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7月18—20日湖北省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晓芳 +4 位作者 王珏 汪小康 肖艳姣 冷亮 付志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了湖北2016年7月18—20日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和环境场条件,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很强的极端性,分为梅雨锋南侧暖区降水和梅雨锋面降水两个阶段... 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了湖北2016年7月18—20日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和环境场条件,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很强的极端性,分为梅雨锋南侧暖区降水和梅雨锋面降水两个阶段,都具有较为极端的水汽条件。第一阶段在地面风场辐合的作用下触发了初生对流单体,西南低空急流出现脉动,湿层的增厚促进了强雷暴的发展。新生单体在雷暴上游生成,迅速并入强雷暴,后向传播是其稳定少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强盛阶段,强雷暴具有暖云低质心的特征,低层垂直风切变与雷暴偏北风出流的方向配置、中气旋的出现都促进了上升运动,促使强雷暴长时间维持,造成了马良站连续数小时出现高强度降水。第二阶段,环境风平行分量远大于垂直分量,促进了东北—西南向平行层状MCS(PS型MCS)的形成。具有多单体依次排列的特征,新生单体在系统西南侧地面辐合线的作用下不断生成发展,使得PS型MCS增强维持,移动缓慢。马良站受到PS型MCS对流线和西北侧层状回波的影响,小时强降水明显较第一阶段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强雷暴 平行层状MCS 风廓线
下载PDF
急流在梅雨期持续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魏建苏 朱定真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6,共6页
本文利用实况资料和客观分析资料,对造成江苏2010年7月9—14日的暴雨过程中高低空急流特点、配置及对暴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动量下传,引起低空扰动加强,从而使得低空急流加强和维持。低层高能的平流为江苏境内暴雨和大暴... 本文利用实况资料和客观分析资料,对造成江苏2010年7月9—14日的暴雨过程中高低空急流特点、配置及对暴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动量下传,引起低空扰动加强,从而使得低空急流加强和维持。低层高能的平流为江苏境内暴雨和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低空西南风急流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因子,仅在700 hPa出现强劲西南风急流,就可以导致江苏境内的强降水发生。分析还表明:阶段性暴雨起始的时候,暴雨落区上方都出现了负散度和正散度相互交错的情况,直至6 h后才有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典型形势。高低层急流配置和次级环流的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急流 高低空配置
下载PDF
2016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廖移山 +4 位作者 闵爱荣 王晓芳 杨浩 汪小康 王婧羽 《暴雨灾害》 2017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利用中国大陆2 400多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统计2016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降水分布和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4—10月我国共出现204个暴雨日、41次主要暴雨过程,暴雨日数为近9年同期最多;除... 利用中国大陆2 400多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统计2016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降水分布和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4—10月我国共出现204个暴雨日、41次主要暴雨过程,暴雨日数为近9年同期最多;除8月外,其余各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月累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其中7月偏多2倍以上,月累计降水中心出现在湖北江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6倍;6月30日—7月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局地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700 mm;2016年共有8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1608号超强台风"电母"造成海南临高日降水量达538.3 mm、过程降水量达857.8 mm,均为当年全国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暴雨过程 影响系统 2016年
下载PDF
“0907”长江下游梅雨锋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苗春生 于波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TBB资料以及客观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7月6—7日(简称"0907")的长江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天气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7月6—7日对流层低层,长江下游北侧存...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TBB资料以及客观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7月6—7日(简称"0907")的长江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天气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7月6—7日对流层低层,长江下游北侧存在的一次天气尺度低压,其发展和东移,促使锋生加强,低空急流发生。WRF中尺度模式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次天气尺度低压的南侧不断形成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对流系统。对其中一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低空中尺度急流和中尺度辐合首先发生。之后中尺度辐散迅速加强。高层强辐散、低空中尺度急流核和中尺度低涡的相互耦合作用使系统不断发展并东移。高层相对干冷空气的侵入促使系统衰减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暴雨 WRF模式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鄂西南一次早春强对流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杜牧云 +4 位作者 周伶俐 杜九三 苟阿宁 崔春光 肖艳姣 《暴雨灾害》 2022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综合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雨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三维闪电监测网等多源探测资料对2020年2月14日发生在鄂西南一次伴有局地冰雹和雷雨大风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特征分析,并探讨了分类强对流识别预警算法在强对... 综合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雨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三维闪电监测网等多源探测资料对2020年2月14日发生在鄂西南一次伴有局地冰雹和雷雨大风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特征分析,并探讨了分类强对流识别预警算法在强对流短临识别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由于鄂西南山地的阻挡作用,冷锋在宜昌北部南下缓慢,华北低槽、850 hPa低涡北部的暖式切变线和冷锋前侧不断渗入的冷空气在鄂西南交汇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沿着低层锋区向鄂西南输送并发展,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和暖倒槽配合触发强对流发展加强,强冰雹发生在冷锋和暖倒槽交汇处。(2)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鄂西南处在地面冷锋前部暖倒槽中,持续增强的中高层西南急流和冷锋前侧不断渗入的冷空气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3)二维雨滴谱仪完整记录了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分布特征,粒子直径大多在1 mm以内,最大直径接近6 mm。(4)由微雨雷达探测的雨滴谱垂直分布特征可知,降水前期环境湿度低,蒸发作用明显;而在强降水时段,近地面雨滴碰并增长作用明显。(5)三维闪电观测网获得的闪电频次与雹暴单体的强度变化呈正相关,且两个雹暴单体的初次地闪分别提前于降雹30 min和33 min。(6)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有界弱回波区、钩状回波等典型冰雹回波特征,而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及高空辐散区的存在表明对流云内维持了较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冰雹的生成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风廓线雷达 微雨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 雨滴谱仪 闪电
