水肿 控制血压 终末期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平卧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转移瘤1例
9
作者 学诚 陈皇 +1 位作者 张帅 李蕾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371-371,F0004,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2年前因咯血、呼吸困难于我院呼吸科治疗,肺动脉CT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示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内团块不规则充盈缺损,考虑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AS)可能性大;... 患者女性,63岁。2年前因咯血、呼吸困难于我院呼吸科治疗,肺动脉CT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示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内团块不规则充盈缺损,考虑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AS)可能性大;胸部核磁增强显示左肺动脉干内充盈缺损可见不均匀强化灶,心腔内未见异常信号及强化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狭窄 充盈缺损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主肺动脉 左肺动脉 呼吸科 呼吸困难 PULMONARY
下载PDF
BRASH综合征1例
10
作者 学诚 张国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2期62-63,共2页
BRASH综合征是2016年Josh Farkas教授新提出的一项以心动过缓(Bradycardia)、肾功能不全(Renal Failure)、房室结阻滞药物(AV-nodal blockers)作用、休克(Shock)和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为特点,并以其首字母为缩写命名的综合征[1]。BR... BRASH综合征是2016年Josh Farkas教授新提出的一项以心动过缓(Bradycardia)、肾功能不全(Renal Failure)、房室结阻滞药物(AV-nodal blockers)作用、休克(Shock)和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为特点,并以其首字母为缩写命名的综合征[1]。BRASH综合征可以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和休克,这种心动过缓既不能通过单纯的高钾血症,也不能单纯通过房室结阻滞药物作用来解释,是两者作用的综合结果。现报道1例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休克患者,最终诊断为BRASH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H综合征 高钾血症 房室结阻滞药物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在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降低血栓事件中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庄须翠 全明 +5 位作者 张明多 冯婷婷 学诚 刘瑜 于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大白兔以高脂饲养+球囊拉伤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随机分为高脂组和他汀组各9只,2组均给予间断高脂饲养,他汀组... 目的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大白兔以高脂饲养+球囊拉伤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随机分为高脂组和他汀组各9只,2组均给予间断高脂饲养,他汀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激发实验后处死动物取其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高脂组各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例分别为Ⅱ型5.29%、Ⅲ型13.94%、Ⅳ型26.44%、Ⅴ型25.00%、Ⅵ型29.33%;易损斑块主要有斑块面积大、纤维帽薄、帽核比值小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特点;他汀组易损斑块发生率(13.08%)较高脂组(29.33%)明显减少,稳定斑块发生率(86.92%)较高脂组(70.67%)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斑块面积占管腔总面积的百分比((23.48±9.94)%)和斑块厚度((311.27±190.98)μm)均较高脂组明显减小((50.23±10.08)%和(737.47±248.73)μm)(P<0.05);血栓发生率他汀组(33%)低于高脂组(7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减少斑块破裂,降低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阿托伐他汀
原文传递
吡格列酮降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事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学诚 全明 +9 位作者 李德鹏 刘瑜 郑虹 李丽琴 张明多 张玉慧 闫云峰 冯婷婷 李昕禾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具有改善斑块易损性,降低易损斑块的破裂率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药物干预组(n=10),对照组(n=10)。采用间断高脂饲养方法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斑块破裂激发试验。药物...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具有改善斑块易损性,降低易损斑块的破裂率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药物干预组(n=10),对照组(n=10)。采用间断高脂饲养方法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斑块破裂激发试验。药物干预组于第1-18周在原饲料里添加吡格列酮(10 mg獉kg-1獉d-1)。于实验初期、中期、晚期分别留取血液标本进行MMP-9浓度测定。斑块破裂激发试验后处死动物,留取主动脉标本进行HE染色、巨噬细胞RAM-11及新生血管CD-31免疫组化染色,使用NIS-Elements AR Analysis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斑块形态,测定斑块面积,进行巨噬细胞、新生血管计数。结果:实验中期及晚期,药物干预组血清(MMP-9)浓度均较对照组低[(2.25±0.11)vs.(2.60±0.19),P=0.040;(2.27±1.17)vs.(2.70±0.37),P=0.010]。实验晚期,药物干预组血清MMP-9浓度较对照组低[(2.27±1.17)vs.(2.70±0.37),P=0.010]。斑块破裂激发试验后,药物干预组组血栓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4.62%vs.39.07%,P=0.000)。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斑块面积小[(0.029±0.018)vs.(0.186±0.093),P=0.033]、巨噬细胞浸润少[(8.800±3.936)vs.(30.130±4.188),P=0.003]、新生血管数量少[(80.267±13.094)vs.(162.637±73.112),P=0.022]。结论:吡格列酮通过降低斑块内炎症程度提高斑块的稳定性,降低易损斑块的破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易损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