下载PDF
湖北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付志康 万蓉 +1 位作者 于胜杰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利用探空资料、地基GPS/MET水汽监测资料,对恩施、宜昌、武汉三站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GPS/PWV)与探空进行了对比,表明GPS/PWV与探空RS/PWV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湖北省17站3 a GPS/PWV资料分析表明,GPS/... 利用探空资料、地基GPS/MET水汽监测资料,对恩施、宜昌、武汉三站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GPS/PWV)与探空进行了对比,表明GPS/PWV与探空RS/PWV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湖北省17站3 a GPS/PWV资料分析表明,GPS/PWV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及日变化特征,分布具有从南往北逐渐递减,从西至东逐渐增加的特点。强降水个例分析表明GPS/PWV峰值略早于降水以及雷达回波峰值出现时间,高时空分辨率的GPS/PWV配合雷达对天气形势的分析以及降水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PWV 月变化 日变化 CAPPI 降水
下载PDF
强台风“尤特”登陆前后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玉春 +2 位作者 崔春光 汪小康 柯丹 《暴雨灾害》 2015年第3期197-205,共9页
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雷达拼图资料等对2013年8月13—19日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前后的移动特征和结构强度变化进行了诊断,初步分析了"尤特"登陆后准静止维持的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尤特"登... 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雷达拼图资料等对2013年8月13—19日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前后的移动特征和结构强度变化进行了诊断,初步分析了"尤特"登陆后准静止维持的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尤特"登陆后低压环流在华南持续较长时间,且15—17日环流中心稳定少动。(2)副高在"尤特"北侧形成高压坝,并从"尤特"东侧向低纬扩展,"尤特"被高压环流包围可能是其稳定少动的原因之一;此阶段环境引导气流明显减弱,也使"尤特"移动缓慢。(3)环境垂直风切变在登陆后迅速变小,对"尤特"低压环流的维持有积极作用。(4)"尤特"登陆后仍与水汽通道紧密相连,充沛的水汽利于环流中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辐合中心的分布,影响"尤特"环流中对流的分布。(5)在准静止维持阶段,涡动动能的增加利于"尤特"环流的维持,其增加主要是由于动能制造项的增强,并且高层水平通量辐合作用的增强以及区域平均动能向涡动动能的转化也都为其提供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尤特” 准静止维持 引导气流 动能收支
下载PDF
宜昌峡口区夏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多普勒雷达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玉春 +2 位作者 汪小康 柯丹 王晓芳 《暴雨灾害》 2016年第4期334-343,共10页
利用区域雷达拼图产品,结合探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2012年6—7月湖北宜昌峡口区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天气型下雷达回波演变的典型特征,可建立5种雷达回波暴雨概念模型,即副高边缘Ⅰ型、副高边缘Ⅱ型、低槽东移型... 利用区域雷达拼图产品,结合探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2012年6—7月湖北宜昌峡口区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天气型下雷达回波演变的典型特征,可建立5种雷达回波暴雨概念模型,即副高边缘Ⅰ型、副高边缘Ⅱ型、低槽东移型、低涡暖切型和低压型。(1)副高边缘型中,副热带高压北抬至湖北境内,雷达回波带呈东西向或东北—西南向分布。I型中,宜昌南侧和北侧生成的强回波逐渐向宜昌峡口区汇合。Ⅱ型中,主要受强回波东移影响。(2)低槽东移型中,副热带高压位于长江以南,雷达回波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强回波也呈东北—西南向东移影响宜昌峡口区。(3)低涡暖切型中,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弱。雷达回波带呈准东西走向,强回波较少出现。(4)低压型中,低层西南或华南存在低压横槽(倒槽),受闭合低压东北侧气流影响,强回波相继向西北方向移动。(5)副高边缘型和低槽东移型中,强回波的回波顶高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口区 天气分型 雷达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 被引量:6
9
作者 闵爱荣 +2 位作者 廖移山 王晓芳 叶金桃 《暴雨灾害》 2021年第6期675-686,共12页
利用中国大陆2400多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降水分布和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8个暴雨日、41次主... 利用中国大陆2400多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降水分布和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8个暴雨日、41次主要暴雨过程。2020年5—9月,月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平均值明显偏多,6—7月,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出现超强梅雨,月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基本偏多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28站次特大暴雨。8月四川强降水频发,引发内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年内最大日降水量423.2 mm出现在8月10日的四川芦山。6月7—10日,广东龙门出现年内最大过程降水量667.9 mm。2020年共有8个台风影响我国,其中5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台风整体偏弱,但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连续遭受3个台风袭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暴雨过程 影响系统 2020年
下载PDF
神农架及周边地区夏季气象要素时空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玉春 +1 位作者 赖安伟 王孝慈 《暴雨灾害》 2013年第3期268-275,共8页
采用2010—2011年6—8月神农架及周边地区高山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资料,初步分析了神农架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气温、风场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降水时数基本呈现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多的趋势。东北坡和东南坡降水时数日... 采用2010—2011年6—8月神农架及周边地区高山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资料,初步分析了神农架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气温、风场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降水时数基本呈现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多的趋势。东北坡和东南坡降水时数日变化整体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午后至傍晚,西南坡降水时数的日变化分布均匀。西南坡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偏晚。多数站点2010—2011年夏季盛行风向具有一致性。局地风场受地形影响很大,日变化明显,可能由山谷风效应引起。海拔较高的站点水汽昼夜变化较大,海拔较低的站点水汽昼夜变化较小。东北坡松柏站夜间盛行西北风,水汽大幅度减少,白天盛行东南风,水汽增加,可能是午后降水时数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自动气象站 气象要素 日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